善读书:推进阅读行动的关键能力

2023-08-06 06:46天津市宁河区教育局张文千
天津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读书青少年教育

■天津市宁河区教育局 张文千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没有品味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通知,开展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旨在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如何培养学生“善读书”?如何使广大青少年学生阅读量明显增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持续提升?我认为:立足个人、学校和家庭实际,聚焦读书方法指导、读书氛围营造、读书习惯养成,多层发力,统筹推动,是实现培养学生“善读书”这一关键能力的必由之路。

一、个人层面——价值引领,知行合一

小时候精神生活贫乏,唯有读书一事,既省钱又受益,我遂养成了延续至今的阅读爱好。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和阅读经历中,我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好读书者众,会读书者少”——许多人兜兜转转数十年读书生涯,却几无长进;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读书学习本是“主责主业”,但在“双减”政策落地前,他们只能在升学考试和过重课业负担的重压下,远离了书籍和经典,热衷于“刷题”应试。他们阅读量十分有限,对阅读兴趣淡乏,对阅读方法也知之甚少,这些严重制约了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教育管理者、广大家长和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思。

腹有诗书气自华。新的时代,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没有广泛而深厚的阅读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奋力读书,努力学习圣贤之道,探求科学真理,感悟人生之美,不断磨炼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会在阅读中遇到更好的自己:面对车水马龙的喧嚣,利来利往的人群,一个人始终宠辱不惊,安祥惬意。深厚的家国情怀让他客观冷静地看着周遭的一切,明亮的双眸里透着笃定,内心的理想信念和学识才气让他平凡的身躯洋溢着一种圣洁的光辉,使周围的人们感到温和肃重。

读书有何法?如何让青少年学生做到“善读”?我倡导广大教师应做切实的指导:其一,读书要慎择书,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准所学的源头和主线。其二,读书要精研,一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一个时期只能有一个读书的主题,要紧紧扭住这一中心深研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其三,读书要克难,每个学科都有几重关隘,读书一定要攻克其中一些难点,做好笔记随时携带,随时随地思考其主旨。其四,读书要涵咏,经典之书是前人思想和生活感悟的结晶,要推人及己,用心领会其中的精华。其五,读书要躬行,知与行相为表里,有知不能行,是假知;有行不能知,最终行且不坚。读书要内化,纸面之书要内化为心,形成自我的认知体系和价值判断标准。

尽信书不如无书,乃读书最高的境界。真正的阅读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个体活动,我们要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胸中丘壑,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山川日月之精华,使方寸之心充实盛大、气象万千,这才是我们读书的最大快乐。

二、学校层面——师生共读,同沐书香

阅读是教师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丰富的阅读文化能让教师和学生在智慧启迪中主动发展,尤其能为学生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打下良好根基。宁河区中小学“新教育大阅读”活动已连续开展四年,晨诵、午读、暮省,逐渐成为广大师生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氤氲的书香,润泽着灵魂,充盈着生命。

(一)厚积薄发,读书促教师发展

1.读与用结合。

充分发挥校图书馆和数字化支撑作用,各学校每学年订阅覆盖到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刊物;利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提供优质数字阅读资源。教师处处可读、时时能读,及时掌握和吸纳各学科领域的最新信息。

2.读与思结合。

每位教师每年认真阅读两本教育论著,如苏霍姆林斯基、杜威、叶圣陶、陶行知、朱永新、魏书生、叶澜等大家的经典作品,鼓励教师写下读书笔记,在教研组内进行分享交流。

3.读与记结合。

干部教师共写随笔,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读与评结合。

每学期举行“教师优秀读书笔记”评比,评选“书香教师”,举行青年教师读书演讲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使教师于展示中把握课程方向,于碰撞中提升自我专业水准。

(二)书山有路,书香伴学生成长

1.好书推荐,让阅读有方向。

宁河区积极与北京慈弘基金对接,落实“小树苗阅读”计划,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做好内容审核把关,丰富阅读书目,充实图书馆藏,广泛建立图书角。根据青少年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加强历史文化、科普知识、法律常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阅读,引导学生珍惜大好年华,充分利用阅读黄金期,博览群书,拓宽视野。

2.专设课程,让阅读有时间。

在校本课程中设立阅读课,每周一节,教师不但指导学生读一本书,还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共同赏析一本书,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为了确保师生读书有时间,交流有平台,我们还将读书行动纳入“双减”工作,在课后服务中开设阅读课程,拓展阅读空间,落实中小学晨诵、午读、暮省行动。

3.诵读经典,让阅读有活力。

我区的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节已举办11 届,有着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群众基础。小学普遍开展“路队诵读现经典,文明守纪脚下行”一日常规活动,学生们诵着经典回家去已成为许多学校的靓丽风景。每届全国“经典诵读”大赛,宁河区都有作品进入市级复赛和全国决赛。

4.写作表演,让阅读生活化。

各校重视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会学生怎样写读后感,开展“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开展的绘本剧、课本剧表演异彩纷呈,让读书与生活有机结合,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效果。

最是书香能致远。通过读书,老师们思考着教育,思考着人生,收获着教育的幸福,也享受着人生的幸福;通过读书,学生们增长着知识,增长着智慧,提高着能力,更收获着美德。

三、家庭层面——循序渐进,培养习惯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爱孩子,就让他爱阅读,帮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涵育家庭阅读风尚。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件事意义非凡。

首先,不要太过心急。像很多习惯一样,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持久、温和却又坚定推进的过程,一个由量变的渐进积累实现质变升华的过程。它不像某些文化课学习和体育艺术培训那样见效较快,看得见摸得着,这种习惯的培养需要一种面壁十年、潜心修炼、不问风雨如何、只管耕耘不息的精神和气概。

其次,要耐得住诱惑。花花世界,比阅读有诱惑力的事情真是太多,声色犬马中,大人尚且招架不住,何况孩子。在高科技加持下,那些情节逼真、场景设计无限接近甚至超过现实的游戏,那些看透你的心思把你喜好的东西连续不断推送到你面前的APP,让你体内的多巴胺躁动不已,寝食难安、欲罢不能。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策略安排,是壮士断腕还是温水煮蛙,都要心中有数。

最后,要不怕吃苦。良好阅读习惯养成对许多人而言是一个充满艰辛的历程。像我们以前常挂在嘴边的快乐学习一样,快乐阅读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伪命题,那些对孩子鼓吹“追求快乐”的人,多数情况下不包括孩子的父母。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等不来,不要让孩子在步入社会撞得鼻青脸肿后才想起那些错失的美好光阴,懊悔曾经的轻狂和懈怠。要舍得让孩子吃苦,要让孩子不怕吃苦,要在孩子坚持不住的时候及时拉他们一把,要让孩子知道坚持下去就一定会看到更好的自己!

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是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行动,事关亿万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推动阅读,是慢功夫,需要的是浸润。必须注重读、思、行紧密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愿每一位青少年学生都成为善读书、会思考、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读书青少年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青少年发明家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