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种杀虫剂对牡丹刺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2023-08-05 05:20:52魏如雪王瑞光田月娥黄晓博刘圣明陈根强车志平
世界农药 2023年7期
关键词:茚虫刺蛾粒剂

魏如雪,李 岩,王瑞光,田月娥,黄晓博,刘圣明,陈根强,车志平

(河南科技大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系,河南 洛阳 471003)

刺蛾为鳞翅目(Lepidoptera)刺蛾科(Limacodidae)昆虫的通称,已报道1 500 余种[1-3]。刺蛾喜好群居生活,其幼虫俗称洋辣子,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地理区系,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以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绿刺蛾(Latoia sinica)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4]。近年来,全国各地刺蛾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农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其有效防控亟待解决[5-9]。

牡丹分油用和观赏2 种,我国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资源丰富,尤其是河南洛阳盛产牡丹。随着牡丹产业的急剧发展,其规模化种植已成定势[10-11]。刺蛾作为为害牡丹的主要害虫之一,其科学防控迫在眉睫。为此,筛选有效防控牡丹刺蛾的杀虫剂十分必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洛阳红,牡丹主要优质品种之一,河南省洛阳市大面积种植。试验牡丹种植5 年,施药时牡丹处于花芽分化期。

试验地区:试验地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阳东花园,属暖温带,气温12.2~24.6 ℃,年降水为528~800 mm,年日照2 200~2 300 h,湿度60%~70%。

试验环境:试验地土壤为红黏土质,有机质含量1.56%,pH 8.20,井水浇灌,温度19~34 ℃。

施药器械:HD—400 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曲阜众启机械销售有限公司)。

供试药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上海沪联生物药业(夏邑)股份有限公司];25%灭幼脲悬浮剂(安阳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5%茚虫威悬浮剂(河南锦绣之星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筛选试验药剂可有效防治牡丹刺蛾,对牡丹植株安全。

供试害虫:绿刺蛾、黄刺蛾。河南省洛阳市刺蛾一年发生2 代,第2 代幼虫危害盛期在8 月上、中旬。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参考《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选取洛阳红植株长势一致地块,长方形小区20 m2,西北纵向顺行分布,随机排列,药液用量600 L/hm2,以喷施等量清水处理为对照(CK),4 次重复处理。

1.2.2 试验方法

2021 年8 月21 日施药1 次,牡丹刺蛾为低龄幼虫期,以绿刺蛾为主,还有黄刺蛾,百株虫573头,最高达785 头。清水、供试药剂由低到高浓度全株茎叶喷雾(叶部为主)。调查时采用五点取样法,每小区调查5 点,每点3 株有虫株,共计15 株,挂牌标记,调查定株上虫数。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3、7 d 调查残虫数,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计算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K0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虫数;CK1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后虫数;PT0为药剂处理区施药前虫数;PT1为药剂处理区施药后虫数。

1.2.3 药剂浓度设计

3 种试验药剂各设4 个处理,基于筛选结果,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为3.0、4.5、6.0、7.5 g a.i./hm2,25%灭幼脲悬浮剂为75.0、112.5、150.0、187.5 g a.i./hm2,15%茚虫威悬浮剂为18.0、22.5、27.0、31.5 g a.i./hm2。

1.2.4 数据分析

生物统计和方差分析采用“DMRT”法。

“易水寒、鱼肠阁、河洛图这三家的刺客,我尽知之,姑娘气魄,绝非这三家可比,难道姑娘是来自大内么?”问完,将军双目炯炯,注视着小婢。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牡丹刺蛾的防治效果

2.1.1 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对牡丹刺蛾的防治效果

药后1 d,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0、4.5、6.0、7.5 g a.i./hm2处理对牡丹刺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73%、78.75%、82.83%、84.55%;药后3 d 分别为76.07%、86.47%、88.45%、90.97%;药后7 d 分别为82.14%、90.99%、92.53%、96.27%(表1)。可见,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药剂对牡丹刺蛾的防效提高,且药剂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很好。

表1 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田间防治牡丹刺蛾药效试验结果

DMRT 法检验分析表明,7.5、6.0 g a.i./hm2处理无显著性差异,6.0、4.5 g a.i./hm2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3.0 g a.i./hm2处理与其他各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4.5~7.5 g a.i./hm2剂量处理时可有效防治牡丹刺蛾,药后1~7 d,防效为78.75%~96.27%。

2.1.2 25%灭幼脲悬浮剂对牡丹刺蛾的防治效果

药后1 d,25%灭幼脲悬浮剂75.0、112.5、150.0、187.5 g a.i./hm2处理对牡丹刺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1.12%、49.69%、52.67%、55.65%;药后3 d 分别为50.00%、71.25%、76.08%、78.22%;药后7 d 分别为75.87%、89.34%、92.91%、98.34%(表2)。可见,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药剂对牡丹刺蛾的防效提高;灭幼脲为缓效型杀虫剂,田间使用时于牡丹刺蛾孵化高峰期开始施药防效最佳。

表2 25%灭幼脲悬浮剂田间防治牡丹刺蛾药效试验结果

2.1.3 15%茚虫威悬浮剂对牡丹刺蛾的防治效果

药后1 d,15%茚虫威悬浮剂18.0、22.5、27.0、31.5 g a.i./hm2处理对牡丹刺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32%、80.20%、82.04%、84.82%;药后3 d 分别为77.24%、89.07%、90.69%、93.47%;药后7 d 分别为83.74%、93.38%、95.22%、97.42%(表3)。可见,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药剂对牡丹刺蛾的防效提高,且药剂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很好。

表3 15%茚虫威悬浮剂田间防治牡丹刺蛾药效试验结果

DMRT 法检验分析表明,31.5、27.0 g a.i./hm2处理无显著性差异,27.0、22.5 g a.i./hm2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18.0 a.i.g/hm2处理与其他各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15%茚虫威悬浮剂22.5~31.5 g a.i./hm2剂量处理时可有效防治牡丹刺蛾,药后1~7 d,防效为80.20%~97.42%。

2.2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与清水对照组相比,3 种杀虫剂上述所有处理均未对试验牡丹洛阳红造成药害。试验期间少量牡丹发生牡丹黑斑病(Alternaria suffruticosae)、牡丹红斑病(Cladosporium paeoniae)和牡丹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发现极少量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试验未发现对非靶标生物群体有明显影响。

3 结 论

5.7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5%灭幼脲悬浮剂和15%茚虫威悬浮剂3 种杀虫剂田间防治牡丹刺蛾幼虫效果优良。牡丹刺蛾低龄幼虫盛期,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4.5~7.5 g a.i./hm2(制剂用量6~10 g/667m2)、25%灭幼脲悬浮剂112.5~187.5 g a.i./hm2(制剂用量30~50 g/667m2)和15%茚虫威悬浮剂22.5~31.5 g a.i./hm2(制剂用量10~14 mL/667m2)用量施药可有效防治牡丹刺蛾幼虫,对牡丹无药害,对非靶标生物安全。

基于现代绿色发展理念,根据牡丹用药登记现状,从现有商品化杀虫剂中筛选对牡丹植株安全、对靶标害虫效果显著、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的药剂是防控牡丹刺蛾的最有效可行方法[12-13]。本课题组基于地域特色,针对牡丹主要虫害之一刺蛾进行药效试验,筛选出3 种牡丹刺蛾防控药剂,并予以登记,不仅解决了牡丹无药可用问题,且对我国牡丹虫害防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茚虫刺蛾粒剂
刺蛾遇刺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剂的配方研制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3:42
南昌茶区刺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一般稻田如何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
农技服务(2020年7期)2020-12-17 20:45:50
辽宁柞园刺蛾种类调查
北方蚕业(2020年1期)2020-12-11 11:51:41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世界农药(2019年3期)2019-09-10 07:04:14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茚虫威及其复配剂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蚕桑通报(2018年2期)2018-08-01 05: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