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 璐,董立峰,于金山,杨书昆
(山东碧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 264402)
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是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发现、开发和生产的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为甾醇脱甲基化(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1],硫酮结构的引入,也赋予了丙硫菌唑独特的性能,它具有持效期长,对作物和环境安全,杀菌谱广等特点,几乎对谷物上所有真菌病害都有优异防效。氟环唑(epoxiconazole)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对一种真菌酶(14-dencthylase)有强力亲和性[2],可以更有效的抑菌,还可以提高作物的几丁质酶活性,具有良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这是氟环唑区别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独一无二的特性。
近几年来,小麦赤霉病和锈病在国内频繁暴发,常用药剂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咪鲜胺等单剂和复配制剂产品防效不佳,且已产生抗性。丙硫菌唑和氟环唑虽同属三唑类,但具有较新颖的作用机制,2 者复配可扩大杀菌谱、减少原药使用量、提高药效。本研究以30%丙硫菌唑·氟环唑悬浮剂为研究对象,对该产品热储膏化、析水等问题进行探讨,开发出质量符合要求的配方。
97%丙硫菌唑原药(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97%氟环唑原药(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润湿分散剂:SK-34SC、SK-551、SK-92FS1、SK-20TX[星飞化工(上海)有限公司],Mk-60、Mk-3016、G-5000(山东德胜精细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AGRILAN788、NS-500LQ(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FD(南通新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YUS-TXC[杰世化工(上海)有限公司],Surfome 2500(青岛沃图贸易有限公司);增稠剂:硅酸镁铝(苏州国建慧投矿物新材料有限公司),黄原胶(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白炭黑(山东振兴化工有限公司);防冻剂:乙二醇、丙三醇(青岛新宇田化工有限公司),尿素(市售);防腐剂:卡松(常州市新诺科化工有限公司);消泡剂:67750(上海梓意化工有限公司);pH 调节剂:醋酸、一乙醇胺(市售)。
SDF400 实验分散砂磨机(安徽博进化工机械有限公司);BT-9300H 激光粒度分布仪(丹东市百特仪器有限公司);PM1000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立仪器(大连)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金坛区白塔新宝仪器厂);101-3AB 恒温鼓风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冰箱(南京创维家用电器有限公司);PHS-3E 精密pH 计(上海雷磁仪器厂);电子天平。
1.3.1 制备方法
采用湿法砂磨技术,按比例将丙硫菌唑原药、氟环唑原药、分散润湿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部分消泡剂和去离子水加入砂磨罐,搅拌均匀,放入1.5 倍量的氧化锆珠并通入冷却水在1 200 r/min转速下进行砂磨,砂磨2 h 至D90粒径小于5 μm,加入余下消泡剂进行机械消泡,过滤得到30%丙硫菌唑·氟环唑悬浮剂。
1.3.2 质量检测
粒径测定使用激光力度分布仪进行检测,粒径小于5 μm。悬浮率的测定依据GB/T 14825—2006检测。热储稳定性的测定依据GB/T 19136—2003,试样在(54±2)℃的恒温箱中放置14 d 后,对需检测的项目进行检测。冷储稳定性的测定依据GB/T 19137—2003,试样在(0±2)℃的冰箱中放置7、14 d后,对需检测的项目进行检测。冻融稳定性的测定将试样装入PET 瓶并封口,放置于-18 ℃[(-18±0.2)℃]冰箱中24 h 后,使其恢复室温后再放入烘箱48 h,为1 个循环,重复3 次。观察试样流动性、析水率、沉淀情况。其他相关指标测定如pH、持久起泡性、倾倒性均按照国标进行检测。
农药悬浮剂为多相分散体系,介于胶体分散体系与粗分散体系之间,属于一种不稳定的分散体系。实际上悬浮剂产品用水稀释后,喷雾到植物叶面,其稀释液的表面张力对药液在植物叶面的润湿、展布影响很大[3]。润湿分散剂的使用可以改善农药在植物叶表面分布和附着,达到增加农药在植物表面的滞留量、延长滞留时问和提高对植物表皮穿透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农药的生物活性。润湿分散剂的筛选结果见表1。
表1 润湿分散剂的筛选
采用A788、500LQ 进行复配,在砂磨过程中出现膏化现象;使用SK-551、SK-92FS1、SK-20TX和G-5000、2500、FD 分别进行验证,在热储3~5 d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底,在热储14 d 后,完全膏化;A788、SK-34SC、2500 和YUS-TXC、FD、SK-551进行复配试验,在热储14 d 后测的粒径增长较大,并且丙硫菌唑和氟环唑的悬浮率都有所降低;Mk-60、Mk-3016 和G-5000、YUS-TXC、FD、2500在热储14 d 后悬浮率和粒径变化较小,但Mk-60、Mk-3016 在砂磨过程中,气泡较多且不易消除,可能会给之后的实际生产带来困难。因此,选择G-5000+YUS-TXC+FD+2500 作为润湿分散剂可以避免热储膏化、悬浮率降低、粒径增大的问题。
增稠剂的筛选结果见表2。单用黄原胶为增稠剂时,随着黄原胶添加量的增多,析水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未达到预期标准;采用黄原胶+硅酸镁铝和黄原胶+白炭黑复配增稠剂,其添加量均为0.25%+0.8%时,析水问题明显改善,但由于白炭黑成本较高,从经济角度考虑,选用黄原胶0.25%+硅酸镁铝0.8%的组合作为该配方的增稠剂。
表2 增稠剂的筛选
选用尿素、丙三醇、乙二醇3 种常用防冻剂,筛选结果见表3。试验结果表明3 种防冻剂在冷储下均有较好的流动性,也没有出现析晶问题,但是使用尿素和丙三醇作为防冻剂,冷储14 d 后,粒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使用乙二醇作为防冻剂,冷储14 d 后,粒径5 μm 左右;在进行冻融试验的过程中,尿素在经历2 次循环后不能恢复流动性,丙三醇在3 次循环后自身体系也因低温而改变,乙二醇在3 次循环后仍是可流动均相制剂。因此选用乙二醇作为防冻剂,添加量为3%,可以保证产品在寒冷地区的低温稳定。
表3 防冻剂的筛选
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的筛选以及常规悬浮剂消泡剂、防腐剂的用量,确定30%丙硫菌唑·氟环唑悬浮剂优选配方:丙硫菌唑20%、氟环唑10%、G-5000 2%、YUS-TXC 1.5%、FD 2%、Tersperse 2500 1.5%、乙二醇3%、黄原胶0.25%、硅酸镁铝0.8%、卡松0.2%、消泡剂67750 0.3%、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冷、热储稳定性试验测定指标结果见表4。冷、热储悬浮率和粒径较室温虽有所变化,但都在合格范围内。
表4 30%丙硫菌唑·氟环唑SC 常温、冷储、热储试验结果
对最优配方进行质控指标检测,其结果见表5。
表5 30%丙硫菌唑·氟环唑悬浮剂质量指标确定
采用湿法研磨工艺,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的筛选,确定30%丙硫菌唑·氟环唑SC最佳配方:丙硫菌唑20%、氟环唑10%、G-5000 2%、YUS-TXC 1.5%、FD 2%、Tersperse 2500 1.5%、乙二醇3%、黄原胶0.25%、硅酸镁铝0.8%、卡松0.2%、消泡剂67750 0.3%、去离子水补足至100%。该配方克服了热储膏化、粒径增长过大等问题,延长了产品货架期。
丙硫菌唑属于多晶型态农药,其中晶型I在室温下呈亚稳定态,晶型Ⅱ在室温下热力学稳定。晶型的不稳定性影响着制剂的稳定性,热储过程中,热力学亚稳态晶型会向热力学稳定的晶型转变,会出现制剂粒径增大、膏化等问题[4-5]。合理的助剂组合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在不稳定晶型转变过程中,保持对丙硫菌唑粒子有吸附分散作用,进而阻止粒子聚合、粒径增大、产生膏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