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新
(山东省单县水务局,山东 单县 274300)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减少农村贫困具有重要作用。正所谓“农村建设,水利先行”,水利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在解决区域经济失衡和城乡收入差距严重的问题。在新时期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首先必须采取具体措施,在推进农村建设的形势下,建设和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的难点问题,促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抓住新时期社会发展和国家农村发展政策变化带来的机遇,尽快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在目前情况下,世界水资源非常有限。在农业生产中,水是播种、培育、灌溉等工作所必需的,水资源的缺乏对农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农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农业用水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因此,相关人员应注意水利工程的合理利用,利用水资源管理装置优化水资源的利用,配合农业技术的更新和进步,设计更高效的种植模式。用于苗木生长和水分调控的节水化学剂,可达到病虫害防治、高产、节水的目的。同时,政府不仅应该要求城镇居民每天节约用水,还应该要求一些没有自觉节约用水的农民采取节水行动,停止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采取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达到节水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施工单位在进行农田修复工程时,主要选择在软地质上作业,这种软土通常靠近水源地,如果渗水工作没有进行合理处理,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同时,在基坑施工前没有对地形条件进行完整的检查和监测,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积水、滑坡等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严格参照相关标准,提前进行现场地质调查,确保农田水利工作的安全。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地方政府,融资途径相对单一,资金投入后缺乏有效管理,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浪费。农用地小规模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需要长期的、大量的物力和人力的支持,对资金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由于农民基本收入相对较低,农业水价与供水成本差距较大,小型水利工程经营企业无法盈利,出现财务困难。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维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员工对资金管理意识的缺乏,还存在着浪费钱、浪费水等问题,在开发过程的后期必须一一解决。
农田水利项目开发周期较短,经验不足,资金、产权等方面仍不明确,直接影响管理和维护工作。农田水利项目的管理维护要顺利进行,一方面要按规范程序进行,另一方面要明确从业人员的具体职责。目前,农田小型水利工程维护难度较大,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严重不足,无法深入开展管理维护工作。对于管维人员来说,综合素质和工作经验是重中之重,需要对管维负责,做好细致的监督,创新管理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应采取适当措施,例如降低维护和管理效率。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因此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进和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确保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开展。通过引入相关管理技术人才,可以优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以优秀的管理人才保障工程建设效率。从技术上看,要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形成优秀的管理团队。对后续管理工作的平台、工程技术人员要求严格,积极培养自身工程技术人员,确保当地农村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质量。
要将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转化为实际建设成果,需要全面扩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一般来说,一些具有公益性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进行申请。虽然国家设立了专项资金,但仍难以满足当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需求。因此,为有效缓解政府部门的财政压力,除通过财政拨付等方式保障资金外,部分资金需求相对较少的建设项目可以通过群众进行自主集资,也可以向银行或资质较高的金融机构贷款,或者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向社会募集资金,有效扩大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渠道。
此外,政府有关部门会积极引进先进的建筑设备或技术,在适当情况下,在这些设备或技术上加上盈利性和公益性的水利基础设施,有效地收回部分用于兴建基础设施的资金,延长农业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结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充分宣传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当地民众改变思维。培训居民接受有关的专业训练,使他们与有关部门和建筑单位的工作更协调。此外,根据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的不同需要,可以引进具有风险防范、环境保护、安全管理和专业素养的先进干部,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教育。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农业基础设施的后续发展在有保障的基础上进行。
在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可以从环境保护、经济质量、水利设施维护保养、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农村安全等方面入手,加强饮用水质量评估。然后,将部署高素质、技术精湛的现场勘查专家,或采用先进的3S技术、地质勘查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获取海量信息,快速掌握本地区农业生产和供水。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对资源和生产生活的需求,确定流域间取水、引水、灌水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合理考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格、选址和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将完善的管理模式与网络系统相结合,做到技术公开、安全管理、风险控制和施工管理。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农业生产的性质和周期,积极扩大水利设施和技术建设的研发,以减少污染和浪费。比如,积极引进管道浇灌、灌水灌溉、膜下滴灌、新型节水高效栽培、高田与带状间作等技术。结合大数据采集处理和组网技术,全面提高农业水利灌溉系统的现代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