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秀双,任立民,郭殿佳
[天香源(辽宁)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建昌 125300]
建昌县种植牡丹起步较晚,属于初期阶段,最初只是在房前屋后种植牡丹作为观赏。在2015年才开始大面积种植牡丹,牡丹产业开始在建昌县悄然兴起,经过几年的发展,由最初只在牤牛营子乡洞底下村种植,到现在喇嘛洞镇、大屯镇、素珠营子乡、头道营子乡等多个乡镇陆续开始大面种植油用牡丹,累计种植面积近270公顷,主要以育苗和种子采收为主。
为解决牡丹产品深加工以及出口问题,建昌县又由牡丹生产企业建成了牡丹产业科技园区,引进了全自动牡丹籽油、牡丹酒、牡丹花蕊茶的生产线,可实现年处理牡丹籽5000吨,生产牡丹花蕊茶2吨,牡丹酒100吨。建昌县的牡丹产业开始初具规模。
建昌县位于葫芦岛市西北部,介于东经119°13′~120°18′,北纬40°24′~41°06′之间,属北温带亚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降水总量560.7毫米。年平均气温9.2℃;年平均最低温度3.4℃;年平均最高温度16.0℃;极端最低气温-23.0℃;极端最高气温36.0℃;年日照时数2604.8小时。适宜的气候条件,较为适合油用牡丹的正常生长。
2011年3月22日,国家卫生部9号文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能源食品。2013年3月18日,时任国家领导人对《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做了相关批示,粮油安全也纳入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2014年6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1号通告将牡丹籽油列为可用化妆品名录。2021年,下发了《关于油用牡丹高速发展的几点建议》。同时,随着牡丹籽油国家标准的颁布以及牡丹籽油加工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的制定,牡丹产业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随着建昌县牡丹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派驻行业专家长期在建昌县进行技术指导,先后在建昌县建立了“天香源牡丹专家工作站”“北方寒地牡丹种质资源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科企示范基地”;辽宁省园艺学会“专家服务站”。
辽宁省是农业大省,主要的农业作物还是以大田作物和果树为主,所以在农业上的主要扶持政策多倾向这两块,而牡丹产业在辽宁省属于新兴产业,是近些年才逐渐发展起来,扶持政策上还是有所滞后,就算有所政策扶持,也是从其他角度展开。
种植牡丹的回报期较长,一般是在4~5年之后才达到丰产期,前几年的土地租金、人工费以及田间管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般企业很难有充足的资金供应,造成了一些牡丹种植地块的杂草丛生,严重损害了牡丹从业者的积极性,也阻碍了牡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油用牡丹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尚属全新产业,不少人对油用牡丹的价值、作用等了解太少,从而对于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抱有怀疑态度,同时对受消费观念以及产品的认同度不高的影响,而且还有部分农民选择了等待和观望的态度。另外,有些从业者还处于简单的苗木生产,领补贴的低级层次,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设计。
目前建昌县油用牡丹的主要产品还是以牡丹种苗和牡丹籽为主,产品较为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深加工也是本年度才是开始试生产;另外,牡丹种苗与牡丹籽受从业者的栽培技术水平影响,种苗长势缓慢,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化产业程度较低。
牡丹产业在辽宁乃至建昌地区属于新兴产业,相关扶持政策较为滞后,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扶持增持,强化政策引导。应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向油用牡丹从业在土地租金、项目补贴、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制定相应扶持政策,予以倾斜支持,为牡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持基础。
地方政府应该整合统筹资金,加大油用牡丹资金扶持,通过资金补贴或无息低息贷款等方式,解决种植户的前期资金投入大的难题。大力推行专业合作社、企业主导型模式,实施品牌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企业化经营。
第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诸如微信、微博以及报纸等媒介进行宣传,使人们了解油用牡丹的产品。第二,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正面的、良性的宣传机制,积极宣传油用牡丹以及其他牡丹,使人们充分认识、认可、认同油用牡丹产品。
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同合作开发牡丹深加工产品,诸如牡丹工艺品、化妆品、保健品以及保鲜剂等牡丹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从而增加从事牡丹产业的企业经济收益。
建昌县种植油用牡丹的时间较短,栽培管理技术相对落后,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应充分发挥省内多家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优势,建立标准栽培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提升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