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勇波 (烟台国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高新技术企业应用内部控制可增加企业运营活力。良好的内控体系建设可促进企业经营活动良性循环,管理层从思想根源上重视内部控制,优化内控环境,激发企业上下职工的创新热情,建设特色企业文化引导职工认可企业价值观、精神与理念,推动企业上下一心遵循内控机制为战略发展而努力。高新技术企业应用内部控制可提升经营效率。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帮助企业科学管理资产,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大量流出,尤其在研发投入层面,会加强研发经费的有效控制及研发投入资金的合理规划,提升研发成果的转化效率,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水平。高新技术企业应用内部控制可降低风险概率。高新技术企业会面临技术、财务、管理、市场、政策等层面风险,全面性的内控体系可规范流程,提升企业的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使得企业能保有不断创新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高新技术企业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内控制度是重要根基,需要借助体系框架来进行维持管理各层面的控制活动,是结合理论与多元方法的综合性、战略性、系统性的管理体系,对企业的战略导向、经营发展有着积极重要影响。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虽然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但借助良好的内控体系运转进行管理、控制各项活动更能凸显动态管理水平。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可创设良好的体系建设环境,也具备较多有利条件,但现今形势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诸多压力,内控体系建设诉求也相应提升,这就需要企业结合内外部环境因素积极思考、有效解决问题,避免因陷入被动状态难以落实各层面、各时期的内控体系建设活动[1]。
体系不够健全是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现状问题之一。高新技术企业从发展角度上会较为重视技术研发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市场环节等层面,对于内控难免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且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会照搬其他企业的内控机制,没有综合考量内外环境因素针对性优化,这就导致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一方面体系缺乏重点。体系建设本涉及多层面内容,一味借鉴别企经验与做法的机械管理并不能杜绝管理与控制问题发生。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在研发技术与制造产品方面具备较强优势,但对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缺乏深刻、完整的认知,体系缺乏重点会导致企业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另一方面运转缺乏保障。内控体系的运转需要企业高管制定行之有效、实之有据的活动,其中会有诸多制约与影响因素,需要构建保障性机制有效维持内控机制运转。若是思想上存在局限认知、经验能力不足,那么构建保障性机制更为困难,这一难点易导致内控机制无法良好实施,难以提升企业内控建设能力。
交流沟通机制不畅是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现状问题之一。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行业特征决定着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日常密切联系,尤其是研发部门及财务部门之间的有效信息传递更为重要。实际上内部信息传递需要经过层次性递进流程,使得信息沟通与交流存在滞后性弊端,且部门之间易形成信息孤岛局态,不利于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良好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是内控实施的重要前提。信息沟通不仅仅指高层之间,也应囊括中层、基层之间的沟通渠道。如若交流沟通机制不畅不利于任务指标下发,易造成经营活动受阻,且对于外部市场变化、技术发展、政策信息无法及时了解与掌握,容易存在信息披露失真、徇私舞弊等现象,导致内控决策无法落实[2]。
队伍管理素质不佳是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现状问题之一。人才素质是内控体系建设重要的前置条件之一。新形势下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内部控制要求也随之提升,财务管理队伍过硬的综合素质、突出的专业能力可凸显高新技术企业整体素质水平。而实际上,队伍素质受多层面因素影响呈现参差不齐的水平。如若培训教育力度不足、政策法规信息未及时更新、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都会导致诸多问题弊端,严重制约内控顺利实施。
活动缺少风险意识是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现状问题之一。企业要具备风险意识,才能迅速评估所面临风险、及时做出改善与应对。以研究开发为例,若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计划局限于认知领域,没有综合掌握市场产品趋势与未来需求,自然不能为企业带来可观收益。风险是无法消除的,需要企业结合内外环境因素综合考量、结合内控制度加强各环节活动的风险控制,使得内控发挥出风险预防的作用,避免企业信誉受损或遇到经营困境。因此企业应当从全局角度思考风险控制问题[3]。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从管理思维、组织框架、建设主次、保障机制层面完善内控管理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创新管理思维。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来自创新,一味沿用常规内控体系或照搬别企内控体系难以真正契合企业发展需求。新形势下市场局态的变化、组织结构的复杂、职工数量的庞大,必然提升管理难度与需求。企业管理者应当以全局性、前瞻性眼光结合企业经营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看待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内控对企业竞争、持续发展的影响,才能明晰企业内控重难点,进而合理布局组织机构、划分岗位职责、设置关键岗位人才,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来优化内控环境,组织全员教育与培训活动来引导职工自觉遵循内控制度,自主参与到内控体系建设中。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优化内控组织框架。科学合理的内控组织框架,是内控体系良好实效的基础前提。高新技术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经营水平及发展需求调整内部组织架构,协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关系,使得组织领导导向更为明确,利于企业建设计划与目标的顺利推行,保障董事会在监管活动及决策环节的权威性与独立性,理顺各组织角色关系,明确授权批准职责权限,使得组织架构中决策、执行、监督形成相互分离、相互制衡、互相协作的良好关系,利于发挥内控管理成效,提升内控决策执行力。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明确体系建设主次。内控体系建设不应是机械且盲目的,在建设资源有限情况下,应当将侧重方向加以明确。比如高新技术企业可将财务内部控制作为内控体系建设核心,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开展层次业务活动,在经营管理中予以有效控制,从而加强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内控体系水平达成全面性、统一性提升。由此可见,明确内控体系建设主次不仅可优化配置资源,还可提升体系建设效率,将财务内部控制设置为内控体系建设核心也是可行的思路。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构建运转保障机制。保障机制的构建可为体系建设活动及良好运转提供有力支持。企业一方面要完善监督制度,明确划分内控相应职责,加大内外部监督实施力度。另一方面要构建内部牵制制度,具体业务或关键岗位不可由一部门或同一人完成,上下制约、部门制约可以更好地避免管理缺陷问题。内控制度的全面性、可操作性可推动内控计划、制定、实施形成规范程序,结合各部门、岗位人员制度可增强内控执行力度,推动内控体系的良好运转。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加大信息建设力度。企业应当顺应时代需求及经营发展及时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系统,并加强内部财务系统、采购系统、生产系统、研发系统等之间的连接,使得各部门数据实现交互、共享,能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信息数据支持,进而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保障数据共享的实时与质量,加强经营活动的实时跟进与控制力度。并且,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捕获市场形势动态,了解产品竞争、开发、专利等信息,做好技术领域与成果转化的全方面、综合性调研,进而提升自身核心技术优势,推进产品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活动的顺利实施。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构建信息沟通平台。平台沟通不仅包含平级,还应包含上下级,依据内控需求可开放权限增强部门之间交流沟通,避免个别部门信息孤岛弊端,且要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尤其要重视财务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畅通交流,可定期组织例会并依据内控需求优化沟通交流权限,围绕项目绩效或内控问题来共同寻求解决思路与方案,提升信息沟通效率,推动各部门工作的有序开展,避免信息滞后带来的人力、物力成本损耗问题,使得各部门能紧密配合、通力协作。企业还可构建信息反馈渠道,保障基层职工的申诉、举报、建议、反馈权利,避免信息采集、绩效考核的不公正问题出现,提升企业上下凝聚力,确保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能及时、深入沟通与交流,为内部控制实施奠定良好沟通基础[4]。
作为内控较为薄弱的一环,高新技术企业缺乏对风险层面全面、完整性识别与认知,在研发项目中有着一定盲从性,仅仅对自身技术水平及市场形势初步进行调查就确定研发立项,导致无法对财务、管理、政策、技术、市场等层面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自然会无法施展有效风险应对策略。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全面性了解市场消费层面、竞争层面、政策层面、产品需求层面信息,进而以完整性角度从市场调研、合理评估、采购环节、销售环节、研发立项、分析调整等过程中评估各项存在风险。
比如针对研发立项阶段,可聘请专家顾问参与流程编制环节来降低研发、经费管理风险概率。企业还可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风险预警机制,设立风险防控部门来跟进企业内部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评估与分析工作,且把控外部税收优惠、法律变动、市场需求等环境风险因素,提升企业经营决策的精准性,保有企业综合竞争优势[5]。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信息时代下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创新的中坚力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依赖于人才岗位价值的发挥,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引进操作技能强、专业素质高的人才,为队伍建设增添活力。并且要运用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与良好的薪酬机制来留住人才,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人才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高新技术企业面临人才流失、后继乏人的管理困境。企业还应当设置合理的激励政策,搭建良好人才发展平台,使得职工自觉约束工作行为,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热忱态度,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与发展贡献价值与力量。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加大培训教育力度。一方面企业应以政策变化、法规更新信息、内控理论思想为主题,强化职工内控意识,引导职工认可内控理念,增强企业向心力与凝聚力,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达成紧密协作、有效沟通,上下一心遵循内控机制行事。另一方面可以企业内控存在问题、别企内控失效反面案例分析等内容为主题,引导各部门职工明晰自身岗位在内控机制中的角色定位,了解内控实施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推动内控在企业内有效贯彻与执行。
——以HP 公司为例
HP 公司经营特色是发展清洁能源环保产业,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层面分析该经营状况与面临的各项风险,发现该企业存在的内控问题主要体现在内控环境缺乏优化、风险评估过于片面、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
针对内控环境缺乏优化的问题,HP 公司从组织架构、人资政策、内部审计、企业文化层面创设良好内控环境,推动内控体系的良好运作。组织架构上依据章程规定设立对股东大会负责的董事会,依据战略、薪酬考核、提名、审计需求下设专门委员会,并设置主席一名监事三名的监事会,再依据总经理所负责的综合办公室下设各分部门。完善HP 公司组织架构可提升上情下达的质量与效率。HP 公司还构建浓厚企业文化,包含使命、价值观、发展愿景、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出凝聚力强的激情团队。HP 公司还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在用工制度、培训层面、激励层面加强人才素质的综合规划与考量。HP 公司还设立独立性的内审部门,加强对各部门、各经济活动的公正、客观审计评价与监督。
针对风险评估过于片面的问题,HP 公司建立风控管理团队,强化风险识别、管理、评估、应对的职责,进而健全内控制度与风控体系。风控评估小组由各部门骨干人员担任,能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公司外部存在风险因素的捕获与了解,把控公司内部各经营活动存在的风险概率,并做好风险预警与应对预案,提升HP公司的抵御风险系数,保障HP 公司能持续、壮大经营发展。
针对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HP 公司拟定信息沟通控制制度,规定内部沟通相关规范程序。管理层可通过平台发布文件到各部门,并定期组织学习宣传活动,借助例会协调跨部门事宜、传达管理指示、收集意见及建议。HP 公司还创设多元化信息沟通联络渠道,大大提升日常业务效率,降低信息安全、滞后存在的风险。外部沟通渠道则借助公司官网设立信息化部门,细化各模块创立良好公司外部形象,增加外部业务联系渠道便于需求上的沟通。
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决定着管理的日益复杂化,内控目标是保障企业良性经营和资产安全、财务披露信息完整。只有提升企业经营水平及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使得企业保有长久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目标。高新技术企业应当从管理思维、组织框架、建设主次、保障机制角度完善内控管理体系,保障内控体系在企业内的良好运作;高新技术企业应从加大信息建设力度、构建信息沟通平台角度更新信息沟通系统,加强内部与外部沟通交流,避免信息滞后、信息孤岛弊端;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构建全面性、综合性风险评估体系,设立风险防控部门并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升企业风险识别、防范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应当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加强队伍管理素质维持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人才源动力。内部控制在企业中顺利实施并发挥出应有作用才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在大环境下提升治理水平、实现预期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