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小做”,高考作文的应然追求

2023-08-04 21:35王朋宾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爱国作文学生

王朋宾

近年来,高考命题贴近现实生活,突出时代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作文命题的选词上呈现出凸显宏大价值的特征。

以2022年的4套全国卷为例。全国甲卷以《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为材料,意在表达匾额不同的题名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文章。全国乙卷作文题围绕“北京:双奥之城”遴选组合信息,通过表格和数据展现我国的综合国力,多方面呈现国家的跨越式发展,要求考生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文章,引导考生体会冬奥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奥运会成功举办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新高考I卷作文题,借围棋学习中的3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巧妙类比,意在启示考生,基础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忆,不是技能的机械训练,而是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掌握融通,阐明远大目标和功夫磨砺、基础扎实和创新创造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遵循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素养的基本规律,筑牢根本,守正而后创新。新高考Ⅱ卷作文题介绍了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典型,要求学生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引导学生做好个人的事业规划,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

不難看出,试题不同程度地彰显家国情怀、时代精神、生活哲理、文化传承、守正创新等主题,命题把握时代脉搏,经典且宏大。

面对高考试题的时代化特征,关注当前作文教学现状,引导学生写好考场作文,是值得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作文教学现状

1.素材高度雷同

青年当选择热爱的事业,并为之付出努力,不辜负自己的热爱。因为,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生活,你的热爱注定了你走的路。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八十多岁高龄的钟南山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选择奔赴疫情的重灾区——武汉,不仅是因为大爱无私,还因为自己热爱的医疗事业。苏炳添选择了百米短跑项目,就不断地为之奋斗,当遇到瓶颈时,大胆决定更换起跑脚。经过多年奋斗,苏炳添终于在东京奥运会上超越了年龄和伤病,更超越了自己,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你问他,苦吗?当然!累吗?的确!无论是钟南山,还是苏炳添,他们都不后悔,他们选择了热爱,为了热爱全身心投入。

——2022年新高考Ⅱ卷高分作文《不负热爱,创造未来》

这个语段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和高考作文中作为素材雷同卷很有代表性。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苏炳添,世界田径赛百米冠军,当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这些人物事迹感人,精神震撼,为考生关注理所当然。但如果我们的考生只关注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作文里的事例论据岂不是千篇一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除了关注典型人物,还应该眼睛向下,关注身边普通人的生活。如此,才可能避免素材的撞车、论据的雷同。

2.高喊空洞口号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站在两个100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即将开启,“时代造就英雄”,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机遇的绳索已经抛下,身为当代青年,应当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聆听时代呼唤,紧握机遇,为祖国、为世界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2021年高考甲卷《生逢可为之时代,拼搏有为于祖国》

这个语段的口气明显是社论体,诸如这样的口号作文我们屡见不鲜。一篇800字的小议论文,哪能都像写社论一般只发宏阔的议论?考生没有自己的真实思考和情感,纯粹是考生考前在语文老师怂恿下背诵的语段,用在作文里,除了虚张声势,“拉大旗作虎皮”,还能起到什么实际作用?

3.脱离生活实际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是常识。可现在的学生作文偏偏一个个口气都大得不得了,仿佛一旦文章涉及柴米油盐人间烟火,就没有了鸿鹄之志;仿佛纵横古今谈经论道,就能成为经天纬地之才,才是真正的热爱祖国。殊不知,养成爱国的情感,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关心身边事身边人,同时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话语一旦脱离了生活实际,那些高谈阔论就很难避得开假、大、空,因为实话他已经说不习惯了呀!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走上社会,还会记得革命老前辈“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的教诲吗?忘了作文该“我手写我心”,只知依葫芦画瓢,套用、复制之风愈演愈烈,既败坏了文风,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距“立德树人”的目标越来越远。

二、“小做”的作文追求

在高考命题呈现宏大价值特征的背景下,青少年学生如何学习党报党刊上的时评文,从而来纠正当下的“摘抄”文风,写出考生的个性特征?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践行。

1.关注身边事。从高考考场作文的本质看,它不仅是解答考试的一道大题目,更重要的是一次与读者(阅卷老师)的交流。国外同行把写作目标由低到高分为三级目标水平:避免出错目标,意义表现目标,意义交流目标。最底层目标,是不关注文章内容,不出错就行;中层目标必须关注内容,把自己所掌握的都写出来;高层目标关心文章的意义,关注读者的需要。把自己身边有意义的事情告诉读者,体现了作文的高层目标要求。

是的,她是我的母亲,从前我不敢转身,总是在躲避,害怕看见一个不完美的母亲,看到一个稍有缺点的母亲。可当我转过身来,直面这个有不少缺点的母亲,我想,我能改变她。就像是小时候母亲教导我一样,做人要善良。那时她的脸上总带着温婉亲切的笑容。她曾经改变了我,可她在岁月和世俗的冲洗下,改变了太多,以至于偶尔迷失了自我。我想,我能改变她。

——2019年江苏省江阴市高三考试优秀作文《转过身去》

这个语段学生把自己感觉最真切的事写出来了,我们没有感觉这个学生和母亲有多丢丑,反而是深深地感动了读者。与家人的朝夕相处,与同学、老师的交往,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写真情挚爱。真情挚爱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思乡情、爱国情等。于个人生活而言,只有心有挚爱、胸怀真情,才能与人和谐相处,才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于国家治理而言,只有对百姓心怀真情挚爱,才能与人民心连心。于作文而言,只有抒写真情挚爱,才能令读者共鸣,令读者感动。譬如:

是的,我们毕业了,带着老师无限的深情。谁还记得那一个个挑灯的月夜?谁还记得那一张张乏味的试卷?离别的钟声已然敲响,高三的巨轮将至终点,而那一个个坚守岗位的恩师,正像是一个个摆渡人,渡人渡己,教人领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阔。

——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满分作文《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者用疑问的语气“谁还记得……”,通过“挑灯的月夜”“乏味的试卷”两个细节来凸显恩师曾经的付出,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师比喻为“摆渡人”,带领学生欣赏未来的无限风光。语句朴实,情感真挚。离别的况味、感激的心意溢满字里行间。

3.从“小处”着笔

宏大的主题具有时代性、史诗性、全局性、完整性、普遍性、总体性特征,为避免考生高屋建瓴难、行文趋同易的弱点,不妨从小处着笔,以小人物、小事件、小图景等来折射宏大的主旨。(参见拙文《如何在时政类任务驱动作文中彰显个性》,《读写月报》上旬刊,2020年第5期)

雅加达亚运会的200米自由泳颁奖仪式上,金牌获得者孙杨看到国旗整个都掉下来,当即与现场工作人员沟通,要求再次升旗。这个看似很小的举动,就是爱国;赵雅芝乘车经过长安街,拍了张天安门夜景,并留言说“每次路过天安门都会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言语之间,亦是爱国的表达。对于青年朋友来说,爱国并非他人的故事,而应该是自己的举措。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可以抒发爱国情怀的方式——瞻仰烈士陵园、高唱红色歌曲、讲述中国故事,这些,都是爱国的体现。当然,在此之上,我们还将为爱国主义精神注入更丰富的时代内涵。

——2019年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用奋斗诠释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

爱国,原本是个大词语。有人误认为,没赶上战火纷飞的年代,都不足以证明自己的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孙杨在颁奖仪式上,看到国旗要掉下来,要求工作人员再升国旗,作者认为这就是爱国;赵雅芝乘车经过长安街,拍摄天安门夜景并留言,这也是爱国。在作者看来,爱国并非抽象的概念,也并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事业,“瞻仰烈士陵园、高唱红色歌曲、讲述中国故事”等等具体而实在的“小”行动都是爱国的表现。我们的考生要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从小处向纵深开掘,去触碰宏大的时代命意。

4.有“小我”立场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作文大话、空话、套话连篇,主要原因是作文时没有确立自己的立场,也即考生没有具体准确地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事件、人生的个性化思考和情感体验。自己的立场,可以是学生本人,可以是青年一代,也可以是某个特定的身份。譬如“05后”、某个班集体等等。无论什么身份,作文时必然要表达的是“我”的特定立场,借助特定身份来表达“我”的思考。宏大主題的作文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是实现自我表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这样的作文既气魄宏大又个性十足,展现特有的时代气息和艺术张力。请看下面的语段:

勇攀青云梯,青年必有为。我们不会去哀叹“假如我年少有为……”,我们只会为了实现理想而一往无前。面对森林大火,我们敢做“逆行者”。“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面对疫情突袭,李文亮成为第一个为疫情发声的医生。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告诉了我们青年一代应有的勇气和担当;面对灿如星辰的中华文化,李子柒以创新的方式将其传扬到了国外。我们青年既选择了远方,便只需风雨兼程,定会大有作为。

同学们,我们正值年少,自当有所作为。可现实并不是完美无憾。当我们在奋力拼搏时,也会看到总有一些人难堪大任,自甘沉沦。别人在学习进取时,他任性享乐。那么,当别人金榜题名、有所作为时,他也就只能对着一事无成的自己悔不当初。

——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满分作文《不负韶华,定当有为》

文章表达对“可为”与“有为”的认识,站在了时代高度,高扬青春旗帜,表达对理想的认识,表达对责任的呼唤。列举我辈青年敢于担当、敢于“逆行”、敢于创新的典型事例,更将“小我”具体到我们青年学生,并客观指出同学中的一些不思进取的负面现象,写作内容符合实际又充满正能量,既展示了青年考生昂扬向上的精神品质,也展现出时代的精神风貌。

总之,面对宏大价值取向的作文命题,当下的作文教学与写作现状令人惶惑、令人揪心。它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扭曲了正常的教学生态,甚至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育人目标的达成。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双管齐下”,从作文教学和作文评分上共同发力,杜绝假大空,倡导真情实感,让“吾手写吾心”成为学生快乐的天性表达,让“大题小做”成为现代高考作文的应然追求。

参考文献:

[1]孙胤华.作文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21.

[2]熊华勇.写作主体的角色意识[J].文学教育,2016(9).

[3]曹希艳、周伟.构建理想的作文教学新生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1).

(作者单位:江西省彭泽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爱国作文学生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赶不走的学生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