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彦 黄 力 白晋博(北京)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适应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要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
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敏锐的战略眼光,高瞻远瞩,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全方位、多层次推动战略转型,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归功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胡乔木在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贡献时说:“毛主席对中国革命最伟大的贡献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同样,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最伟大的贡献是带领全党同志,凝聚全党智慧,总结全国人民的生动实践,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树立起了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旗帜!“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在新思想新旗帜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新征程上劈波斩浪,胜利前进,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理论兴则党兴,理论强则党强。由于从建党之初就存在理论准备不足的弱点,以及在之后的革命实践中存在重“事功”轻理论的倾向,影响了党的理论的进步与提高,一度导致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盛行。1941 年,刘少奇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党有一极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直至现在,缺乏理论这个弱点,仍未完全克服……因此,现在提倡党内的理论学习,就成为十分必要。”为了克服这个弱点,我们党始终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全党,在思想洗礼中砥砺奋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全党需要不断用新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提升理论修养,以实现“理论强党”的目的。2013 年8 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有针对性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2019 年3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又一次强调了加强理论修养的重要性,他说:“在学习理论上,干部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毫无疑问,加强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提升理论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地强化理论学习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新的实践,进而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其根本在于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2021 年2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什么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得好,党的事业就顺利前进,什么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得不好,党的事业就会走弯路,遭受挫折乃至失败。基于此,全党同志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胸怀“国之大者”,扎根于中国大地,奋力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
正是对理论创新意义的深刻认识,使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立足中国实际,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早在党创立之初,马克思主义先驱者在为建党做思想发动和组织准备的过程中,就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阐述、研究和宣传。陈独秀发表的《谈政治》和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当时现实问题的典范之作。由此可见,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在建党之初就已经有意识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的实际当中,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行了初步探索和伟大尝试。此后,虽然由于王明等教条主义者中断了这一探索实践过程,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直接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惨痛的失败,但是,经过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探索和总结,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崭新命题。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这个共识通过1942 年在全党进行整风、开展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得到巩固,全党同志的理论素养大大提高,最后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45 年,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得到确立,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少先队员在党的一大会址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发现真理、追求真理,用强大的理论武装全党,用丰富的实践锻造全党,从而能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两个结合”看似语言浅显,但却哲理高深、思想深邃,绝不是所谓的“专家”“学者”闭门造车、冥思苦想、向壁虚构出来的,也绝不是望文生义、粗枝大叶者能够读懂理解得了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为什么要实现“两个结合”、如何进行“两个结合”进行了系统阐释,指出只有实现“两个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要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挫折乃至失败,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代价,缴纳了昂贵的学费,经过艰辛的探索,由党内最优秀的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思想家集全党的政治智慧和实践经验,总结概括提炼出来的。“两个结合”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性。简单通俗的语言体现了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品质,也体现了大道至简的哲学思想。
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而且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斗争经验,更了不起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把实践和经验上升到理论和哲学的高度概括与总结的能力,“两个结合”的提出就是这种品质生动的体现。
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这就提出了“一个结合”的重大命题。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喝了那么多洋墨水、吃了那么多年洋面包能够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倒背如流的王明等人写不出来?因为他们对中国国情、对中国革命实际不了解。这些人固守本本,固守教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中断了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使中国革命遭受挫折,使党和人民的事业蒙受损失。
“第二个结合”打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通的渠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理解创立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理论学说,怎么通过日本社会主义者的研究,经过陈独秀、李大钊、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杨匏安等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者的传播,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社会主义在今日中国,仿佛有雄鸡一唱天下晓的情景”,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传统治国理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华文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群众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与弘扬光大。
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胡乔木在总结分析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后指出:“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懂得中国的实际,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在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中,毛泽东是一个优秀代表,在同时代人热衷于外面世界的时候,他却很冷静地指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因此,毛泽东十分注重阅读和研究中国这本“书”,即搞社会调研。走上革命道路后,毛泽东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并有极强的针对性。在革命年代开展调查研究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条件异常艰苦。在许多人高谈阔论农民运动这不对那不好的时候,只有毛泽东夹起一把雨伞,在寒冬腊月里走进山间、田坎,深入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个县,进行农民运动实地考察,历时32 天,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用大量事实和数据强有力地回击了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和错误认识。
表现毛泽东实地进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的中国画作品
不去亲身实践了解中国的实际,以为读了很多书就有不得了的“学问”,就比别人高明,动不动就拿“本本”来吓唬人,“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在1930 年5 月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就尖锐地批评了这种做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如何了解中国情况呢?毛泽东提出:“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像毛泽东同志一样,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就曾指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做足做好“了解中国情况”这篇文章,也唯有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清楚中国实际这篇大文章,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才能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