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雯
[摘要]纪录片发挥着传播文化、公共教育和构建时代精神等作用,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如今,纪录片顺应时代潮流,《“字”从遇见你》作为融媒体时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在内容与形式上守正创新。文章分析《“字”从遇见你》的主题构建,探究其视听呈现的影像表达、镜头语言及解说词,以创新形式和影像叙事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自信与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
[关键词]历史文化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视听传播
五千年光阴流转,九万里路途苍茫。汉字来自仓颉的智慧,在历史长河中浩浩汤汤。《“字”从遇见你》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的系列纪录片,从最基本的汉字开始,以微纪录片的形式传播绵延博大的汉字文化,通过多元的视听创新将汉字的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进行统一、鲜活的呈现。该纪录片以融媒体为传播渠道,分三季播出,第一季于2022年4月3日在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及网络端开播,共25集,一字构成一集,以鲜明的创新形式引发收视热潮。根据CSM全国网数据,仅2022年4月30日至5月4日,该片累计观众规模就超过4885万人,其中有5集收视率同时段排名第一[1]。
一、主题构建,勾勒千年文化版图
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以历史典故为切入点,通过影像构建诗意画面,汇集昔我往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见证今我来思文化诗情画意的中国式浪漫,使主题的历史性及诗意性得以凸显。
(一)历史题材的铺陈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语出《论语·卫灵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探其根源之一在于漢字的勾连延续。在篆、隶、楷、行、草书法形态的背后,古人对汉字的镌刻与哲思日渐凸显,如何通过汉字与古人对话,了解汉字的渊源流变并传承与发展,是文化工作者亟须深入思考的问题。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从汉字的字形、字义等方面入手,见微知著,通过影像的记录,探究汉字传说与造字原则,凸显主题的历史性,传播泱泱大国与时偕行的文化经典。
例如,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以影像的方式再现无数个方块汉字的流变,生动化、形象化地将历史场景与生活情境相互融合,并积聚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思想和处世哲学:“册”字一集向世人呈现中国人早期以竹简为载体记录中华文明的过程,通过古籍善本中竖条状的区隔昭示“册”的前世今生;“鼎”字一集讲述古老的大鼎穿越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目睹过大禹即位之后平定四方的足迹,耳闻过周康王对盂“喝酒误事”的告诫和赏赐。这些沉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折射了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辉。
(二)诗意主题的表达
历史文化纪录片不仅是对历史的回眸、文明的复现,而且以诗意的方式表达历史典故、精神思想,凸显自身的自觉追求及创作个性。“诗意”是高于人类精神之上不可描状的“常与神秘、神性、超越、自由、感性、美等相关联,或者说是一种理性与技术规定之外的样态”[2]。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追求客观性与抒情性的互融,游走在诗意表达与技术呈现之间并寻求平衡,将历史场景的虚拟再现和故事画面的诗意解说融为一体,唤醒人们心中失落已久的诗意。
例如,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的第十二集“舟”字,“舟”可以是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出现的符号或打破地理距离的交通工具,也可以是李白“轻舟泛月寻溪转”的畅然、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坦然、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超然。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使汉字穿越时空,跨越百川,携着一种悠长的韵调,览清风朗月,观曲水流觞,探寻人性对无限和超越的神驰,在营造真实感的同时也不吝于彰显诗意态度。
二、视听呈现,还原千年文明图景
历史文化纪录片往往因题材性质及说教形式而陷入严肃、枯燥的视听传播环境。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则基于新媒体环境的影响,摆脱冗长枯燥的窠臼,以短小精悍的新形式追求历史感与新奇感并重的审美效果,以多元化、创新化的表现手法使画面更为灵活多变、语言更为风趣生动,从而抓住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时代特性,通过年轻态的视听传播方式给予观众启迪教育,传递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处世之道与人生哲理。
(一)多元化的影像表达
纪录片的独特之处在于以真实生活、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通过影像化加工使内容层次与表达层次趋于一致,从而展现事物真实的本质。对历史文化纪录片而言,单一的实景拍摄创作手法并不能将历史典故完全地还原和重现,其应采用数字模拟技术再现事物情景,搭建起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沟通桥梁,以创新多元的创作手法丰富影像的表达层次,形成影像独特的内在韵律,从而无限延展多元化的影像表达。
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将实景拍摄、动画设计、CG合成等多种技术手段相融合,以情景再现、动画模拟、人物扮演、三维动画等方式鲜活演绎汉字典故。例如:在“象”字一集中,当“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的内容记载通过动画形式徐徐铺展开时,商代役使战象的场景再现于观众眼前,而趣味性动画场景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战争场面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负面影响,实现“象”字内容寓教于乐的视听传播;在“牛”字一集中,画面在动画与实景间穿插,使数千年前人们用牛拉车、耕地、拓荒以及出行的场景通过二维动画模拟和实景拍摄得以情景再现、相得益彰,凸显“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文化的影像基调,让抽象的历史文化得以具象表达和传播。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以多元的影像表达方式呈现文字的历史变迁和事件要素,将历史“冷知识”以动画“热媒介”的方式进行视听传播,融合被动视觉接受与主动思维参与双重维度的叠加效应[3],让观众在时代洪流的风浪迭涌中感受中华文明汉字的更迭变化。
(二)以小见大的镜头语言
历史文化纪录片既应实现历史内容的留存与文化发展的传承,也需要通过较高的艺术表现力来呈现真实的内容,也就是通过客观拍摄和巧妙应用镜头语言凸显内容的真实性、艺术性,实现“天人合一”的超脱境界。“以小见大”是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的特点,该纪录片多采用近景、特写等镜头语言展现内容主体,彰显汉字文化的魅力,并围绕不同汉字的字形和字义,聚焦甲骨字迹、飞天壁画、竹简文字等内容,以多视角镜头凸显实物对象的细节,使观众通过细节发现隐藏于纪录文本的叙述者的态度、思想和价值倾向[4],从而彰显细节性叙述方式的魅力,最终达到解读、传播整个纪录文本的目的。
例如,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的“笔”字一集。该集通过近景、特写等不同角度的镜头展示毛笔笔头的色泽与书写的顺滑,笔杆在不同朝代的材质与制作工艺,并放大毛笔笔头制作过程的每个细节,在展现毛笔制作的精益之处和匠人的精细之态的同时,尽展毛笔书写汉字的一笔一画、书法艺术的力学原理及其蕴含的道家文化核心思想,使观众感悟写一手好书法需要适当的弹力、摩擦力、重力、表面张力等,从而实现圆柔于一、力透纸背、笔走如龙的效果,进而领会“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用“道”的思想来探究书法艺术的本质及其美学特质,感受用笔力量或阴柔或阳刚的均衡,凸显笔墨行于宣纸之上亦如人之行于浮世。除了“笔”一集,“文”“册”“典”“鼎”“陶”等各集也运用大量近景、特写来描绘汉字在竹简、青铜鼎、陶器等器物上的细节,在给观众带来真实观感和视觉艺术的同时,使观众由内而外地产生对中华汉字文化的参与感、仪式感和认同感,从而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趣味化和本土化的解说词
作为具有明确意义的口头语言符号,解说词在纪录片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解说词是纪录片根据画面表现的具体内容,以解说的方式为观众提供视觉依附的事实信息,既能补充无法通过镜头传递的信息,也能引导观众聚焦画面,关注内容。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大胆创新解说词的表达方式,从年轻人的视角,以轻松诙谐的语气及本土化的方言架起一座历史样貌与现实观众的“平衡桥”,使汉字解说词如同日常愉悦的聊天而不失真实的语言表达内蕴。
纪录片《“字”从遇见你》每集以幽默风趣的语调“哎哟,那字怎么写来着?”开篇,与片尾“今天你写字了吗?”交相呼应,并运用大量新媒体网络用语、新潮词汇及本土方言。例如:在解说“鼎”字的甲骨文时,该纪录片用“古朴的天然萌”“网络世界的宠儿”等网络词汇展示汉字的古老历史,形成历史文化与时代潮流的交流碰撞;对“天”字的呈现,该纪录片从字体的甲骨文形态到飞天壁画中男性的头部图案再到现今宇航员中“大脑袋”的装备进行奇妙对接,形成“我的天呐!”的感叹解说,彰显深邃的诗意与哲理化的思辨表达。同时,方言解说也在该纪录片的“中”字与“象”字上有所体现。例如,河南方言的“中不中”“河南简称豫,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等,这既展现方言交流的语言特色,又营造地域性的文化传播语态。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贴近年轻人的审美感受,以时尚化的解说词跨越时空隧道,构建古今对话空间,有效提升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传播效果。
三、意义彰显,赓续千年文脉薪火
历史文化纪录片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以创新形式和影像叙事展现蕴藏在汉字中的中华文明历史,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现代艺术元素,增强现代传播效果,传承中华汉字文化之大美。
(一)创新形式筑建文化传播
历史文化纪录片只有具备守正创新的艺术追求,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随着数字化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全面普及,观众信息接收习惯发生变化。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结合当下融媒体的发展和观众的审美感受,在视听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在视听内容上,该纪录片以每集5分钟的轻小体量,凝结源远绵长的文化历史知识,汇聚当下观众喜爱的网络用语和趣味方言,并将说唱音乐融入其中,打破传统纪录片的模式,更好地传播汉字历史文化知识。在传播渠道上,该纪录片在主流电视媒体播出的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创新传播思维,进行传播融合,扩大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播覆盖面,实现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与主流媒体价值引领的相融相生。
(二)影像叙事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当前,纪录片对跨文化传播和坚定文化自信发挥重要作用。纪录片《“字”从遇见你》通过历史学、文字学、人类学、美学等追溯中华文明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以画面中熟悉的方块汉字氤氲无数人的记忆,传达“天人一体、万物生长、和谐共存”的人文理念和文化精神,实现文化传承。同时,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也以创新形式和影像叙事打开汉字传播的窗口,呈现汉字在远古纸身墨影里的纷繁华美及其对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对世代相传民族精神的铭记,使人们集体产生共同的身份认同、文化归属感,实现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展,从而筑牢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结语
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以历史题材的铺陈、诗意主题的表达勾勒千年文化版图;以多元化的影像表达、以小见大的镜头语言、趣味化和本土化的解说词将历史与现实相互拼织,实现汉字历史文化的视听呈现,还原千年文明图景;以创新形式和影像叙事传播汉字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千年文脉薪火。可见,历史文化纪录片视听传播可凝聚文化之力量,谱写视听之华章。
[参考文献]
[1]以影像探寻汉字的“基因密码”,总台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多集收视率夺冠![EB/OL].(2022-05-11)[2023-05-22].https://1118.cctv.com/2022/05/11/ARTIUeId2N5HhsAsvpEe1OQi220511.shtml.
[2]车玉玲.“诗意”消失的空间批判:从列斐伏尔的“诗创实践”与“诗学革命”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21(06):20-25.
[3]曾超.主体·视听·意义:《书简阅中国》传播特征分析[J].北方传媒研究,2022(03):89-92.
[4]张华新.纪录片细节的叙事分析[J].电影评介,2011(03):9-11.
[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