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庚
张若茵,女,用她自己的话说,走在“奔四”的路上。似乎好几年了,就这样一直奔跑着,走路带着风。她是教师。长发乌黑,眸子也是。年轻同事说,她是一座高峰。在她的职业生涯里,她获得过很多专业上的肯定,她是骨干教师、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
我说:“你这教书育人风生水起的,到底有啥绝学?给传授传授!”她微微一笑,说:“真想知道?”“我是替一群小年轻请教你,还望前辈不吝赐教。”我说。“那不成……”她笑着说。“走走,小吃还是咖啡?”我不依不饶。
整整一个上午,张若茵老师从课堂教学的目标设定谈起,从情境创设到教学评价,还谈到课堂观察,让我受益匪浅。
设置恰当的目标
“记得陕西师范大学严文法教授曾说,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一个持续的过程,一个系统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张若茵打开了话匣子。教师一定要设置恰当的目标。目标设定须“突出核心素养、符合学生水平、规划完整恰当”,应当关注目标达成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不能陷入形式化的旋涡,防止目标的割裂。目标设定是否合理适当,决定着一节课的基本走向。纲举目张,倘若目标之“纲”出现偏差,可想而知,后面所有基于目标的环节均会出现问题。
创设真切的情境
张若茵老师读过中国情境教育和情境教学的先行者李吉林先生的诸多著作,她记得《情境教学的理论框架及基本原理》中的观点:好的情境要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四个特点,还要坚持“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突出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五个原则。知识是重要的,仅仅有知识却是枯燥的。
德国一位学者曾这样比喻:把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在全国高考卷中,我们不难发现,此种案例比比皆是,如数学卷中断臂维纳斯的黄金分割背景、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科学情境等。这是新高考改革强调的方向: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素养导向、价值引领。
生动的预设和生成
张若茵举出一个例子。有位教师讲《乡愁》,设计了一个提问导语,目的是让学生说出主题。于是,他叫起一名学生,启发道:“如果有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作什么?”学生答道:“多情。”教师换个角度再问:“这个人待在外地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作什么?”“月是故乡明。”学生很干脆地答道。“不该这样回答。”教师有点儿急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说道。“我只要求你用兩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教师继续启发。“深情。”学生嗫嚅道。好在此时有学生回答“乡愁”,教师才如释重负。
这个案例就是预设不当造成的生成偏差问题,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智慧有待提高。好的预设往往制造“冲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像一条溪水,只有遭遇石头的阻拦,才会激起美丽的白色浪花。
导向明确的教学评价
评价是个难题。“教学评价必须遵循‘教学评一致性原则,也就是说教学评价是为学习目标服务的,是为学生更加有效地学服务的。”张若茵说。她给我看《司马光》教学的片段案例。师:你们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吗?生1:司马光的办法又快又好。生2:我觉得司马光的办法不好,砸坏了庭院里的缸,有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伤。师:你们觉得第二名同学说的有道理吗?所有学生:对,大石头真有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伤。张若茵总结:评价导向的偏离,会将课堂带到不知所终的“远方”,而最终“诗意”全无。
从课堂观察中持续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
当我问到张若茵在专业发展上的个人经验时,她说:“起初,我也教得不甚得法,过了几年,渐渐上手,学生成绩还真没落下。再过几年,职业渐入倦怠期,遭遇了瓶颈。我听从了专家的建议,从听评课中找到了症结。一个老师要想进步,必须关注自己的课堂,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课堂观察中寻求生长点。”张若茵听从了专家的建议,反思并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后来,张若茵又遇到了瓶颈。她对我说:“有些时候,瓶颈是方法上的,有些时候,瓶颈在于理论的贫乏。”她接触到了顾泠沅的著作、崔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和王鉴教授的《课堂观察与分析技术》,解决了自己的一些理论困惑和操作困境,专业能力再次得到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虽是宏大叙事,但理念的落地需要个人有温度的表达和传递。张若茵老师的生动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普适性的道理,就是通过课堂观察和个人反思,持续不断地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有一点,张若茵老师没有提及,却异常重要,那就是对教育的热爱。想不想干好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那些想干好的人,那种向上的力量才会在教师内心里升腾。
与凤凰齐飞,必是俊鸟。丹尼斯·韦特来说:“如果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一等你成熟,就会开始腐烂。”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必须重视自己课堂教学基本功的修炼,懂得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就像渡过一条河,走过一片草地,河水或者露珠会打湿我们的鞋子和裤角,而河对岸的丛林和草地上的那一丛繁花正等待着我们,我们的任务就是带领孩子们去领略那美好的风景。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