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晶晶 刘丰娇
(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山东 泰安 271018)
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数千年的农业生产和实践形成延绵不断、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着我国文化发展的始终。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我国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全面又深刻的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我国乡村振兴、坚定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优秀农耕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是农林高校育人过程中的根基和灵魂。在优秀农耕文化传承育人方面,农林高校承担着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培育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1]。在优秀农耕文化保护方面,农林高校要注重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教育,让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在新一代接班人中真正“活”起来。
高校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阵地。目前,高等农业教育中依然存在“三不”问题:学生不愿学农,学农不爱农,兴农能力不足。教育部印发的《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中强调,涉农高校要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2]。由此可见,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文化育人中是非常必要的,将有助于推动农林高校进一步完善耕读育人体系,培育出新时代“三农”领域专业人才。
文化建设方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3]。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创造的一种风俗文化,包含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强国[4]。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成员之一,农林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时代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然而,部分学农大学生仍然存在不愿学农、学农不爱农、兴农能力不足等现象。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教育体系,能够促进大学生了解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理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所产生的农耕文化情节,汲取农耕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农耕文化的知识认知,提高学农兴趣,增强爱农意识,为以后更好服务农林和“三农”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中国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蕴含着应时守则、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守望相助、坚忍不拔等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1.2.1 优秀农耕文化精神育人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大学期间,正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活跃,面临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情形,部分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对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存在疑惑等问题。农耕文化精神是经过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神食粮,是农林高校育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农耕文化精神融入农林高校育人过程中,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信息分辨能力,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潜移默化的内化成大学生成长的精神之钙。
1.2.2 优秀农耕文化精神育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优秀农耕文化凝聚着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食粮,更是新一代“三农”人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详细规划了课程、科研、文化、心理等“十大育人”体系[5]。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进行正常学业和生活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以及后疫情时代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心理育人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将优秀农耕文化精神融入高校育人中,能够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塑造理想人格,敢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高校完善“十大育人”体系的构建,培育出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3 优秀农耕文化精神育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指人所具有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包括人文知识的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6]。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培育出人文素质高、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是高校教育面临的新挑战。部分当代大学生存在注重专业课学习,而忽略人文知识学习的现象,这容易造成自身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不高,进而不利于长远发展。因此,将优秀农耕文化精神融入高校育人过程中,不仅是优秀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更是以多元化的创新教育方式来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优秀农耕文化的思想精华和精神财富,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耕方式的改变,加上人们对农耕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地方特色农耕文化艺术逐渐商品化,农耕文化价值被逐渐淡化,不利于创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理念的实施。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7]。注重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将会潜移默化地推动诸如农业农村发展、“三农”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发展,让农耕文化在现代农业和教育发展中得到保护与传承。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农村城市化建设,农村人才短缺成为乡村振兴的瓶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解决农业人才问题。农林高校具备培育和输出专业技能人才的能力,保护、传承和创新优秀农耕文化是农林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将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融入农林高校育人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勇于创新实践、甘于吃苦精神,提升爱农爱国情怀,引导学农大学生正确看待“三农”问题,积极扎根“三农”,服务农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育人不仅促进学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更助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培育。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迅速发展,优秀农耕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出现“透明”现象,面临重重困难。可能的因素包括高校存在对农耕文化传承意识不足、缺乏对农耕文化相关的知识普及教育,导致学生对优秀农耕文化认知不足、学农而不知农;随着就业、升学压力增大,大学生更偏重专业课程学习,导致对农耕文化学习、传承意识缺乏,导致学农而不重农;大学生课余获取农耕文化知识的途径匮乏、学农大学生缺少参与农业领域实践的机会等,导致大学生学农而不愿扎根农业、服务“三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知识产权教育受众局限,导致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利用未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效。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高校育人的基本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8]。校史文化是学校文化育人、创新发展的软实力。山东农业大学始建于1906年,前身是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具有百年校史文化,是高校育人的文化源泉和不竭动力。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农林高校既要充分挖掘校史文化,也要注重农耕文化保护传承,促进校史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共同融入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将校史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入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等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爱农意识,努力成为“三农”优秀接班人,而且能够推动高校发挥以文育人功能,建设“三全育人”体系。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创新,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农林高校可以在开设传统的农业文化专业课程基础上,同时开设或录制线上课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中国农业历史文化》课程,增加大学生获取农耕文化知识的途径,促进大学生了解农业文化知识,重视农业文化。农林高校可以合理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选择既与本门课程相关又能突出优秀农耕文化的教学案例进行讲解或视频播放,使农耕文化有效融入农林高校育人体系,培养学农、爱农、兴农的专业人才。如,袁隆平院士是大学生学习的典范,袁隆平精神是学农人必备的精神食粮,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服务三农的价值所在。农林高校可以举行与优秀农耕文化相关活动或讲座,增强大学生对农耕文化知识的认知和思考。如,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举办的图书有约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讲座,可以普及农耕文化知识,提升大学生对优秀农耕文化继承、保护与创新利用的意识。农林高校可以根据学科特色加大校企合作机会、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动物科技学院可以在开设专业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去动物医院、猪场、鸡场、疫苗公司、饲料厂等参观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促进学农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感悟所学专业需求,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扎根“三农”、服务“三农”的种子在心中播种。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资源的家,拥有丰富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是学校文化建设、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可以综合学校自身的学科特色、学生求知需求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育人功能,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为学校师生学习、科研、人文素养提升等提供全面保障。资源保障是基础,如何将图书馆资源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是关键。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读书日等相关节点增设农耕文化相关专题书籍展示,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农耕文化相关书籍,多方面做好图书宣传,发挥图书育人功能,促进学校师生快速获取农耕文化相关资源并利用,使优秀农耕文化有效融入校园文化。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指出,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定传统文化、民间文艺、传统知识等领域保护办法[9]。实现“文化育人,文化强国”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优秀农耕文化是农林高校育人的软实力,农林高校要注重知识产权管理和教育,让农耕文化在高校文化育人中发挥“活”力,更为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保驾护航。2021年,山东农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立,挂靠在图书馆,2022年山东农业大学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中心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制度和宣传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激励学校师生的农业创新和保护意识,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理念,促进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协助农林高校创新发展,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蕴藏着丰富的农耕文化知识和农耕文化精神,是农林高校文化育人的宝贵财富。本文主要从农林高校的“三不”问题出发,阐述了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文化育人的意义和困境,并结合农林高校的办学特色,提出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育人中的可实施路径,让优秀农耕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活”起来,促进农林高校培育出将学农爱农、强农、兴农为己任的优秀“三农”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