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新媒体技术引发了新闻传播的全产业链变革,如今的电视媒体大多完成了全媒体传播矩阵的构建,但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媒体传播的需要,电视新闻还必须做好跨媒介叙事。在全媒体语境下,社会大众由传统媒体的“观众”转型为新媒体的“受众”,他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在技术赋能下成为泛新闻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并在各类型社交媒体平台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电视新闻的受众群向新媒体迁移是必然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 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88 亿,占网民整体的75.0%。[1]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做好新闻内容的跨平台流动,通过跨媒介叙事的手段构建起串联多种媒介平台的新闻文本,提高主流媒体的话语传播效力。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内容在不同媒体平台的顺畅流转成为提升自身舆论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跨媒介叙事就是要挣脱“电视”本身的限制,综合创作能够适应不同媒介属性的叙事文本,让受众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新闻事件,激发他们获取更多新闻内容的欲望。全媒体语境下新闻的内容和受众是在不同媒体平台间自由流动的,而这种流动与新闻叙事文本的链接方式密切相关。比如某个网民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一则新闻,如果他对这条新闻内容感兴趣,下一步他会从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媒介的融合与互动决定了新闻叙事文本能够在不同媒体平台实现链接互动,目前的链接方式分为弱链接与强链接两种。“弱链接指的是将新闻资料在不同媒介间的‘原生态’传递,而强链接则强调不同媒介平台在进行信息挪用的过程中进行符合媒介特性的信息转译。”[2]
弱链接类似于内容搬运,侧重于扩展媒介渠道,并不会基于新媒介渠道的特性对新闻内容做修改与调整,是一种广覆盖的无差异化传播。比如将电视新闻节目在其他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在电视画面上添加本栏目公众号的二维码,在网页文字内容中放置视频资料的超链接等。弱链接是一种机械式的处理手法,旨在扩大传播范围和跨媒介影响力。强链接则侧重于依据各类媒介自身的属性进行深层次联动,典型的强链接方式是通过不同媒介对某一新闻事件采用不同的切入点来报道,这样会极大丰富受众的阅读体验。比如2021 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全国的主流媒体纷纷整合直播、短视频、数据新闻、长图、手绘、H5、Vlog 等各种传播形态,不同媒体平台互为补充,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中,中央电视台在新闻频道进行了“两会”直播,并且在新媒体平台以《主播说联播》《时政小编的“两会”Vlog》等栏目呈现了与电视报道完全不同的内容,实现了不同媒介间的联动。
电视新闻的跨媒介流动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全媒体传播不能简化为千媒一面,必须根据不同的传播媒介特性,考虑新闻受众的不同偏好、不同目标及信息接收习惯,定制相适的叙事文本。
强化可视化、沉浸感,打造情感共鸣点。 对于新媒体受众来说,移动化、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意味着他们更乐意接受“短、精、快”的新闻产品,目前流行的算法推荐也强化了“用户讨好”效应,也就是说新媒体新闻必须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才能在新媒体场域中形成竞争力。电视新闻节目倾向于完整清晰地展现新闻事件的相关内容,新媒体则更强调可视化与沉浸感。因此,电视新闻的跨媒介叙事必须加强视听语言的冲击力,比如旋律强劲的音乐、醒目的字幕、强烈的色彩影像、突出的特写细节和特效画面等,以此迅速捕捉住受众的注意力,增强沉浸感和情绪感染力,快速实现与受众的情感共鸣。此外,“可视性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新闻吸引力、新闻报道全面性等,促使受众更为直观地了解到所报道的新闻事件。”[3]例如,央视立足于“有品质的视频社交媒体”推出了新闻客户端“央视频”,不是简单地把电视新闻内容直接搬运到平台上,而是基于新媒体用户的需求重新制作。在2022 年冬奥会的报道中,CCTV5、CCTV5+、CCTV16、CCTV8K 等14 个电视频道对重点赛事进行直播和转播,而央视频通过智能剪辑系统对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完整动作、慢动作进行自动剪辑入库,快速自动生成短视频,精炼提取出运动赛场上那些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的画面,让用户在观看视频时也能感受到比赛氛围。另外,除了同步电视频道播出的冬奥赛事外,央视频每天还推出独家赛事直播,增加冬奥周边直播、慢直播、其他视角直播等内容,并通过同屏观赛功能实现单个直播间内同时观看最多4 场直播,让受众不错过自己喜爱的比赛,提升受众的观赛体验。
在新媒体领域,“亲历式报道”是打造情感共鸣点的有效策略,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以第一视角来陈述新闻事件,或者直接使用新闻当事人以自我视角拍摄的影像,以此来建构受众与亲历者的同一视角,使其产生强烈的沉浸感,增强受众与亲历者的情感共鸣。比如时下正流行的Vlog 时政新闻短视频,以记者的亲身体验、实地活动和现场解说来解读事件,消解了时政报道的严肃性,通过人文关怀的情感温度使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成为时政新闻的重要辅助报道形式。2021 年5 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南阳医圣祠和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考察,央视新闻在常规电视报道之外,通过新闻客户端、新媒体平台公众号发布了时政Vlog《穿越千年遇见你》,视频中记者现场感受灸疗,爬到艾草堆上查看药材情况,在加工车间“当工人”,在医圣祠参观,以轻松俏皮的形式为观众展示中医智慧,增强了视频的趣味性与感染力。时政Vlog 中记者作为Vlogger成为主要表现对象,“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通过建立好感度来促进新闻的有效传播。
加强场景化、交互性,融合不同受众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s)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4]电视新闻的跨媒介叙事必须考虑新媒体受众的期待视野,简单来讲,就是要考虑新媒体受众想看到什么,为什么要看,想怎样看。新媒体受众得益于新媒介技术的开放性、互动性,对新闻传播的参与度更高,对新闻文本的意义阐释更加主动。因此,电视新闻的叙事文本要转译到新媒体平台,就必须加强新文本的场景化、交互性,满足新媒体受众对“在场”体验的需求。
新闻传播形式从单一的文字表述到图文并茂再到视频影像,如今正向着以AR/VR 技术为导向的具身性、场景化传播迈进。AR 技术可以实现真实场景与虚拟内容的结合,使其在同一时空下同时出现,让AR 用户能够主动与AR内容进行交互,也可以创建出虚拟仿真场景,使用户沉浸其中。对于新闻行业来说,VR/AR 技术能够使用全息图像来讲述事实,让受众视角与摄像机视角重合,将受众“带到”现场,实现虚拟互动,这种沉浸式体验能够让受众感受到新闻的震撼力。2019 年2 月19 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正式开通VR 频道,包括全景图片新闻、360 度视频新闻、VR 视频新闻报道等,主要栏目有《VR 任意门》《VR 温馨故事》《VR 事件》《VR 紧急情况》,旨在为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新闻视觉体验。浙江新闻客户端在2016 年G20 杭州峰会报道中采用了“VR+ 交互+ 故事”的表达方式,打造了两件创意H5 作品《敲开一道门 爱上一座城》和《再过100 天 欢迎来我家》,为受众提供了可交互可探索的体验。2022 年11 月9 日是第31 个全国消防日,人民视频联合3 家部委官方账号共同推出以H5 为载体的新时代消防英雄群像融媒体作品《当我穿上“火焰蓝”》,通过AI 换脸技术,受众可一键生成专属消防员的“场景照”,该产品在社交网络实现“刷屏式”火热传播,全网覆盖受众6000 万人次,用超强的互动体验传播“政能量”。
注重社交性、生活化,营造交流感。新媒体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与新媒体的社会化媒体属性相吻合。与传统的“大众门户”模式不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典型的“个人门户”模式,“用户运用社会化媒体并不是为了生产信息,而是通过生产信息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获得更多人的关注”。[5]电视是面向公众的媒体,自然无法满足受众个体化的社交需求,而新媒体却在这一点最具优势,能够给予受众更加生活化、个性化的体验。因此,小切口选题、对话式语态、个体化视角和生活化用语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新媒体平台惯用的表达方式,以此来重塑新闻话语,更加贴近新媒体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比如2021 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央电视台“小央视频”栏目推出大量短视频解读“两会”,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的《热搜第一!建议:允许退休独生子女父母随子女落户》《父亲休产假!白岩松认为应该上热搜》《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什么是好的教育?》等报道就是新媒体报道的典范,聚焦小切口,反映大民生,在社交媒体衍生出了各种讨论话题,有效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亲切与亲近是新媒体报道的灵魂,芒果TV 献礼“两会”的特别节目纪录片《微光者》,关注平凡岗位上的基层工作者的“小”故事,为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对新闻的叙事话语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电视与新媒体具有不同的新闻叙事话语,新闻主播在电视上播新闻侧重于“直视观众”,建立起“我对你说”的传受关系,新媒体则更倾向于在主播、记者和受众之间营造“我和你聊”的对话氛围,构建三者的拟态社交关系,模拟出“朋友交谈”的对话语态。比如央视《新闻联播》开设的新媒体栏目《主播说联播》,消解了原来的新闻主播身份属性,让一贯刻板严肃的新闻联播主持人以常态化的生活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为此该栏目专门按照手机竖屏结构来取景构图,给受众以连线对话的感觉,并且严格依照“说”联播的日常对话语态来传递新闻信息,贴近新媒体受众的语言特点和接受习惯。主播出境不再拘泥于演播室形式,而是走进新闻现场,领着受众“看现场”“说新闻”,用户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使用“弹幕”发表意见,主播有时还会念出这些弹幕文字,更具互动性和同场感。
电视新闻机构应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矩阵的作用,积极进行新闻的跨媒介传播,这就要尊重媒介差异,重构新闻的叙事文本,只做“搬运工”是不行的,但是一味迎合新媒体受众的趣味也是不可取的。因此,电视新闻的跨媒介叙事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新媒体新闻的叙事不可以损害新闻的专业性,尊重新媒体受众的需求不等于迎合他们的低俗趣味,不能为了迎合而故意制造噱头。跨媒介叙事可以消除“官方感”,但是一定要保持“官媒”属性,保持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威性。其次,电视新闻的跨媒介叙事要谨防情绪化表达,在选择题材时要慎之又慎,不要刻意选用煽情内容,新媒体受众热衷于话题讨论,容易形成“集群效应”,导致情绪被放大和激化,一定要正确使用共情策略,保持新闻的客观性,电视新闻作为主流媒体不应过分追求流量。最后,新闻主播、记者要保持“新闻人”的仪态,不可太过接近日常生活形象,作为新闻事件的陈述者,自身形象事关媒体的公信力,一旦主播或记者的新媒体形象与电视形象产生巨大反差,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与理解。综上所述,全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跨媒介叙事仍要把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和专业度作为第一要义,新闻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一定要秉持职业精神,成为主流价值观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新闻内容不管在哪种媒介进行传播,都是对新闻事实的呈现,每一个叙事文本都必须坚守真实性原则,利用各自的媒介优势为受众提供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报道。因此,电视新闻的跨媒介叙事要充分把握各种媒介的特性,让它们在新闻报道中各有发挥。电视新闻是依据电视媒介特性进行的生产制作,以电视为载体进行信息呈现,电视观众一般是被动接受内容,但是当下的新媒体受众则完全不同,他们会对新闻文本进行个性化的附加阐释、再传播,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各种传播互动。在全媒体背景下,现在的电视新闻能够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协同制作与全面传播,做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分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做好电视新闻的跨媒介叙事,才能强化新媒体受众的黏性,形成电视新闻的全媒体传播力,发挥出新型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