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叙事
——基于西藏戏剧艺术人才培养历史与展望的分析

2023-08-04 03:25胡东雁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西藏共同体少数民族

胡东雁

(上海戏剧学院党院办 上海 200040)

党的二十大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也是文化教育领域的重要责任。上海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为“上戏”)从20世纪50年代末创办第一届西藏表演班开始,连续为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云南等地的18 个少数民族培养了500 多名高层次戏剧艺术专门人才,至今已走过了63 年的光辉历程,在民族戏剧共建共铸方面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画卷,演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叙事。毕业生分别组建了西藏和内蒙古第一个专业话剧团;1986 年上戏被国家民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1999 年、2009 年又两度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2019 年,上戏表演系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认真整理发掘第一手资料,研究共建共铸的谱系逻辑,分析其在新中国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创新的意义,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扬光大,从而为新时代更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启发。

一、西藏班的培养历程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也是重要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随着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 年实行民主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文艺、为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活力的任务也摆到了面前,提上了议事日程。

1959年9月,受国家文化部、西藏工委、自治区筹委会委托,上海戏剧学院创办第一届西藏表演班,29 位藏族学生由西藏工委文教厅送到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戏剧表演。学校高度重视,确定了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学习上坚持标准、纪律上严格要求的培养方针。经学校研究精心选派了班主任、主讲教师、政治辅导员,形成合力对藏族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补习汉语、克服语言障碍,从表演、台词、声乐、形体等方面入手进行专业训练,开设思想政治、中国历史、文艺理论等系列课程以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教师与藏族学生朝夕相处,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刻苦钻研的优良学风;注重激活学生艺术天赋,从表演元素入手细心雕琢,在日常点滴进步中扎实累积;注重德艺素质培养,使昔日青涩、质朴的藏族学生逐渐成长为合格的艺术工作者和专业院团的骨干力量。1962 年春,上海戏剧学院第一届西藏表演班赴北京演出由剧作家田汉创作的历史剧《文成公主》,引起轰动、铸就经典。周恩来总理观摩了演出并亲切会见了剧团成员。外国驻华使节、北京戏剧界同行、广大首都观众均报以热烈的赞誉。首届西藏表演班在上戏学习三年毕业之后,于1962年8月整建制地回归雪域高原反哺家乡,在拉萨创建了青藏高原上第一个专业话剧表演团体——西藏话剧团。之后,由他们创作、演出了反映西藏历史的话剧《不准出生的人》、经典电影《农奴》等一系列少数民族优秀文艺作品,几度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和广泛赞誉。

随着上戏首届西藏表演班毕业回到高原,1963年10 月,上戏举办第二届西藏表演班,生源主要遴选自中央民族学院预科班、党中央在祖国内地陕西咸阳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西藏公学的在校生,以及西藏拉萨中学的毕业生。生源的汉藏语言水平较之前届有明显提升,这与学生在民族高校、民族中学学习时打下的文化基础不无关系。同年,受国家文化部、西藏工委、自治区筹委会委托,上海戏剧学院创办第一届西藏舞台美术班,这是对少数民族戏剧艺术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探索。该班生源来自于西藏歌舞团、话剧团、藏剧团,原定学制为三年,其后因藏族学生强烈要求学制延长至三年半。上戏为西藏舞美班度身定制了完备的课程体系。一至二年级搭建系统通识艺术平台,夯实绘画、布景、绘景、灯光设计、道具设计等专业基础,三年级起推行传习制,专业教师以一对一的方式对藏族学生进行口传心授式的精细化培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藏族学生的使命感得以牢牢树立、求知欲得以充分激发、自身动能得以满满激活,这届毕业生日后大多成为了西藏舞台美术领域的中流砥柱,引领了我国少数民族戏剧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此后,1965 年10 月,受青海省文化厅委托,上海戏剧学院创办第一届青海藏族表演班,30 名学生入学。1966 年10 月,受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委托,上戏举办第二届西藏舞台美术班,7 名学生入学。1977 年10 月,受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委托,上戏举办第三届西藏表演班,招收了35 名学生,进行为期四年的表演专业培养。1980年8月,该班实习公演原创藏族音乐神话剧《杰赛达森》,堪称汉藏艺术交融共同演绎的精品力作。为进一步拓展藏族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艺术水准,1981 年春,师生合力共同打造出上戏第三届西藏表演班的毕业公演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目在沪连演14 场获得广泛赞誉,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艺术总监肯尼思·柯克爵士给予高度肯定,英国《泰晤士报》为此刊发题为“中国进行了一次很成功的尝试”的时评文章,盛赞上戏西藏表演班学生的专业演绎。上戏第三届西藏表演班应邀赴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进行汇报演出,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亲切接见。上戏第三届西藏表演班的教学团队,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先进教学集体”的荣誉称号。1982 年10 月,受青海省文化厅委托,上海戏剧学院创办第一届青海藏族绘景进修班,学制一年半,24 名学生入学。1988年9月,受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委托,上戏举办第三届西藏舞美班,学制为期三年,采用了藏沪两个教学点联合培养模式。由上戏选派的班主任范和生与藏族政治辅导员拉巴顿珠紧密配合,有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教学教研、拓展艺术实践,因材施教,使藏族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并积极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这届毕业生是西藏自治区文艺团体舞台美术领域承前启后的一代,成为西藏自治区话剧团、歌舞团、藏剧团、电视台、军区、武警文工团、西藏大学舞台美术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中间的两位还先后担任西藏舞台美术学会会长要职。1995 年秋,受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和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的委托,上戏举办第四届西藏表演班,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专程赴藏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经过专业初、复试,200 多名报考者中的70 人获得了文化考试通知书,再通过全国高考最终录取了20 名藏族学生入学深造。至此,上海戏剧学院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招生方案。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派遣政治辅导员拉巴顿珠、生活老师次仁央宗与上戏选派的班主任共力育人。该班毕业公演剧目为海派话剧《公用厨房》,是由藏族学生演绎的一出沪上人家的生活大戏,演出惟妙惟肖、酣畅淋漓,连演八场、场场爆满,充分表明藏族同学的普通话水准与表演水平与内地专业院团相差无几,民族文化的交融融合取得了新成就。

21 世纪以来,上海戏剧学院持续加大对少数民族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的力度。2004年9月,受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委托,上戏举办第五届西藏表演班,20 名学生入学。2005年9 月,上海戏剧学院整合表演系与电影电视学院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西藏表演班戏剧影视表演综合能力,学生索朗卓嘎成功出演电影《喜马拉雅王子》,完成了从影视表演初学者到颇具魅力的少数民族演员的华丽蜕变。2017 年9 月,受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委托,上戏举办第六届西藏表演班(首个西藏表演本科班,以往均为专科),22 名学生入学。经过四年本科教育培养,2021年8月,由上海戏剧学院第六届西藏表演班毕业大戏话剧《哈姆雷特》(汉藏双语版)开启全国巡演,该剧作为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开幕演出剧目,一举斩获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殊荣,相继受邀参加国内外各大戏剧节,得到业内艺术家、教育家、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2017 级上戏西藏表演班毕业生再次整建制地充实进入西藏自治区话剧团,22 位青年藏族演员成为新时代丰富西藏各族人民文化生活的一支有生力量。这一共建艺术基地、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合作模式,从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之初,一直延续到新时代。长期的培养扶持、交融,使这一项目成为特色传统,成为中华民族和睦家庭的亮丽名片,以培养大量少数民族高层次艺术人才的方式,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做出独特的贡献。

二、西藏班的核心内涵:培育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因

中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生态系统,在这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中,各民族人民始终密切交往、共同生存,“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融合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栖居之地和精神家园。这种集体意识的历史记忆,需要去呵护、温习,让新一代成员了解、感知、体验,以赓续、弘扬这一精神血脉。认知文化、认知历史、感知民族,是培养民族认同感最基础的工作。国家在上戏开设西藏表演班,任务内涵丰富,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传播、守护、培植、建构的意义。

(一 )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的教育

从战略性讲,西藏和平解放之后,民族团结、交流交融的任务摆到了面前。文化是团结各民族的情感纽带。让各族群众认识到西藏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文化情感上感受、体悟、认同非常重要。在社会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看来,集体认同的“认知”,是形成任何群体认同所不可缺少的过程,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事实”,民族问题的核心是认识与理解[2](P8)。共同体以共在性为发展前提,在历史中动态发展,在马克思那里,共同体的联合形式,因历史发展阶段、历史时期而不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也决定了人们在共同体中的其他交往形式,如精神交往。共同体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形式,对个人的现实存在予以肯定和关照,个人自由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得到实现。我们知道,民族共同体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基本情感的联系。艺术以直观的形式表达观念和价值观,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加强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其作用非同一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3](P56)63 年前启动的上戏西藏表演班,今天从回溯历史的大视野、大格局来看,当时在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国家拨出有限的资源下大力气即时推进这一文化项目,助力中华民族精神振兴,是极有魄力、高瞻远瞩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举办对于学员体悟中华民族归属感,唤起高原上各民族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感受社会主义新社会新文化,激发起主人翁精神,起到了共情共鸣、普及教育的长远的历史作用。

从长期性讲,自1959 年创办第一届西藏表演班,63 年来通过上戏与西藏共育戏剧人才,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倾尽全力,连续多届培养西藏戏剧艺术人才,使西藏话剧团从无到有,为西藏输送了现代戏剧、影视艺术创作演出的有生力量。上戏持续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扩大规模、提升培养质量,成为全国文艺战线育人标杆。2021年8月,上海戏剧学院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在拉萨签署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并在西藏话剧团建立上戏西藏教学实践基地,堪称全国高等艺术教育领域共建、共铸的典范。多年来的这种互建合作,持续整合人才培养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汇聚国内外业界学界名家名师齐力孵化少数民族高层次艺术人才,对标国际知名艺术专业院校、院团,关注学科发展前沿,鼓励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从民族性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民族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命题,有着丰富的内容,是重要的指导思想,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有着根本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注重从唯物史观看待各民族的社会形态、民族起源与民族发展,科学揭示了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于“认识民族现象、分析民族问题,为正确认识民族发展规律、优化治理民族事务提供理论支撑”[4]。以此为指南,科学设计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育内容,使这一民族共同体的资源,通过文化载体的形式得以传播、弘扬,让人们有着情感共鸣与情感认同,进而升华为文化认同,就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上戏培养出的少数民族戏剧艺术专门才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投身于繁荣中华文明的艺术创作、演出、宣传,起到了引领者、传承者、创造者、传播者、维护者的重要作用,描绘出新时代多民族国家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谱系。

从科学性讲,马克思提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P683),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6](P56),需要我们去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这是我们的立场与价值,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教育是有价值引领意义的事业,而价值的塑造,是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实践体验、思想认同、观念内化、成为信念,需要教育过程实现这一转化。上戏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设立教育目标,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确立培养民族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品德正、基础厚、专业精、实践强的少数民族高层次艺术人才这一教育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把民族元素融入艺术教育全过程,把民族生活作为创作演出的重要切入点,教学团队制定了整套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教学方案,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建构课程体系,纵向上以场景、片段、多幕剧的阶梯顺序递进,横向上以经典话剧、传统戏曲、西方音乐剧、跨文化戏剧的模块组接建构,全方位、系统性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创作演出能力,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养,摒弃描摹、推陈出新,以“原创+经典”为特色,师生合力打造高水平的实习剧目、毕业剧目。

(二)民族精神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经典叙事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重要使命,如何培养人才是教育永恒的课题。上戏通过63 年来扎实地教育实践为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可行的方案。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肖宁的《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共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提出“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共建课程、共建课堂”四建的全新观点。在这当中校企、校园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测评及教学管理的工作,共同制定考核标准与行业准入标准,设定相似的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统一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了解教师与岗位工作者的要求,切实落实完善“校企共育,全程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1、探索出共同培育少数民族艺术人才范式

一是进入角色、师生双向奔赴。少数民族学生从原生的深厚民族文化氛围的环境中走出来,进入沿海地区的全国知名高等艺术学府深造,在全新环境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上戏教学团队注重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掌握少数民族学生原有基础和知识储备,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精进专业技能,鼓励学生融通中西、博古通今。师生双向奔赴,使少数民族学生尽快融入新环境、尽快进入新角色。

二是打破隔阂、师生共铸互鉴。少数民族新生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感知尚不全面、对本民族的文化精髓认识尚不深入,上戏教学团队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质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从熟悉的原生态生活中进入创作情境,消除初学者与舞台间的隔阂;以经典剧目为范本进行研习,消除初学者与内容间的隔阂;立足时代性、民族性强的现实主义原创剧目,消除初学者与地域文化间的隔阂。

教学相长,师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双向交流融合过程中,共同进步提升。学校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师不仅发挥主导性认真讲授指导,而且注重藏族同学的主体性,着眼于学生成长所必备的素质提升,互相理解,相互了解,相互激发艺术创作灵感,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同时见效,使得艺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完整、主动、全面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民族团结、共铸民族共同体的强烈意愿。培养过程中,在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意识,提升文化艺术修养、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文化自信,这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做到心通;让少数民族班的学生深深体悟和认同本民族文化与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内在的契合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心理认同、情感认同,通过艺术叙事,让观众以代入感、共情共鸣的方式,进入到角色人物的生存情景,在情景的展开中,理解、融合,做到文通;学校注重学生思想觉悟的进步与专业能力素养的提升,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做到政通。

三是教学与科研并举、促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教学团队开展科学研讨,共同探索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的实效性。实施分段制教学法,内容丰富,层次清晰,方法多元,注重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全面提升,在各阶段间形成逻辑递进并组合成为完备的体系。增强专业教师责任意识,提高其融入的自觉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对原生态民族艺术元素的创造性转化,赋予民族艺术以现代意识、现代表达样式。

四是民族文化绽放异彩、世界舞台熠熠生辉。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本民族文化的滋养熏陶,在成长和学习中多种文化观念、表达形式扑面而来,产生深度交融碰撞。在这种开阔的视野中,博采众长,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在具体的文化符号、生动的历史事件中获得真切的个体体验,通过情感共鸣、思想交流、心灵沟通,夯实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体认、信奉、守护。

胸怀天下,海纳百川。上戏教学团队关注戏剧艺术领域国际前沿,重视文化融合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民族文化传播能力。根植于现实主义表演传统基础,吸纳世界范围内多样化的表演训练方法,上戏组织少数民族学生近距离接触国际表演理论与实践,为国家储备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艺术人才,做到洋为中用,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丰富本民族文化。

2、对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培养贡献卓越

学校注重培养的人有什么追求,有何种立场,对于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有着清晰的认识。少数民族地区与上戏合作共建过程中,学校以鲜明的办学特色、独特的精神气质、系统的专业技能,加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运用各种载体“黏合剂”,培根铸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民族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富有生命力的精神滋养,培育出国际水准的知名舞台艺术家群体。上海戏剧学院西藏班共培养了六届西藏表演班、三届西藏舞美班、一届青海藏族表演班、两届内蒙古表演班、一届青海绘景进修班、两届广西编导进修班、一届云南创作进修班、一届云南导演进修班、一届少数民族戏剧创作班、一届少数民族编剧进修班等,为藏、蒙、维吾尔、回、壮等18 个少数民族培养了500 多名专门人才,毕业生创建了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内蒙古自治区话剧团。

由上戏培养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呈现的舞台经典包括,大型历史剧《文成公主》、话剧《不准出生的人》《八廓街北院》《黑骏马》《国家的孩子》《共同家园》《熊佛西》《哈姆雷特》(2021汉藏双语版)等。此外,上戏培养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在影视艺术领域也屡获殊荣,内蒙古班毕业生涂们凭借电影《老兽》获得第54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内蒙古班毕业生萨日娜获得第24 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新疆班毕业生迪丽热巴获得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等等。上海戏剧学院培养出的高层次少数民族艺术人才有的成长为台前幕后的优秀文艺工作者,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推动文艺事业发展,有的面向少数民族艺术教育事业持续育人,有的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每一个个体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地贡献着光与热。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教育工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需要价值认同,需要精神家园。上戏与民族地区合作共建横跨六十余年(以西藏表演班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艺术班),具有重要的共铸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意义。发展和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使全体中华儿女齐心协力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3](P153)以艺术的方式,感染、激励民族团结,以优秀作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做出贡献,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艺术通过感性的样态,产生情绪的意识,表达内在的思维,呈现出共感、共情、共鸣。艺术的共通性,使之成为联系族群、凝聚民心、传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开设西藏表演班63年来,上戏不仅承担国家下达的培养任务,如预科、协作计划、定向等,而且已经形成与少数民族地区联合培养的新模式,比如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签署委托培养协议,进行整建制培养,实行“双辅导员制”,本校辅导员和民族地区委派的驻校辅导员形成育人合力。毕业生整建制回到自治区,由于与西藏、内蒙古合作时间长、成效大,上戏被誉为西藏、内蒙古艺术人才的摇篮。

西藏表演班与祖国的发展、与民族事业的发展高度同频。这期间,“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7]上戏西藏表演班开设63 年来的发展历程,是从摸索前行到逐步壮大的过程;是从注重人才基数到注重质与量并进的过程;是中华文化认同培育机制形成的过程;是共铸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过程。新时代背景下,回望这段历程,给人深刻启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团结协作共铸民族精神,仍是我们需要发扬光大的宝贵的动力源泉。

(一 )传承历史,合力育人

“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有着特殊的地位,深深地影响着各民族同胞的精神信仰、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同时又面临着在新时代转化创新的重任。戏剧表演以直观的呈现方式,在历史复现中、在现实情景中,在浓缩提炼的生活中,对人产生的冲击,培养出的少数民族舞台艺术家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社会的团结和谐稳定大局,为文化的跨越发展,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繁荣进步倾情奉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回溯研究这段历史,使我们清晰地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内地与高原边陲、塞外草原等地同心同德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奋斗过程。国内有一些研究文献曾提及歌颂藏汉民族团结的大型历史剧《文成公主》、现代大型话剧《不准出生的人》和电影《农奴》,但均未提到剧团、剧目及演员从何而来。及时发掘、整理一手资料,使这段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全景式地展现在大众视野中,可以更明晰地显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中国的发扬光大。而在初创阶段的首届上戏西藏表演班,承担的就是这一筚路蓝缕的破冰之旅,传承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团结。

在合力育人上,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与上海戏剧学院共同建立了政治上、专业上、生活上共力育人的良性机制。由上戏选派的优秀班主任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派遣的专职政治辅导员、生活教师,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学生在校培养阶段的各项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实验性教学得以顺利开展。改革开放后,为大力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事业,内蒙古特向国家文化部提出申请,由上戏创办首届内蒙古表演班,帮助内蒙古培育现代戏剧影视艺术创作演出的有生力量。1982 年初,国家文化部又一次将光荣任务交给上戏,希望上戏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艺术人才的成功经验得以有效复制和全面推广。以此为契机,上海戏剧学院组建了以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陈明正为组长的招生领导小组奔赴内蒙古开展招生工作。第一届上戏内蒙古表演班的培养目标是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首个专业话剧团输送骨干。因此人才储备要从建团的全局出发,需要遴选外形、气质、风格多样的生源,进而通过专业训练发掘其可塑性,最终达到整体素质提升的目标。内蒙古表演班的专业教学采用了兼收并蓄的方法,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并大胆吸取国际戏剧教育经验使两者紧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现实生活,具备分析、揭示生活本质的能力,具有概括生活、塑造典型形象的技能。教学实践,把表演元素不是分割训练,而是进行整体素质训练,又借鉴吸收中国气功的要领和格洛托夫斯基演员训练法,把形体语言、声音结合起来,锻造出中国话剧《黑骏马》、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仲夏夜之梦》,电影《成吉思汗》《驼峰上的爱》等上乘之作。

(二)立足当下,凝聚共识

中华文化是西藏各民族的精神支撑,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是团结各民族的情感纽带,价值观提供着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价值观的认同是最根本的认同。什么因素把一个文明团结为一个整体?我们说,艺术,通过直观的人物、画面、场景、情节等构作元素形成感性冲击,触动、打动人的心灵,触发心态反应,激发受众对艺术所表达的主题进行体验、思考、检视,产生情感认同。叙事,作为人类意识的要素之一,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叙述者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建构起可以理解的场景,叙述包括叙事的主题、内容,即“讲什么”;如何叙述,是展现呈现方式,即“怎么讲”。“区别不同的共同体的基础,并非他们的虚假/真实性,而是他们被想象的方式。”[2](P96)从历史上建构出有着生动内容和丰富涵义的有意义的历史故事,是民族大家庭共同的精神记忆,是共同的精神家园乡愁。建构是历史叙事的核心,这种历史叙事,既有历史纵深,又有时代视野,可以影响到人类深层的意识与世界观的变化。

习近平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8]中华文明是西藏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通过以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作为中华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形成对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艺术表演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让观众认知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了解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了解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认识到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通过生动感人的中国话语与叙事体系,让中华文化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以美的艺术感染力,引导各族群众增强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通过中华民族历史的艺术叙事,可以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对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因此而成为构建中华文化认同的一种培育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对各民族的大学生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准确把握中华文化的内涵外延,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深度认同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扛起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大旗,为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学生们积极投身少数民族文艺事业,成绩斐然。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水平受到业界认可,同时学生的责任感也得到培育,立德树人,奉献基层群众的观念深入心田。

(三)面向未来,形成民族文化共同体

共同体的关键是共同体意识的自觉、统一的观念,对共同体价值的认同,如此则可以把共同体紧密地凝结为一个整体。如藏语康巴方言地区,作为藏语三大方言区之一、青藏高原一个广阔而独特的人文地理单元,从明代中期始成为入藏的主要通道,清朝汉族官兵、商贾、工匠、垦民大量迁徙而至,通婚入赘,融入藏族,在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建构或创造了一系列双方共有、共享的文化”“在接触交往中形成或创造共同文化与共同体意识”[9]。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既包括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主脉,也包括周边各群体的传统文明,在漫长的共同生活中动态融合,也呈现出周期扩展的形态,包括今天的“汉文化”和中国境内的蒙古、藏、维吾尔、满、苗、瑶、彝等少数族群的文化,在几千年混杂共存和交往交流交融进程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10]这些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根据祖先血缘、语言、宗教、习俗差异,国家在内部又正式识别为56 个民族,各族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认同的历史基础,各个民族既有自己的文化风尚,习俗观念,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我们都是中国人,但是心灵归一,具有共同的社会心理、文化观念。各民族文化交流融通,“多民族、多文化恰恰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3](P147)中华民族与内部各个民族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通过对整体共同体的感情认知,突破个体因生活空间、交往范围等直接感知的有限经验所带来的樊篱局限,培养起整体意识,具有更为开阔和深远的眼光,使整体意识突显出来作为基础,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人们内心,牢牢扎根。

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戏剧艺术是一个重要的宣传教育途径。上戏在教学中,把握住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这一特点,与时俱进制定和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努力贴近学生,把中华文化融合到专业学科中去,从不同视角找到契合点,形成强大的民族认同的精神力量。这就启发我们,面向未来,就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使得中华文化在动态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

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在工作中“尊重民族差异而不强化差异”,逐步缩小差距。通过上海戏剧学院的艺术专业学习,推动了民族文化发展,培养了艺术工作者,传播了社会主义新文艺,是非常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普及。藏族学生感慨“四年翻过了三座唐古拉山脉:语言关、文化关、表演关”。人才培养与演出作品孵化相结合,培养人才与培育好的作品相结合,培育出好的舞台作品的同时,练就了一批成长中的才俊队伍,培养出了德艺双馨的青年艺术家。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7]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文化承载着特殊的政治使命。正是在这样的认识高度上,西藏表演班在雪域高原新的历史起点上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努力。价值观的认同是最根本的认同,文化是团结各民族的情感纽带、价值观提供着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在共建共铸中,注重理想信念的教育,“缺氧不缺精神”,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从而坚定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通过表演等艺术塑造,以优秀的文艺作品为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走向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发展之路,踏实地履行着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11],使上戏深受鼓舞,对未来西藏班的共建共铸事业、文化交融交流充满信心。

上海戏剧学院少数民族艺术班随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63 年的耕耘成果丰硕,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推进雪域高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完美演绎了西藏班的目标内涵:实现文化认同、心理认同、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制度认同、道路认同、价值认同。2021 年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的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而开展,西藏复排的经典话剧《不准出生的人》荣获最佳剧目奖。2022 年9 月,“六十三年坚持培养西藏艺术人才”这一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五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是唯一的文化事业项目。通过文艺演出,帮助群众正确认识西藏民族发展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从而努力铸牢中国心、中华魂,担当起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努力奋斗。习近平关于治边稳藏和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们赓续西藏表演班传统,继续弘扬光大这一优良传统的指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7]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正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志气、骨气、底气所在。

猜你喜欢
西藏共同体少数民族
都是西藏的“错”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