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彰显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理念的风向标、显扬思政教育人学本色的折射镜和检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试金石,还是实现学生精神需求精准滴灌的对焦器。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的愉悦情感获得不充分、积极意志获得不坚定、行为获得转化不到位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获得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实际所得与主观预期存在偏差、学生主体性被忽略、学生感知力较弱和思政教育基本保障不完善。据此,提出相应的获得感提升对策,包括:培养大学生合理的主观预期、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性、供给优质教学、创新教育方式和改善教育环境等,希望有助于弥补思政教育的不足。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3-0098-09
Research o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Gai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Yu Huiting
(Fujia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Fuzhou 350007)
Abstract: The sense of gai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a wind vane that shows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 refractor that highlight the humanistic natu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 touchstone that tes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uctural reform on the supply side, and a focal point to accurately instill students spiritual needs.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gai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embodiment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and fulfillment of the essential task of cultivating virtues and morality,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omprehensively advanc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Chinese modernization. By conducting a questionnaire study on the sense of gai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y have inadequate gain in the pleasant emotions, positive will, transformation of behavior and ability to practic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are the deviation between students actual gain and subjective expectation, the neglect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students weak perceptiveness and the imperfect basic guarante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cordingly,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gain are proposed, including cultivating reasonable subjective expect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awakening their subjectivity, supplying quality teaching, innovating education methods and improving education environment, hoping to help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Keywords: new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nse of gain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过程中,因精神利益的实际所得而生成的、积极的综合体验,是收获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学科素养、道德品质和能力以后的受益感、满足感、认同感。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新时代大学生的职责使命,对大学生理论知识、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既是顺应时代发展、思政教育创新、践行立德树人要求的有效途径,也是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必然追求。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概述
(一)获得感的基本内涵
获得感由“获得”和“感”两个维度构成。“获得”为取得、得到之意,是指对事物的占有状态和结果,获得的对象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其实质是物质和精神获得的统一,归要到底,获得就是满足主体的内在需求。“感”则代表了人的情感意愿和主观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感”是在“获得”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向的主观感受。综上,获得感即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祖国建设成果、满足自身需求,对所获得客体反映出积极的心理体验。这既是一个被动接受过程,也是一个主动求取过程,“获得”是“感”的源动力,“感”是“获得”的升华,但其持续的产生受到客观领域和范畴的影响,“获得”需要积极主动地把握和运用现实条件,以促成感知和感受喜悦体验。获得感既是党和国家的价值追求,又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彰显了深化改革的卓著成效。
获得感与满足感、认同感、幸福感几个概念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却不能等同。首先,获得感包含了满足感和认同感,满足感是心理状态产生愉悦的体现,是获得感的核心和目标;认同感是获得感的前提,只有在認可客观事物的利好基础上,才能主动去获取。其次,幸福感是获得感的最高表现,幸福感不仅局限于主观感受,更加强调长远的美好预期,对生活保持积极的态度,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转化过程,是获得感的最终归宿[1]。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概念和内容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本土特征明显的“中国概念”,相关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的侧重点不同。如思政教育获得感是在努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持续培养具有使命感、认同感、归属感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一个提升和丰富生命智慧的过程,旨在树立追求真善美的目标;是接受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积极而正向的心理感受等。总体来说,思政教育获得感包含获取、得到、感知三个方面,是教育主体根据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传授民主、法治理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大学生思政素质、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基于此,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应表述为:大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以满足自身的认知、审美、信仰等层面的心理需求,是一个积极体验过程,是知、情、意、信等因素辩证运动所体现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倾向[2]。其内涵包括四个层面:一是获得主体根据某种需求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获得的形式、程度虽有差别,但情感体验是满足愉悦的;三是获得的过程要求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能力;四是获得的结果具有持续性。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容
(1)知识获得感:思政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知识体系传授、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包括价值理念、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政治意识,使大学生认同党的领导和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思维和活动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2)情感获得感:指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后所体现出的满足感,具体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存在情感获得,通过互动教学,引导大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思政教育活动,强化其存在感;二是愉悦情感获得,让大学生从主动接受到逐渐喜欢理论教育,并产生愉悦体验;三是激励情感获得,在历史教育、价值教育、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唤醒大学生内在精神动力[3]。
(3)意志获得感:意志获得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积极意志,即面对思政教育活动中的挫折与困境,展现出自觉、自律、果断的品质,是良好思想品德的表现形式。其二是顽强意志,大学生通过接受思政教育,把顽强的意志融入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磨砺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讲政治、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4)行为获得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方法论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在长期的实践中,运用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水平审视自我,改造主观世界;同时以正确的“三观”、理性的思维、科学的态度改造客观世界;行为获得感就是知识获得、情感获得、意志获得的外化表现。
(5)能力获得感:是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后、因各项能力提升而收获的满足感,涵盖道德能力获得、政治鉴别能力获得、舆论思潮辨析能力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获得[4]。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价值
1.风向标:彰显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理念
思政教育获得感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契合,强调大学生获得正向的、实在的精神需求与满足,是大学生感受持续激励的主观体验,并激发其对教育深层次内涵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和践行。获得感这一概念使思政教育内容不仅强调意识形态,也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教育形式从单一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充分体现了“人本”教育理念。
2.折射镜:显扬思政教育人学本色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关注人的发展,这是获得感产生的渊源。大学生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收获付诸实践活动,达到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彰显人学本色的时代需求。
3.试金石:检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思政教育获得感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大学生逐渐由接受客体向需求主体转变,“供给”教育范式不再成为主导思路,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获得评价更值得关注。获得感来源于师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实效性,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
4.对焦器:实现大学生精神需求精准滴灌
获得感没有固定的客观标准,大学生的精神收益无法度量。针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个性化需求,采用精准滴灌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思政教育的成效。这就要求教育者准确分析大学生的生长环境、文化背景、价值观及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方案,避免运用大水“漫灌”模式。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现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调查
1.问卷设计及调查对象
为准确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便于提出相应的对策,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对思政教育获得感的认知、具体的获得感状况三个方面,问卷题型为选择题。本次调查选取FJ省三所本科院校,随机向学生发放问卷300份,实际回收292份,全部有效,回收率和有效率为97.3%。被调查学生构成详见表1。
当前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理论课教学,其他的渠道教育明显不足。由于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性强,他们在课堂教学之余会主动地利用网络学习,参加一些与思政教育有关的社会活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理论课教学、学习强国APP、自行阅读学习、网络学习、活动及环境感染等是大学生获取思政教育信息的主要形式,其中通过学校理论课教学获取思政教育的人数占比68.1%;学习强国APP和自行阅读形式获取思政教育人数占比为18.6%;利用网络学习思政教育的人数占比为10.9%;通过活动及环境感染获取思政教育的人数占比2.4%,如图1。
3.大学生思政教育獲得感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大多数来源于满足自身需求的主动获取和敏锐的价值感知,教育工作者、教育资源、教学环境和成效要求是影响获得感的外源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外源供给因素对获得感的影响要大于学生的内需因素。42.5%的学生认为,基于自身的价值感知,能够主动获取思政教育;29.1%学生则认为教育资源是影响思政教育获得感的主要因素;认为受教学环境和教育工作者影响的人数占比24.6%;其他3.8%的学生认为教育成效要求影响了获得感,如图2。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存在的问题
由于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改革创新、优化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发挥着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思政教育中有获得感的学生占比超过60%;认为自己非常需要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占比为16.5%;认为不需要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占比7.3%。虽然学生对思政教育获得感的需求占比较高,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愉悦情感获得不充分
在思政教育课获得感的体验方面,23%的学生表示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32.9%认为得到了情感升华;44.1%学生表示得到了和谐的同学和师生关系;说明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思政教育获得愉悦情感。
在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态度方面,43.8%的学生积极认真地听课;31.5%的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学习;18.2%的学生根据教师和学校的要求听课;另外6.5%的学生在思政教育课上看其他书籍或看手机,如图3。
根据问卷可知,大学生对愉悦情感的获得并不充分,思政理论课的教育魅力不明显,这与教学方式、载体运用、教学内容存在一定关系,长此下去大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思政理论课的动力,容易导致思政教育“无用论”思想滋生。
2.积极意志获得不坚定
对是否愿意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一问题,83.1%的学生表示应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59.9%的学生愿意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76%的学生认为要从现在做起,提高自身修养。但仍有15.8%的学生表示没有想过,说明大多数学生能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增强使命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好准备。
关于生活和学习遇有困难时如何应对的问题,57.2%的学生表示再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改变不了现状就放弃;15.3%的学生会向他人求助;7.5%学生选择知难而退;只有20%的学生会意志坚强地迎难而上、不退缩不放弃,如图4。
虽然大多数学生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自己,也热衷于关心国家大事,但思政教育积极意志获得不够坚定;或者受环境影响、或者受同学影响,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不足,意志薄弱。
3.行为获得转化不到位
关于思政教育对自己行为的影响,21.6%学生认为有积极影响,自己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问题;61.2%的学生表示有重要影响,思政教育使自己提高了是非辨别能力;14.7%的学生认为影响不大,自己的行为不会发生变化;2.5%的学生表示自己我行我素,完全没有影响。
在学习思政课程后,是否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这一问题,表示经常反思、以弥补自身素质不足的学生占比为36.1%;表示在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事情上进行反思的学生占比为52.5%;11.4%的学生认为反思对自己没有实际意义,如图5。
从以上分析可知,部分学生行为获得转化不到位,说明思政教育影响大学生行为方式的程度不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这种结果,高校应重点关注并积极改善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模式,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加强行为方式引导,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行为转化。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获得不足
关于通过学习思政课在哪方面能力有所提升的问题,表示自己的实践活动能力得到提升的学生占比35.2%;表示理性和客观地分析政治局势的学生占比为26.9%;认为自己能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占25.3%;仍有12.6%的学生认为没有提升任何能力;超过半数的学生能够辩证地对待不良现象。事实证明,通过学习思政课程大学生的各项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政治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值得重点关注,如图6。
虽然有25.3%的学生能够身体力行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其他74.7%的学生态度并不积极,其中持模棱两可态度的占41%,甚至还有4%的学生不情愿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活动[5]。当代大学生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会脱离主流意识领域阵地,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存在问题的原因
关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存在的问题,既有内在原因又有外在原因,思政教育获得感是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相结合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因此评价获得感应以大学生为主体,从大学生的实际所得与主观预期、自身感知力、主體性的发挥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同时注重思政教育的基本保障。
1.学生实际所得与主观预期存在偏差
在同等教育的条件下,大学生对实际所得的预期越高,则获得感越低;大学生的主观预期相同时,获得感则随着实际所得而增高。因此,获得感与主观预期呈负相关,与实际所得呈正相关,当主观预期与实际所得相等时,获得感最高。
大学生怀有积极的期待接受思政教育是产生获得感的前提。实际需求是人的本性,大学生要想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就必须首先确定思政教育有正向性和有用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中物质利益、功利性价值取向的影响,而这些低层次的需求与思政教育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冲突,只有让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实际获得,才能提高需求层次的主观预期。
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所得普遍低于自己的主观预期,首要原因是思政教育内容缺乏深度。现代社会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强,有能力解读社会热点问题及重要政策理论,然而他们经常遇到同一个内容在不同学期、不同课目中出现,教师重复讲授的现象,使大学生不能与学校教育产生共鸣[6]。这是因为有的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灌输模式,并不在意大学生是否有兴趣接受。这种思政教育内化方式造成部分大学生抵触心理,实际所得偏离了主观预期,因此,当前的思政教育应特别关注大学生的主观预期,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2.学生主体性被忽略
主体性即主动性、能动性,同时具有创造性。思政教育对象是学生,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以获得实际需要是教学工作、培养人才的目标诉求。
思政教育以满足学生精神层面的收获为主,重在学生自己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大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烈,希望在学习中得到关注和尊重,希望实际获得以促进自身发展。因此,他们能主动接受符合主体意识的理论知识,进而改造思想认识。只有有效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体性,他们才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精神动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思政教育获得感。发挥主体性,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课堂兴趣、收获愉悦体验,避免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消极影响。教师应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催生他们的创新意识与问题意识,使其认同思政教育的有用性,进而体会和感知精神体验,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衔接。
3.学生感知力较弱
感知力即感觉与知觉的能力,大学生的感知力强则获得感就高。通过接受思政教育,大学生可以感知实际所得,进而转化为获得感;如果体验不到获得感,可能与心理感知“钝化”有关,无法感受思政教育中的实际所得。
思政教育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对事物的认知观点和方法,是政治与科学融为一体的学科。当前大学生的感知力弱化,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思政教育的内容属意识形态、精神领域,具有抽象性、虚拟性而缺少直观性,在形态上难以碰触和观看。传统的讲授教学无法形成教与学互动模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思考,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偏离教学内容。大数据技术和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大学生更加排斥被动灌输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积极探索大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参与思政教育活动,提升感知力。二是实践活动匮乏。实际所得转化为获得感需要通过实践检验,这种转化是时间积淀的结果,是实践活动中的深刻体会。教学实践活动是切身的、真实的也是最直接的思想教育,是书本理论转化为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观念和方法[7]。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通常包括理论授课、思想汇报、召开座谈会、组织论文报告等方式,课外实践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目前理论课的比例超过50%,导致大学生对实践活动不积极、实践体会少。
4.思政教育基本保障不完善
教师队伍、教育经费、教学环境等要素是思政教育的基本保障,要高效开展思政教育,就必须完善基本保障,满足大学生在接受教育中的实际所得。但是,目前的思政教育保障并不健全。
首先,教学环境方面。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主要来源于学校,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大学的感知力,有利于生成获得感。网络信息时代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甚至世界观、价值观都产生变化,趋利化、世俗化特征明显,导致少数大学生做出错误选择,有悖于思政教育目标,因此持续改善教学环境、构建健康的学习风气至关重要。
其次,教师队伍方面。近些年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数量逐步增加,而教师的数量增长缓慢,与大学生数量的比例差距悬殊。根据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按照全日制学校的学生数量计算,专职的思政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的配比不低于1∶350。但是,许多学校由于受教师人数所限,思政教育以上“大班课”形式讲授,一名教师同时给整个院系的学生上课非常普遍,这样的授课环境难以有效吸引大学生的专注力,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所得需求。
三、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对策
思政教育获得感是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与主观预期和实际所得存在因果关系。新时代思政教育应结合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从内部供给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研究思政教育获得感的提升对策,实现立德树人。
(一)学生调控主观预期以吸收转换所得
1.明确实际需求预期
要提升思政教育的获得感,就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将思政教学分为两个层面,即“教”与“学”,并以“学”为主。“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收获的不是对美好未来憧憬的满意,而是因现实获得才满意。”[8]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要有效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需求预期及利益诉求,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获得主观的情感体验。
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能力需求。这既是学习目的,也是获得感最基本的需求。随着教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大学生完成学校教育可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二是政治素质需求。高校思政教育最本质的功能就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表现为价值观念,而价值观念决定了日常行为,政治素质则进一步约束价值观念和行为,是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的集中表现。三是发展需求。发展是对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定位与实施,是在多元价值观的现实社会环境中不断抉择,思政教育会促进大学生实现发展预期。
2.培养合理需求预期
思政教育获得感离不开学生成长与发展,但对发展的需求预期必须具有客观合理性,否则将影响获得感生成。预期合理并非降低需求标准,而是结合主观和客观因素,合理确定精神层面的需求目标。
首先,要充分认识自我。是否具有获得感与自身的感知力存在一定关系,虽然每个大学生的成长背景、自我评价、学习环境不同,但都期待自身获得发展。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政教育,会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提升感知力,从而将客观需求与自身能力相匹配,培养合理的需求预期。其次,要克服功利思想。思政教育是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与物质利益无关。在思政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功利心理,使其感受教育的“有用性”,把收获精神利益作为实际所得,进而培养合理需求预期。最后,要学会沉淀与积累。接受思政教育的结果是通过长期、有效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积累性。人的思想并非固定不变的,不会立即接受、认可意识形态的理论内容,需要将其置于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理解吸收和消化,才能得到具体感悟。因此,应有效引导大学生怀着积极的心态接受思政教育。
3.树立积极心理预期
思政教育有利于健全人格、心理品质的塑造,促进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当大学生期待参与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时,说明其树立了积极的心理预期、生成了获得感。
首先,大学生应主动学习。科技进步和信息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平台,而思想政治方面的微博、微信、学习强国App等传播与互动式媒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频和读物让大学生变得头脑清醒、政治信仰坚定,使其感受到思政教育的魅力和意义。其次,大学生应重视思政理论课。在经济增长、信息爆炸时代,有的大学生往往忽视了思政道德素质的培养,同时,一些高校办学存在趋利性,未将思政理论课作为教学重点,导致部分大学生只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思政理论课有利于正确的“三观”树立,有利于实现发展需求预期,有利于在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促进个人成长,因而大学生应重视思政理论课。
(二)提升思政队伍水平唤醒学生主体性
1.准确把握学生思想道德需求新变化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有理想、有主见、有感情的群体,教师应了解、尊重他们的心理、行为特点以及新的需求变化,平等交流、引发心灵共鸣,提升思政教育获得感。
首先,要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规律。思政教育是使学生接受马克思主義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应掌握其思想、行为规律,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群体特征及相关信息,积极提供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使其感受实际所得。其次,要尊重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成长背景不同导致现实需求各异,尤其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心理、行为都会产生新变化,应选择差异性的教学策略,以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为切入点,找到心理共鸣,满足其精神需求。大学生会受到错误观点的影响,有的出现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教师必须强化意识责任,加强针对性教育,引导学生肩负起时代使命。最后,要主动了解学生。大学阶段是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成才意识和发展意识,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信息丰富、思维开阔。这就要求教师应真诚地回应问题,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帮助其成长、发展。
2.要有真知灼见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的传播者、大学生思想方向的领路人,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才能完成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
一方面,要掌握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为了能提供给学生真实、有用的思想教育,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马恩经典著作,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以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思政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应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国内外热点事件,并在恰当时机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以促进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横向联系、提升教学魅力。一名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思政教育传播者,一定具有理论知识的宽度,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做到触类旁通。同时,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使学生感觉到思政理论的深度,主动沟通交流,在思政教育的学习中有所悟、有所得。
3.增强教学艺术性
所谓教学艺术,既是教学技能也是技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思政教育具有科学性、长期性,教学对象具有复杂性,有效运用教学艺术,可以满足大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提升思政教育获得感。
首先,掌握新的话语方式。话语方式是教育者采用的语言风格,是教与学的沟通纽带。新媒体的运用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及话语习惯,教育者要跟随时代步伐,掌握新的话语方式,在课堂上生动地阐释理论知识,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避免强制教育、严肃讲授给学生造成的学习压力,力求把抽象理论“网语”化、生活化、形象化,也可以恰当地诙谐化。其次,掌握新的教育方式。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很强,这是教育者不能忽视的时代特征。思政教育不但具有艺术性,而且具有时尚性,即有效运用融媒体教育方式,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生成获得感。同时,开展案例分析、主题讨论、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要引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增强辩证思维。
(三)供给优质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际所得
1.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工作要求,为新时代面对环境变化、教育内容变化指明了方向[9]。“因事而化”就是将教育内容融入到具体的事务中,使学生发生思想、行为方面的质量变化,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符。对“事”的选择应把握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的典型事件,并以树立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为目标。“因时而进”是指教育内容符合我国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及时更新教学素材,将社会热点事件融入教学中,解决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并引导其正确解读热点新闻、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因势而新”就是对教育内容持续创新,并根据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国富民强,引起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但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变,复兴中华民族的伟业不会变,因此思政教育应以时代需求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而努力学习。
2.供给有用的教学内容
毋庸置疑,思政教育的内容以政治素材为主,更关注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思想品质的塑造。从这个意义来说,教育供给的有用性应该包括两个主要方面:首先,贴近学生需求。大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心理相对成熟,他们具有独立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也具有期待有用教学的需求。思政教育不仅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还应关注学生在心理健康、成才、就业等方面的需求,有效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社会和自我,找到融入社会、促进自身发展的契合点。其次,贴近社会现实。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现实,就是把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融入教育中,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联系客观事物、解决现实问题,无论小到好人好事,大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能置于时代背景下理性分析,感知实际所得。
3.分层次供给教学内容
当前高校的思政理论课一般都设为公共课,受专业、知识结构和理论认知方法的影响,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存在一定的差别。针对不同专业,以及专业类别对思政理论的不同需求,设计差异化的层次教学,同时融入与专业相关的案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政教育获得感。
对本科院校来说,学生的学习基础好、期待高,思政理论课可以拓展深度和广度,也可以把社会热点作为教学案例,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学有所得。对于专科院校,则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将抽象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并以视频教学、多媒体教学为主,在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思想品质,以增强对思政教育的感知力。区域性也是分层次教学的重要因素,相对来说,华东地区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度非常高,华中地区大学生更加注重政治素养,地域不同则际遇不同,对思想政治的领悟也有较大差别,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四)创新教育方式增强学生感知力
1.优化教育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思政工作的传统优势之中,让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时代感[10]。利用多种新媒体的融合技术,可以使传播内容更加活跃、生动,创新教育载体,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吸引力,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手机终端、App平台、官方微博等使教与学活动有效衔接与互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极大地拓展了载体形式和教育内容,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
新媒体的运用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价值观的影响,思政教育应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引导他们在困惑中做出正确选择。互联网的信息量巨大,知识呈现网状的多元化和碎片化,而微信、微课等知识零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容易被条块分割,思政教育应整合、优化教育载体,避免大学生将片面性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2.重视第二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课堂是在创新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落实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徑。第二课堂指有目标、有组织的集体性课外实践,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与吸收,同时可以将实际所得的思想观念置于第二课堂进行检验。新时代学生思维活跃,不满足于第一课堂的学习需求,第二课堂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激活知识的内生动力、提升获得感。第二课堂的主体是大学生,在新的教育环境、新的教学形式下,要使理论知识会“活”起来,学生会收获新的思想启迪,这是第一课堂无法达到的教学境界。
(五)改善思想教育外部环境和条件
1.优化校园环境
对思政教育来说,校园环境指传播特色文化、传递价值理念的氛围。一个精心打造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获得感。首先,营造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改善环境实施感染教育,抽象的理论内容也会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大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认同。文化环境建设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新时代的精神文化风貌,其可以是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是校风校训建设。其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多元的社会意识形态,需要科学地指引促进大学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思政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施教重点,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以宣传和体现,让大学生铭记肩负的时代使命,培养担当精神。同时,校园文化活动应借助、发挥人民群众力量,以多种比赛和表演形式、综合运用新媒体传播思政教育理论,务求取得实际成效。
2.加强实践促进学生行为获得转化
只有将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才能形成获得感,而实践活动是强化获得感的最佳途径。思政理论较为抽象,仅凭课堂教学难以使学生理解透彻,而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中,可以获得体验和感悟,并运用正确的观念方法分析问题,促进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提高素质修养。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其中的劳动素养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得已实现,劳动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许多高校创建了劳动实践育人基地,锻炼大学生自我教育和服务意识,以劳增智、以劳育德,夯实思政教育获得感基础。
四、结语
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近些年取得了一定成就,大学生也在接受教育中有实际所得,但要将实际所得转化为获得感,则需要通过培养大学生合理的主观预期、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性、供给优质教学、创新教育方式、改善教育环境等方面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品.“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02-407.
[2]何家敏.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3]王易,茹奕蓓.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及其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107-112.
[4]蔡冲.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0.
[5]王红林,周东旭,王建东.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205.
[6]刘建军.试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复施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93-97.
[7]王立仁,姚菁菁.系统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实效论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79-182.
[8]刘继青.基于“获得感”思想的教育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7(1):1-8.
[9]孙嘉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的三维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6):156-159.
[10]张家玮.丰富思政教育“打开方式”[N].中国教育报,2020-05-14(5).
作者简介:余惠婷(1985—),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冯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