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出台“缓和战略”的背景是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美国因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带来了严重的危机,中苏关系破裂。遵循“缓和战略”,美国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争霸,转而从现实的国情和利益出发追求国家利益和战略转变。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加强了自身地位,同时采取“联系原则”改善同苏联的关系。随后尼克松突破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管制,推动了东西方贸易发展。“缓和战略”不仅对美国产生了影响,更对苏联解体和中国改革开放起到了微妙的作用。
关键词:缓和战略;冷战;东西方贸易;中苏变化
中图分类号:D83/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3-0046-04
An Analysis of Nixons “Détente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ino-U.S.-Soviet Triangle
Huangfu Zekun
(School of History and Archive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00)
Abstract: The background for American adoption of “Détente Strategy” in the 1970s was the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Western Europe and Japans economy, the United States involvement in the Vietnam War, and the breakdown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Following the “Détente Strategy”, the United States has to some extent downplayed its ideological rivalry in favor of pursuing national interests and strategic adjustments based on national situation and interests. In the process, the United States strengthened its position by normalizing relations with China, and improved relations with the Soviet Union by implementing the “principle of association”. Nixon then broke through the Paris Coordinating Committees control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ast-West trade. The “Détente Strategy” not only had an impact on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so played a subtle role in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
Keywords: Détente Strategy; the Cold War; east-west trade; changes in Sino-soviet relations
有学者认为,国际关系中的三角关系,指的是由三个国家构成的系统中,其中一个国家的行为会对另一个或两个国家的行为产生影响,或其中一对双边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另一对或两对发生变化的互动关系[1]。本文现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苏三角关系中美国实施“缓和战略”作一探讨。
一、美国“缓和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在“二战”结束之后出现的冷战格局中,美苏无疑是两大阵营的领袖和对抗的主要力量。美苏两国围绕着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斗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体处于“美攻苏守”的态势。但随着美国深陷越战泥淖和国内经济下滑,苏联出台了“勃列日涅夫主义”与美国抗衡,中苏关系的恶化为美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外交空间,为了扭转不利局面美国提出了“缓和战略”。
(一)西方阵营的变化
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之下,“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迅速恢复,但与此相伴而来的是各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上、军事上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依赖美国。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地位大不如前,从前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逐步被美苏两极取代。为提高本国的政治地位,避免沦为美国的附庸,法国提出了“戴高乐主义”,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独立发展核力量,改善与中苏的关系。联邦德國采取“新东方政策”缓和了与东欧各国的关系。日本随着经济发展实力增强开展外交活动。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不同,美国此时内外交困,越南战争给美国带来严重的危机,国内反战运动此起彼伏。经济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196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3%,1965年增至1.9%,1966年2.6%,1967年3.1%,1968年又增至3.7%。”[2]
(二)中苏关系破裂
社会主义阵营由分裂走向解体,中苏两党关系完全破裂。苏联实际对中国构成主要威胁,中国寻求外交转变。苏联沉浸在大国沙文主义的幻想中,提出“有限主权论”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等理论干涉别国内政。西欧和日本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自主倾向,但是大体政策仍然是追随美国,因此事实上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形成了中美苏三角关系。为了改变美国在冷战中的不利地位,尼克松政府决定调整对外政策实行“缓和战略”。
二、美国提出“缓和战略”的意义和措施
(一)“缓和战略”的意义
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认为:“缓和提供了一种手段,使我们能够和平地解决那些可以消除的分歧,而容忍那些难以克服的分歧。”[3]尼克松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认清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并更多地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而不是基于意识形态制定对外政策。
简而言之,对此可以从对盟国和对共产主义国家两个方面解释。对待盟国,尼克松强调要加强二者之间的同盟关系,巩固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联系。在亚洲利用《美日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与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加强对其进行控制,以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同时,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已经解体,苏联成为中国国家安全最大的隐患,因此中国积极谋求改善这样不利的局面。由于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就为尼克松的外交政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鉴于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以及苏联在全球范围内的大举扩张,尼克松政府改变了以往对社会主义国家一味敌对和抵触的态度,减少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开始与苏联和中国政府进行接触和贸易,这一政策被称之为“缓和”。
(二)外交措施:美苏“联系”原则以及中美关系解冻
“联系”原则是尼克松政府制定的对苏联的重要原则。在两极格局之中除了一些国家奉行不结盟政策之外,世界被鲜明地划分成两个阵营,作为两个阵营首脑的美苏两国,如何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成为尼克松政府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
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中国际关系体系存在五个命题:第一,国际体系之中没有高于主权国家的权威;第二,大国具有可以威胁他国的军事力量;第三,国家无法知晓他国的战略意图;第四,生存是国家的首要目标;第五,大国的政策活动都出于理性[4]。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从现实和理性出发,决定与苏联在一定程度内开展交流与合作。由于美苏两国都是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国家利益,并且基本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因此要解决问题美国就要与苏联进行“联系”。
于是在此政策指导之下,尼克松政府与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接触和谈判,用苏联渴求的大国地位以及经济和技术因素为诱饵,促使苏联在美国要求的相关领域进行让步。从1969年开始美苏双方进行了一系列会谈。1972年双方正式在莫斯科进行了元首会晤,尼克松就双方关心的国际经济政治问题,特别是古巴问题、欧洲安全问题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地区冲突开启了谈判。会后,美苏签订了《美苏相互关系基本原则》《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以上共识为美苏共同防止核战争的出现、加强政治上的互信以及促进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3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前往美国与尼克松进行会谈。在此期间两国签订了《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的基本原则》《苏美关于接触、交流和合作的总协定》《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在内的九个协定,进一步推动了美苏缓和。1974年尼克松前往苏联开启了第三次首脑会晤。由于受“水门事件”的影响,尼克松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加强与苏联的合作来稳定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在莫斯科双方签订了一系列文件,但随着1974年尼克松的辞职,“缓和战略”也就戛然而止。
中美关系从新中国成立后就处于冷冻状态,美国政府支持盘踞在中国台湾的蒋介石,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予承认,并且实行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威胁。中国政府出于自己的利益和外部威胁的考量,选择“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但由于苏联实施大国沙文主义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导致中苏关系彻底破裂。作为西半球的地区霸主,美国想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并且削弱另一个地区强国苏联,中苏关系的破裂使美国看到了用中国牵制苏联的可能。
尼克松政府的“实用主义”取得了成功,因为重新界定威胁使当时的美国可以有效减少力量消耗,进而放下过重的国防负担以赢得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优势。这种外交策略,不单单是因为尼克松政府渴望达成战略部署的调整与回收,更是从主观上想要赢得主动的尝试[5]。“缓和战略”在政治上体现了极强的实用和现实原则,与苏联采取“联系原则”和中美关系正常化都是美国在中美苏三角中出于自身实力和地位的考量所采取的策略。
(三)经济措施:对中苏的贸易发展
冷战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限制对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的贸易,1950年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以下简称“巴统”),并且通过了美国提交的U.S-1A清单以及U.S-1B清单中50%的物品,开始对社会主义阵营实行禁运。U.S-1A清单中共13类,包括主要用于生产或发展武器、弹药及战争装备的物资和设备,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样机和高技术产品,苏联以及东欧国家扩大战争潜力必需而又短缺的原料或设备,合计178项物资。U.S-1B清单共16类,合计277项,包括铅、铜、锌等工业原料以及卡车、钢轨、货车等基础设施设备[6]。之后朝鲜战争时期又设立了“中国委员会”,不仅包含“巴统”上的禁运内容还增设了许多新的物資。
“巴统”阻碍了东西方的正常贸易往来,但随着苏联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美国意识到再阻碍贸易的进行只会使自身的利益受损,因此尼克松政府开始调整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作为“缓和战略”中的一环,是尼克松政府对外政策在经济上的体现。它突破了“巴统”的束缚,这主要表现在美国申请“例外程序”的次数上。1962年巴统“例外程序”的申请是124件,美国仅有2件,占1.6%;1970年的申请为228件,美国29件,占12.7%;1976年的申请为1 039件,美国593件,占57.1%。同时,这一时期美国同苏联的贸易额大幅度增加:1970年美国对苏联的出口仅有1.15亿美元,到1975年则扩大到20.27亿美元[6]。美国扩大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往来,这既增强了对苏联的影响,又对中国之后的改革开放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三、美国实施“缓和战略”的影响
(一)稳定国际秩序
虽然“缓和战略”实行的时间不长,但它对稳定国际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美苏在缓和期间进行接触,描绘出了大体的沟通框架。双方在军事特别是核武器方面达成了协定,在经济方面尼克松政府突破限制,促进了东西方国家间的贸易。“缓和”不仅缓解了紧张的国际局势,在“缓和”期间建立起来的沟通框架也被保留了下来,对之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借鉴。
(二)埋下了苏联解体的伏笔
“缓和战略”对苏联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虽然它缓和了美苏之间的关系,但显而易见的情况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联依靠缓和,全力扩军备战,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这是“缓和战略”在美国国内饱受批判的重要原因之一,批评者们认为尼克松政府的“缓和战略”是向苏联示弱的表现,在此政策的纵容下苏联大举扩张削弱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威信,导致苏联的军事势力空前膨胀以至于出现“苏攻美守”的被动局面。
但笔者并不认为苏联是“缓和战略”的受益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苏战略抗衡本质上是美国的强大经济和先进科技与苏联在军事领域的优势对抗。美国以其领先于世界的经济水平和高新科技作为基础,综合实力雄厚。苏联则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军事工业,强调其在军事方面的优势地位。但苏联的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经济问题严重,使得苏联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常常捉襟见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美苏两国的战略构想并非在一个层面,所以最终苏联的失败也就不难理解[6]。因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缓和战略”强调政治、经济、文化多个角度对苏联的影响渗透,它把西方的价值观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输入到苏联的国内对其民众施加影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看似是苏联如日中天的时代,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沉醉在荣耀之中。然而让其意想不到的是,在风光的外表之下内在的矛盾不断酝酿,苏联将在短暂的回光返照之后四分五裂不复存在。
(三)中国融入国际体系
新中国的实力稳步增强,地位不断提高,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可以缓解苏联对美国的军事压力,同时中国的资源和市场可以为美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尼克松政府突破了“巴统”的限制,对中国实行“贸易自由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中美贸易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尼克松访华之后,美国对“亚洲共产党地区”(代指中国大陆)的出口,1971年为零,1972年为6 000万美元;1973年为6.9亿美元,1974年达到了8.07亿美元。同期美国从“亚洲共产党地区”的进口分别为:1971年600万美元,1972年为3 300万美元,1973年为6 700万美元,1974年则上升到1.16亿美元[7]。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也发生了转变,政府大力支持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假若失去“缓和”战略对双方关系的促进,“那么北京政府在七八十年代走上世界舞台会遇到更多未知的难题,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8]它影响了中国的产业分布,引进的设备都被安置在东南沿海地区,改变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布局。最重要的是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大门。
(四)美国政策的转型
实用主义是美国传统的外交思想之一,“二战”后出于对抗苏联的需要美国出现了“麦卡锡主义”和“杜鲁门主义”等具有强烈反共情节的意识形态,它们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共产党国家的态度。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中苏交恶和苏联对美国带来的军事压力,一味敌视中国和与苏联全面对抗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尼克松之所以能够选择“缓和战略”,是一种战略意识的直觉,而非理论上的指引;是对现实敏锐的把握,而非理论上的偏好,这使他能够对现实做出及时而准确的战略回应。与其说是他具有国际关系理论的素养,不如说是他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的倾向[5]。尼克松政府的外交调整使美国恢复了战略上的主动,1973年美国同越南各方代表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使美国从越战中抽身摆脱了战争的困扰。通过“联系”策略加强了对苏联的渗透给其带来了冲击,而同中国的和解提升了美国的战略地位,因此“缓和战略”对美国巩固优势地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缓和战略”既是尼克松的战略思考又是符合美国利益的选择。美国在重新评估国际局势和利害关系后把蘇联定性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中苏关系的破裂让美国看到了争取中国的可能。因此,重新定义战略安全使美国认为应当与中国和解并从越南撤军实现收缩,集中力量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从这种意义上说,“缓和战略”既是尼克松外交构想的偶然,也是美国出于国家利益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夏立平.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三角关系:超越均势理念[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17-21.
[2]时殷弘.尼克松主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4:98-99.
[3]理查德·尼克松.现实的和平[M].陈杨,杨乐,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24.
[4]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M].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4.
[5]周建明.遏制战略中的“相对安全”目标:解读尼克松政府的“缓和战略”[J].国际观察,2007(6):69-77.
[6]戴超武.美国“贸易自由化”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1969~1975)[J].史学月刊,2010(2):83-104.
[7]宋鸥.尼克松缓和战略评析[J].社会科学战线,1999(5):200-204.
[8]MACFARQUHAR R,FAIRBANK J.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15:The Peoples Republic,Part 2:Revolution with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1966-1982)[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402.
作者简介:皇甫泽坤(2000—),男,汉族,河南洛阳人,单位为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研究方向为世界史、国际关系史。
(责任编辑:冯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