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发展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3-08-03 19:41吴婷婷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1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作品文学

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灵魂,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传承和表达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言文学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更深入地渗透到了创作风格、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本文旨在探讨汉语言文学发展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象,以揭示传统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影响和独特价值。

1 汉语言文学的特点

1.1 意境优美

汉语言文学以其独特的意境优美而著称。这种意境优美表现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形象描写等方面。首先,汉语言文学在情感表达上展现出细腻、深邃的意境。一种常见的情感意境是婉约之美,以细腻、柔情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简洁而含蓄的诗句,通过对山河壮丽景色的描绘,唤起读者心中的爱国情感,展现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另外,汉语言文学在形象描写上创造出独特的意境美感。通过精细的描绘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作家们能够将自然景物、人物形象以及物象等具象事物赋予深刻的感觉和情绪。例如,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对英雄人物的描写极具意境美感。他以鮮明的笔触刻画了豪杰的英勇形象,将他们置于动人的情境中,通过情节和对话的交织,展现出磅礴的气势和激荡的情感,为读者呈现出独特的意境。

1.2 内涵丰富

汉语言文学以其内涵丰富而备受推崇。所谓文学的内涵,指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是伴随作品永久传存并强烈影响读者的部分。在汉语言文学中,内涵的丰富表现为文化底蕴、思想深度、审美价值等多个方面。文化底蕴方面,汉语言文学深植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传承,如《诗经》《楚辞》等经典文学作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思想深度方面,很多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作品通过对人性、社会、人生等深刻的思考表现出独特的思想深度,如《红楼梦》中对命运、爱情的探讨和《儒林外史》中对官场的思考等。审美价值方面,作品在形式及内容上的精巧运用,以及对人类审美情感的认知和传达,让受众感受到美的愉悦体验,如《西游记》中神仙花果山的美、《山海经》中奇异景致的千姿百态等。汉语言文学丰富的内涵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延续[1]。

2 汉语言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2.1 汉语言代表中国地域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汉语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和记录。无论是古代的《史记》《资治通鉴》还是现代的《中国近代史》等史书,都以汉语言为媒介,将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递给后人。通过汉语言的文字记载,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古代的国家形成、社会演变以及人民生活的变迁,汉语言为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不仅如此,汉语言也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语言作为通用语言,将各个地区、民族和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汉语言的使用,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进行交流和沟通,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汉语言的统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得中国在国内外的交流和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汉语言还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汉字作为汉语言的书写形式,具有象形、指事和会意等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和意义。通过汉字的运用,中国的古代文学、诗词、经典等得以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同时,汉语言中的成语、俗语和谚语等也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价值观念,成为了文化交流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表达方式[2]。

2.2 汉语言文学作品能够体现历史

汉语言是中国的传统语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汉语文学作品是一种能够体现历史的文化形式。在汉语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过去的习俗、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体现。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剧,都记录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与文化现象。这些诗词用华丽的辞章描绘出中国古代的风景和风土人情,并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除了诗词,还有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也能够体现历史。《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古代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精华,它们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信仰。除了传统文学作品,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也能够体现历史。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茅盾的小说《子夜》等作品,通过反映现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传达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反思[3]。

3 汉语言文学发展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

3.1 尊重融合传统文化的汉语言文学

在汉语言文学的创作和表达中,作家们以尊重传统文化为基础,积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作品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观念。以下通过具体案例来展示这一渗透路径的实践。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明代文学家施耐庵的《水浒传》。这部作品以英雄豪杰的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展开,以表现传统文化中的义气、忠诚和反抗不义的价值观念。通过对宋江、李逵等英雄人物的描写,作品传递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尊重忠诚、重视道义和追求正义的精神。此外,《水浒传》中融入大量的民间故事和传统艺术形式,如吴道子画像、酒文化等,使作品更加贴近传统文化的生活场景;另一个案例是现代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这部作品通过对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孝道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性。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在面对困难和苦难时,始终保持对家庭、传统道德的忠诚,这种精神与传统文化中尊重家庭、孝顺父母的价值观念相契合。通过这种融合,作品引发了读者对家庭、人生意义以及人性的深思;最后,中国现代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也体现了尊重融合传统文化的特点。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和符号,如山水、月亮、古典诗词等。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余光中的诗作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历史的感悟与体验。例如,他在《山居笔记》中运用了山水意象,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寂静与思考相融合,使作品具有深邃的意境与传统文化的情感内涵。

3.2 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承交融力度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固有的宝贵资源,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传承和融合传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加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力度。首先,我们应该注重以传统文化为源头,将其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在作品中,可以通过描绘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反映其特有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等内容,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需要适应时代变化,推陈出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相结合。这样的交融,正是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的各种元素,可以让文学作品更贴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标准,又不失传统文化的内涵;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多种文学形式,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的生活和精神需求相结合。例如,以传统文化为题材,拍摄电影、电视剧、动漫等文艺作品,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中华文明;或者以诗歌、小说、散文等形式来表达对生命、人性、自然等当代价值的思考与探索,同时融入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思想和智慧[4]。

3.3 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推广

传承汉语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是实现汉语言文学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在这方面,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和推广,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首先,我们应该通过教育手段,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在教育体系中,应该给予汉语言文学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不断深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了解和理解,引导他们发展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增进其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另外,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提高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和普及度。例如,在校园中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组织阅读、讨论、评奖等活动,促进汉语言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增进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3.4 结合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汉语言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过程中,结合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是一条重要路径。首先,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演示和呈现,例如用电子书的形式教授文学作品,将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元素进行整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新手段,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的交融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可以将传统文学作品进行广泛的呈现和传播;通过电脑制图、动画制作等技术,可以将传统文化形象化、可视化,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语言和文化[5]。

4 结语

总之,汉语言文学有着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特点,为推动汉语言文学更好地发展,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很有必要。鉴于传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联系,我们就必须尊重融合传统文化的汉语言文学,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推广,结合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综合各种整合路径以达到汉语言文学更好发展的结果。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汉语言文学应继续尊重融合传统文化,不断探索和拓展传统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内涵,通过这种渗透,汉语言文学能够持续传承与发展,为人们带来更丰富、更具价值的文化体验,同时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作出贡献。

引用

[1] 毋小利.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发展——基于河南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的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39(2):66-71.

[2] 周建飞.搭建班刊平台促进专业发展——以泰州学院14级汉语言文学班刊《文渊阁》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3):268-269.

[3] 徐立平.扎根遼宁现实·彰显时代精神·提升发展空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当代大连文学创作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22(2):161-166.

[4] 温静,童旭旭.“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学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以河北省高等院校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0,20(3):36-39.

[5] 王作山.汉语言文学对当代大学生文化传播的作用分析研究[J].文化产业,2021(21):30-31.

作者简介:吴婷婷(1983—),女,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