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的评论中存在一种批评性很强的话语类型,他们区别于普通评论,而这些批评话语具有三个特性:第一,从批评话语的发出者——批评主体来看,它具有隐蔽性。批评主体身份的双重“假面”构筑了其隐蔽性;第二,从批评话语的指涉对象——批评对象来看,它具有多重性。这些属性是批评活动最终的归旨和落脚点;第三,批评话语所利用的批评介质——标点符号和动画表情成为了重要的批评工具,被赋予了特殊的批评性。
关键词: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批评话语;批评主体;批评对象;批评工具
“艺术批评本身可以被视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活动,但同时也与其内容相依附的媒介密切相关。”[1]短视频的评论区正是衍生网络批评话语的一种新型媒介。在诸如抖音、快手等网络自媒体短视频平台中,每一个短视频都有专属于它们的评论区,而在评论区中,网友都可以自由发言,形成一种针对当下视频的评论。而在这样的评论中,为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一种批评性很强的话语类型,从这些批评话语具有的特性入手,可以得出批评话语的发出者——批评主体具有隐蔽性;批评话语的指涉对象——批评对象具有多重性;批评话语所利用的批评介质——标点符号和动画表情具有特殊的批评性。
一、批评主体具有隐蔽性
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中的批评主体具有隐蔽性。
(一)我们将参与到这一过程的所有人分定角色以方便我们接下来的论述。在整个视频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包括了这些参与者:一个创作者(他创作了此条视频)、很多评论者(他们在评论区发言并评论)、点赞者(他们的赞成为了影响评论的重要指标)、大量观众。我们要清楚的是在这些角色中,哪些可以成为批评话语的发出者,这个发出者也就是批评活动的主体。批评话语的本质是一种隐含了某种价值判断的话语,具有揭示性。而发出这种评论的只能是评论者和创作者。所以,批评主体只能是评论者和创作者。而实际上点赞者也参与到了批评活动中来,没有了他们的参与,批评话语就会淹没到评论的海洋里,所以他们的参与是这种批评话语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二)批评主体身份是带着双重“假面”的,一重是其在短视频平台复杂的交互机制里形成的,另一重则来自于批评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复杂身份。在短视频评论区中的每个角色的身份都是复杂的,都具有被建构的性质。在评论区中,这些身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视频创作者可以在自己或者他人的评论区留言评论,这就完成了从创作者到评论者的身份转化。视频的创作者可以给别人或者他们自己点赞,这就完成了他们从创作者到点赞者的身份转化。他们同样也可以做保持沉默的观众。而评论者同样拥有创造视频的权利,这就完成了评论者到创作者的转变。评论者同样可以给他人或自己点赞,这就完成了从评论者到点赞者的转变。同理,这几个身份并没有固化的身份设定,他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流动的。这就构成了批评主体所配戴的第一重“假面”,那就是来自于网络短视频平台多样化、复杂化、趣味化的游戏机制与平台规则。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人的文化程度、阶层、性别、种族、民族又各不相同,有些人同时拥有两个或多个账号,一些视频创作者甚至可以通过操控别的账号来丰富和构建自己的评论区生态。账号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商品,点赞、评论、数据等都是可以被金钱所购买的,而这个时候,评论者和创作者就更多地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影响,批评主体就变得更加的模糊、隐蔽和复杂。所以,第二重假面更多地来自于外部,来自于现实世界,来自于批评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他的经济状况、他的受教育程度、他的民族、他的国家等,更加宏观地,来自于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短视频评论区活跃的批评者是具有双重“假面”的。所以,批评主体复杂身份的来源就是其身份的双重“假面”,这重“假面”极大程度上构筑了其隐蔽性。
(三)这种批评主体的隐蔽性带来的是更加自由自发的批评意识、更加真实的批评结果和更加直接质朴的批评风格。首先,“对作品的批评是一种趣味判断”[2]。因为批评主体在上述复杂的机制和双重“假面”的掩护下变得极其隐蔽,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完全匿名式的批评,在这个自由的国度里,你的身份被隐去,不论你是男性女性、年方几何、贫穷富有、地位高低,在这里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被暂时抹去,影响批评主体的限制性因素也被暂时隐去,批评主体有了更加自由和自发的批评意识。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你作为普通职工,就不好对自己所在的公司的政策和规矩提出直接的批评,作为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就很难对男性提出猛烈的批评。但是在批评的主体被隐蔽的环境下,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批评主体的现实性因素也被暂时抹去和搁置了,一些会影响批评主体阐发他们最真实想法和感受的限制被消除了。而消除了这些限制的批评主体就有了阐发他们最真实观点和看法的机会,而真实性恰恰是批评活动最为珍贵的核心品格,脱离了真实性的批评活动所产生的批评价值是大打折扣的。在历时性上考察,只有真实的批评结果才能真切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核和社会的各方面状况,真实性弥足珍贵,而这样隐蔽的批评主体则有了生产这种最真实结果的能力。最后,批评主体的隐蔽也带来更加直接质朴的批评风格,因为批评主体的隐蔽,批评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学术批评或专业批评的艰涩话语和艰深理论,它的结论和观点常常以一种更加平民化的话语出现,语言风格更加贴近于口语,接受者接受时常常没有阻碍,对于接受者的受教育水平、文化程度要求很低,利于接受者对于批评结论、结果的接受和消化。
(四)批评主体的隐蔽性还会让主观性过分参与批评活动,导致批评的主客失衡。批評活动是具有二重性的,分别是主观性和客观性。批评者总是带着个人的情感、情绪、学识、人格等来进行价值判断,他必然结合自我的经验来进行某种价值判断,而他在评估这些自我经验时就必然会带进一种主观性。而批评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要让观众或者读者接受批评主体的价值判断,要达成这一步就决不可能做一种纯粹个人经验的陈述,而是要集中于对于对象的指涉,这种指涉就包含了只属于对象的一些性质,以便与接受者达成共识,这就是批评的客观性。要达成这种客观性,人就必须与对象发生交互,在这样的交互过程里攫取到这些物的属性。而在攫取过程里,存在种种的主观限制因素左右了这种攫取的正确性,比如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而在批评主体隐蔽的情形下,这些主观因素同样被隐蔽了起来,人们不需要在评论区中攫取此条视频的客观属性时再去考虑一些道德人伦等因素,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对对象的评估时的谬误,导致批评活动的客观性消失。而在这样的环境机制和隐蔽性下,人对于自我经验的评估变得丰富起来,批评主体的主观性也就相应地增强,“在匿名状态下,极易导致批评者使命感的消失。他们不再虚构批评的神圣功能,不再顾虑批评的社 会效应,网络批评出现一片良莠不齐的景象”[3]。这本质上与上述自由自发的批评意识增长是一个问题,只是这种均衡点很难把握与控制,极易走向两个极端。可以说正是批评主体的隐蔽性塑造了这一柄双刃剑,增加了这种批评的可能性与危机性。综上,批评主体的隐蔽性让批评活动主客失衡,主观性压过了客观性,情绪化发泄和无意义调侃也就成了这种隐蔽性带来的一大弊端。
二、批评对象具有多重性
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中批评话语所指向的批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一)短视频评论区批评话语是有所指向的,被指向的对象就是批评对象。一般来说,短视频评论区批评话语的批评对象有两个。一是某条短视频本体,许多批评话语指向的都是评论区对应的那则短视频。二是评论区的其他评论话语,批评话语可以生产对于评论的批评。其他评论包括了针对于当下视频的评论、平台内某一时间段里的流行语(此类评论可能疏离于当条视频内容或与当条视频联系微弱),如在“废话文学”流行语流行之时,诸如“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之类的评论大量地充斥在各类评论区之中,在“郭言郭语”流行期间,“集美们、不擦不擦”等评论大量地存在于各类视频的评论区中。而上述的这两个批评对象其实拥有多重属性,如艺术性、商业性、娱乐性、政治性等。当批评活动发生时,批评对象之所以能成为批评的对象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这些属性,这些属性就成了批评活动最终的落脚点和归旨,对批评对象的批评实际上是对于对象身上这些可批评的属性进行批评。从另一角度看,说批评话语只有触及到这些本质的属性才让批评的价值最大化。而在这些属性中,审美性、娱乐性和商业性是最为核心的三个属性。
(二)批评对象具有审美性。审美性主要体现在短视频本身上,批评话语指向视频的故事逻辑、拍摄手法及技巧、视频是否给人感官享受、视频是否符合美学准则、甚至于主人公的颜值美丑等都属于对于视频艺术性的批评。短视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采用了电影的表现方法,它是利用视听语言,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来表现艺术的。所以审美性理所当然地成了批评话语聚焦的焦点。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批评话语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他们对视频的审美性做出简短而又鞭辟入里的分析,让视频的艺术价值在接受者这一环节里被最大化。
(三)批评对象具有娱乐性。这主要体现在短视频本体和其他评论话语上。首先,娱乐性产生的根源是人的游戏本能,娱乐性来自于由这种本能发展而来的游戏精神,“它是一种包含自由快感、追求脱离现实逻辑的非功利的情感意志趋向。游戏精神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相互交融中”[4]。短视频就成了这种游戏精神展开的平台,这些短视频无论是舞蹈类、歌唱类、故事类、宠物类、美食类等其实都蕴含了深厚的娱乐精神。甚至许多来自官方创作的短视频都在追求一种娱乐性,比如许多国家或地方的公检法机构和军方运营的短视频账号都在视频中积极加强其娱乐性和趣味性。而其他评论的娱乐性同样来自于评论者的游戏心态,这种游戏心态一部分来自于人的本能,而另一部分来自平台整体的娱乐倾向性。在这样诙谐、疏离现实、脱离逻辑的潮流和趋势里,评论也会受到这种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塑造,导致评论话语变得具有娱乐性。而批评话语指向这种娱乐属性,是因为这种娱乐性的泛化。娱乐性一旦泛化,就会将本该严肃以待的事物消解掉,让人情变得冷漠,陷入一种娱乐至死的境地。比如,一则视频中,呈现了一幅监控拍摄到的画面,画面中拄着拐杖的高龄老人由于身体老化原因没有站稳,连忙后退最后重重摔在地上。而评论区中的评论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拿老人滑稽的步伐取乐之中,“一个人又在偷偷练习迈克杰克逊的滑步”“这衣角怎么感觉跟有人往后拽似的”,本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件,人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出于道德感的怜悯与同情,而评论区的话语则建构了一幅以娱乐为导向的、有趣的漫画式图景,并且此类话语形成体系,既影响到了此条视频的评论生态,也影响到了整个短视频平台的评论话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类娱乐性话语在全平台传播的事例,如因网红“迷人的郭老师”引起的“郭言郭语”风潮,还有类似“上次听到这样的话还是在上次”的“废话文学”浪潮。诸如此类的唯娱乐化倾向严重的网络评论话语的就像一波又一波的风暴一样,不断席卷短视频平台评论区。而新的泛娱乐化的话语又在这个富于“营养”的“温床”中被滋生了出来,最后形成了一种潜在的破坏性很强的话语结构弥散在评论区和人们心中。而在这种情况下,评论区中存在一类直指这种泛娱乐化的批评话语,揭示了这种泛娱乐性的弊端,对抗着充斥在这种话语间的不平等权力,并且获得极高的点赞量,甚至盖过了泛化的娱乐性话语,给人以清醒和反思。
(四)批评对象具有商业性。批评话语指向短视频所推送商品价格、商品在视频中的嵌入方式、视频背后资本运行规则等都是对于视频商业性的批评。商业性已经愈来愈成為短视频的核心属性,这背后是因为资本运作与短视频这一审美文化文本的结合,资本利用了短视频的一切属性,将艺术性、娱乐性、科技性、传媒性等一系列属性进行收编,让短视频事实上变成了资本化的视频和视频化的资本。首先,“在这种运营模式之下,网络文学作品就像定制的产品一样从不同的流水线窗口流出,然后被贴上精密分类的标签”[5]。然后,我们在使用短视频平台时,进入平台的一刻就会被推送一则广告,且广告后续会被有规律地、有目的地推送至用户的短视频流之中。有时,沉浸在视频流之中的观众其实处在一种游戏心理带来的高峰体验之中,他们会有一个无意识的假定——下一则会是一个正常的短视频,然而事实是广告会每隔几个短视频出现一次,并且基于互联网强大的大数据分析,总是能根据观众投其所好地投放广告,有相当一部分观众会“被安排”购买,进而拉动观众在平台的商业消费。其次,很大一部分短视频本身就带有了严重的商业属性,无论是如何精巧的故事、精致的画面、动人的舞姿、姣好地外貌,这些特质最终都指向了拉动观众商业消费。甚至一些短视频打着正能量地旗号,利用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作为中心素材,大肆创作,调动观众的同情心,最后却只是让观众为他橱窗或链接里的商品买单。这无非是在吃弱势群体的人血馒头,这样的创作者道德感丧失、人性麻木。再次,资本逻辑运作会不停地收编普通用户,活跃在视频平台上的各大“工会、公司、品牌”会针对因种种原因火起来的普通用户进行收编,让他们站在某种商业立场上进行视频创作。最后,视频评论区中的评论也和资本产生强联系,不止于在评论区简单地附上商品链接,而且各大品牌和商家会针对不想被收编的普通用户做出一种折中的处理办法,那就是一次性地购买视频创作者所火的视频的评论,让创作者在自己的评论区中打出相应的商品广告,引导观众购买,这也就是为什么用户在刷到一条商业性很弱的普通用户创作的视频后,打开评论区却能看到一条商业推广评论的原因。所以,商业性作为批评对象的一个最本质的属性,是无孔不入的。这样的资本逻辑滚动起来让这个“雪球”越来越大,最终变成了一个不受控制的怪兽,不停地对新的视频、新的评论进行收编,让整个平台充斥着一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短视频就逐渐成了披着娱乐和艺术外衣的资本机器。而真正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逻辑滚动给人类的思维方式、精神世界和文化带来的弊端,人们在这个过程里不断地外化、异化,最终成了资本的奴隶,人们的理性和批判思维正在被不断地消磨掉。而在这种境况下,有些批评话语剑指这种不合理的逻辑就变得弥足珍贵。有些人通过理性的分析,在评论区中揭示商家的询唤机制,揭示人们的思想被资本控制,揭示短视频中的商业骗局都成了一种清醒姿态的抵抗,成了对批评对象这三个属性中最本质属性的批判。
三、标点符号和动画表情被赋予批评性
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中的标点符号和动画表情成了重要的批评工具,他们被赋予了批评性。
“契合网络文学的特点,才能开展网络文学的有效批评。”[6]而网络上充斥的一类标点符号和动画表情就满足了这样的契合,很好地承担了一部分批评功能。除语言文字外,在短视频评论区中的标点符号和动画表情拥有了比其实际意义更为复杂多样的意义,它不再表征着它原来的意义,而新生成的意义则有很大一部分指向了批评对象,具有了批评性,成为了重要的批评工具。在其他批评方式中,如学术批评,其重要的批评工具是文字或图表,一次批评活动基本上通过文字来传情达意,理性思辨和观点输出,最多将统计数据、计算数据等做成可视化更高的图表来辅助文字论述。而在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中则不同。首先,由于平台的评论规则限制,评论的篇幅往往较短,在有限的篇幅里表达更多的批评观念和态度成了重要的问题,而批评主体们首先将目光聚集在了标点符号之上。运用有限的标点符号和评论空间进行评论,就必然导致标点符号意义的创造与重塑。而动画表情以人的各式表情为模板和素材,具有直接的表情达意效果,而批评主体们在这些效果上进行意义的再赋予,对固有的动画表情意义进行解构,又形成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内蕴和多样的运用方式。
(一)标点符号作为重要的批评工具。它的使用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中对于问号的使用法则,“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7]8“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7]8。而在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中对于问号的使用已经完全脱离了其原本的“表疑问”的意义和上述使用方法,生成了更加复杂、多样的意义。在更多的文本中,“?”表示一种“反驳、不认同、讽刺与嘲笑”。而在使用方法上,问号常常单独出现或连续出现,形式如“?”或“???”。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中对于省略号的使用法则,“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7]11“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7]11“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7]11。省略号的使用在评论区中,更多的代表“无语、不认同、观点有待商榷”之类的意味,是一种无言的抵抗(然而事实却并非真的“无言”,因为他还是说了:“……”)成为了一种带有反抗力量的意义表达。上述两个标点符号例子的意义表达之中其实暗藏了批评的价值判断逻辑,这些标点符号总是有意无意地对短视频中出现的价值观念做出抵制、揭示或谈判。当视频中出现了有悖于评论人认知中常理的行为举动,或者其疏离了评论者对某一观点的认知,评论者往往打出一个带有新意味的标点符号,对其做出价值判断。所以,作为标点符号,构成了这种批评话语的重要一维,成为了重要的批评工具。
(二)动画表情成为重要的批评工具。而由于平台往往有字数限制,所以其推出的各类各式的动画表情承担了更多表情达意、营造语境、完善话语的工作,自然也就充当了重要的批评工具。在各类短视频评论区中,有价值的批评多使用一些表达怀疑、无语、疑问等意味的动画表情,而更加高级的反讽式批评则更是用积极正面表赞同的动画表情来批评对象的。如对于微笑表情的使用,微笑表情的官方定义就是“愉快、欢乐、友好的笑”,但是“在‘微笑之余,其含义还落到了符号设计者的意图定点(官方定义)之外,发展出与原意截然不同的不友好、嘲讽、无奈等负面解释项”[8]。这些表情是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中批评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成为了这种特殊批评话语的重要特质,批评话语利用动画表情更加精确地表达出批评思想,利用这种妙趣横生的表现手段来揭示充斥在网络自媒体短视频及其评论区中的不平等话语权力。可以说动画表情已然成为了批评主体在生产批评话语时的有力工具。
四、结语
总而言之,批评主体只能是评论者和创作者,而很大程度上批评主体身份的双重“假面”构筑了其隐蔽性,这带来的优势是更加自由自发的批评意识、更加真实的批评结果和更加直给质朴的批评风格,劣势是会让主观性过分参与批评活动,导致批评的主客失衡。而批评话语所指涉的批评对象有两个:一是那则短视频,二是评论区的其他评论。上述的这两个批评对象其实拥有多重属性,当批评活动发生时,批评对象之所以能成为批评的对象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这些属性,对批评对象的批评实际上是对于对象身上这些可批评的属性进行批评,而在这些属性中,艺术性、娱乐性和商业性是最为核心的三个属性。而从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中的批评话语来看,标点符号和动画表情拥有了比其实际意义更为复杂多样的意义,它不再表征着它原来的意义,而新生成的意义则有很大一部分指向了批评对象,具有了批评性,成为了重要的批评工具。这三个特性彰示着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的复杂性,这里危机与机遇并存,如何化危机为机遇,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用好这柄双刃剑,关键在批评。
随着科技、社会、教育的发展,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观念、新挑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这些技术与观念的变革映射到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中就让这个小小的天地展现出了不亚于当今风起云涌的社会一般的复杂性,而在这样极不稳定、流变性极强、大众参与度极高、开放性又极强的网络自媒体短视频生态环境中,大众极易被牵引和诱导,批评活动的积极参与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样的网络自媒体短视频景况下,激浊扬清、褒优贬劣是批评家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学理性、思辨性、逻辑性极强的学刊批评又因为是一种“精英座谈”而疏离于大众的现实生活和网络自媒体短视频,再独到的思想火花和深刻观念也囿于学术圆桌,无法下沉至大众。“人文主义的对话批评一定是一种开放的人文主义、开放的对话批评。”[9]而对于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中批评话语的研究就是在寻找散落在网络自媒体短视频评论区中批评话语中的那些闪耀的真知灼见和知识火花,理清其基本的特性,以便于让精英批评的深刻思想更好地下沉至最细致入微的文艺细胞之中清毒祛病,让中国网络文艺更好地在纷扰繁杂的网络生态中保持清雅。
参考文献:
[1]田承龙.再论网络媒介时代互联网影视艺术批评场域的生成[J].四川戏剧,2021(4):19-24.
[2]周兴杰.网络文学批评形态的区隔与和融[J].中国文学批评,2022(3):152-160.
[3]葛红兵,叶片红.大众传媒时代艺术批评标准问题之我见[J].艺术百家,2007(4):14-17.
[4]王黑特,王若楠.论娱乐性自媒体短视频的游戏精神[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3):92-95.
[5]闫海田.中国网络文学“先锋性”问题新论——“关键词”或“新概念”生成[J].当代作家评论,2021(6):19-28.
[6]汤哲声.网络文学发生机制的关联性研究与批评标准的构建[J].小说评论,2022(1):170-17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J].语文建设,1996(9):7-12.
[8]张放,杨颖.网络表情符号的信息效应——基于“迷之微笑”的实验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8):42-47.
[9]何言宏.批评文化的转型与重建[J].文艺争鸣,2021(9):1-3.
作者簡介:宋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批评、批评理论、媒介批评。
编辑:宋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