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订单定向与非定向医学生的学业表现差异研究

2023-08-03 10:46张成龙李丽娇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培养质量学期

张成龙 李丽娇

[摘 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是我国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举措。为了评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学业表现,基于西南地区一所医学类院校中医学专业12年的学籍数据以及七届已完整培养的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课程成绩数据,使用差异检验和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发现:12年来该校定向生的招生规模先扩大后缩小,扩招期定向生的人数高于非定向生,且与非定向生相比定向生入学前的背景特征也处于更加弱势的一面。然而,他们的学业表现差异并未显著扩大,扩招期定向生的学期GPA略低于非定向生,但两者的课程不及格率没有显著差异。在综合考虑定向生培养政策的目标和实际实施效果后,有充分的理由认为适当的降分扩招并没有降低定向生的培养质量,还能一定程度上实现基层医疗人才的规模化培养。

[关键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招生规模;学业表现;学期;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4-0019-09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4.004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以来,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下文统称为“定向生”)的招录与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基层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据一些学者统计,截至2021年该政策已为我国农村基层培养了6万①多名优秀的全科医学人才1,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该政策还会继续实施2。由于特殊的招录与培养方式,定向生与普通招录的学生(下文统称为“非定向生”)有很大差异,最为明显的是两类学生的录取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式完全不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主要招录农村生源,实行单列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提前批次录取的招生方式,录取后需与培养高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的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宿费,并补助一定的生活费,毕业后需按规定参加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合计不少于6年。

政策的刚性约束使得定向生在入学前的背景特征和择业方面处于相对较弱势的一方,以致他们在进入学校后可能会面临一些学业上的困难,进而体现在他们的学业表现上;那么,定向生的学业表现如何?和非定向生相比会更差吗?已有研究已经为这两个问题提供了一些证据,认为定向生的学业表现会显著弱于非定向生,只是限于早期定向生的招生规模,这些研究主要以小样本短期截面数据为主,结论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定向生招生已历时十余年,从政策实施至今,尽管整个大政策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但十余年中国家的政策还对一些西部省份和地区加大了支持力度,大幅增加了国家定向生的名额,一些省份和地区在国家计划之外也实施了省级甚至地市级的定向生培养项目,使得一些培养院校扩大了定向生的招生规模。这些培养院校中定向生的扩招,事实上为评估定向生的学业表现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条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试图以西南地区一所医学类院校十余年中的一段定向生扩招期为条件,借助扩招前后的学籍和课程成绩数据,来进一步回答定向生的学业表现是否真的弱于非定向生以及扩招是否会降低定向生的学业表现这两个问题,以期能从扩招前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学业表现差异及其变化上来了解降分扩招是否会降低定向生的培养质量。

二、文献回顾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和那些采取专项倾斜、定向培养等方式招生的学生通常都被视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来自教育社会学或教育经济学等领域的理论通常认为弱势大学生入学前的背景特征如户籍、家庭经济水平、高考分数等处于较弱势的地位,并且此类学生入学前的背景特征也会延续到入学后的各种大学学习经历之中,使得他们的学业表现会继续弱于普通学生。然而,聚焦于非医学生类的一般弱势大学生(如农村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第一代大学生等)或招生倾斜政策下的专项生的学业表现的研究还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结论。部分研究认为由于入学前在学业基础方面存在差异,弱势学生和专项生的学业表现在整个大学期间都会明显弱于普通学生[3-5。也有研究得到了相反的结论,一些研究发现弱势大学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迎头赶上,在大学后期他们的学业表现和综合能力便会追赶上优势学生[6-8,还有研究发现弱势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都不弱于优勢学生9。一些学者认为弱势大学生具有的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以及学校化的心性品质等非认知能力是他们能取得较好的学业表现的原因10,而且相比于优势学生,弱势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在大学期间会提升得更多11

相比之下,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学业表现进行评估的研究较为匮乏,一些零星的文献认为定向生的学业表现显著低于非定向生。早期一项针对临床医学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研究发现,尽管他们在高考录取分数上不存在差异,但定向生第一学年的成绩还是显著低于非定向生[12,仅一个班的定向生与非定向生13门课程的比较也发现定向生大部分课程的成绩也更低[13。罗娜14对定向生与非定向生一学期的6门课程成绩的比较分析以及胡笑甜等[15对定向生与非定向生一学年的平均课程成绩的比较分析也有同样的发现。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也发现,定向生自我报告的学习成绩显著低于非定向生16。针对某门课程中定向生学情的个案分析还表明,定向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不足可能是导致他们成绩不佳的原因17。有研究中还提及参与定向生培养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也直观反映定向生的学习成绩低于普通学生18。定向生的专业承诺、学习适应情况也较非定向生更低,学习倦怠情况却更高19。此外,既有文献认为定向生入学前的高考成绩低、学习能力不足20,入学后的专业认同不高21,在校期间感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和因定向到基层就业导致的学习积极性较低22以及学习动机不足等23,被认为是他们学业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总体而言,对大学中的各类非医学类弱势大学生的研究较为丰富,但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研究型大学,并且一般的弱势大学生、专项生并非像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一样有定向到基层就业的刚性约束,因此研究结论很难推论到医学定向生身上。直接关注医学定向生学业表现的研究结果较少,也比较分散。一些研究以一所学校的某一届学生、某一学期或某几门课程的截面性数据为主,受到样本量或短期数据的限制。另外,对于定向生扩招是否对其学业表现带来影响这个重要的问题,已有文献还鲜有关注。以上这些研究发现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都提醒我们需要对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学业表现持续不断地进行评估。

三、数据、变量与分析模型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样本

本文选取一所西南地区医学类院校五年制中医学专业的定向与非定向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该大学2011—2022年定向生与非定向生中医学专业②招生共计5 142人,其中定向生1 872人。如图1所示,自2011年实施定向生招生以来,该校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录取人数和比例有较大的变化,最早的三届定向生的录取人数明显低于非定向生。最为明显的变化发生在2014年,当年非定向生的录取人数降低,而定向生的录取规模明显扩大,相较于2013年增幅近100%,并超过非定向生一直持续到2018届。因此,2014—2018年属于定向生的扩招期,自2018届后定向生的录取规模又不断缩小,而非定向生的录取规模又大幅扩大。

考虑到在校期间学业表现的整体可比性,本文选取2011—2017届已完整培养了的七届学生来分析扩招前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差异及其变化,共计2 549人,其中定向生1 117人。已完整培养的七届学生的课程成绩数据包括了学生在校期间五年十个学期修读的全部课程成绩,这使得我们不仅可以从长时趋势把握定向生的学业表现变化,还可以对定向生在校期间的完整的学业表现作出整体的评估,而非只是关注他们在某个单一时点的学业表现,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对定向生的学业表现研究中存在的只使用短期截面数据的问题。另外,更为难得的是,如图1所示,本研究中的大学有一段明显的定向生扩招期,政策的调整改变了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比例,可以更为有效地来评估扩招对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学业表现的影响,这在以往的研究中还较为少见。

(二)研究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为学生的学业表现,衡量学业表现的变量包括学生的学期GPA和课程不及格率。学生的学期GPA通过学生每一学期修读的课程成绩测算得来,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出每位学生每个学期的百分制的GPA。GPA=Sum(score×credit)Sum(credit)

公式中,Sum(score×credit)为学生在某一学期所修课程的学分成绩的总和,Sum(credit)为该学期所修课程的学分总和。由于本研究中的对象是医学生,根据该校“3+2”的培养模式,大四下学期和大五上学期安排的都是临床实习,只有很少量的学生(242人)在大四下学期选修了几门课,大五上学期则完全没有课程成绩,因此剔除了这两个学期的GPA。学生的课程不及格率为成绩不合格的课程数与修读课程总数的比值。

本研究的核心自变量包括学生的录取类型和是否属于扩招生。录取类型依照学生的学籍信息将学生分为定向生与非定向生两类。是否属于扩招生,则按照上文中定向生的实际招生调整情况,以2014年作为扩招的分界点,将学生分为扩招前和扩招后两类,2011—2013届为定向生扩招前学生,2014—2017届为定向生扩招后学生。此外,学籍信息中包含的学生的高考成绩、性别、民族、户籍、是否应届、高考类型、生源地省份等变量也会被纳入后续的模型中,从而来分析这些因素对定向生学业表现的影响。以上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结果如表1所示。

(三)数据分析方法

本文首先按照上文中定向生与非定向生历年的录取人数调整情况,采用描述性和差异检验的方法分析定向生扩招前与扩招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基本特征差异,主要包括高考成绩、性别、民族、户籍、是否应届、高考类型等差异。

其次,同样采用描述性和差异检验的方法分析扩招前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学期GPA和课程不及格率差异。

再次,通过构建交互项模型来分析扩招前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学期GPA和课程不及格率差异的变化。交互项模型如公式(1)所示,其中,因变量performance为学生的学期GPA或课程不及格率,X表示学生的录取类型,Y表示是否属于扩招期学生,Zi是一系列学生的特征变量,包括高考成绩、性别、民族、户籍、是否应届、高考类型、年份、学期和生源地省份。

Performance=β01X+β2Y+β3XY+ΣβiZi+ε(1)

最后,按录取类型分组回归来分析定向生、非定向生的背景特征对他们的学业表现的影响,从而识别影响定向生学业表现的主要背景因素。分组回归的模型也和公式(1)类似,同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但分组回归中的自变量只包括高考成绩、性别、民族、户籍、是否应届、高考类型,同时控制学期、年份以及生源地省份。

四、实证结果

(一)扩招前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特征差异

如图1所示,12年来该校定向生的招生规模先扩大后缩小,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扩招期,扩招期不仅定向生的人数高于非定向生,且他们相比非定向生处于更加弱势的一面。具体表现为定向生扩招前最早两届定向生的高考录取成绩比非定向生要高,而扩招后定向生的高考录取成绩明显比非定向生低,且少数民族、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也增高。总体而言,如表1所示,扩招期定向生人数大幅增多,但定向生在高考分数、少数民族以及农村籍比例方面却处于更加弱势的一面。扩招前(2011—2013届)定向生的高考成绩平均高于非定向生7分,差异仅有10个标准差;扩招后(2014—2017届)定向生的高考成绩平均低于非定向生23.7分,差异达到46.2个标准差。除了高考成绩以外,扩招后定向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显著提高了13.6%,农村籍学生的比例也顯著提高了6.6%。

早两届定向生的高考录取成绩比非定向生要高,而扩招后定向生的高考录取成绩明显低于非定向生。这并非由于扩招前后的特殊录取划线导致,最可能的原因是前两届定向生开始招生时招生计划较少,加之最开始时考生对定向生这个新政策抱有的某种期待以及政策具有的激励性都可能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吸引力。之后随着定向生招生计划的增多,而且还有一定比例的地州市政府委培的省级定向生招生计划,从而使得定向生的录取分数变得比非定向生低。另外,扩招后定向生中少数民族、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增多这一发现和有的调查有不一致的地方,胡丹等[24对江西、青海和广西4所承担定向生培养院校的调查发现,相较于2015届,2016届中农村籍定向生的比例下降了很多,且低于普通五年制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本文并没有讨论具体原因,只能推测可能是在政策实施的头几年受到免除学费等的激励,一些非农村生源也选择了报考定向生[25,也可能是各地政策的不同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导致。

(二)扩招前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学业表现差异

图2描述了已完整培养的七届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平均学期GPA和课程不及格率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扩招前2011届和2013届定向生的学期GPA高于非定向生,扩招后定向生的学期GPA都略微低于非定向生,差距在0.9—2.6分之间,全体定向生的学期GPA低于非定向生1分。对于另一个衡量学业表现的重要指标课程不及格率而言,七届全体定向生的不及格率为2.9%,非定向生的不及格率为2.5%,他们之间无显著的差异。扩招前2011届和2013届定向生的不及格率分别显著低于非定向生1.1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而扩招后仅有2016届定向生的不及格率高于非定向生1个百点,其他届并无显著的差异,扩招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课程不及格率并无显著的差异。另外,扩招后全体学生的学期GPA提高了0.4分,课程不及格率增高了0.9%。因此,总体上来看扩招后全体学生的学业表现也没有降低。

图3描述了扩招前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在校期间每一学期的GPA差异。首先,从图中可以看出,扩招前2011—2013届定向生与非定向生每一学期的GPA差异非常小,而扩招后2014—2017届定向生与非定向生每一学期的GPA差异也是略微扩大,但扩大的幅度较小。其次,无论是定向生还是非定向生在校期间前三年的学期GPA基本不变,从大三下学期后学期GPA都有所提高。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前三年以大量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课程成绩大多是通过标准化考试来评估,后两年开始进入临床医学院,进行临床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毕业实习,课程成绩评价形式较为主观和灵活。

(三)扩招前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学业表现差异的变化

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扩招后,定向生的学业表现略微弱于非定向生。那么,整体上扩招给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学业表现差异带来了多大影响呢?我们按照2014年定向生扩招人数和录取分数降低这一招生调整情况将全体学生划分为扩招前与扩招后两类,进一步构建录取类型与扩招与否的交互项模型来检验扩招前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学业表现差异变化,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在没有控制高考成绩等变量的情况下,模型(1)的交互作用表明扩招前定向生的学期GPA略微高于非定向生0.28分,而扩招后定向生的学期GPA却比非定向生低1.8分,也就是说扩招使得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学期GPA差异扩大了2.1分。在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模型(2)的交互作用表明扩招前定向生的学期GPA高于非定向生0.4分,而扩招后定向生的学期GPA略微比非定向生低0.6分(差异扩大了1分)。

对于另一个衡量学业表现的指标课程不及格率而言,在没有控制高考成绩等变量的情况下,模型(3)的交互作用表明扩招前定向生的课程不及格率显著低于非定向生1.2个百分点,而扩招后定向生的课程不及格率高于非定向生0.5个百分点,差异极其微小,扩招反而使得差异缩小了1.7个百分点。在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模型(4)的交互作用表明扩招前定向生的课程不及格率显著低于非定向生1.2个百分点,而扩招后定向生的课程不及格率和非定向生完全没有差异(差异缩小了1.2个百分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扩招后定向生的学业表现有所降低,学期GPA略微降低了0.7分,而课程不及格率增高了2.1%。以上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降分扩招定向生后,定向生和非定向生的学业表现差异发生了反转,定向生不再具有优势,他们和非定向生的学业表现差异也略有扩大。

五、总结与讨论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是扩充和提升我国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和质量的重要举措,受政策的支持和约束,定向生一般被视为同类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定向生扩招背景下,他们具有的一些天然弱势的特征可能导致他们在校的学业表现处于更为劣势的一方。本文利用一所医学类院校中医学专业2011—2022年的招生和学籍数据以及2011—2017届已完整培养的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课程成绩数据,对该校历年来定向生的招生趋势及其中扩招前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背景特征、学业表现差异以及影响定向生与非定向生学业表现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首先,12年来该校定向生的招生规模先扩大后缩小,扩招期定向生的人数高于非定向生,且与非定向生相比定向生入学前的背景特征也处于更加弱势的一面。具体表现为定向生扩招前最早两届定向生的高考录取成绩比非定向生要高,而扩招后定向生的高考录取成绩明显比非定向生低,且少数民族、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也更多。其次,定向生扩招前定向生在校期间的学期GPA和课程不及格率这两个学业表现指标都略好于非定向生。然而,扩招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学业表现差异发生了反转,扩招期定向生的学期GPA略低于非定向生,但他们的课程不及格率没有显著差异。

尽管扩招后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学期G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但综合来看并不能反映出降分录取会显著降低他们的培养质量。首先,按整体百分制来衡量,扩招后定向生的学期GPA只比非定向生低1.8分(差异为16个标准差,而扩招后定向生的高考成绩低于非定向生46.2个标准差),因此实难有效地区分出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差异。其次,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课程不及格率总体上不存在差异,且降分扩招后依然如此。一项有代表性的调查还表明定向生对在校期间的课程整体质量的满意度比非定向生更高[26。从教育不平等的视角来看,以上这两个发现也是支持了高等教育具有均衡器(equalizer)作用的观点[27。本来处境相对不利的定向生进入大学后,学业表现并没有显著降低,意味着学校的培养使得他们在人力资本上获得了较多的增值,这对于定向生改变其自身劣势地位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具有降低社会不平等的重要功能的体现。最后,从定向生培养政策的目的和十余年的实施效果来看,定向生培养已为我国的基层(尤其是西部地区)医疗队伍充实了大量的全科医学人才,有效地提升了基础医疗服务的质量。几项重要的对定向生的就业与履约效果、毕业后的职业表现和发展等评估的研究都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发现。比如,张超等[28对中西部4所医学院校的首届定向临床医学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的履约率达99.3%,后续的追踪研究发现两年、三年后的履约率依然达99%和98%[29-30,五年后的履约率也达94.9%[31。还有研究认为,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经过医学院校系统培养的定向生的人力资本还明显高于目前在职的乡镇卫生院医疗人员32,而且毕业后定向生的工作绩效表现也不弱于普通医学生,比如他们在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和自我报告的工作绩效上和普通医学生并无明显的差异33。这些发现都从不同侧面表明,定向生的培养质量还是较高的。因此,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扩招一定数量的农村弱势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并不会降低定向生的培养质量,反而能实现基层医疗人才的规模化培养,长期来看会具有很大的公共價值和社会效益。

当然,也不能完全忽视降分录取后定向生的学期GPA略低于非定向生这一事实。一方面,本文的分析发现入学前的高考成绩和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业表现紧密相关,入学前的高考成绩、背景特征等差异继续延续到入学后的学业差异上,这和以往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即能力基础依然会是预测学生大学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34。因此,对于定向生的培养院校来说,为了更好地提升定向生的培养质量仍然需要对定向生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在培养期间可以定期地关注那些高考成绩明显更低的定向生,如果发现他们学业面临困难要及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业指导。另一方面,定向培养政策的规制效应导致的专业认同度较低、学习动机不足等也是影响定向生学业表现不佳的原因,在培养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对定向生的政策理解度、职业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等作更多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如此,才能更好地将定向生培养为可以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的高质量的医学应用型人才。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医学是非常强调技能和实践性的专业,对于医学生而言除了GPA和课程不及格率两个学业表现指标外,其他的包括科学和学术能力、临床能力、健康与社会以及医德等素养也尤为重要[35。因此,除了重视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学业表现差异外,未来的研究还需要系统地去评估这两类学生其他能力和素养的差异。同时本研究的对象仅限于一所医学类院校的中医学专业学生,无法代表范围更广泛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群体,研究结论的普遍性有待在范围更广的学校和群体中进行考察。

注释:

①该处引用的数据只包括国家定向生,国家项目每年为中西部地区培养约5000名订单定向医学生。除国家支持的中西部地区计划外,一些东部省份也开展了本地区的定向生培养,很多中西部省份在国家计划之外还增加了省级甚至地市级定向生培养项目。

②该校还招收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儿科学、中西医结合方向、中医美容方向等学生,还有少量民族医学(比如傣医学)方向的定向生。为了能更為准确有效地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将定向生与非定向生限定为没有明确方向的中医学专业,这两类学生除了录取和就业方式不同外,他们的专业培养方案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22][25][32]刘晓云,贾宗林,刘民,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的设计、实施及未来走向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2(22):2691-269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9/23/content_5546373.htm,2020-09.

[3][20]卢晓东,于晓磊,陈虎,等.基础教育中的城乡差异是否在大学延续——高校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的实证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01):56-60.

[4]王小虎,潘昆峰,吴秋翔.高水平大学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学生的学业表现研究——以A大学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5):66-75.

[5]王严淞,马莉萍.“双一流”大学招生倾斜政策下弱势学生发展的追踪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21(01):89-96.

[6]熊静,余秀兰.研究型大学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学习经历差异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02):46-55.

[7]牛新春.迎头赶上:来自不同地域学生的大学学业表现的实证案例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01):91-101,124.

[8]吴秋翔,崔盛.鲤鱼跃龙门:农村学生的大学“逆袭”之路——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1):124-136,170.

[9]程猛,康永久.“物或损之而益”——关于底层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言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04):83-91.

[10]谭荣波,蔡华清.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城乡差异调查与分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06):25-28,44.

[11][27]许多多.大学如何改变寒门学子命运:家庭贫困、非认知能力和初职收入[J].社会,2017(04):90-118.

[12]刘振优.订单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状况分析[J].重庆医学,2012(16):1668-1670.

[13]毛磊焱,陈霖柏.免费医学生课程学习成绩比较分析——以赣南医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3(88):161-162.

[14]罗娜.就业因素对定向生与非定向生学习状况影响研究——以兰州大学医学院本科生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7(01):76-81.

[15]胡笑甜,姚小康,申莹.免费医学生学风状况的调查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1):26-27.

[16]卢若艳,李婷,林颖,等.福建省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生教育现状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02):123-125.

[17]谷鑫,成娟,陆家康,等.中医定向委培生的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22):33-36.

[18][24][26]胡丹,陈楚康,张超,等.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成效及存在问题[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8(09):28-33.

[19]狄英杰.临床医学定向生与非定向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3):17-20.

[21]高荣,孙业桓,万宇辉,等.安徽省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及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03):457-460.

[23]张柏松,胡丹,夏修龙,等.国内外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2(22):2698-2705.

[28]张超,陈楚康,张众,等.首届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05):27-33.

[29]王子岳,胡丹,张柏松,等.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工作意愿:基于四所医学院校的三年跟踪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1):57-62.

[30]张众,张超,黄明玉,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与规培:两年跟踪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8(09):34-39.

[31]程晓冉,张笑天,王静雅,等.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与履约:基于四所医学院校的五年跟踪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2(22):2713-2719.

[33]LI M Y,WANG Z Y,ZHANG B S,et al.Job performance of medical graduates with compulsory services in underserved rural areas in China: a cohort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2022(11):2600-2609.

[34]丁澍,繆柏其,叶大鹏.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29-31.

[35]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2021年中国医学生培养与发展调查报告[R].北京: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2021:71.

(责任编辑:刘丽)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Gap between Compulsory Rural Service Directed and Non-directed Medic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the 7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Students in X University

ZHANG Chenglong1,2,LI Lijiao3

(1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2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0,China;3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Yunnan 650500, China)

Abstract: The free training of rural order oriented medical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train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personnel in China.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rural order-oriented medical students,based on the 12-year enrollment dat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jor in a medical college in Southwest China and the course performance data of seven fully trained oriented and non-oriented students,the difference test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following findings: In the past 12 years,the enrollment scale of designated students in this school has expand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During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period,the number of designated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designated students,and compared with non-designated students,the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of designated students before entering the school are also in a weaker side.However,the difference in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did not increase significantly.The semester GPA of committed students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n-committed students during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period,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urse failure rate between the two.After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the objectives and actual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the policy,there are sufficient reasons to believe that the appropriate score reduction and enrollment expansion does not reduc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oriented students,but can also achieve the large-scale training of grass-roots medical tal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compulsory rural service directed medical students; enrollment scale; academic performance; semester; cultivation quality

猜你喜欢
培养质量学期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