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岳巍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朱小丽心里,诚信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动力。她忠于乡村教育事业,以“诚心待人、实心做事、以信立身”为行为准则,坚守诚信初心。她曾被评为“中国最受欢迎百位校长”“山西省道德模范”“并州‘四有好老师”“太原市教学标兵”,曾荣登“最美时代新人榜”,入选“太原好人”。
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来源于渊博的学识,还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1999年,朱小丽回到母校太原市小店区小店街道大村小学入职。到岗第一天,她真想转身就走。学校还是如从前一般,连最基础的体育设施都没有,只有一排低矮的校舍、一块简单的黑板、一些陈旧的桌椅和一个丢弃在墙角的小煤炉。有人劝她去更好的地方发展,但看着孩子们懵懂、渴望的目光,她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里,就一定要讲诚信,要留下来。秉持着诚信的人生准则和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她克服了条件的艰难,在每个冬日的清晨不间断地燃起角落的小煤炉,12年间,呛鼻的煤烟一直伴随着她,手上因频繁使用冷水而开裂的伤口是她的勋章。有一天,班上的一位小女生捧着半盒护手油,用青涩又胆怯的童音喃喃低语:“老师姐姐,抹上这个就不痛了。”就这样,她凭借诚信与学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她接手棘手的“问题班”已是同事们默认的常态。面对接连换了三位老师仍状况百出的“问题班”,她临危受命,一边扎进班级找问题、析症结、补短板,一边挨家挨户家访,倾听家长意见,并向家长们承诺一定会带好这个班。经过无数个“白加黑”的“疯狂”,这个班级的语文成绩从全镇第22名提高到第4名,英语成绩从第22名提高到第2名,她也逐渐赢得了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2013年,她成为了校长,“办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学校”是她的目标与承诺。在她任教的学校中,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家中是常态。朱小丽对留守儿童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她不仅义务为孩子们讲解功课,还把自己的家当作“留守儿童之家”,当起了代理家长和校长妈妈。她组织孩子们开展阅读、书法等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眼界,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在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朱小丽一直诚信待人,只要是她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兑现。有一个小男孩令朱小丽印象深刻:他身体瘦弱,头发蓬乱得几乎粘到一起,双手的污垢清晰可见。开学第一周,这个孩子就经常迟到甚至不到。带着疑惑,朱小丽走进了他的家,当看到孤僻的孩子躲在床底时,她被深深触动了。于是,她积极与孩子父母沟通,希望放学后能把孩子领回她的家中,辅导孩子写作业。一开始,孩子不敢多说话,总是怯生生的,她答应孩子写完作业就奖励他一张红星贴纸,上课回答一次问题就为他讲一个故事,不打闹就把他带回老师家一起吃饭。寒来暑往,在诚信和爱的温暖下,孩子渐渐发生了积极的改变。6年的相处,孩子早已把老师当作亲人,即使毕业后,他也时常回乡看望朱小丽。
作为太原市小店区党代表,她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2017年社区拆迁,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曾经“千家灯火”的社区变得一片漆黑。眼看就要过冬,社区供暖、供电、供水都受到了影响,师生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也被瓦砾阻挡。她不等不靠,打听到别的学校有一台闲置的锅炉,“厚着脸皮”打下了借条;没有电就找拆迁指挥部、电力部门协调解決;路不通就托人联系大型机械来清理……拆迁开始后,面对没有家长接的孩子,她又带着老师们承担起了逐一落实学生姓名,主动联系家长确认接领时间的任务,保证了每一位孩子的安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拆迁完成后,一些家长陆续把转走的学生从其他学校转了回来。面对家长对她的信任和肯定,朱小丽感到无比欣慰。
2022年,朱小丽来到太原市小店区警民小学担任校长。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了老师们。她认为,只有打下真诚、信赖的基础,才能与新学校、新老师、新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只要对师生信守承诺、真诚奉献,师生自然就会信赖她。
她经常教导学生要诚实做人、诚信做事、诚恳求学,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她督导学校开好思政课及诚信课堂,着重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对学生进行诚信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诚信的重要性;注重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培养孩子的诚信观念,提升其道德素养。学校还设立了“诚信小明星”评价平台,奖励那些拾金不昧、文明守信的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提升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久而久之,诚实守信的种子在全校师生的心里慢慢发芽并长成了参天大树。
朱小丽不仅将诚实守信观念渗透于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中,还一直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在以诚信为基石建立起的志愿者团队中,她们可以做许多美好的事情。她与社区内700多户家庭建立起帮扶关系;对多子女家庭和困难家庭进行家访达1200余次;无偿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业,控辍保学率达100%。她的志愿服务范围也由最初的当代理家长扩大到了加入学雷锋志愿团、开辟爱心菜园等。她还常常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在行动中感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4年里,她从“老师姐姐”成为“校长妈妈”,从颇受质疑到师生尊敬,变化的是称谓和别人对她的看法,不变的是那颗真诚炽热的心、那颗支持乡村孩子求知的心。“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做人,诚实守信做事,只问耕耘,不求收获,以蜡炬之光引领孩子们梦想起航,以诚实守信诠释教育事业的信条。”朱小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责任编辑芦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