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心灵奇旅》的叙事及意识形态探析

2023-08-03 15:13李嘉聪
声屏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乔伊动画电影好莱坞

□李嘉聪

在经历了新冠疫情这场巨大灾难之后,人们的身心遭受创伤,而“活着”成为近几年来的热词。“灵魂不会被压垮,压垮你的是生活啊!”为让饱受疫情折磨的人重燃生活的激情,迪士尼公司与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为人们呈现一部更适合成人观看的动画电影——《心灵奇旅》,重在宣扬“活好当下,珍惜每一分钟”的普世价值观。该影片运用独特的叙事方式传达出积极健康的意识形态,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即时体验,更是带给观众直面生活的勇气。

该影片围绕着黑人乔伊的逐梦、将死、复生的经历展开,在惊险的历程中遇到了厌世的22 号灵魂,这个早熟的灵,一直找不到自己对于人类生活的兴趣,于是“二人”携手返回地球寻找生命的真正意义。《心灵奇旅》将死亡作为审视人生意义的契机,让观众重新定义“活着”的内涵,试图以娱乐的方式传达后疫情时代人们生活的艰难,让人们感受到“生命永远是最珍贵”的真谛。该影片在继承好莱坞传统叙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并传达出好莱坞电影在后疫情时代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集中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1]而动画电影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常常是通过叙事和影像来传达的。本文就将从叙事的角度切入来探究好莱坞的文本话语转型和意识形态输出。

重拾好莱坞经典叙事体系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2]电影刻画现实,描绘现实,无限接近于现实,而动画电影在接近现实的基础上对现实存在进行了重构,将一个虚构的存在作为叙事的开始,并将其带入到一个极具可信度的空间,以此来达到叙事的效果,这也是好莱坞电影惯用的叙事惯习。之前的影片《寻梦环游记》的叙事就是如此,主人公进入阴间,在阴间处理“梦想与亲情”的对立。《心灵奇旅》作为后疫情时代的动画电影,重拾好莱坞惯用的叙事技巧,从梦想、死亡主题出发,采用别样的视角审视生命。

叙事母题延伸。梦想一直以来都是好莱坞动画电影创作主题,《心灵奇旅》也不例外。主人公乔伊是一个极为平凡的黑人,热爱爵士乐却没有遇到自己的伯乐。乔伊这样一个平凡人,爵士乐就是他的梦想,为了保持热爱,一直在学校兼职当音乐老师,他希望可以用自己对爵士乐的激情感化学生。“在好莱坞构建的美国梦中,每个人都是平民英雄,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创造出自己的奇迹……”[3]在《心灵奇旅》中,仍然围绕着梦想的主题展开,乔伊在不得志时偶然遇到了可以登台演出的机会,在一切都看似要成功之时,乔伊的命运发生了突变。好似在疫情中,每个人都怀揣梦想,有着自己的规划,想要做自己的“超级英雄”,命运却并非如此,疫情斩断了许多人的逐梦之路。在《心灵奇旅》中不单是传统追逐梦想的叙事,乔伊在即将登台时发生了意外,掉入到井盖里生命面临威胁,此时乔伊想的不是梦想而是死亡。

死亡这一母题,在之前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当中一直都是比较忌讳的,这与美国文化有很大关系的。死亡在早期好莱坞动画电影中都是被其他形式所替代,呈现出一种美好的感官体验,比如《睡美人》中公主以沉睡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获得真爱之吻便可苏醒。从《寻梦环游记》开始,好莱坞动画电影开始正视死亡,影片大半篇幅都在讲述主人公在阴间的历险,正视生命和死亡。

《心灵奇旅》更是引入了“灵魂”的概念,将死亡刻画得更为贴实。乔伊在即将实现梦想时遭遇飞来横祸,此时他到达了“生之彼岸”,即走向死亡。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乔伊满脑子只有自己的梦想,以此激发出他内心的叛逆,挣扎走出死亡掉落到心灵学院。心灵学院也可以说是生的起点,在这里的每一个灵魂都要完成训练,激发属于自己的火花从而作为生命进入地球。乔伊一个将要死亡的灵魂突如其来地从死亡之地转入生之来处,他比所有灵魂都渴望活着,因为他拥有自己的火花,即将成功的音乐梦促使着他,而帮助22 号灵魂寻找火花是乔伊活着返回地球的唯一办法,正如《福柯集》中提到的“身体在它的生死盛衰中带着对全部真理和错误的认同”,[4]乔伊在死亡过程中审视了死亡对于他个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心灵奇旅》整部影片对死亡和梦想这两个传统的好莱坞叙事母题进行了深刻的延伸,也摒弃了一些传统观念,不再把逐梦作为人生的唯一,也不再美化死亡,不再刻意回避死亡带给人的痛苦,而是在后疫情时代用奇特的方式把生命的意义展现给观众。

叙事视角。影片的叙事角度仍采用皮克斯动画电影惯用的外聚焦叙事视角,在这种视角下进行叙事,可以让观众融进叙事主体,更具有沉浸感和客观性。《心灵奇旅》将人物从自身的肉体中抽离出来,以灵魂的个体存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重新看待自身周围发生的一切。

乔伊是众多普通人的一个缩影,心中有自己的梦想火花却不免有自私的一面。在过去的生命中,乔伊对待身边的人都以诉说者的身份存在,诉说自己的梦想以及热爱的爵士乐,很少倾听他人;当灵魂脱离肉体之后进入到心灵学院时,乔伊不惜破坏秩序也要回到地球;乔伊冒充心灵导师指导22号灵魂,欲图抢走22 号的地球通行证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乔伊作为一个普通人是自私的。苏格拉底认为“在我们置身的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中,很少有东西能够唤醒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回忆起那曾经滋养我们灵魂的完美景象”。[5]当乔伊和22 号灵魂寻找返回地球的方法时,乔伊的灵魂误入到猫中,而22 号进入到了乔伊的身体当中。在误打误撞的各种巧合下,22 号开启了地球体验,乔伊作为猫也体会到身边被自己忽视的部分。在这种外聚焦叙事模式下,乔伊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真谛,他认真倾听朋友的梦想,第一次作为旁听者的身份重新认识了好朋友;西装破损时,母亲不再像以往一样反对乔伊的梦想,当22 号代替乔伊说出真实想法后还获得了母亲的支持,这与以往母亲在乔伊心中的形象是截然相反的。乔伊正是在这次的地球体验中意识到自己以前忽视的一切,他跳出了原有的认知,重新认识了真正的自我。

这种外聚焦叙事不仅体现在乔伊身上,同时也改变了22号的想法。22 号有着极强的厌世心理,它厌恶地球,厌恶作为人一样活着,它毫无欲望,对生没有任何渴望。在22 号进入乔伊身体之后,这是它第一次作为人存在,此时它的视角发生了改变,不再厌恶地球的一切,会因为一片落叶而惊喜,会因为一颗棒棒糖而开心,喜欢美食,喜欢坐地铁……这一切都让22 号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此时的火花就是好好活着。导演通过视角的转换让人物找到自我,重新认识自我,同时也转换了观众的视角,引导观众重新思考当下。

对乐观主义精神的重新诠释

好莱坞动画电影在此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无论是在叙事方式、价值取向还是角色塑造等方面都趋于成熟,并受到了各国动画电影制作的追捧。回看过去的动画电影大多都是围绕“美国梦”展开的,主要传达普世的价值观和本土化的美国精神,剧情的走向往往有着浓厚的乐观主义精神,善与恶有明显的区分,结局通常以大团圆形式呈现。比如在《机器人瓦力》中,瓦力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处理垃圾、收集人类物品,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接触到音乐,了解了音乐与爱情,凭借努力最终实现了梦想,收获了爱情。《勇敢传说》中梅里达为了获得自由,挣脱了包办婚姻的束缚,但她的叛逆给她的王国和家庭带来了灾难。看到这样的局面,梅里达不禁后悔,为了拯救家园,她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智慧让生活回归到从前的样子。在后疫情时代,这种传统梦幻乐观的电影虽然能够给人以激励,但大多只会停留在表层的情绪满足,并不会引起观众深层次的思考。面对后疫情大众心理的变化,好莱坞动画电影决定转型。

这一转型最突出的一点就在于正视死亡,摒弃了纯粹的“鸡汤”,所谓传统“家庭至上”的标准美国价值观也在后疫情时代下的动画电影中做出了新的尝试。从《寻梦环游记》开始,死亡话题已经逐渐重回大众视野,影片仍旧是从梦想出发,主人公有着炽热的音乐梦但受到家庭的阻挠,与之前电影当中大不相同的是,在主人公受到阻挠后进入到的是阴间这样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空间,人物的努力是在阴间这个特定的环境内展开,最终还是回归到家庭至上的理念上,仍旧是人物之间大团圆的局面。而在《心灵奇旅》中,它与之前都极不相同,影片的结尾并不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乔伊拿着22 号的通行证返回地球,获得母亲鼓励的他最终完成了自己登台演奏爵士乐的梦想,在看似美好的情况下,他对于眼前的成功和圆满犹豫了。最终,乔伊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进入忘我之境帮助22 号找回自我,并把地球通行证重新归还给22号。虽然最终乔伊可能还是回到了地球,但他的命运仍然是个开放性的命题。人们无从知晓乔伊最终是否真的回到了肉体中,是否坚持了自己的爵士梦想。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到“在此向他的死得能在的必然筹划、现身和在世,也就反过来确定了此在的存在,它的本真存在”。[6]该影片立足于“死亡”这一关键词来阐释生命本真存在的意义,用动画电影的形式展现别样的人生,将乔伊的各种心理变化表现出来,以此来提醒观众人生不止有梦想,更要在追逐梦想的时候多留意这途中的风景,尽可能地摆脱诱惑,珍惜当下生命的每个瞬间。它试图用动画的方式来诉说死亡这一敏感性的话题,通过可爱的形象表达在后疫情时代下生活艰辛、寻找生命本真的复杂情况,用恰到好处的温暖感化观众的心灵。

强烈的人文关怀及个人英雄主义

作为一部彰显时代精神和生命意义的动画电影,《心灵奇旅》对应了全人类在疫情之下对生活、对生命的渴望。影片向人们指出回归正常生活是生命的本质,实现了独特的时代精神,展现出对全人类的人文关怀。《心灵奇旅》作为好莱坞的经典动画电影,在后疫情时代下对主题做出了巨大的转变,但在意识形态的表达上仍难以脱离传统好莱坞电影价值观的传达。纵观美国动画电影,人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其独特文化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与一般的真人电影相比,动画电影在意识形态传达方面更加侧重于共同性的表达。儿童是动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因此,在创作时要避免复杂性,呈现出较为普遍的特征。然而,动画电影不仅仅是属于儿童,更是属于大众的。

经历过疫情的重创,人们面对生活中的繁杂事情愈发焦躁,《心灵奇旅》则帮助人们简化问题,回归到最本真的问题上,影片很好地回答了“为什么活着”这一重要命题,体现了极强的人文关怀。乔伊进入到心灵学院,便将他的灵魂置身于一个极为原始的环境当中,让他转移了注意力,摆脱了世俗的喧嚣和纷争,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命,审视了自己的梦想,真正追寻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温情治愈系动画中‘非英雄化’的角色塑造是对平凡人生活的发掘,恰当地表达了对平凡人的价值肯定。通过展现平凡的,甚至是弱小的人物和他身边所发生的日常故事,使观众找到自己的影子,发现真实的自我是温情治愈系动画的宗旨。”[7]《心灵奇旅》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体验,无论是在人物塑造还是逐梦等方面都区别于其他好莱坞影片。影片中的主角乔伊是典型的黑人形象,极为平凡,这种“非英雄化”的角色符合此类影片所表达的对平凡人生的肯定。黑人形象在好莱坞影片中大多是“他者”的存在,而在影片中并未过多强调乔伊的肤色问题,弱化了这个敏感性话题,他仅仅作为一个追求爵士乐梦想的普通美国公民。乔伊的人物形象如同现实中的人一样,他不完美拥有很多缺点,但也不乏闪光点。乔伊对于爵士乐的热爱胜过一切,甚至可以放弃一份稳定带有编制的工作。他也自私自利,面对死亡只考虑自己,一心只想借助22 号回到地球,为了拿到地球通行证采用了一切方法甚至对22 号进行言语攻击。正是这些不足之处,才使得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也符合好莱坞动画电影意识形态的表达。

《心灵奇旅》通过“非英雄化”的人物形象让观众产生认同感,对人物产生共鸣。乔伊进入荣耀殿堂看到自己过往所经历的一切,不免对自己产生怀疑,“失败者”的概念将他包裹起来。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和乔伊一样,回顾自己的过往很容易产生失败的想法,22 号说过“灵魂是压不死的,生活才会压垮你”,在心灵学院的经历让平凡的乔伊获得了重生。观众通过乔伊获得自我认知,在乔伊释放情感的同时也是观众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的时刻。

结语

《心灵奇旅》精确表达了治愈系动画电影的一贯理念,具有动画电影的趣味性和童真性,但也不乏对主题的升华,通过乔伊与22 号的惊险历程给予观众以生活的勇气。在《心灵奇旅》中,美国的意识形态被隐藏在电影的叙事当中。在后疫情时代,影片立足于治愈心灵,重拾好莱坞的经典叙事,从外聚焦叙事的角度审视自我,宣扬“认真活好每一分钟”的人文关怀,重新诠释了传统好莱坞电影的乐观主义精神,对死亡、梦想叙事母题进行延伸,正视死亡,让生命和灵魂在特殊的空间内重生。

猜你喜欢
乔伊动画电影好莱坞
乔伊想当建筑师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12月好莱坞精选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你是那个杀猪的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