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慧
在现代文化研究中,人们对“文化”这个词的定义超过了300条。尽管定位方向存在差异,但学术界普遍认为,任何一种文化必然包括集体心理价值和生活方式两大基本构成要素。《楚辞》作为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经典文献,经过千年沉淀,不仅对中华文明的集体心理价值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还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至今仍有重要价值。在当前中国各行业高质量发展之际,我们有必要对该文献进一步分析,挖掘其中的思想资源,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本文首先對《楚辞》的内涵与成书过程作简要概述,其次探析《楚辞》的文化价值,最后谈谈《楚辞》中的人文价值对现代的启示。
一、《楚辞》概述
(一)内涵
楚辞原指楚地的一种“歌辞”,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的楚国。作为一种新诗体,其节奏清新、歌辞丽句众多,多数诗句中使用虚词“兮”,读来朗朗上口,有“一唱三叹”之感。《楚辞》文本属于多首歌辞的集合,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神话、自然、风俗、艺术等。屈原作为《楚辞》的首创者,通过对崇高政治理念、浪漫主义艺术,以及对具有特色的楚地楚语的运用,将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即使今天的阅读者也深感其在激发内在生命之感动方面的力量。尤其是作者对内心情感世界细腻的描绘,远远超出了时代精神的限定,为后世塑造华夏文明的集体心理价值和生活方式提供了珍贵的思想资源。
(二)成书过程
从《楚辞》的成书过程来看,它经历了战国到东汉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收集、编纂者人数众多。根据南唐王勉《楚辞释文》中的内容,该文献被分为五组。
第一组:《离骚》《九辨》(宋玉编纂)。第二组:《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隐士》(淮南王刘安编纂)。第三组:《招魂》《九怀》《七谏》《九叹》(刘向编纂)。第四组:《大招》《异誓》《哀时命》(佚名编纂)。第五组:《九思》(王逸编纂)。
从收录的作品看,《楚辞》中的作品离不开屈原。现代研究认为,《楚辞》中的一部分作品属于原作,另外一部分则为他人纪念屈原之作。自屈原死后至《楚辞》成书是一个发展时期。进入明正德后,复古思潮的兴起掀起了新一轮《楚辞》研究,王夫之等人经过努力开发了文本中的价值。在当代,我们应本着“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理念,挖掘文本中的潜在价值,使楚辞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现代化改革中的思想资源。
二、《楚辞》的文化价值
(一)社会文化崇高庄严的理想
《楚辞》的创作者,从伟大的人格与高远的志向出发,提出了一种崇高而庄严的社会理想。这种被现代人称为“美美与共”的歌颂,与当时楚国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远游》中,屈原受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形影响,通过意象表达了自身面对这种社会现实而形成“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的高洁品格,同时又像用于比喻中所用的凤凰一样,最终选择了投江而明志。
在《九章》中,屈原反复提及“民”的问题,通过“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阐述了自己对民生疾苦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离骚》中的“皇天无私”“圣哲之茂行”遥相呼应,这种忧国忧民、痛恨社会不公、欲给民以康乐之境的“美美与共”理想,透露了他对圣君贤相的歌颂,表达了他对民德民生的体察,同时向世人揭示了在当时社会不成熟的条件下,楚国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尽管“美美与共”的社会理想在当时受到种种阻碍无法实现,但屈原仍然对上古圣君与世代贤相救世之事实、创造小康之理想矢志不渝,不惜通过向这种社会理想殉道的方式加以证明。由此可见,《楚辞》中的社会理想与后世儒家的社会理想并无二致,而且二者均强调了“民视”“民听”“举贤授能”“恤民”等。
(二)艺术价值:上下求索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兴盛于19世纪中叶,主要指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文学艺术流派,十分强调个体的人格、思想信念等。《楚辞》被学术界称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包括诸多“含蓄语”。梁启超言:“大端在将情感尽情发泄。”
首先,该文本中的地方色彩十分浓郁。在《九章》中,屈原明确了“发愤以抒情”的创作原则,而且对楚国楚语的使用增加了地方色彩,如大量的地方神话、历史人物、自然风光、民风民俗等,对楚国的地方文化进行了表达;尤其是对“巫”“神”等想象中的人、事、物之描绘与意象化表达,使整部作品充满了瑰丽色彩。另外,这部作品的作者始终本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艺术信念,以楚地民歌作为基础,通过在楚语、楚声、楚地、楚物中,植入自身的高洁品格,将那种九死不悔的精神传导给了所写之物、所状之景、所抒之情。
其次,将传说凝结为典故。作者用意象而抒情的创作手法,在作品中构建了由神话人物、祭祀仪式、香草美人、歌舞乐声共同组成的意象,又运用盛大的场景、故事等勾勒了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艺术世界”。虽然与古希腊以酒神节为主的艺术世界不同,《楚辞》中的艺术世界以时间为纵轴,以社会生活面为横轴,创作路线极为清晰,但在“梦”的艺术表现与“醉”的艺术追求方面,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当代的文学艺术创作中,其仍有可借鉴之处。
(三)生态价值:水陆互动的和谐共存
先秦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始终与自然相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往往会睹物思人、寄情于景,在人与物的一静一动、一来一往间,激发内在生命之感动,创作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楚辞》作为先秦时代的经典文献也不例外。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刘勰通过“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物色尽而情有余者,晓会通也”对文学创作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相辅相成之关系进行了深刻揭示,并且强调了创作《风》《骚》的作者“抑亦江山之助乎”的事实。
对《楚辞》中的水陆互动词的检索发现,其中“洲”“渚”“浦”“滨”“津”的使用分别为6次、6次、7次、1次、2次。从统计数据看,总体上的使用较少,但实际上在《楚辞》中的文学地理互动几乎涵盖了整部作品,这也是刘勰用“江山之助”的原因。
另外,作者在人文地理空间、文学地理空间、文本阅读者的文学审美空间之间构建了一个以水陆互动为基础层层递进的创作模式,将水陆互动作为基点,进一步阐发了创作主体认知范围内的人文地理空间,进而将其上升到了文学地理空间,为后世的阅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的空间。
三、《楚辞》中的人文价值对现代的启示
(一)以乐理的实践为例
《楚辞》包含了古代“礼乐制度”中的“乐”制,而整个社会的人也十分崇尚安居乐业与精神快乐。尽管原文本中的乐调较难研究,但通过文字学研究、个别字句的训诂,以及古代乐理的研究,我们仍能发掘文本的深层意旨,如明代的朱载堉在其著作《乐律全书》中对《楚辞》的部分篇章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宫调、羽调、角调、商调等。
古代以五音为准,与现代音乐中的七音有所不同。用五音作曲,不仅能够呈现出一种浓浓的“中国风”,还能够通过对《楚辞》的演绎,使文本中的“乐”成为现代音乐发展中的技术资源与思想资源。例如,歌曲《青花瓷》,作曲者通过对五音的使用,创作出清晰、优雅、舒缓的乐调,影响了整个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中国风”歌曲。假如新时代的创作者能够对宫、商、角、徵、羽做进一步研究,将其与《楚辞》中的字之原音结合起来,必定会掀起一股新的“中国风”,让社会广大民众参与到对经典的传唱中。如此,《楚辞》中的“乐”部分便凸显出来,并在全民尚“乐”、用“乐”的实践中,表达出新时代的中国人对康乐盛世的赞美之情,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以艺术创作为例
首先,《楚辞》被称为“中国浪漫主义的源头”。在当代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者有必要借鉴《楚辞》中的理论与艺术表现手法,提升作品的艺术性。例如,《楚辞》中对大量地方文化的应用,为其浪漫主义奠定了客观基础。因此,作者在创作之前有必要加强对地方文化的研究。又如,《楚辞》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用于表达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同时使其转变为具有“镜子”功能的艺术世界的手法,十分高超。作者与阅读者应从深度、广度、精度等维度揭示其方法,为自身的创作与评论等积累技术资源。
其次,《楚辞》是楚地的歌辞,实践主体在阅读、吟诵过程中,能感受到其本身的韵律之美。同时,汉字属于象形文字,具有十分独特的形式美(鲁迅先生曾用简短的“形美”“意美”“神美”概括了这种汉字之美)。但是,对于现代汉语来讲,这种语言特点、汉字之美的表现相对较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楚辞》的阅读与吟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叶嘉莹女士对古代诗词的研究十分深刻,在其演讲中多次讲到了《楚辞》的语言艺术,而且通过吟诵的方式更为精准地表现了诗词本身的节奏、韵律,以及汉字之美。现今,如果学校、社会、家庭及个人积极参与到对文本的吟诵中,那么这种吟诗、唱诗氛围的形成,既可以使文本得到很好地传承,也能使人们在与文本的互动中,逐渐将表面的诗歌传承转向对诗歌的创作。尤其是在当代家庭结构变化、社会阶层分化的情形下,人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必然会催生一种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不利于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这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楚辞》的艺术价值,借助它激發个体内在生命之感动,让个体从自我中心转变到自我与自然、社会、他人的互动,实现对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例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两个“现代化”改革方向十分明确,突出了生态化与产业化的融合,基本形成了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发展格局。但是,部分实践者对生态文明思想的研讨不深入,未能将山水、林田、湖草关联起来建设生命共同体。因此,我们在学习和挖掘《楚辞》生态观的过程中,要将其与上述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增添一种新的思想资源。
总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创造了至今尚未断裂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我们既要加强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又要将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关联起来,使其在传承与创新中重新发光发热。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楚辞》的内涵十分丰富,成书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层面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对《楚辞》中的一些关于社会、艺术、生态观的观点进行深入分析与挖掘,一方面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改革提供思想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