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研究

2023-08-02 06:23:18肖娜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8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文学

肖娜

每个民族的长期发展历程中都会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其中凝练着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通过阅读不同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丰富知识储备。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从文化差异视角出发赏析英美文学作品,增加对英美文化的理解深度、广度,从中借鉴积极经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文化差异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

语言是一个国家及地区文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承载着文学作品特征及风格。在阅读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为了解作品主题思想、深层内涵、文化背景,我们有必要对作品的语言特点展开研究,从而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一)着重凸显文化意识

英美文学作品主要以英语作为语言媒介。由于英语的表意功能极强,所以作品最终呈现的风格也是丰富多样的:或通俗,或高雅,或粗犷,无不彰显着强烈的文化意识。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其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能间接起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十九世纪末以前,英国和美国的文学作品风格、发展特点,都是一脉相承的;十九世紀末开始,二者作品呈现出的差异越来越大。英国文学创作经历了现实主义、实验性、多元化三个阶段,美国文学创作则表现为新旧交替、实验性、多元化三个阶段。总的来说,英美的文学都善于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语言文化相结合来刻画人物,同时还能从人物的经历和故事情节等方面突出人物的文化意识。

(二)善于使用戏剧独白

在英美文学中,对戏剧独白的使用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美文学的发展。

一般而言,著名诗人索恩伯里被认为是戏剧独白的开山鼻祖,在十九世纪晚期创作的《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令戏剧独白崭露头角。《六十年后的洛克斯勒官》是由丁尼生写成的一部经典之作,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问世。这本书“戏剧独白”风格鲜明,一经出版便引得广泛关注,作品以一种栩栩如生的形式,将戏剧独白的艺术特色、语言魅力发挥到极致。从那儿以后,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模仿这一手法,使戏剧独白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其实,戏剧独白就是将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完全剥离开来,让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独立存在。比如,苏格兰田园诗人罗伯特·彭斯的《威力神父的祷告》,该作品音乐性极强,充满了浪漫和梦幻,闪耀着自由思想的光芒,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又深邃的感情。在品读作品的过程中,读者能够切实感受到人物形象内心的声音,同时也可以透过人物形象,了解到作者是如何看待笔下人物的。通过戏剧独白来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不但能够帮助作者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观点态度准确地传达出来,同时也能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性格特点更鲜明,借助文学作品这一载体,让读者与作者展开深度沟通,使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厚。

(三)善于旁征博引

英美文学的流派极多,主要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等。每个流派都有经典代表作,比如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为古典主义文学,狄更斯的《远大前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为浪漫主义文学,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巨人的花园》为唯美主义文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为现实主义文学。尽管英美的文学因风格差异而分为许多流派,但在语言运用方面都有一个共性—引经据典。

以《简·爱》为例,作品再现了伊甸园中的场景。亚当与夏娃生活的伊甸园场景在桑菲尔德庄园再现:“仲夏明媚的阳光普照英格兰”的一个晚上,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中散步,庭院中树木繁茂、花儿盛开,路边种植着月桂树。简·爱将这片庄园形容为“天堂”。当简·爱在向罗切斯特询问他的过去时,罗切斯特却警告简·爱不要向往“毒药”,不要变成由他照管的夏娃。将这情节代入伊甸园场景中,罗切斯特是伊甸园主人亚当的角色,简·爱则是夏娃的角色,罗切斯特对伊甸园有主宰权,所以他在庄园中可以任意地“拎起醋栗树枝”“采下熟了的樱桃”,肆意享受着庄园里的花香。作者在这里用亚当和夏娃的典故来隐喻简·爱与罗切斯特,将二人爱情的甜蜜表现出来。采取旁征博引的方式创作,既能客观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也能精准传递出思想情感及观点,使作品的可读性更强。

(四)尖锐大胆且犀利

在解析英美文学的语言特点时,时常可以看到希腊文化的痕迹,可见希腊文化对于英美文学创作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在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后发现,很多作品带有不同程度的神话色彩,语言更加犀利尖锐。例如,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大胆构思,以三条线索为支点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用一种犀利而又大胆的语言将夏洛克老于世故、贪得无厌、一毛不拔的“守财奴”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让人在读完整部著作后,对夏洛克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伊索寓言》中的《狼与小羊》,作者用尖锐的语言深入地描写了底层民众的凄惨处境。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让人读来不仅能全方位了解到民众穷困潦倒的境况,还可以间接感受到作者的愤懑情绪。

(五)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文学作品本身就反映特殊的意识形态。英美文学作品不仅凝练了作者的思维成果、情感及智慧,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英美文学还折射着特定时期内不同地域的文化、风土人情和人文情调。对英美文学作品展开深入研读,不但有助于对隐藏在英美文学后面的文学特征、语言特点建立更深层次的认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意蕴,起到拓宽文化视野与认知边界的作用。英美文学作品受到社会变革、历史变迁的影响,其语言艺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特色也有所差异。这些多元化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同时代的文化。深入剖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我们就能全面了解社会发展中的多元文化。剖析语言特点的先决条件是,必须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可见,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是作者向外传递信息、与读者沟通的桥梁。读者透过作品语言就能感作者所感、思作者所思,进而引发情感共鸣。英美文学的语言,既能全面、立体地展现出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客观折射出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对外部世界的真实看法。

二、文化差异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

赏析的原则

(一)尊重文化差异

英美文学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与我国存在极大差异,如风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其中,风俗差异体现在生活习惯方面,而价值观差异则体现在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思维或取向方面。所以,在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赏析的过程中,读者需要立足于跨文化视角对认知方式进行转换,以作者的主观意图作为核心,对蕴含的作品深层的内涵及意义展开客观、多维的探究。根据接受理论,读者在阅读赏析作品的过程中,既是接受者,也是二度创作者。读者对文学作品二度创作的过程通常会带有一些个性特征,因此在阅读时需要树立跨文化意识,以客观视角、欣赏的眼光多维度解读作品。读者只有结合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创作动机,以及文本影响,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讨,重视阅读思考,一边阅读一边对比、积累,积极了解外国文化,才能对作品内涵有深刻、确切的理解,不断提升语言领悟能力,进而与作者实现跨时空的情感沟通,在阅读中不断充盈自身的精神世界。

(二)多角度解读

精读、细读文本是文学作品赏析的首要步骤。很多读者在阅读时会将侧重点放在精彩的情节上,但这种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作品的整体性,甚至会让阅读支离破碎,出现理解偏差。比如,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该作品以生活为题材,生动地反映了英国乡镇的闭塞生活和世态人情。简·奥斯丁在描绘上层人物的奸诈时这样写道:

他脸上堆满了笑,鼻翼的凹陷处一颗硕大的黑痣,他所自豪的就是这颗令人作呕的黑痣,因为,给他占卜的人给他说过:这颗黑痣就是富贵的标志。

这句话经过艺术处理之后充满了讽刺意味。在故事中的人物看来,“黑痣”是富贵奢华象征,是张扬的生活方式,而联系上下文就能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与之截然相反,更多是在展现人性丑恶、龌龊的一面。这些语言既将不同阶层人物真实的生活状态生动地描写出来,同时也将人物性格塑造得淋漓尽致,客观反映了作者的语言处理方式。由此可见,读者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需要建立在了解时代语言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多角度解读,细细品味文学语言的艺术化处理。不仅如此,读者还应有意识地提炼语言中蕴含的能够展现当时社会的艺术性语言,对其进行合理转化,然后将其同中国文化的艺术性语言展开对比,这样也有助于深化对语言艺术的理解。

文学语言的双向转换是尊重作品,深入了解创作风格、语言特征的重要途径。读者在阅读时通过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就能领悟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依托时代背景

优秀的文学作品通常以特定时代为背景,将社会风貌、生活环境等真实客观地展示出来,时代特征极为鲜明,映射出历史。作者应用的语言真实贴切,却蕴含深刻哲理,让人读来不由得深思。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知识储备的载体。在阅读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需要联系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感受语言的时代性,如此才能突破东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获得积极的阅读体验。

以《白鲸》为例,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以实玛丽受雇于“裴廓德号”出海猎鲸的经历,而作者麦尔维尔在创作此作品之前,曾登上捕鲸船做水手,后来做过银行职员、商场伙计、农夫、小学教师、水手、海军等,也正是有了这段经历所积累下的人生经验,才最终造就了这部闻名世界的巨著。从故事背景、故事情节不难看出,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经历息息相关,作者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放进书里,穿插很多和故事主题无关的知识。因此,读者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应加强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这也是精准把握语言特点的关键。

(四)感受语言艺术美感

读者在阅读赏析英美文学作品过程中,为增加理解深度,需要将侧重点放在作品内涵上;同时有意识地将本国文化同文学表达方式展开多维度对比,从而找寻到两种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语言艺术存在的异同。

读者要想跨文化地转化文学语言艺术,掌握多样化阅读方法,关键是先要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文学赏析能力。英美文学如同一条群星璀璨、浩瀚无垠的银河,经典的、优秀的作品数不胜数,最成功的作品基本都是语言取胜。例如,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借助文学意象,将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人生哲学体现出来;在《呼啸山庄》中,读者既能从文字中感受到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始终被笼罩在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中;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以有节奏、对仗工整的语言反映出女性人物语言的深意。无论何种语言风格,均是作者语言藝术匠心运用的体现。语言美作为艺术美的重要组成,其兼具了生动性、音乐性的特点,还具有深厚底蕴,应用含蓄不露的语言来延伸语意,让人读来余味深长。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作品语言具有幽默讽刺的特点,作者借由大量的人物对话将人性自然而然地展露出来,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让读者沉浸在作品的文学语言之美中。

综上所述,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背景下,文学作品体裁与创作形式也在持续更新,极大地推动了新的文学发展思潮的形成,使文学作品的内涵与价值得到质的飞跃。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有着文化意识、戏剧独白、引用经典、尖锐犀利、高于现实等特点。由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阅读赏析过程中为避免出现理解偏差,读者需要做到尊重文化差异、多角度解读、依托时代背景、感受语言艺术美感,如此才能全面了解到作者的创作情感、主旨思想,开阔文化视野,充盈精神世界。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语文知识(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
我与文学三十年
小说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