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朝军
美育对于个体全面健康成长和美好人格塑造、健康心灵陶冶而言,意义重大而深远。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美育存在着诸多不科学、不到位、不尽如人意,难以达到美好成长初衷的问题和短板。美育落实成效不明显,最关键的原因,除了思想认识偏差之外,为美育而抓美育也是不容忽视的诱因。学校在落实美育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统筹意识、课程融合意识、过程浸润思路和“五育并举”的整体观、过程观。
相对于教育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进而丰盈成长的美育大目标而言,学校所有课程都有美育的影子,也都是落实美育的渠道和载体。校园内的所有软硬件设施,以及学科教育教学理念,其实都是实施美育和落实美育的空间与途径。因此,要想将美育落实到位,达到预期,不仅需要各学校高度重视美育育人功能,走出狭隘与偏见,树立整体美育观念、浸润过程观念以及综合发力思维也是当务之急。唯有把教师、课程、教育教学、校园设施等都当作实施和落实美育的渠道与载体,美育才不会孤孤单单地依赖单一的音体美课程尴尬生存,而全过程渗透和浸润落实,也同样可以让美育走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抓手、无依托和支撑的尴尬境地。
把美育浸润于成长过程,不仅仅指的是校内教育,同时更依赖校外美育资源的供给支撑与氛围营造。社会性的美育专业力量、行业领域内的专业化美育资源、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各类美育体验时间机会等,在社会性资源框架内确实丰富多彩,比如戏曲、电影、文化场馆、非遗基地等等,无不是美育资源宝库。而从个体全面发展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支撑的角度出发,美育对个体成长的涵养和呵护以及助力等浸润作用的发挥,同样需要全过程、全链条、无缝隙的家庭社会学校资源的供给和融合。因而,我们更应该站在一个更广泛更开阔的角度来落实美育全过程浸润个体成长的现实要求。开展研学活动、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让美育专家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参与美育体验和创作实践等,尤为必要。而这不仅仅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践行美、创作美、发展美的原则和基础,更是体现和落实美育全过程浸润涵养助力丰盈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此举也能一举化解学校美育资源不足、事件性不强、专业化不高、缺少抓手和依托等發展困境与尴尬,这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而言,也注定是意义深远、值得期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