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陕西西安 71006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政治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繁荣、粉碎西方帝国主义分化和渗透的现实需要,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精神根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文化认同是核心和关键,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文化认同产生的思想基础、逻辑构成,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有所助益。
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同胞共同创造、共同坚守、共同承继的灿烂成果,历史上“大一统”治理格局和“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促使民族间不断展开交流,经济上互通贸易,文化上兼收并蓄,造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支撑。在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因素不断被发掘和提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观认知,既指中华民族所有成员共有的意识,也指中华民族所有成员凝聚为一个民族实体的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阐释为“五个认同”,文化认同是“五个认同”的重要组成内容。
文化认同构成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文化认同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汇聚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合力。中华民族是海内外所有中华民族儿女的根脉,是血脉相连、患难与共、和衷共济、荣辱与共的多民族组成的集合体,在文化层面形成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到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巨大屈辱和浩劫。在中华民族走向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中华文化认同成为团结和激励中华民族共同御敌的重要精神力量。在共同的民族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逐步实现从分裂到统一,从落后挨打到独立自主,从积贫积弱到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上付出巨大牺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深化了各民族人民的交流与合作,汇聚起发展繁荣的强大力量,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加速度。
对于各民族文化进行有意识的整合形成文化认同,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性要素构成文化认同的基础。
民族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于民族文化有意识地整合发展,建构起人们之间的文化认同,进而形成意识自觉。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果。[1]“共同体意识建构的群体心理、价值感知、行为规范等运用于社会实践,民族成员的主体意志与群体自觉在符号认同的价值共识作用下得以固基、维系和升华。共同的意识升华为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涵括了自我与社会认同在群体框架中基于集体象征的意义导引而进行的建构与模塑,映射了符号互动中个体认知、语言、情感、态度和意志等多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投射了主体与客体在对象性自我创造中的同一性本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交往融合所形成的对于历史、政治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的看法和认识,属于集体认同。[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把认同放到了中华民族更大的视野,更为宏观的政治共同体视域,对于超越分歧形成更高层次的认同意义重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系列共同体意象的表意集合,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极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生动地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共属一体的民族情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特征、共同文化源流、共同历史记忆所构筑的精神交往图谱,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活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认同感。共同性要素就是各民族在不断发展融合中形成的关于历史的共同性记忆和被各民族普遍接受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3],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经济文化基础、文化交流等构成了共同性要素。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文化发展的结果,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属于同一历史进程,都属于集体认同的范畴。[4]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逐渐形成走向统一的中华文化,这构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语言文字作为人们日常交流的手段,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也成为各民族的文化纽带。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整体观念、和谐思想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对于中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概而言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聚而成。
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实践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共同性,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主动构建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历经五千年历史演变积淀的结果,“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多元”兼容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历久弥新的根源,“一体”是历史的潮流和各族人民共同的心理自觉。各族儿女维护主权、共同御敌,形成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群众共同患难、共同抗敌的共同记忆。自秦朝以来,“大一统”思想是历代统治者的最高政治目标,倡导和重视国家统一的思想对于发展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义重大,促使各民族在思想上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并非宣扬大汉族中心主义,而是各民族在情感上的亲近和选择,以及对于兼容“一体”的中华文明认同的心理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对中华民族演进历史经验的总结以及民族未来发展目标的考量基础上的主动构建。[5]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表明目前民族工作方向和阶段,经历了由过去的意识自觉到如今走向复兴阶段,中国共产党主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使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人们不断强化交流和融合,增强了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交往交流,中国共产党引领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饱含生命力的民族共同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挥强有力的力量。
中华民族共同体并非无本之木,而是基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下构建,是对现有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承继和突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思想和共同体的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思想是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它们是一脉相承、继承发展的关系。“团结”与“统一”之间在西方社会并不具有内在联系性,但在中国话语体系下,“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观。新时代背景下“团结”“统一”的联系更加紧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华民族对“团结”“统一”之间的联系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对抗资产阶级需要联合全部受剥削群体,从而消除阶级对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消灭阶级压迫和国家独立,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角度促进各族人民的发展,培养和树立了各民族的国家意识,提升了各民族成员对祖国、民族、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促进中华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包容性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是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统一战线和走群众道路,从制度规范层面和具体实践两方面贯彻团结统一的理念,是指导我们探索民族工作规律、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将各民族凝聚在一起并为之奋斗的共同价值目标。
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引导社会记忆的串联符。[6]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中蕴育和成长壮大,汲取了中华文明的滋养,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不仅体现在生活和心理方面,随着历史演进和发展而留下的各种生活和文化密码,更是唤醒民族共同记忆并不断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金钥匙。[2]充分发掘各民族文化中的历史文化记忆,阐释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史,挖掘各民族文明中体现的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对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中华文化所承载的身份认同、情感和价值归属建构了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对于提升民族成员的国家意识,实现对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深层次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身经历了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实体化演变历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符号化过程亦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化。近代以来我国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各族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实现民族解放,团结起来主动寻求新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力量。政治认同又反作用于政治社会实践,影响到社会政治生活[7]。中国共产党是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政治保障,是指导我们探索民族工作规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促进少数民族群体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的构建使各族人民真正享有平等的权利,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汇聚成为一个大家庭[8]。
增强文化认同要以共同性要素为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承和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共同性。
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基础,求同存异是处理差异性与共同性之间矛盾的路径。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源与流、枝与叶的关系,各民族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中经过时代传承和历史沉淀,不断凝聚和升华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具备形成共同体的基础尚不能形成一个具有民族意义和国家意义的共同体,要在各民族进行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共识,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培育具有共同性的民族思维,使具有差异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不断融合。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需要不断培育和塑造共同性,要以历史共同性要素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共同性。共同体内的成员基于自身与共同体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对执政党和国家理念的认可,自发产生团结每一个成员、相互扶助、互补缺漏的氛围。[9]增强文化认同,就要在各民族人民心中培育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患难与共、和衷共济、荣辱与共的精神。在增强共同性的同时,更要正视文化的差异性,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主要存在于各民族之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性,不能将各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绝对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坚持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尊重各民族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吸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华文化之所以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待各民族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尊重并理解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强化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在多种文化汇聚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产生差异的情形下,要正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部差异性问题,本民族文化应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衡量尺度,既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相一致,又要兼顾本民族利益的合理实现,既要防止大汉族主义也要防止地方民族主义思想的问题。[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面临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带来的问题外,西方国家的自由主义思想对个别民族施加的影响对民族共同意识的培塑产生重大隐患,要警惕来自西方国家敌对势力对于中华文化的渗透和破坏,不断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切实筑牢文化安全屏障。
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被抽象概括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涵盖国家层面的宏观价值、社会层面的目标价值以及个体精神价值,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凝练。[1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现了各民族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的交汇交融,影响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各民族人民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找到民族精神的根和魂,塑造了中国人的品格和精神脉搏。要不断铸牢文化共同性的经济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丰富还需要人民群众实践活动,发挥人民群众在民族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向着更具现代性、更具凝聚力的方向发展。在价值观引领以及民族间交流合作等方面,基于各民族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发挥各民族自身经济创造革新能力,加大向边疆地区输入专业、优秀人才的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政策上倾斜帮助,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促进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支持力度,提升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开发布局、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改变各个地区之间发展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是民族得以发展和存续的前提。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强化中华民族历史共同体认知,激发人们对于伟大历史的认同,中华民族追求团结和谐统一的文化基因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多元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认同史。[12]历史文化遗产是古代各民族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文化和遗迹,也是古代各民族集体智慧的集中反映,培养文化认同应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要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有效传承历史文化记忆,不断发掘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价值,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发展。要坚持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用传统文化基因滋养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绵延发展,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爱国主义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其内涵,抓好教育是增强文化认同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国家主导的中华文化教育体系是增强认同的基础。要运用多种途径和方式面向全国各族人民展开爱国教育,宣传和弘扬新时代民族精神,推动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嵌入,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营造团结统一的精神氛围。[10]在贯彻落实民族制度和国家政策中不断深化国家认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往来,融汇聚集促进文化上的理解和尊重,打破各民族之间的隔阂,从心理上构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需要不断培养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尊重各民族自身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和保护,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构建凝聚力更强、包容性更大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