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朋晓,李 影,孙 磊,任亚星,韩建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急诊科,北京,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麻醉科,北京,100078)
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急腹症之一,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1]。中医学属“关格”、“肠结”、“腹痛”、“积聚”、“反胃”等范畴。肠梗阻常见的症候有气血亏虚证、瘀血内停证、温热蕴肠证、燥热内结证。外伤、腹部感染、腹部手术等因素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临床根据梗阻发生的基本病因及性质分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麻痹性)肠梗阻、血运性(绞窄性)肠梗阻 、无活性肠袢[2]。肠梗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其中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肠梗阻患者腹痛症状主要通过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以及疼痛伴随的症状进行评估,临床常用评估方法有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和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等。螺旋CT(MSCT)及X 线均可诊断肠梗阻,其中MSCT 诊断肠梗阻的价值较X 线高,患者的诊断体验效果好,漏诊率及误诊率较低[3]。肠梗阻具有发病急、病情危、诊断困难等特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如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时开展护理配合,提高治疗效果。毛红霞[4]研究表示,目前临床上治疗肠梗阻通常首选非手术治疗,若患者在进行48 h 的对症治疗及处理后,病情未改善或有所加重,则应考虑手术治疗。研究[5]显示,非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解除肠梗阻,降低手术率。非手术治疗包括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中医治疗是基于辨证理论开展的针对性干预,效果明显,且患者接受度普遍较高。本研究就目前接受非手术治疗的肠梗阻腹痛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肠梗阻常见症状有气血亏虚证、瘀血内停证、温热蕴肠证、燥热内结证。①气血亏虚证主症:大便不通或秘结,或脘腹胀痛,神倦少气,舌淡胖,有齿痕,脉虚。②瘀血内停证主症:脘腹疼痛,或刺痛,或钝痛,痛有定处,至夜发热,或有瘀点瘢,脉细涩。③温热蕴肠证主症:脘腹胀痛,大便不通或秘结,嗳腐,恶食,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④燥热内结证主症:脘腹痞满腹胀,大便不通或结热旁流,神昏谵语,严重者大热渴饮,头痛干呕或吐血或吐出棕褐色物,舌红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李怡梅[6]研究显示,中药灌肠疗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中药灌肠液配方以大黄、枳壳、厚朴、芒硝等为中药为主,加水煎煮,放置冷却至适宜的温度(39~40 ℃),随后进行灌肠操作,以达到增强肠道蠕动、排除肠内积滞、恢复肠道功能的作用。中药灌肠疗法具体操作如下:①护理人员向患者解释中药灌肠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利于药物吸收;②护理人员准备好灌肠液及灌肠器械,包括治疗盘、弯盘、纱布、肛管、治疗巾、输液架、止血钳、50 mL 注射器等;③患者取左侧卧位,护理人员使用注射器抽药液,连接肛管,使用止血钳夹肛管送入患者肛门;④松开止血钳,缓慢注入药液;⑤操作完毕,嘱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延长药液停留时间。灌注过程中,密切观察,辅导患者做深呼吸,若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止灌肠。灌肠后密切观察患者排气排便的次数,记录大便的量、颜色、性状以及腹胀腹痛缓解情况。
腹胀是肠梗阻的典型症状之一。研究[7-8]指出,穴位贴敷治疗患者腹胀腹痛安全有效。神阙穴穴位贴敷,通过刺激穴位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行气消痞的功效。穴位贴敷时间以4h 为宜,贴敷过程应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有无瘙痒、水泡等不适。
艾灸疗法采用点燃的艾条灸于选定的穴位或病痛部位之上,通过艾的温热和药物力的作用刺激穴位或病痛部位,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神阙是借助艾火的温热刺激和艾绒的穿透力,通过经络传导疏通经络、调整胃肠气机,达到改善胃肠功能、减轻腹胀的效果[9]。艾灸前在患者的关元穴和神阙穴位上放置由葱白、食盐等制作的盐饼和生姜片,随后进行艾灸处理,在熏烫过程中注意控制好于患者皮肤之间的距离,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及施灸情况,观察皮肤是否出现烫伤、水泡等表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让其身体自然放松。护理人员双手上涂抹适量的润肤露,摩擦至手掌温暖后,将一只手置于患者的腹部,采用手掌上推、四指指腹横推、四指指腹下推、四指指腹顺肠推的手法按照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顺序用力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推按,其中脘穴和双侧天枢穴可加重运用指力。按摩10~15 min/次,3~5 次/d。中医按摩可以达到畅通气机增加胃动力,促进排便排气之效[4,10]。
肠梗阻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应禁食禁水,以减轻肠腹胀。禁食禁水期间若患者出现口干情况,应给予棉签蘸取少量水湿润口唇或使用指压式喷雾器对准患者口腔左右各喷雾1次,2小时1 次。同时给予患者胃肠外营养,保证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情况。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流质饮食,忌食产气的食物。禁食禁水期间,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禁食禁水的重要性,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11]。
胃肠减压是通过负压吸出胃肠内的液体和气体,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有研究[12-13]指出有效胃肠减压可减轻胃肠道内压力和膨胀程度,减少肠腔内的细菌与毒素,减轻肠梗阻。插管时将胃管插入深度由传统的45 cm 延长至55~70 cm,能显著提高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效果[14-15]。同时胃肠减压器的放置应低于胃部,这样有助于液体引流。患者行胃肠减压期间,应注意维持减压管道的通畅,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体的量、颜色、气味、性质,超过2/3 时应及时倾倒,以免影响引流效果,倾倒时注意夹闭胃管接口端,以免空气进入胃内导致腹胀。同时密切观察引流颜色、气味、性质的变化,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16]。引流管应定期冲洗,定时检查吸引器内的负压,防止引流管堵塞和引流液返流。当引流量逐渐减少且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排便后可以停止引流并拔出胃管。郭凌燕[17]对11 例行胃肠减压的肠梗阻患者实施胃肠减压护理,结果显示11 例患者均痊愈,胃肠减压过程顺利,无任何并发症和意外发生。此外,患者患病后抵抗力下降,口腔对细菌清除能力降低,唾液分泌不足,导致细菌快速生长繁殖,造成口腔异味和感染,通过加强口腔护理,能有效避免患者胃肠减压期间出现口腔异味。
肠梗阻发生后梗阻以上肠腔内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研究[18]显示,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生长抑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能加快患者的康复,因为生长抑素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胆囊排空、肠胃蠕动等情况,促进恢复患者肠壁的血运功能,从而帮助患者维持酸碱平衡。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关注血糖变化,定时监测血糖,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遵医嘱调整药物使用。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合理间隔使用、现配现用,以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老年患者对疼痛的反应较迟钝,应谨慎使用镇痛剂,以免影响症状观察,延误病情[11]。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非常关键的环节[19]。肠梗阻患者常伴有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易产生紧张、焦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20]。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和情绪变化,增加与患者沟通交流次数,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感。护理人员加强健康宣教工作,为患者讲解肠梗阻的相关知识,经常鼓励患者,耐心倾听,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并及时给予相应反馈,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良好的心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在预防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有着积极意义。由此可见,肠梗阻患者不仅要做好基本护理,饮食以及心理等方面亦不容忽视,通过开展整体护理,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孙玉珍[21]对58 例肠梗阻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同时在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方面也有着明显效果。
中医认为,肠梗阻属于“肠结”、“腹痛”、“关格”、“积聚”等范畴,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与脾胃受寒、肠中有热有关[22]。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团队合作治疗已经成为肠梗阻常用治疗方案[23]。中西医结合护理通过各学科之间协作开展护理干预,相较单一的传统护理措施能够取得更好的治愈效果和临床价值。西医护理通常是在现代医学诊治指标指导下进行防护,中医护理则讲究人与自然为一整体观念,疾病辨证理论基础和护理技术独具特色,两者的相互结合,肠梗阻患者能够得到更全面的护理,进而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患者腹部疼痛,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肠梗阻患者手术率。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仍有待进一步推进肠梗阻中医辨证标准的统一化,加强肠梗阻中医病机与辨证专业化,提高实验研究的科学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优质的护理服务与尖端人才密不可分,在推广中西医护理理念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中西医结合专科护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护理评估、健康宣教水平,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