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勤珍,周遵喜,林立杰
(1.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上海市 201711;2.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上海市 201601)
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机插秧进行时同步施肥的一种机械化种植技术,对比传统施肥,不但可以减少人工作业的次数,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和提高种植效益,从而实现提质增效目的。为水稻品种“秀水613”探索合理的侧深施肥施氮量水平,进一步为青浦地区示范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于2022年设在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基地试验田内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秀水613”,前茬作物为绿肥,土壤肥力条件良好。试验于5月8号播种,6月2日移栽,机插株行距为25 cm×14 cm,基本苗6.8万/667m2左右。
试验设6个不同施肥处理,分别施用折纯氮量12 kg/667m2、14 kg/667m2、16 kg/667m2、18 kg/667m2和20 kg/667m2,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试验采取大田对比设计,不设重复。其他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统一按照当地常规稻机插栽培相应培管措施执行。
各处理于6月2日机插秧移栽时同时施入缓释肥,分蘖肥和穗肥分别在6月16日和8月3日施用。具体的肥料运筹情况见表1。
表1 “秀水613”侧深施肥肥料施用量
试验期间对各处理水稻苗情、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调查。测定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实产。
由表2可知,各处理的总苗数对比CK均有明显增加,且各处理的高峰苗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18~20 kg/667m2范围内,高峰苗分别达到29.6万和31.3万,由此表明施用氮肥会促进水稻分蘖能力,能在后期形成足够的穗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处理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当施氮量超过18 kg/667m2时,有效穗数和成穗率都有所下降,施氮过多,会增加水稻无效分蘖,降低成穗率,造成肥力浪费。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施氮量范围内,施氮量在18 kg/667m2时有效穗数和成穗率表现最好,有效穗为24.7万/667m2,成穗率为83.4%,与对照处理CK相比,有效穗数增加43.4%。
表2 不同施氮量对“秀水613”茎蘖动态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的产量、有效穗数和结实率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合理地施用氮肥,能促进水稻分蘖力,增加穗粒数,从而得到高产。其中,实产最高的是N4处理,实产为564.8 kg/667m2,比对照处理CK增产61.8%,增产表现明显。其次是N3处理,实产为556.5 kg/667m2,两个处理结实率都为90%上下。各处理的千粒重相比CK都有增加,但施氮量对千粒重没有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秀水613”的产量并没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继续增加。“秀水613”在施氮量为18 kg/667m2时,其中总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表现最好,实收产量表现最佳。
表3 不同施氮量对“秀水613”穗粒结构的影响
经田间观察可知,各处理均未发生稻瘟病,条纹叶枯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秀水613”的植株随之增高,可见施氮量越多会增加倒伏风险。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处理在成熟时均未发生倒伏情况,说明“秀水613”品种抗倒性较好。
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2~18 kg/667m2时,“秀水613”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为18 kg/667m2时产量最高,实际产量为564.8 kg/667m2,其田间群体结构和穗粒结构表现也较为突出。当施氮量达到20 kg/667m2时,产量降低。合理的氮肥施用量,不仅能保护环境,也能提高经济效益。今年水稻在拔节孕穗期间遇到极端高温少雨天气,“秀水613”穗型比往年偏小,故总体产量表现有所减少。综上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秀水613”在青浦区采用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施氮量18 kg/667m2较为适宜,易获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