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栋
读中学的时候,我在电视上看了电影《机械战警》。电影中的警察墨菲在一次和毒贩的打斗中身负重伤,濒临死亡。幸运的是,他被一种大胆的医疗技术治愈了,但代价是身体被替换成了冰冷的机器,他成了半机械人警察——“机械战警”,从此刀枪不入。后来,他成功捣毁了毒枭的窝点,既履行了警察的职责,又完成了个人的复仇计划。但同时,他再也变不回一个“人”了:他无法拥有肉体的感觉、人类的相貌,妻子和儿子也无法接受他这副模样——他失去了亲人。
“机械战警”之梦一直萦绕着我的少年时代:墨菲那超人般的酷炫能力让我如痴如醉,但是,他那张与金属脑壳拼接的怪脸,却也让我毛骨悚然。我时常想:人类会通过变成半机械人而获得永生吗?那些因地震、车祸而失去部分肢体的人,那些因癌症、器官衰竭而失去重要器官的人,都需要植入义肢或人造器官来延续生命,如果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那么衰老的人体就可以不断地被这些人造物替换,人类就可以实现长生不老了。可到那时,人还是“人”吗?
没想到这个少年时代的发问在十几年后复现,成为我的博士毕业论文选题。我的专业是文艺学,是一个用纯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文艺作品的学科,更像是“文艺哲学”。读博期间,我曾经有一段非常困惑的时期,不知道未来的道路该如何选择,我所学的人文专业有什么实际用处。毕竟,理工科专业能够不断地创造科技成果,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但文艺学却似乎偏重于理论探讨,偏重于那些高深、玄奥的学术术语。直到有一天,我的导师点醒了我。他说:“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有热点性,也有延展性。它最好既探讨当今文化现象中的热点问题,又具有不会过时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学科要为现实提供文化引导的方向。”我灵光一闪,回忆起了少年时代那个印象深刻的科幻形象——半机械人。这不就是一个既有热点性又有延展性的题目吗?于是,在阅读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之后,我终于找到了研究对象——赛博格。
赛博格,英文Cyborg,是Cybernetic Organism的简拼,它最初由两位美国研究人员在1960年发明,其含义是“控制论有机体”,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半机械人”的含义。宽泛地说,凡是经过人造物改造之后的人类,都可以被称为“赛博格”。在电影中,较为典型的形象有《机械战警》中的墨菲、《阿丽塔:战斗天使》中的阿丽塔、《攻壳机动队》中的草薙素子等。赛博格昭示了一条“人工进化”的道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成了现代人的人工选择,越来越多的人会变成赛博格。而赛博格进化的终点,就是“数字生命”。那时候,人的意识可以上传至电脑、网络,人类将不再受限于终将衰老、患病的肉身,所以也就不会死去。在今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中,“数字生命计划”就是把人类全都变成“虚拟型赛博格”的永生计划。
赛博格不仅是一种科幻想象,还是一种现实现象;它不仅是文艺作品中的审美主题,还是一个有关“何谓人类”的哲学问题。其实,现实中的人类很多都已经成为赛博格,因为补牙、接发、玻尿酸整容、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赛博格”这一概念。为了普及这一概念,从本体论的角度搞清楚它意味着什么,我便以“人的主体性”作为切入点。记得在答辩席上,有一位老师甚至有些激动地说:“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接地气的跨学科研究,这会为人类的赛博格化提供很有参考价值的演进方向。”
之所以得到这样的评价,或许是因为我在论文中保持着一种辩证的态度,对赛博格技术可能会导致的人类危机做出了警示。赛博格技术为许多残疾人、病人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但技术的滥用也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例如,将人机交互系统运用到军事上,可能会带来更惨烈的战争;高级义体的垄断经营可能会造成更剧烈的阶级分化;一些假冒伪劣、风险未知的赛博格设备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社交媒体、生物工程、基因技术、3D打印、纳米技术等都在飞速发展,技術变革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应该警惕可能发生的危机,但也不必过度忧虑智能机器的使用,更不必将可以提高人体能力的技术设备都算作赛博格,否则,连轮子、弓箭、纺织机等都不能例外了。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成为赛博格的潜能,就像哲学家安迪·克拉克说的:“因为我们是天生的赛博格,随时准备将我们的精神活动与笔、纸和电子设备的操作结合起来,所以我们能像今天这样理解世界。”只要我们明白,最厉害的智能还是人类智能,学会正确利用赛博格,不再惧怕掌控机器或与机器结合的从属关系,就无须为人类的赛博格未来而过度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