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

2023-08-01 15:27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6期
关键词:部门主体食品

张 莉

(甘南州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站,甘肃甘南 747000)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近年来,社会日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力度,但食品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相关部门要深入剖析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成因,加大食品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

1 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相关部门需引导社会民众、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多数民众的食品安全与监督意识较为薄弱,不能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难以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同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主体意识较为薄弱,在农业生产与食品经营中不能认真执行相关管理制度,易产生食品安全风险。①部分种植户不重视食品安全,施用过量农药,严重污染土壤,难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一些养殖户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导致大量药物残留于畜产品中,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②为获取经济利益,部分食品生产主体在食品生产中添加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诱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在食品加工中添加过量的食品添加剂,消费者食用问题食品后体内积累大量有害物质,增大疾病的发生概率;有些企业甚至在食品生产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有害物质,如三聚氰胺等,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1]。

1.2 食品安全检测基础薄弱

食品安全检测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可以快速了解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食品。目前,食品安全检测基础相对薄弱,发挥的作用有限。①食品安全检测对仪器设备与技术的依赖性较强,但缺乏充足的资金,不能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使用落后老化的设备与技术开展检测工作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②食品安全检测的专业性较强,但一些检测人员的知识结构陈旧,不能熟练运用前沿检测技术,也无法提升检测效率,影响食品安全管理效果。

1.3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

为消除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关部门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监督和管理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食品安全监督与管理过程中存在部分问题,影响了监督和管理的效果。①食品安全监管涉及较多部门,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不完善,无法高效共享信息,难以保证监管效率。②食品安全监督的惩处机制不完善,没有结合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相关责任主体有力的惩罚,导致涉事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1.4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针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风险,既要做好风险预警工作,又要及时召回不安全食品。目前,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难以高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在监测预警方面,往往间断性开展食品污染物监测工作,持续性、全面性不足,无法动态掌握食品污染状况及时预警。在食品召回方面,现行制度不健全,在实施过程中易受利益因素的影响,难以真正发挥召回制度的作用[3-4]。

1.5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

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依据,如果缺乏完善的标准体系,将会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近年来,食品生产材料、工艺技术等发生较大的变化,相关部门没有及时调整食品安全标准,部分标准不符合当前情况,缺乏良好的可操作性,对食品安全监管造成了不利影响。此外,在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时,相关部门没有积极征集消费者、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意见,影响食品安全标准的执行效果。

2 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为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要面向居民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要专门培训食品生产企业、种植户、养殖户等主体,不断增强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食品生产主体的法律意识。①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部分民众不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缺乏防范意识,不能主动监督与举报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要联合电视、报纸、微博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如食品添加剂的常见类型、主要危害等,引导民众充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在宣传过程中,采取图文、视频等形式,利用民众易懂的语言宣传晦涩专业的理论术语和政策法规,充分考虑民众的接受能力,提高食品安全的宣传效果。同时,要积极开辟监督举报渠道,鼓励居民通过电话、邮箱等渠道举报各类食品安全问题,工作人员要及时反馈调查并反馈处理进展,从物质、精神等方面为热心群众提供奖励,有效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5]。②集中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活动。针对当前部分食品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相关部门要专门开展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引导种植户、养殖户深入学习种植、养殖技术,详细讲解种植、养殖方面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指导种植户、养殖户改变种植、养殖的理念和模式,如减少化肥使用量,禁止喷洒高毒、高残留农药等。同时,集中培训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督促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严格落实政策制度,禁止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主动发现与处理当前食品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

2.2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

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避免市场中流入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①增加资金投入,维护仪器设备。为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水平,要增加资金投入,购置仪器设备,引进现代技术,保证检测的高效性与精准性。结合仪器设备的类型和特点,分类制定维护保养方案,定期开展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与处理潜在的故障隐患,保持仪器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避免因运行异常、故障隐患等影响到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②灵活选择技术,提升检测效率。近年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类型显著增多,各类技术具有不同的适用对象与优缺点,工作人员要灵活选用检测技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高效获取精准的检测数据。在选择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时,应充分考虑检测对象的特点、类型、技术操作的难度等因素,选择效率高、误差小、成本低的检测技术。③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食品安全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应加强人员技术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检测队伍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技术学习活动,向检测人员讲解新仪器的操作要点及新技术的运用技巧,引导检测人员主动关注与学习前沿技术,将其灵活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切实保证检测效率与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经验分享,引导检测人员总结阶段性工作经验,共同探讨日常检测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不断创新检测思路与技术。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引导检测人员明确自身承担的重要责任。在日常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制度的规定、规范,认真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避免因责任心不足出现粗心马虎的问题。④完善流程制度,细化操作细则。食品安全检测的注意要点众多,一旦某一环节出现操作不规范问题,将难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应进一步细化食品安全检测制度,编制可操作性强的检测指南,明确规定各个环节的实施要求与注意事项,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2.3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为保证食品安全,相关部门要及时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与惩罚力度,消除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①完善监督机制。为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要动态高效地监管食品行业,认真落实市场准入政策,依据相关规范管控食品企业的生产行为。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卫生、工商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共享信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鼓励消费者举报各类食品安全问题,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自查风险隐患,形成监督合力。②加大惩罚力度。为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相关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严厉处罚各类违规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要建立企业信用记录,及时、如实地记录企业违法信息,联合媒体向社会公布。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违反政策或法律的现象,要依据政策规定取消从业资格,向司法机关及时移交,净化食品行业生态[6]。③加强内部监督。为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行为,相关部门要在内部建立监督机制,依据政策规定监督执法行为,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进一步完善行政监察、行政公开等制度,维护监督机关的良好形象。

2.4 加强安全风险管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风险,既要做好污染物监测预警工作,又要完善食品召回制度,避免出现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①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预警。目前,我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的全面性与连续性不足,只能获取零散、有限的监测数据,难以客观评价、实时预警食品污染。针对这种情况,要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动态监测、实时了解食品污染物发展状况,依据监测数据对食品污染水平进行客观评估,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效支持。②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需及时召回。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召回制度不够完善,食品召回牵涉的利益主体众多,制度的运行效果得不到保证,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结合国情及时修订与完善食品召回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标准与注意要点,使食品召回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5 加强安全标准建设

近年来,食品行业发展迅速,食品加工生产中出现了较多的新材料与新工艺,现行食品标准难以适应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要结合食品行业发展现状、主管部门监管要求、社会民众的反馈意见,及时修订、补充、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严格落实标准规程,依据标准动态监管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在修订标准时,要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标准,删除不合时宜的标准,细化过于宽泛的标准,切实保证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具体性、可行性[7]。此外,要同步完善检验标准、物流标准等其他食品标准,细化食品标识的规定,有序流通食品,优化饮食环境,定期评估现行标准的执行情况,全面征集食品生产企业、种养殖户、消费者的意见,动态调整和优化标准内容。

3 结语

食品安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要引导食品生产主体与消费者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监测监督,持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风险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鼓励居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拓宽举报渠道,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部门主体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食品造假必严惩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7部门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