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墨
故宫博物院“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展”在展览第二期全卷展出了北宋文彦博的《三札帖》卷,这可能是禁止出国(境)展览书画中此前唯一没有高清影像资料的作品,此番得见,实属难得。除本卷外,文彦博存世书迹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得报帖》。
1085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蛰伏15年的司马光重回中枢。在他的建议下,一批在变法中遭到贬黜的大臣被相继召还。此时正养老洛阳的潞国公文彦博也在司马光的起用名单之列。出生汾州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市)的文彦博21岁进京赶考,便一举高中进士,随后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参知政事,并在出仕的40余年里,虽屡遭中伤与贬谪,却总能逢凶化吉,稳如泰山。历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他德高望重,若能回归朝堂,对于重新掌权的旧党无疑会是一剂强心针。但文彦博自己既深感有必要助一众旧友重振朝纲,却也早已厌倦了宦海沉浮。何况五年前,他自己就连续多年请辞,终于在76岁的一把年纪以太师之位致仕。
文彦博离京之前,他的好友郭熙作《树色平远图》送别。这是一卷可以随身携带的短幅手卷,讲述着友人间惺惺相惜的亲密。画中景物是郭熙对京洛山水的真实写照,处在黄河沿岸的两地黄土堆积,岩块裸露,风尘肆虐,散发着莽莽苍苍的北地气象。或许看着画里的秋山,画的主人就会想到洛阳,想到黄河沿岸的风光,想到他请辞之前于河南府任职期间书写的案牍批语。而今我们可从《三札帖》中了解彼时文彦博的职务担当与书写风格。
关于文彦博《三札帖》卷,徐邦达、曹宝麟、刘正成等已有研究,對三札的创作时间、所述事件、相关人物都曾展开论述,但对于文彦博的书写风格及其承继、对后世影响的讨论却不多。文彦博的书法远学“二王”,近师颜真卿、杨凝式等,与苏轼等人的书学脉络相一致。全帖通篇率性挥毫,用笔爽健清劲,将篆籀笔意融入行草,墨色枯湿亦变化强烈。《护藏》《定将》《汴河》三札皆为案牍批语,但仍呈现出三种不同的作者书写状态,似与书写内容有关。第一札《护丧帖》中,文彦博将郧王凶信赴告朝廷,得到报状,说已差赵卨、张茂则为正副葬礼使来洛阳。本帖应是照会护葬使司,令其集中讨论依礼法制定出葬仪的牒件;第二札《定将帖》全篇11字,带有较为强烈的指令色彩,而观其形式,又具记事备忘性质,但因过于简略,少有人做解读,曹宝麟通过分析,认为该札不是正式的文稿,而有可能是文彦博指示麾下吏拟稿的手令;第三札《汴河帖》,揭示了伊、洛二水在开禁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朝廷与地方的利益博弈,亦是新旧党人之间不见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彦博行书的散朗结体、清劲笔势,以及省略细节、毫不经意的态度,极具唐人风致的笔意,实际上勾画出了元丰政局的一个侧面。
皇命不可违,文彦博最终还是启程赴京。但早已看透世事变化无常而萌生退意的文彦博,终在1090年二次致仕,在洛阳悠游林泉,直到92岁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