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颖,白亚丽,沈银龙,李亚男,田卫平,刘 畅
(1.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3.郑州市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肺栓塞是指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全球第三大心脑血管急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急骤,致死率较高[1],65%幸存者遗留功能障碍[2]。在我国,30天内病死率为4.9%~6.6%,年复发率为7.2%[3]。急性肺栓塞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早期确诊、快速救治可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有研究指出,传统急救模式各环节如医护人员交替、检查前等待等因素的不确定性,或可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因此探究效率更高效的急救模式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有重要意义[4]。一体化急救模式是一种系统、规范、多学科协作的急救模式,研究显示可提高心肌梗死[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等疾病的抢救成功率。本研究旨在探索一体化的急救模式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郑州中心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肺栓塞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7]。排除标准:有抗凝药物应用禁忌;肝肾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压不稳或存在器官灌注不足;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临床资料不全[8]。其中,以2019年1~12月收治的39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收治的4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肺栓塞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模式。院前急救人员在现场完成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基础治疗,如气管插管、心电图、输液、用药、抽血等先稳定患者病情,防止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到达医院后,急诊科医务人员立即评估患者病情,给予心电监护,动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实施对症抢救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心博呼吸骤停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治疗,并通知相应专科医师进行急会诊,并开通检查、检验绿色通道。病情稳定拟行转运前电话通知急诊专用转运电梯,缩短转运时间。
观察组应用一体化急救模式:①建立急诊肺栓塞多学科会诊小组。分别从心内科、呼吸科、胸外科、介入手术室、影像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科室内选择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成立肺栓塞会诊小组,并组织一体化急救模式培训,固定排班、固定电话,专职专责。②有效沟通、迅速响应。救护车上的医务人员与急诊科保持密切联系,将患者生命体征、检查等基本情况通过远程系统实时传送至抢救室大屏幕,急诊科医师可实时掌握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患者情况及时通知相关辅助科室及肺栓塞会诊小组做好接诊准备,要求会诊人员接到电话10分钟内必须到达患者身边[9],充分发挥专科优势,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③健全急诊科检验设备。为缩短相关血液指标检测回报时间,急诊科内加设D-二聚体、心肌梗死三项、肌钙蛋白T、B型脑钠肽、降钙素原、血气、凝血检测设备,组织科内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和考核,定期定标检测设备,缩短辅助检查等候时间,进一步缩短疾病确诊时间。经综合判断后,两组患者均在急诊行溶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D-二聚体结果回报时间;②接诊至CT下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回报时间;③动脉血气分析:分别于患者到达急诊抢救室后立刻及溶栓治疗后采集动脉血气标本,用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1.5 ml,采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在急诊抢救室进行POCT动脉血气检测的确定值,本研究取动脉血气结果中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④抢救室滞留时间:患者到达抢救室时间至离开抢救室时间,用中位数进行统计学比较;⑤CTPA检查后至溶栓/入导管室时间;⑥平均住院日: 肺栓塞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肺栓塞出院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D-二聚体结果回报时间、接诊至CTPA结果回报时间比较观察组D-二聚体结果回报时间、接诊至CTPA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结果回报时间、接诊至CTPA时间比较 (mi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PaO2、PaC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O2、PaC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比较 (mmHg)
2.3 两组患者CTPA检查后至溶栓/入导管室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比较观察组CTPA检查后至溶栓/入导管室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平均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CTPA检查后至溶栓/入导管室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平均住院日比较
急性肺栓塞为临床上常见的危重急症,与其他心肺疾病有相当大的重叠,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范围很广[10],但早期发病的症状体征不明显,发病后若未及时精准救治,病情易发展至较严重程度,加重患者的身心与经济负担,且有研究显示,随着肺栓塞病程的延长,溶栓的效果也随之降低[11]。因此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治疗中,快速进行特异性敏感指标及影像学检查,加快临床诊断速率,尽早明确诊断、提高救治效率、早期行溶栓和抗凝治疗,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12],意义重大。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医嘱下达至D-二聚体结果回报时间、接诊至CTPA结果回报时间、CTPA检查后至溶栓/入导管室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均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后PaO2与PaCO2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说明采用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救治能够缩短急救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和以往研究类似[13]。分析原因为一体化急救模式是致力于为急危重症的患者建立敏捷高效的多学科协作救治模式,充分整合院内救治资源,围绕患者核心救治需求开展标准化的救治流程[14],主要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介入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多个组成部分,各科室相互协助、配合,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救治时间的管理,确保急诊救治过程的敏捷连贯性,促使各急救环节无缝衔接,在保障患者救治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因转运、缴费、检查、治疗方面上的时间。与此同时,多学科协作短时间里凝聚各专科优势,快速商讨制定最优救治方案,为患者全力争取最大急救窗口期,保证患者最佳收益[15]。本研究中在急诊科加设D-二聚体、心肌梗死三项、肌钙蛋白T、B型脑钠肽、血清降钙素原、血气、凝血检测设备,CT室紧邻急诊,显著缩短接诊到D-二聚体、CTPA报告出具时间,快速、及时、有效地辅助诊断急性肺栓塞,为尽早溶栓、抗凝治疗、介入治疗争取时间。
急性肺栓塞作为严重的急性心血管事件,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局部溶栓和取栓,国外更是率先开展了经皮穿刺治疗肺栓塞技术[16],但有限定的治疗时机窗口期,依赖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识别,需要表标准化的救治流程[17],这要求持续优化升级大急诊平台建设和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的不断重塑[18],需要始终以患者的核心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人文关怀思想,时刻关注患者身心需求的动态变化,不断扩大急诊急救的服务内涵和方式,为患者谋求最大获益。
目前我院已形成敏捷高效的多学科协作标准救治流程,但仍存有一定局限性。在研究中发现,尽管医院的救治时间整体缩短,但是患者及家属常因缺乏必要的疾病相关知识、医务人员信任度等因素,出现决策困境而延误治疗时机与进程[19],这同样体现在其他病种患者的救治中[20]。另外,急诊医务人员缺乏高效的急性肺栓塞风险等级评估量表,难以早期识别和评估风险,是下一步迫切解决的问题。
综上,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是良好的,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各环节救治时间,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