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玛丽,罗 伟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海 201203)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贸易及生产、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为避免疫情的传播,各国实施边境封锁措施,这使得全球航运业遭受了损失。船舶作为一个独立于大陆的海上封闭建筑物,病毒在其上的传播更为容易。
为避免疫情在船舶上的传播,保障船员的生命安全,船舶设计融入防疫措施就更为重要。特别是客船,人员众多,一旦传播,将酿成重大事故。目前,国内外的客船中针对防疫的设计较少,导致船上(特别是客船)的事故频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客船的布置特点,然后针对其特点研究其防疫布置的可行方案,最后总结出客船上防疫设计可行性布置。
客船系指载乘客超过12人的船舶[1]。随着时代的发展,客船的主要功能包括运送旅客、海上观光、美食、旅游休闲和购物的功能[2]。功能的增加导致客船设计理念发生变化,特别是客船舱室设计已经不能仅满足于吃住,同时也需要满足各种休闲、娱乐等功能。目前的客船常规设计将舱室分为居住舱室、公共舱室、服务舱室和各种工作舱室。
居住舱室分为旅客居住舱室和船员居住舱室:船员居住舱室通常布置在中部或后部的上层建筑内,旅客居住舱室通常布置在上层建筑比较高的甲板上。我国法规根据不同旅客居住舱室中所能容纳的旅客人数分为5个等级。通常等级越高的舱室,其所处的位置越高。两舷侧的舱室比较受旅客喜爱,可以在居住处所内进行海上观光。
旅客居住舱室和船员居住舱室分开布置。居住舱室主要用于旅客和船员休息。为避免受其他活动干扰,居住舱室常常集中布置,且应避开噪声较大的区域。居住舱室的中间需预留出足够的走道空间,便于发生危险情况时,船上人员的逃生。
客船公共舱室的主要作用就是满足旅客休闲、娱乐功能的要求。公共舱室主要包括超市、餐厅、娱乐室、影院、健身房、公共厕所等。越豪华的客船,公共舱室就相对越多。相对于居住舱室,这些舱室的噪声会比较大。为避免影响其他舱室,公共舱室常常集中布置在一层甲板,这样方便旅客的活动。
服务舱室主要是为了满足船上人员的某类需求所设置的舱室,主要包括医院、厨房、储藏室、洗衣间等。这类房间根据其服务功能不同,所设置的位置也不同。例如:医院的设置需考虑病人进出的便利,同时也需要考虑医院中的病人能得到很好的休息,避免靠近噪声比较大的区域。
客船中的工作舱室主要是为了满足船舶的正常航行功能而设置的舱室,主要包括驾驶室、空调间、应急发电机室、二氧化碳室等。工作舱室主要为船员所用,且噪声也较大,布置时应尽量避开居住舱室。驾驶室常常布置在上层建筑的最上层。
当疫情发生时,船上应能通过一系列隔离措施以降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如:将船上舱室区分设置;应尽量减少人员的聚集;船上人员根据健康状况分区居住和活动,避免不同区域居住人员的非必要流动;客船的人员大部分应集中在居住舱室和隔离区[3]。
常规客船的居住舱室按照舱室的等级集中布置,导致人员在同一时间容易聚集在同一区域,这样对于病毒的传播是非常便利的。
载客超过36人的客船,其船体、上层建筑和甲板室应以A-60级防火分隔划分为若干主竖区[1]。常规客船不同的主竖区除了有钢围壁的物理分隔外,其钢围壁上还应增加陶瓷棉或其他类似能达到同等防火等级的绝缘材料。这样不仅能阻断火灾在不同主竖区之间的传播,同时也能阻断病毒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传播。
某客船其中一层居住甲板的主竖区划分见图1,不同的主竖区之间都有主竖区舱壁作为分隔。主竖区1和主竖区2中间配有主梯道;主竖区3和主竖区4中间同样配有主梯道。主竖区1尾部通向露天甲板,在露天甲板的左右舷各配有一部梯道。
图1 居住区划分
在船舶发生疫情时,可以将本层甲板的舱室划分为三类居住区:主竖区3和主竖区4作为I类居住区,用于安置健康人群,中间的梯道可供其使用;主竖区2作为II类居住区,用于安置传染性疾病确诊或者疑似人群存在密切接触人群,可使用与主竖区1之间的梯道;主竖区1作为III类居住区,用于安置传染性疾病确诊或疑似人群,同时将主竖区1进入主竖区1与主竖区2中间梯道的门封闭,防止人员进入梯道,对主竖区2的传染性疾病确诊或者疑似人群存在密切接触人群造成影响,主竖区1的人员通行可以通过尾部露天甲板的梯道。
三类居住区的划分见图1,此方法可以将三类不同人群之间彻底隔开,其通行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梯道,防止病毒的传播。
当船上突发疫情时,对已经确诊的人群需要进行隔离,若有条件可进行治疗。因此,需要在船上预留出隔离区[3]。隔离区在没有疫情发生时,可以作为其他功能房间使用;在有疫情发生时,启动其隔离用途。隔离区按照其病毒程度的不同分为清洁区、污染区及两区之间过渡的潜在污染区。
对于此区域的选取,其选取的位置应独立于居住区域,且和居住区人员有分开的通道通向露天区域。为避免影响船舶的正常使用,隔离区应尽量避免需要临时加装设备等问题。在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隔离区的位置,其空调、通风、废水和垃圾应单独考虑。
某邮轮的隔离区划分示意图见图2。隔离区在非疫情期间为医疗区域,当有疫情发生时,将其临时改为隔离区。另外,在其他公共区域,如餐厅等位置可设立临时医疗点。
图中的隔离区包含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为避免病毒的传播,各个区之间都用物理分隔隔开。清洁区和潜在污染区的出口均通向不同的梯道。清洁区和潜在污染区之间需留有通道出入,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留有出入通道。不同的区可考虑用不同颜色的衬板区分。不同的区用途不同,区域的布置和设备应根据其功能调整。隔离区的空调系统应独立于其他系统,空气流向定向从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到清洁区,每个区独立回风;对于隔离区的废水,设有专用管路和收集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隔离区的垃圾采用气密可洗容器进行收集,在移运上岸前进行消毒处理。
2.2.1 清洁区的布置
清洁区主要为医护人员所用,可供值班的医护人员休息。其所在的区域需要靠近病人区域(污染区),方便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治疗,又需要与病人区域完全隔离开,以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清洁区可设立医护人员更衣室、休息室或值班室、卫生间、淋浴间、清洁库房等。更衣室内需配置衣柜方便衣服的存放。休息室或值班室可配置床、沙发或者长椅等,方便医护人员的休息。
客船上带有床或者沙发且含有卫生间及淋浴间的位置,最好的选择是居住舱室,所以可选用几个居住舱室作为清洁区。
2.2.2 潜在污染区的布置
潜在污染区作为清洁区和污染区之间的分隔区,主要为随时准备进入污染区的医护人员所使用。潜在污染区可设置医护办公室、治疗准备室、用于存放医疗设备的库房、穿衣区、脱衣区等。 穿衣区靠近清洁区布置,脱衣区靠近污染区布置。 客船中,居住舱室和其所在区域的走廊,是比较适合作为此类处所的。
2.2.3 污染区的布置
污染区主要用于治疗确诊病人。除需设置病房、卫生间外,还需设置病床、适当的治疗桌椅等。设计时可考虑将客船的居住处所或者医院作为此类处所的区域。某客船的隔离区布置见图3。
图3 某客船的隔离区布置
图3选取尾部靠近露天甲板的部分旅客住舱作为污染区,且其区域原本布置有医院,方便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的治疗,避免和健康人群的接触。清洁区靠近梯道,其所在位置包含4个住舱和1个储藏室,可分别作为清洁区的值班室、休息室、更衣室、清洁库房等。潜在污染区连通首尾的清洁区和污染区,其所设置的位置走道两边均为旅客住舱,根据需求可设置脱衣区、穿衣区、医护办公室和库房等。在设计之初,应尽快确定隔离区的位置,疫情发生时,需将此处和其他处所充分隔离开。图3方案中就是通过增加门和壁板的物理方式进行分隔。正常情况下,隔离区可作为旅客舱室,一旦有疫情发生,将此部分区域的旅客分散到其他处所,将隔离区和其他处所的门锁死,不影响其他区域的正常使用。且此部分区域的原舱室设备可以满足隔离区的各项功能要求,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很快投入使用。
(1)为防控疫情的发生,将居住舱室按区域划分成I类、II类和III类。不同的居住区之间应采用物理分隔。疫情发生时,根据人员和病毒的接触情况,将船上人员分配到对应的舱室区域,以便不同人员的隔离。
(2)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隔离区选取的位置应独立于居住区域,且和居住区人员有分开的通道通向露天区域。在船舶的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隔离区的位置,其空调、通风、废水和垃圾应单独考虑。
(3)隔离区内部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不同区之间采用物理分隔开。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划分对应的舱室及增配相应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