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刘磊 刘义军 李贝贝 范勇 童小雨 王诗耕 陈安良
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是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利用肾脏的代谢功能,使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充盈对比剂,通过CT扫描,三维处理后获得整个泌尿系立体图像的技术[1]。该技术与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相比,简单易行,患者接受度高,但是CT扫描范围较大,辐射剂量较高,如何平衡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诊断性能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2]。利用CT图像重建算法间接降低辐射剂量是可行的主要方向之一,且对于CTU检查,器官与周围组织为高对比,这也使进一步降低CTU辐射剂量成为可能。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深度学习类算法应运而生。张钦和等[3]探讨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像素闪烁算法(pixel shine,PS)在低剂量CT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重建算法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正逐步用于临床,但在CTU检查中的应用缺乏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最新的DL算法在提高低剂量CTU图像质量同时保证诊断效能的应用价值。
将2022年4月—2022年5月于我院行CTU检查患者共60例纳入研究,男39例,女21例,年龄37~87岁,平均年龄(63.0±13.3)岁,记录患者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排除标准:碘对比剂过敏者;肾衰竭及其他急危重症的患者;不能憋尿配合检查者。按照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2022年4月就诊,共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62.5±13.1)岁,BMI为(25.61±3.71)kg/m2,常规扫描方案;B组,2022年5月就诊,共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8±14.0)岁,BMI为(25.26±2.74)kg/m2,低剂量扫描方案。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行CTU检查前均已完成泌尿系三期增强,嘱患者不喝水、不排尿、不离开,间隔半小时后行CTU检查。应用联影uCT760进行扫描,患者仰卧位,头先进,扫描范围为肾上级至耻骨联合下缘。A组:120 kV,固定100 mA,KARL(keep artifact really low, KARL)5级迭代算法重建;B组:120 kV,剂量调制1(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的剂量等级从低到高有1到5级,腹部常规剂量等级为3级,1级的管电流约为3级的30%),DL4算法重建(DL算法共有1~4个等级,等级越高,降噪效果越强)。其余扫描参数相同:探测器宽度40 mm,螺距0.9875,转速0.5 s/r,扫描层厚5 mm,重建层厚1 mm,矩阵512×512,标准算法(B_SOFT_B)。记录患者扫描长度,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DLP×k,其中k为腹部权重因子,k值取0.015 mSv/(mGy·cm)。
所有重建图像均传送至uCT-760128 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重组,重组方式包括包括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图像。
对轴位图像进行观察测量,将造影剂充盈的肾盂及输尿管作为观察对象。测量肾皮质、肾盂、输尿管、左侧椎旁肌的CT值和标准差(SD)值,分别测量上、中、下3段输尿管,并取其平均值,测量时尽可能将图像放大,尽量选择面积最大的输尿管层面来测量。各感兴趣区(ROI)放置避开病变区,每个ROI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以左侧椎旁肌SD值作为背景噪声值,计算各感兴趣区SNR和CNR:SNR=ROIn/SDn,CNR=(ROIn-ROI背景)/SD背景,其中ROIn、SDn代表感兴趣区域CT值的平均值、标准差。
由2名具有5年以上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A、B组轴位图像及重组图像行5分制评分,评分标准如下。二维图像:图像基本无噪声,几乎无伪影为5分;图像噪声较小,少量伪影为4分;图像中等噪声,轻度伪影为3分;图像噪声较大,中度伪影为2分;图像噪声很大,伪影明显为1分。三维图像:观察图像中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解剖结构的显示情况[4],具体方法如下。5分:解剖结构显示非常清晰,病灶形态结构非常清晰,诊断信心佳;4分:解剖结构显示清晰,病灶形态结构清晰,诊断信心高;3分:解剖结构显示较为清晰,病灶形态结构欠清晰,不影响诊断;2分:解剖结构显示不清,病灶形态结构模糊,诊断受限;1分:解剖结构无法显示,病灶形态结构不清晰,无法诊断。评分≥3分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基于患者泌尿系三期检查对病变征象进行分析,二维图像评估肾脏占位征象,CTU评估的显示征象[5]为肾盂肾盏积水扩张、输尿管扩张、膀胱占位。
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2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BMI及扫描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基本资料
2组肾皮质SNR、CNR,肾盂CNR,输尿管CNR及噪声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均高于A组;肾盂SNR和输尿管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图像质量客观指标比较
2位观察者对二维和三维重组图像主观评分的Kappa值为0.838~0.918(P<0.05,表3)。B组二维图像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图像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3分。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图1、2)。
图1 典型病例1影像男,66岁,BMI 23.31 kg/m2,常规剂量扫描。A和B为二维轴位图(肾门和膀胱层面,背景噪声为17.4),C为三维重组VR图,D为三维重组MIP图。
图2 典型病例2影像女,66岁,BMI 23.42 kg/m2,低剂量扫描。A和B为二维轴位图(肾门和膀胱层面,背景噪声为9.0),C为三维重组VR图,D为三维重组MIP图。
表3 2组二维图像及三维后处理图像主观评分比较
2组患者共60例均在CTU检查前完成了泌尿系三期增强检查。参照三期增强图像,对病变征象进行评价,除A组1例膀胱占位CTU显示与三期增强显示不一致外,2组其余征象、肾脏占位征象显示率均为100%,与三期增强均一致。详见表4。
表4 2组CTU征象显示比较
B组较A组CTDIvol降低43.59%,DLP降低41.81%,ED降低41.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2组辐射剂量比较
CT图像重建算法的发展与应用为临床探索低剂量CT成像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6]。自CT诞生以来,一直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ilter backup projection,FBP),FBP在低辐射剂量下空间分辨率较差,存在明显噪声和条纹伪影,图像质量不佳。迭代算法逐渐发展,已作为临床常规扫描参数[7-8]。本研究所采用的KARL算法是一种基于投影域的迭代降噪技术,该算法具有9个等级,降噪效果随等级升高而增强,但在高权重情况下图像会出现“塑料化伪影”。参考相关文献[9],本研究选用KARL 5级对对照组图像进行重建。目前,DL图像重建算法在CT低剂量成像方面展现了更大的优势[10]。DL算法以高剂量下的FBP图像作为训练模型,对低剂量图像进行校正和优化,可获得出色的图像质量,提升影像医生的诊断信心[11]。
本研究A组采用的固定100 mA,与常规三期增强(采用的剂量调制为3,平均160 mA)剂量相比,已经进行了剂量下调,固定毫安未采用剂量调制2级是为了降低辐射剂量,剂量调剂技术会通过扫描定位图像确定相应部位扫描剂量曲线,开启后由于全腹组织结构特点,整体平均剂量会高于100 mA。B组采用了最低剂量调制等级(1级),管电流约为剂量调制3级的30%,平均57 mA,因此为了保证低剂量图像可用于诊断,本研究采用了DL算法最高等级(4级)降噪。研究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噪声下降了48%,肾皮质SNR明显增加。但2组间肾盂和输尿管的S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患者多存在泌尿系疾病,对比剂在人体内代谢的差异较大所致[12],不同于人体正常组织脏器,CT值变化幅度较小。B组肾皮质、肾盂、输尿管CNR均高于A组,表明低剂量DL图像有望可达到或者超越正常剂量CT图像质量。同时提示,对于CTU图像质量的评估,采用CNR更能反映图像质量。刘磊等[13]的研究中未对SNR进行比较,可能也考虑到这一点。主观上,二维图像质量虽均可诊断,但B组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A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A组剂量已经较低,KARL 5级降噪效果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低剂量下DL算法降噪效果明显,在主观上有着更好的视觉辨识度。2组三维图像质量相当,可能是因为VR和MIP受图像噪声影响较小。吴巧玲等[14]的研究表明,DL算法在胰腺低剂量增强CT检查中明显改善图像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其研究中提到高等级的深度学习算法图像主观感受较平滑,会有些蜡像感,而本研究未出现,可能是算法的训练模型不一致所致。
本研究也基于患者三期增强的图像,评估了二维上肾脏占位病变的显示情况和CTU的常见征象。结果表明除A组1例膀胱占位CTU显示与三期增强显示不一致外,其余征象显示率均为100%。这说明采用低剂量联合DL算法可保证病变的检出。Zhang等[15]的研究表明超低剂量下DL重建算法可保证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准确性和图像质量,与本研究结果类似。膀胱占位出现阳性率超100%,是因为患者检查前准备不充分未使膀胱充盈,CTU检查占位病变得到充分显示,这也间接表明CTU检查的必要性[16]。辐射剂量上,与A组相比,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约41.93%,这极大地降低泌尿系增强联合CTU患者的剂量负担。
本研究有一定局限性:①只是在增强后CTU探索低辐射剂量CT扫描,今后可继续在平扫、增强三期行低剂量CT扫描。②B组采用的低剂量仍有下降空间,需进一步挖掘DL算法降低辐射剂量的潜能。
综上,深度学习重建算法的应用可显著提高低剂量CTU图像质量,且保证其诊断能力,是间接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有效方式,具有可靠的临床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