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鉴轩
在北京艺术博物馆里,有一个“云落佳木”的主题展厅,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到从明代到民国时期的各色木制家具。而这些展品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木工技艺的精妙,而且还彰显出历代匠人的智慧,并向世人诉说着民族的历史变迁、技艺传承以及文化脉络。
清代紫檀雕荔枝花鸟纹插屏背板修复前后对比图。
一件清代文物破损程度实景。
刘师傅和谭师傅正在制作“传统古建大木梁架”课程的教具,等比制作一个“五间七檩前后廊硬山式建筑”模型。
谭师傅正在制作“斗栱的奥秘”课程教具,等比制作一个“五踩角科斗栱模型。
事实上,人们在这里所看到的家具都是被修复过的。老家具在传世过程中难免会留下“伤痕”,不过在一代代文物修复大师的巧手下,它们再现了曾经的光彩。而“云落佳木”展厅里的这些老家具都是经非遗传承人刘金良先生修复的。有着近4 0年工作经历的他,师从故宫博物院木作修缮技师王希田老先生。目前,刘金良是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的高级明清家具修复专家,也是北京市西城区古旧家具修复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坐落于北京艺术博物馆内的京畿造木工坊,前身是刘金良与师兄谭德友打造的明清家具文物修复工作室。十余个春秋,两位师傅在这里用妙手让一批批精美绝伦的古旧家具得以还原本来面貌。
谭师傅正在制作“斗栱的奥秘”课程教具,等比制作一个“五踩角科斗栱模型。
2022年9月,历经五年大修的北京艺术博物馆重新开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其中不少游客会驻足于京畿造木工坊中的老式工具、构件等物品前,经一番专业讲解与品头论足后,“榫卯”“斗拱”等专业术语与实物可以实现“零距离”对号入座。公众一向对中国传统古建的恢宏与精妙赞不绝口,但对其所富有的内涵却知之甚少。这让两位师傅有些担忧——首先担心手艺会失传,其次又无奈于种种原因导致后来人无法真正接触与学习到基础知识,他们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1 孩子们在京畿造木工坊教室内通过梁架模型学习古建知识。
2 小学员正在使用鸟刨、锉等工具制作笔筒。
3 小学员们通过搭建中国拱桥,感受承重结构的设计。
于是,在京畿造木工坊里,两位师傅带领学员、游客,从尊重自然开始,让他们真正看到木材、看到工具,了解木作之美。让观者在这里真切地感受到技艺的逐渐进步与发展过程。而呈现在观者面前气势恢宏的建筑里的每个细小的元素,却是不可或缺的。
“普及就是传承 传承从看见开始”,这是京畿造木工坊的理念。而这一理念让不少愿意为传统文化传承出点力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有的是文博专业的大学生,在跟着师父精进手艺的同时,还在平日里的活动中担任“助教、主讲”的角色;有的是古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对传统文化抱有极大的热情;有的曾经是媒体工作者,为了能在现代化的传播途径里为传统技艺普及谋求新的出路而来;还有的是此前从事课程设计的专业人员,从教育理念出发,遵循不同认知阶段的发展规律,按照“习得习惯”的目标,进行活动规划与课程设计。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刘师傅和谭师傅也紧跟潮流,为了能激发更多人的兴趣,努力开发新型教具,将传统手艺和新型艺术再度创作,使其兼具专业度、创意度和美观实用性。
木工坊里的活动内容与环节设置本着育人为先的原则,着力于兴趣培养、文化科普与传承。从古建本身出发,着眼构成传统建筑文化的每一个元素,从饱含智慧的大木梁架、斗栱、榫卯结构到尽显艺术美学的彩画、窗户菱花与脊兽;从“偷梁换柱”“勾心斗角”到“雕梁画栋”,为大家阐释出藏在语言文化里的古建趣味。
不僅是文化知识的科普,京畿造木工坊更注重的是来到教室里的学员能通过自己动手实操学到点滴技艺,磨练自己的心性,学会与自己相处。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鲁班锁,进行多维立体的思维锻炼;通过中国拱桥的搭建来培养学员的耐心与细心;通过使用多种工具、接触多种木材,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会灵活变通解决问题的处事思路。一把木簪、一个笔筒,在大人和孩子们眼中不再是孤零零的摆件,透过它们看到的是衍生而来的智慧。
以木为源,京畿造木工坊打造的一系列体验活动,从木材本身出发,带着大家由浅及深地体悟木作之美。古人为它们安排了怎样的用处?使用何种工具?经过怎样的加工才制作成形状各异的木材?不同结构的木块、木条又是通过何种连接方式,才能组成“大到一栋建筑,小到一件器物”?只有真正参与其中,你才会发现木作知识的理论并不复杂。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复杂的体系里,小到建筑的构件名称、大到建筑规格设置,都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数学、天文、物理等领域历经千百年的演变发展与系统总结。
可以说,接触木作,尤其是接触中国传统木作技艺,犹如一场时空的旅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榫与卯连接的瞬间,今人与古人何尝不是共同完成了一次亲密的互动呢?(注:本文配图由京畿造木工坊提供)
字母M榫卯结构拆解 榫卯结构的26个字母示例,已获批新型实用专利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