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 唐加军
[摘要]从理论上看,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两个既有边界,又有着深刻内在逻辑联系的重要概念。两者在概念、价值理念上有所差异。同时,两者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团结的“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形成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高级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高一级的团结层次,对民族团结有着更大的制约性和更强的影响力。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件具有内在一致性。“和”与“合”相统一,体现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认识上的一种深化,从而在民族政策上的一种反映。新时代的民族工作要以“合”为引领,坚持一体的主线和方向;要以“和”为基础,在实现民族团结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政策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3-0033-08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民族团结理论的架构与解析研究”(19BMZ005)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坤(1980-),女,汉族,四川眉山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政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唐加军(1978-),男,四川仁寿人,西华师范大学人事处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四川 南充 637002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价值导向是各民族平等团结进步。不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派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与组织少数民族各阶层人士到内地参观,以增进了解与互信;在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打碎民族压迫的阶级结构;发布各种政策,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歧视的有形痕迹;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促民族大团结等,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对民族地区的各种扶持优惠政策、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团结一直是我们民族工作的主旋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从“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深。中央的重视也影响到了学界。这几年,学界持续掀起了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热潮,各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纷纷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相关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那么,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倡导民族团结到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是否意味着我国民族政策有大的变化和调整?还是两者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呢?要解释清楚这个变化,须要对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两个既有边界,又有着深刻内在逻辑联系的重要概念做辨析,并且从多个角度探究两者的关系。只有明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更好地把握我国民族政策的发展走向。
一、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区别
(一)概念的不同
“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理论政策很长时间的核心内容和民族工作的实践目标,不管是在学界还是在具体民族事务中都是一个使用相当广泛的重要概念。在我国的民族话语体系和实际民族事务工作中,“民族团结”主要是指56个民族之间的友好互助关系。比如我们讲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民族团结一家亲”等,都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此外,“民族团结”还有两种使用情况: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文献中,曾经用“民族团结”表示民族内部的团结,主要是针对当时有些民族内部的纠纷与不和諧的情况而提出来的,但都有其特定使用场合,并非广泛地、泛义地使用。①二是指代中华民族层面的凝聚力,即建立国家层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某种意义上这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同一个意思。而这种话语表述通常也有特定的背景或场合。如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常常用“民族团结”“中国民族团结”“全民族团结一致”等激励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涉及台湾问题时则往往使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来表示中华民族层面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但总的来看,就一般意义和使用范围的广度来讲,民族团结主要指的还是我国56个民族之间的友好互助关系。
据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已零星出现在相关文献中,但真正成为学界广泛关注、具体研究的热点问题,则是始于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在近几年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的探讨颇为热烈。通过文献的梳理,当前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从横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成要素的角度进行阐述。如,王希恩认为“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或族类共同体,还是一个容纳了政治、经济、地域因素在内的国民共同体。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讲文化认同,也要讲国家认同、各民族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认同。” [2]367
二是从纵向的中华民族交融史的角度进行阐释。如费孝通先生区分了自在的民族意识与自觉的民族意识,他指出,自觉的中华民族意识是在近代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哈正利、杨胜才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 [3]
三是从共同体内在关联性的角度进行定义。如孔亭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含义是突出构成中华民族的中国56个民族内在的一体性和共同性特征,彰显了构成中华民族的中国各民族不是机械共同体,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4]王宗礼也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既不是对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单纯强调,也不是简单的“国族”概念,更不是只强调“多元”而忽视“一体”,而是从共同体的角度重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内涵,为中国特色现代多民族国家建构奠定了族体基础。[5]
四是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复合概念的字面构成进行解读。如青觉、徐欣顺在详细分析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这对元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在体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认为其包含了三个要素:认知体验、价值信念、行为意愿。[1]
五是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和本质进行理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周平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进一步的想象。“认同”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接受、认可和支持。“想象”意味着组成中华民族的成员对自己与中华民族的同一性的期待。[6]马俊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质是“民族精神共同体”的建构。[7]
从上述综述可以看出,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做了意涵丰富的定义,虽然看起来较为分散,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仔细分析,不管是从哪个视角进行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和认同、共同性、一体性、整体性等关键词紧密相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所做的四个“与共”的深刻阐释,更是强调了作为一家人的中华民族的不可分离的紧密联系与凝聚状态。
显然,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两个有着清晰边界的概念。民族团结主要是指56个民族之间的友好互助关系,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强调增强中华民族有机联系的一体性与整体性。虽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民族团结,即把中华民族视作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强调国家层面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这个意义上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倡导中华民族大团结。但是,这和我们通常意义所讲的56个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仍然是属于不同层级的团结。前者是大共同体内部的团结,后者是在大共同体范围内小共同体之间的团结。
(二)价值理念上的差异
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的核心,无疑都要服务于国家的统一、团结与稳定大业,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但是,从学术上探讨两者的价值理念,还是有些差异。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民族团结的价值理念,那么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和”字当之无愧。和的本义是声音相应和,乐声和谐②,后来引申为平和、柔和、和睦、和谐共处,“和”就是中华文化中万物之间的相处之道,也是有着不同语言、文化、习俗、宗教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相处之道。在当今民族多元化世界中,民族问题上的“和”即民族团结是各国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和”的前提在于承认差异性。有差异才有和,如果都相同,就无所谓和了。前面已述,民族团结是不同民族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不同民族的人们能形成良性互動的民族关系,首先就在于他们能互相尊重和包容各自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良性的民族关系。所以,就民族团结来看,它首先是一种尊重“异”的理念,它承认并尊重多样、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那么,它是否强调“同”呢?也就是说,民族团结是否要求同一、一体呢?从民族团结的概念来看,并没有一体的要求,民族团结强调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互助关系。但是,在交往互动中,更多的“同”,更多的共同性会更好地增进认知上的相通性、情感上的亲切感,从而形成友好团结的民族关系。所以,需要明确的是,同一、一体并不是它的目标,它的目标是“和”。
那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具有怎样的价值理念呢?从前面的概念分析可以看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增强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意识,强调易合不分的一体性与整体性。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寻求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可能源自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前途命运等等,即不管通过哪种路径,共同性、共生性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这种共同性是否排斥差异性呢?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把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阐释得非常清楚:有同无异,没必要强调共同体;有异无同,形成不了共同体。离开了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从谈起,忽略了差异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难以做起。各民族的差异性将长期存在,尊重、包容差异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8]10也就是说,增进共同性与尊重差异性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和条件,共同性中包容着多样性,“同”与“异”并非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动共生转换的关系。既然不排斥“异”,如何将共同体成员凝聚到一起呢?除了增进共同性,尊重差异性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具有一体的导向性。这里的一体并不是指民族的同质性,不是要将各民族同化为同一民族。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早已得到了学界与中央的公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9]105这里的一体是指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中华民族的过程。
综合以上分析,要准确全面地概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念,就应涵盖其共同性、差异性与主导性的特征,如果仍是用一个字来概括,笔者认为“合”字是比较恰当的。合的本义为合拢、盖合、闭合。③后来引申为聚合、联合、结合、符合等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合”的动词释义为“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 [10]523,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四个“与共”的本质内涵阐释是一致的,“与共”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在一起”[10]1599。这种结合到一起,不是机械地在一起,不是强制在一起,而是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前提下,使之成为有机联系,相互依存,相融相通的统一体,它反映了不同要素之间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也即“合”字能形象准确地勾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使之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的动态过程。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是建立在“和而不同”“同而又合”的思想基础之上的。[11]
因此,仔细分析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念,民族团结的“和”指异质因素的和谐共处,强调在尊重多样的基础上追求友好、和谐的民族关系;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则突出异质因素融合统一,强调把组成“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的各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相互交融,成为不可分离的整体。
二、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关联
不管是从概念还是价值理念看,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有区别。在学术研究和实际民族工作中,应注意不能将两者等同,混为一谈。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核心,两者又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关联。
(一)从构成要件看,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件具有内在一致性
认同是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要件。从弗洛伊德、埃里克森到泰勒,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都对“认同”进行了纷繁复杂的研究。王希恩认为广义的认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归属感,二是认可。[12] 所谓归属感在这里就是指民族认同,即明确“我是谁”“我们是谁”的问题,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核心要素,由民族认同产生的归属认知与感情依附往往会产生强大的原生力量。二战时期,日军侵华的残暴行径激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国破则家亡,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为抵御外敌,团结一致,这是典型的建立在民族认同上的中华民族内部的团结。认同的第二层含义是认可,即对他者的包容、接纳与欣赏。“认同的本义就包含肯定、认可。所以积极的认同绝不是一种自我意识,更不是自我意识的膨胀,而是包含着对他者的包容和接纳。在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的这种包容和接纳也在中华文化认同的范畴之内。” [2]393同一民族成员达成团结的状态,相对来说要容易很多。相同的语言、习俗、宗教等因素让人们更有认同感、归属感与亲切感,更易产生协作。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越大,认知上的相通性、情感上的亲切感都会弱化很多。但是,民族和文化的界限不是不能超越的。这种包容、接纳、欣赏的动因可能来自于所受的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使民族团结的意识深深地扎根,使其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可能来自于情感上的相互需要。你尊重我、信任我,我也尊重你、信任你。泰勒说,个人的自我认同是需要得到他人的承认的。当今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各民族相互承认,这是建构自我尊重意识的必要条件;可能来自于彼此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虽然彼此存在语言、习俗、文化上的差异,但在思想上、性情上、价值理念上却可能相近,从而产生亲近感;也有可能来自于不同性,正是因为彼此文化的不同,才产生相互吸引、彼此欣赏。可见,不管是民族之间还是民族内部,相互之间的认同感是促进民族团结形成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对民族团结而言,共同性和差异性都有可能成为构筑民族团结的条件。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更多地来源于共同性。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13]他列举了四个共同:共同开拓疆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文化、共同培育精神,这些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性都是打牢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
(二)从发展过程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发展趋势
民族团结的“和”理念其实是个弹性非常大的范畴。异质因素的和谐共处会呈现出诸多不同层级的状态。“和”可以使不同事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如,儒家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处理国家政事、礼仪制度的价值标准“礼之用,和为贵”。“和”也可以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和”的前提是多样性,但不是多样性的简单相加,而是使不同事物相互协调而形成和谐的统一。如,阴阳和谐;老子《道德经》中“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表达的就是这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和”还可以是孕育着新的事物、蕴含着事物升华的潜能。它是相互差异的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之间的融合。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种“和”呈现的外在形态,就是本文前面探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理念,强调达到交融的一种统一体状态。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和”是“合”的基础,“合”是“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以“和”为理念的民族团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在互动中结成的友好互助关系。随着互动的范围、程度的不同,民族团结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层级状态。本文认为至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联合型民族团结、共生型民族团结和交融型民族团结。联合型民族团结主要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或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团结方式。如长征途中刘伯承和彝族首领小叶丹的“彝海结盟”,保证了红军当时顺利通过大小凉山,完成了强渡大渡河的任务。共生型民族团结指主要建立在相互依存基础上的团结方式。体现为各族人民在经济上的互通有無,以及在社会分工中的协作等方面,如历史上的茶马互市。而交融型民族团结则是在共生型民族团结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民族团结,表现为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交融,共同因素越来越多,逐渐凝聚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三种民族团结类型的划分虽然还比较粗糙,无法穷尽我国多姿多彩的所有民族团结类型,但是仍可以大致展现民族团结的面貌,反映其发展趋势。从这三种类型来看,早期是联合型,比联合型牢固程度较高的是共生型,其形成的基础是相互依存的联系和影响。而这种联系和影响不像联合型可能是暂时的,而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关系。交融型形成的基础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建立在认同基础上的相互借鉴、吸收、交融,从而使共同因素越来越多。显然,最后一种民族团结类型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状态。它是在前两种民族团结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随着互动中共同性不断增多而凝聚成的不可分割的一体。所以,从发展过程看,民族团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发展趋势。
(三)从团结结构看,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不同层级的团结体系
从团结的结构层次看,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的是两种不同层级的团结。民族团结是亚国家民族之间的团结,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体现的是国家民族层次上的团结,即中华民族大团结。从中华民族层次上讲民族大团结,就是要维护国家统一团结这个中华民族最高核心利益;从构成民族层次上讲民族团结,就是中国56个民族要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两种民族团结属于基础性纵向层级关系。
首先,低一级的民族团结层次是高一级民族团结层次的有机组成部分,起基础性作用。民族团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中的多元即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日益接近,互相吸收和融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的团结状态是实然存在的。同时,各民族在长期友好互动中,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交流和嵌入日益加深,使民族间情感互相亲近,逐渐凝聚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即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族团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更是前所未有地扩大,各民族地区互帮互助,使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飞速发展,共同性日益增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团结则共同发展;歧视、分裂则互相抵消,两败俱伤。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充满民族隔阂、民族矛盾、民族敌对的国家,能有很强的凝聚力,形成国内大团结。
其次,高一级层次对低一级民族团结层次有着更大的制约性和更强的影响力。宏观上看,通过铸牢国家民族意识而形成的强大的凝聚力,不仅有化解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稳定,以及促进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的功能和作用;更是可以将一个国家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们吸引、凝聚在一起,从而为共同理想和目标一起团结奋斗。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关系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由于民族关系的不平等而造成的民族压迫,以及由民族压迫造成的民族隔阂、积怨和仇恨等问题。在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凝聚力下,中国共产党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化解了各种民族矛盾,把各族人民凝聚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目标中,从而也开辟了中国民族关系的新纪元。正如1957年周恩来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中所指出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我们各民族间进一步的团结……这个新的基础,就是我们各民族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我们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共同目标出发……有了共同的、积极的发展目标,就可以克服那些消极的、不满的对立情绪。” [14]439-443
微观上看,一个民族成员认同另一民族成员的原因很多,可能基于他很友好,可能是我和他很投缘,也可能是我与他之间有生意往来等等,而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意识也是增进民族之间友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各民族应该友好团结”,这样的认同意识无疑也是友好互助民族关系的黏合剂。显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增强民族团结。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四分五裂,没有凝聚力的国家,各民族能团结和睦,同舟共济。
三、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统一:民族政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虽然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不同,价值理念上也有所区别,但是却有着紧密的、深刻的内在关联,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和”与“合”常常是相伴而生的。纵观中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它和民族团结就像孪生姐妹也是常常形影不离的。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提出:“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5]148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再次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3]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 [16]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等非常清晰地指明了两者的关系,以及新时代如何做好两者的工作。
(一)以“合”为引领,坚持一体的主线和方向
过去我们讲民族团结,主要是国内56个民族之间的团结,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而是在统一的国家政治共同体内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族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必然要受到国家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的规约。[17]56个民族之所以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是因为我们同属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正如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9]125民族团结终归是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范围内的和谐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发展趋势,应顺应我国全方位发展持续加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共同因素不断增多的事实,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以“合”为引领,坚持一体的主线和方向。
但同時,我们也应看到,尽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发展趋势,但事实上,不是每一种民族团结类型都能自发地形成一体,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民族团结在形成发展中会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从而影响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即使是像中国这样有着几千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并且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国家民族——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中,仍然要面临全球化、现代化浪潮带来的离散效应以及各种碰撞、冲突,仍然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威胁。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凝聚民心,为伟大事业而奋斗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体现在民族政策中,民族团结要与国家发展现实需要相契合,也就是新形势下,只讲56个民族的团结是不够的,加强民族团结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正如中央所指出的,“适应新时代发展历史方位,以各族群众为主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16]
(二)以“和”为基础,在实现民族团结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相应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民族团结为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国家民族意识。世界各国培育打造国家民族意识的途径,大致都可归结为两种:一是以同质化为目标,如历史上美国对印第安人的大屠杀、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种族清洗等都属于此类。还有强制同化政策,将国内主体民族或某一民族等同于国家民族,极力消除其他民族的民族意识。二是认为国家层次的民族认同与亚国家层次的民族认同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主张承认亚国家层次的民族意识的存在,在尊重多样的基础上挖掘其共同性,着力培育打造与国家认同一致的国家民族认同。显然,第一种情况是和民族团结的精神背道而驰的,通过种族灭绝或强制同化的方式培育国家民族意识,很可能会激化国内民族矛盾,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构筑起国家民族认同。而第二种方式和民族团结则是一致的,通过尊重多样、培育共性的过程,使得民族团结与铸牢国家民族意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建设要建立在“和”的基础上,要在促进民族团结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事实上,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各民族不断交融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成就,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确,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程,不是短期的、表层的行为。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 [9]139这是符合民族问题长期性、复杂性等基本特性的判断。[18]因此,对于当前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说,我们不能急功近利,稳扎稳打在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管子·幼官》说:“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谐,谐习以悉,莫之能伤也。”道出了和合并举的精髓,和睦团结能使力量聚合,聚合才能和谐,普遍的和谐团聚,就能无敌于天下。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概念,两者既相区别,又深刻联系。从倡导民族团结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并不意味着我国民族政策有方向性转变。民族团结的“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相结合,体现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认识上的一种深化,从而在民族政策上的一种反映。民族团结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坚持一体的主线和方向;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基础,在实现民族团结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
注释:
①如,1934年11月,在《中国工农红军政治部关于苗瑶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中,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到“民族团结”就是指民族内部的团结。彝族不同家支之间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常“打冤家”,矛盾纠纷很严重,建国初期,党的民族工作在这一地区讲民族团结,就包括加强民族内部的团结。针对达赖和班禅两大政教系统的矛盾而在藏民族中提倡民族团结以及针对西北因伊斯兰教派之争,也在回族中强调民族团结。
②和的字源为“龢”,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是指乐声调和、和谐。战国后,渐以“和”代之。参考王魏:《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版,第56页。
③参考《说文解字》卷五:“合,合口也。即把口闭起来之意。
参考文献:
[1]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1-14+123.
[2]王希恩.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民族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3]哈正利,杨胜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N].中国民族报,2017-02-24(5).
[4]孔亭.试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33-40.
[5]王宗礼.国家建构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3-20.
[6]周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进路[J].学术界,2020(8):5-16.
[7]马俊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内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15-21.
[8]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
[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1]麻国庆.费孝通民族研究理论与“合之又合”的中华民族共同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3-23.
[12]王希恩.增强文化是民族团结之本[N].中国民族报,2017-08-25(5).
[1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14]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957年8月4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5]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5月28日) [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10-24(1).
[17]周平.中华民族的性质和特点[J].学术界.2015(4):5-22.
[18]郝时远.把握主线和方向 汇聚要素和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N].中国民族报,2021-06-29(5).
收稿日期:2022-11-18 责任编辑:叶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