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园园,王荣辰
(1.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2.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首要的是教师立德,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感化学生,使其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人格具有典型的实践性特征,体现为个体不断追问与成就自我的过程,它依赖一个人知识、情感与意志的集体作用,其中情感是保证个体在不同语境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关键要素。把握立德树人的情感逻辑,是受教育者道德认知内化、获得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的关键。夏丏尊以情为本的人格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生命在于“情”,“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1]。从人类情感存在形态讲,夏丏尊的人格教育思想表现为融伦理道德、审美情感与理智情感于一体的整体情感向度。伦理道德情感激起的尊重是人格教育的起点,亦是“善”的师生关系共建的根本;审美情感,是促使客观伦理道德内化于人心的重要因素,它指向高于人类知识与生活的精神领域,引导人在崇高和愉悦的情感中接纳道德与秩序;理智情感有助于维持社会公共道德,同时也是人实现人格独立与社会价值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指出,人的情感追求的本质应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2]99-100,人的情感首先是感性的,它是丰富与发展人性的重要方式,但作为社会性个体,人的情感应由理性主导。夏丏尊以“善”为首、以“真”为美、理性情感为主导的人格教育思想,有助于把握我国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情感逻辑,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伦理道德始于原始禁忌,“集体规则对个体的压抑总会在个人内心激起‘尊重’的感情”[2]76。这种尊重的情感是道德形成的基础,亦是人格教育的起始点。夏丏尊提倡师生互相尊重,这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大前提,是“善”的人际关系的核心要义。这一时期夏丏尊任浙江第一师范国文教员兼舍监,如何从根本上改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做到自律、自省、自觉,是夏丏尊秉持善的情感始终寻求的教育路径。其时校长经亨颐提出应以“诚”为全国师范学校校训之中心,实施以德育、知育为内涵的人格教育,以诚为道德伦理之本,重自律、讲诚信是经亨颐对师范生培养的人格预设。“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3]462从善为至诚之路径,作为师范学校国文科主任,夏丏尊在人格教育中注重“善”的情感熏染与陶冶。
针对学校教育存在的功利主义现象,夏丏尊积极呼吁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尊重,早于1913年就译介卢梭的《爱弥尔——论教育》,书中提倡的自爱与爱人的思想,“与人心以伟大之感动”,呼吁人们反思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不善之言行[4]。1920年,夏丏尊接触到意大利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的小说Cuore(考莱)日译本,取名为《爱的教育》并开始着手翻译,夏丏尊在译者序言中写道:“这本书是写情育的,不仅要让学生读,更应该让教师、父母阅读,从中领悟教育的本质——情与爱。”无论父子、师生、朋友、社会,处处感受到人的善、人的爱,这才是有情味的理想世界。承认并尊重学生独立个体的属性(包括学生生物学意义与人格层面的独立性),是建立健康师生情感的前提。在翻译此书时,夏丏尊参考日本岛村民藏氏著的三本书《现在近代文学上的两性问题》《性的理想主义》《两性问题大观》,写成《近代文学与儿童问题》一文[5],文章揭示了儿童在两性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强调从独立个体的视角看待儿童。这为尊重儿童个体的主张提供了强有力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支撑。
情感共建具有双向性,但教育者占主导地位。夏丏尊要求教育者首先要有人格,要以真挚的情感对学生施以人格之感化,发挥人格教育之效力。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的重要背景,真正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塑造被教育者之人格。“人格恰如一种魔力,从人格发出来的行动,自然使人受着强大的感化。”[6]因此,教育者应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除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以人格促使学生心悦诚服,而不是只靠规则约束。不管学生如何看待教员,“我们做教员的,应该自己进取修养,使够得上‘师’字的称呼”[7],这是一件艰难却又伟大的事。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真情感动学生、爱护学生,来唤醒学生的自觉,有助于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从伦理层面看,夏丏尊提出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实质上是对教师道德的更高要求。夏丏尊还敏锐地意识到,人格教育并不是单向的,教师凭“真心”去改造学生、感化学生,是人格教育的一环而已,学生亦应心怀感激,在受到教师人格感化后积极主动做到自知、自觉、自律,使师生互相尊重的情感得以持久维系。
相对于其他五四新文学家偏重俄国人道主义,夏丏尊则从对人性的内视与对人道的审视两方面建构其人格教育思想。
日本大正时代兴起的白桦派文学,从根本上来讲是个人的、理想的,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凸显的是在国家主义面前个体人格与自由的可贵。在夏丏尊看来,学生个体价值的确立是实施人格教育的重要前提,对学生个体价值的尊重是教育的首要原则。夏丏尊从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角度,先后翻译多部著作并撰写多篇文章,全面论证人的个体价值的崇高性。基于这种观念,夏丏尊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积极践行校长经亨颐提出的“自动、自由、自治、自律”的人格训练方法,旨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其内心之认同,而达到自由之服从与自律之训练,养成自治能力,因此一切有悖教育原理之措施皆应摈除。1913年10月13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正式成立校友会(实质为学生自治会),以锻炼学生自治之能力,夏丏尊被推荐为文艺部部长,统管杂志部与言论部,负责指导学生开展活动,颇注重引导学生的人格修养。五四运动之后,在经亨颐、夏丏尊等人的推动下,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1919年10月16日,为扩大学生自治范围,真正实现学生自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宣布试行自治制,自治制度由全体学生自行议定,学校仅在学生自治有缺陷时负劝导扶护之责。学生自治项目扩大后达12项之多,包括身体健康、学术研究、发表思想、涵养德行、衣食住、课外作业、社会服务、校内整洁、学生行为惩戒、学生课外出入及其他自治事项等。自治制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觉自律意识和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积极性,夏丏尊指导的学生施存统等组织“书报贩卖部”,大量订阅进步刊物,如《星期评论》《教育潮》《民国周刊》《少年中国》《新青年》《新潮》等,“自从‘书报贩卖部’设立以来,报纸、杂志达几十种之多,每种要销一百几十份,每人所看的杂志,总在三四种以上”[8]125-126。这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善”的另一层含义则是对苦难的关注,它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目光引向外部,引向社会,把教育作为实现社会改造理想的一种路径。这种诉求的产生是对俄国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思,“俄国文学强烈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色彩以及曲折的故事情节,符合此时中国社会的期待”[9]12。因此,20世纪20年代,俄国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很多:沈雁冰主持的《小说月报》在1921年之后成为介绍俄国文学作品的重要阵地,1921年9月《小说月报》设置了该刊改革后的第一个专号——《俄罗斯文学研究》;郑振铎、沈雁冰、耿济之、陈望道、鲁迅、周作人、夏丏尊等成为介绍俄国文学的主要力量,使得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理、安德烈夫、契诃夫、高尔基等现实主义作家成为活跃在当时国内文坛上的主要人物。这个时期夏丏尊集中翻译了俄国文学的6部作品,通过俄国诗坛、小说、童话来了解俄国急剧变革中的社会问题。以夏丏尊翻译俄国克鲁泡特金的《阿蒲罗摩夫主义》为例,描述了一位既同情农奴悲惨命运、又因素有的倦怠而逃避问题的奴隶主儿子,他满眼都是人类的不幸与社会的不公,嫌恶人类一切的不道德,但却仅仅止步于此。这也正如一面镜子,反射出这个时期中国青年精神上的苦闷与行动上的受挫,它引导人们不应只停留于情感上的“善”,更应当付诸行动以改变现实。
情感的审美形态,是促使客观伦理道德内化于人心的重要因素,它“被看作是在其感性形式下隐含着某种伦理意义的一个讽喻,一种借喻的表达”[10]170。它指向高于人类知识与生活的精神领域,引导人在崇高和愉悦的情感中接纳道德与秩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除了实践与思维两种自我确证方式外,“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1]305。这种在对象世界中发挥自由自觉本质力量的创造性活动就是审美,马克思认为这种方式直接影响到人格的完整与和谐。自新文学运动以来,以新文学作品与译作为载体涵养学生性情、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以养成健全之人格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夏丏尊不止一次指出学校教育的功利性与学生情感世界的空虚,而文学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文学毕竟是一种人格的表现,冷刻的文字,不是浮热的性质的人所能模效的。”[12]12针对国内新文学建设中出现的情感苍白、题材混乱、写作技术落后等严重问题,新文学家们寄希望于崇尚真实的自然主义的补救。“夏丏尊是介绍此派作品最努力的人”[13]32:1920—1930年十年间,夏丏尊翻译了近十部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在其最早翻译的自然主义文学流派代表人物国木田独步的小说《女难》前言中,夏丏尊指出,中国需要经过一次自然主义的洗礼。功利化的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极端化的政治环境已严重限制作者情感的表达,文学美的本质需要凭借对人生世相的敏感寻得出路,这种美的文学才能实现其审美教育意义。
文艺的价值在于创作情感的传染与转化。受艺术情感论影响,1928年夏丏尊在《文艺论ABC》中谈论文艺性质时讲道,文艺最重要的就是情,且是唯美的情,从审美对象来看,艺术作品既承载着创作者真挚的情感,同时通过情感的传染,使读者在情感上亦发生相应的变化,评价与鉴赏由此产生,“感情的传染,是一切艺术鉴赏的条件”[14]59。作家在作品中体现勇气、信仰、美、爱等高贵的情感,夏丏尊在审美教育中首先强调感受,读者在对象世界中感受自己自由自觉本质的存在,这是人在审美世界认识自我的第一步。第二步侧重于实践创造,包括鉴赏与创作,人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进一步肯定并提升自我。
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夏丏尊非常看重自然主义作家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去描写人性的丑恶及社会的病状,“自然主义者将性欲当作人生底一件事实来看,描写的态度,很是严肃,丝毫不掺入游戏的分子,令人看了只觉得这是人生底实相,没有功夫再去批评他是善是恶”[15]。然而,夏丏尊在审美教育中认识到纯粹情感论的不足,他对自然主义文学的借鉴还是存有伦理层面的考量的,并不满足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中对“所见”的忠实的描写,进一步从读者立场提出情感调节的要求。在《近代文学概说》中,夏丏尊指出:“自然主义文学,……除‘现实’以外,却没有告诉我们别的东西。……至于情意的方面,我们决不能对于这样消极的境遇表示满足。”[16]该批评可看出夏丏尊对文学作品中“情”的审美教育意义,文章要有情,要真实反映作者的内心,再现社会的“苦闷”,而读者在体验这种苦闷的同时更要激起积极的情绪,进而转化为有效的行动。“艺术必须始终给我们以运动而不只是情感”[10]181,这正是审美教育的初衷。读者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情感的熏染并不是审美活动的终极对象,将情感转化为行动,进而求得真正的自我解放与内在自由,才符合审美创造的本性预期。文艺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教育对象在这种共同的创作活动中将情感转化为各种行动,最终实现自我的调整与对社会的互动,以此呼应伦理道德情感教育的价值预设,为养成健全人格提供助力。
自然主义推崇的“真实”有力地打破了艺术与平凡之间的壁垒,使得艺术作品的性质摆脱了题材伟大或渺小的拿捏,“艺术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能使我们看见平凡事物的真面目”[10]188。但是自然主义要求的纯客观立场亦限制了艺术形式的自由,这也恰恰暴露了艺术情感论的缺陷。情感具象化是夏丏尊文艺教育中有物而感、有感才发的重要观点,是保障审美情感真实性的前提。情感具象化思想受到日本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的影响,厨川白村的“苦闷”超越了唯美派所固守的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指向一种由社会压迫所造成的“人间苦、社会苦、劳动苦”。这种“苦闷”是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真”的情绪。他认为能表现这种“苦闷”的方法便是“广义的象征主义”。以象征化的心来描写客观的事象,恰恰满足了夏丏尊对自然主义文学情感缺失部分的需求,这对夏丏尊的文学教育思想有深刻的启发,夏丏尊在论述文艺时讲道:“文艺对于自然人生的处理,须具象的,不该是抽象的。”[14]84作家所应着眼的与取材的均是具象的实世,而不是牵强附会于某一个概念,读者才能在作品中看到真实的人生与社会,否则文章终会陷入空洞无物、枯燥乏味的泥淖。
对于如何做到“如实去观照玩味”社会现实,夏丏尊从两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内容上不局限于日本自然主义对人性的客观描写,更提倡对社会作具象的处理,借鉴自然主义客观描写的创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再现现实。在夏丏尊提出的小品文写作教学中,他鼓励学生带着敏锐的眼光,细密地观察生活中的具象,在森罗万象的自然人生之中进行具象的选择,夏丏尊认为创作者应当“从自己下手”。反观内心,直面现实,通过作品将二者联系起来,从而获得内心真正的满足与愉悦。另一方面,形式上同样以具象化为依据,“其好坏也可用抽象的与具象的二语作了标准来说明”[14]86,因此文艺作品的文字应当是描写的,不能议论与说明,要通过创作者构造的具象组合,将蕴含其中的富有冲击的动态生命力的情感传染给读者,读者才能收到最纯粹的真实。
从夏丏尊对审美情感教育的总体论述来看,对社会现实的再现、苦闷情绪的宣泄以及积极行动的转化,成为审美教育中唤醒学生真实情感、净化功利心理、实现高级快感的重要源泉。以真为美艺术本质思想的提出与实践,既有力地呼应了伦理道德情感教育中直面现实、积极改变的思想,也开启了将感性与理性融合以追求人格独立的理智情感。
理智情感是一种以理性为主导的情感体验,以理智引导情感表现为理性对感性的一种反作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理智与情感的共生共存性远远大于对立性。它既有助于维持社会公共道德,同时也是人实现情感独立的重要方式。“运用智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由此而带来的喜悦感和欢乐体验可以酿造一个人的尊严感。”[10]93在一切秩序有待重建的特殊历史时期,情感走向理性是人不断追逐自我价值的必然结果。对理智的认可与推崇是启蒙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坚信文化知识是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人性的基础。1920年,为普及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邵力子、沈雁冰、夏丏尊、陈独秀等十余人共同组织“新时代丛书社”,旨在“增进国文普通知识”,以防高深学问贵族化的危机。其中夏丏尊翻译了日本高畠素之的《社会主义与进化论》,较早接触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以揭示社会贫穷与阶级不平等,从而奠定了夏丏尊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教育思想。夏丏尊主张的理智情感教育的核心就是自知与自我实现,积极地从精神方面予以引领,鼓励人们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作为教育界较早提倡男女同学的人,夏丏尊积极为女性发声,提倡女性应维护人格尊严,他认为情感上的依附与自我价值的消解是女性在社会遭遇屈辱与不公平待遇的根本原因。受社会主义思想影响,1922年7月夏丏尊根据陈望道提出的“女天下”论点,次月写就《“女天下”底社会学的解说》一文,对男权社会与封建阶级压迫下女性的境遇表示不平。为充分探求男权与女性命运的关系,夏丏尊认为应客观地了解历史上男女社会地位的流变历史,并从社会学角度犀利地指出美国“女天下”的虚假现象与日本女人在家庭中的被支配地位,进而得出无阶级差异的理想社会的构想,“经济阶级(连同政治阶级)和性的阶级,同归消失,由此生出两性并立的新关系,会有一切男女都无苦痛、无虚伪,可以平等地、自由地、单纯地相爱的时代”[17]。
为扭转对女性的社会偏见、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唤醒女性自强意识,夏丏尊积极翻译西方女性评论著作,撰写女性在中国生存状态的文章,力倡男女同校。1920年为呼吁女性靠自己努力获取社会价值与个人尊严,夏丏尊翻译并注解了美国社会学家瓦特著的《女性中心说》,对瓦特关于男女同权时代已然到来的观点表示赞同。除此之外,夏丏尊在《生殖的节制——欢迎桑格夫人来华》中对中国“螽斯式的谬误的多子主义”思想予以批判,以呼吁解放女性的身心。“我们的主张是以性的道德自觉为立场的”,这是引导人类走向幸福的途径,而不是对自然的叛逆[18]。也正因此,夏丏尊极力提倡女性学习文化知识,首先在情感认知上实现独立,批判将自身命运系于男性的错误观念。1925—1930年6年间,夏丏尊集中翻译了7部自然主义小说,其题材均为恋爱与婚姻。关于妇女不公平的家庭地位及社会地位,夏丏尊认为,相比于外部制度,更关键的在于女性自身态度的改变,“女性的敌人,就在女性自身”[19]。因此情感的真正独立需要个体自我价值的发现,夏丏尊认为劳动能够锻炼意志、保持自我价值,它是获取平等两性关系与人格自由的前提,女性奴隶般情感境遇的彻底改变,只能依靠理性。
夏丏尊受英国文化批评家威尔斯(H.G.Wells)启发,鼓励青年学生学会理性反思以寻求人格独立。威尔斯提出现代教育四因子说,包括个人能力、人格与自知之发展、与现实相应的宇宙观之建立、个人特殊的技术训练与经验。“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各个人成为善良的变通自在的艺人(因为环境在变迁,故须变通自在),成为在那一般的规划中自觉能演一角的善良的公民,成为能发挥其全力的气象峥嵘、思虑周到、和蔼可亲的人格者。终其生都要有能受教育的适应性。”[20]2180提升个人能力、对自我有清楚的认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具有一技之长是青年在社会环境中保持人格独立的重要支点。面对众多学业无以为继的学子,夏丏尊认为学生失学并不等于不能再受教育,学生应当学会“应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通过学习与锻炼,成为适应环境的“变通自在的艺人”[21]。青年抱着这样的信念,具备一定的能力,在从事一种事业的时候,才会自然生出兴趣来。由理性催生的情感更具稳定性、持久性,进而影响具体情境中行动方式的选择。
对于青年谋生出路问题,夏丏尊认为学生应当学会理性反思,结合自身能力与时代需求判断今后发展的方向。首先,应当“自知”,对时代有清醒的认知。其次,对自身能力有准确的定位。实力是人生一切事业的基础,包括“健康力、想象力、判断力、记忆力、思考力、忍耐力、鉴赏力、道德力、读书力、发表力、社交力等”[22],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对于求学与就业,夏丏尊不提倡学校给予学生“合乎自己的兴趣”的职业指导,认为在现实社会中这种指导过于空虚,单凭兴趣选择职业过于草率,一旦失去兴趣,职业生涯便会索然无味。因此任何职业,既要“养活自己”,又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一个青年投身到社会中去,其情形好像一滴水珠被排入瀑流之中,这滴水珠也许流到溪沟,也许流入江河,也许流入海洋,在事前自己是无从预知的。唯一的使命就是流,不流就失其本来的意义。”[23]因此,青年的前途需要积极主动地去“求”,提升业务能力外,更要注重锻炼自身品性,认识社会世界大势,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夏丏尊人格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现代人性论、时间观与道德观基础之上的。现代性消解了人的一切附属性质,人的主体性获得空前肯定与推崇,人是独立个体的理念是人格教育的逻辑起点,关注个体生命价值,倡导自由与进步。人需要通过行动实现社会价值是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从人格教育的情感逻辑看,夏丏尊人格教育思想具有以“善”为首、以真为美、理性情感为重三大特征。夏丏尊努力把握其内在过程的真实性与连续性,使其情动于中、切实感受,又能够切身体验、切实践行,最终完成被教育者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健全人格的塑造。
“善”在夏丏尊的人格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他提出的“善”不仅仅针对师范教育领域,在艺术教育与社会教育中,“善”的情感亦占据重要位置。他提倡自然主义写作技术,旨在鼓励学生敢于描写现实社会的苦难,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统封建思想对人性的压制、对女性社会价值的否定,就业状况堪忧、失学失业青年的日益增多等问题,夏丏尊均尝试着从各个层面寻求解决的路径。从根本上说这均源于道德伦理层面的“善”。以“善”为基点,夏丏尊打破了公德与私德的界限,追求内在情感与伦理道德的和谐统一。以真为美的艺术教育旨在提升学生情感愉悦性与体验性,是夏丏尊人格教育的过程性体现。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青年,均有必要进行艺术陶冶,学生在文学创作中以“真”情表现自我、观察社会,来打破无病呻吟、空虚无物的传统文学痼疾。用求真的态度,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描写,体验社会生活、反思社会现实,与唤醒社会青年自知与自觉的理智情感相辅相成。理智情感在人格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整体情感的培养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将理性纳入情感范畴,打破客观知识与主观情感的二元对立,提出建立在知识能力基础上的情感更为稳固的观点;二是从终身教育着眼,以情感的完备为人格教育目标,教育最终培养的是具有良知的有能力的社会人,实际上是从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两个层面综合考虑的结果。
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体,夏丏尊赋予人格双重意义,即个体性与社会性,二者的协调统一是健全人格的内在要求。夏丏尊把伦理道德情感作为构建健全人格的基础情感,师生之间平等友善、互相尊重是人格教育发挥效力的关键。在学店式的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仅仅将该职位作为谋生的手段,任职时间短、与学生接触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人格教育既要求对学生施以全方位的教育,更需要教育实施的过程性与持续性,人格感化是在师生生活与学习的长期互动与相处中实现的。因此,夏丏尊特别重视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教师立德为本,在这种前提下才有可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情感层面分析,“树人”是教育者引导学生积极建构个人情感与社会情感的过程,它指向内在,要求学生认清自我,通过自我管理实现个人理想;同时指向外在,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国家、时代相关联,将个人情感赋予崇高感与使命感,实现社会价值。
在传播新思想、塑造新人格的历史语境下,夏丏尊围绕伦理道德、审美、理智三个层面建构的情感教育思想,旨在培植学生个体意识、涵养审美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的实施与人格教育体系的建构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以情为本的情感教育主张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将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而非被驯服的对象。夏丏尊认为:“无论教师学生,地位一律平等,不过能力不同,所尽的责任,有点分别,然而都以学习做人为共同目的,都以扶助别人,受人扶助为天职。”[24]尊重成为现代人表达平等诉求的情感要求,在师生关系中学生相对处于弱势地位,教师能够尊重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起点。尊重是承认他人人性与人格的重要表现,康德在《德性论》中说:“人性论本身是一种尊严,……他有责任通过实践的方式承认其他任何人的人性尊严。由此可见,他承担着一种必须向其他每一个人表示出来的尊重之义务。”[25]125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暴力、丑闻、纠纷等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师生之间言行对立及关系疏离的根源在于尊重情感的缺失,因此唤醒尊重的情感是消解双方不满情绪,重塑教师权威的起点与关键。“善”的情感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以个人人格感化学生,唤醒学生自觉,是促使学生心悦诚服、共建健康师生关系的基础。康德在尊重概念的可行性方面予以建议,“把人格而不是其他任何事物作为目的来对待,我们就可以避免道德上的错误行为。”[25]125可见人格在尊重情感产生与维持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实现人格尊重的措施:第一,从生物学意义上承认学生的个体性。儿童自身就是目的,而非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因此生育子女重在儿童“质”的提升而非量的增加,这是教育学意义上实现学生个体性价值的起点。在功利主义与教师权威至上价值取向的影响下,部分教师片面强调知识授受,追求教学成绩,采取呵斥甚至体罚等负面干预措施进行教育管理,是对学生人格的漠视与不尊重,亦成为学生不尊重及仇视情绪产生的重要源头。第二,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凭借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情感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引导、体验、陶冶等方式使学生产生自内而外的健康情感,只有师生共建的情感才更稳固更真实。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指出:“教育是以爱为其根本的文化传递过程,其终极目的在于通过陶冶,达到人格心灵的全面唤醒。”[26]205欲以德化人,教育者自身要具备自爱与爱人的自觉意识与行动能力。根据情感产生的特性,情感的首要对象是自我,当外在事物与自我观念与信仰联系在一起时,情感才能上升至道德。因此,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一方面加强师德师风规范机制建设,另一方面注重高校教师健康心理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塑造。
自然的情感是最真实的,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将儿童的需要作为教育的突破口,以此为基础引导并建构学生个体审美世界的认知与想象。面对中国20世纪上半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夏丏尊痛斥实利主义对中国造成的无利可得的严重后果:“中国人因为几千年抱实利实用主义的缘故,一切都不进化。无纯粹的历史,无纯粹的宗教,无纯粹的艺术,无纯粹的文学。”[27]这是与人格教育背道而驰的极端功利的教育理念,被教育者在这种功利取向的教育下,只能将知识作为谋生的工具,至于自己的喜好、人格修养皆无从谈起,进而失去教育于社会变革、人类进步的意义。自然主义文学主张遵从创作者自然的情感,摆脱功利化价值取向的干扰,为创作者情感的表达寻求话语空间的最大化。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夏丏尊意识到通过文学审美弱化教育功利性、追求教育本然的特殊作用,提倡青年学生通过文学的熏陶达成情感的纯粹与人格的自由独立。
文学在学生情感教育中的独特优势遭遇生存困境:审美活动目标化、碎片化阅读,学生作为文学爱好者对其所表现的东西进行幻想与思考的机会被剥夺了。应试教育下的文学阅读,使得知识成为审美教育的目的,标准化程式化的解题思路与答题套路成为学生阅读文学的核心技巧,这种文学阅读活动使得文学与深植其中的历史记忆和真实情感发生断裂。网络碎片化阅读表面上将主动权归还给读者,任由读者兴趣爱好选择阅读内容进而获取快感,但它的严肃性是令人质疑的,它很难引发自省,且在无意识中被大众审美趣味所诱导,逐渐在文学审美过程中失去自我。在新时代课程改革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文学作品,文学是一种人格的表现,亦是养成人格的重要力量,唤醒与遵从自然的情感,学生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个体意识的觉醒与主体能力的发挥,通过意义分析使得文学被重新诠释,文学的时代意义由此得以真正体现。
夏丏尊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实现,“求真以满足知,爱美以满足情,行善以满足意”[24],各要素兼备,才构成健全人格,才有可能在社会生活中继续进步。夏丏尊认为人格健全包括身体健康、自强不息与全面发展,依赖于劳动,求知、求真与求美。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与教育目标,人格的健全成为人的存在而不仅仅只是生存的标志性因素。从情感教育理论来看,理智情感是促使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关键因素。朱小蔓指出马克思在具体历史维度下规划的五种现代情感教育形态——无意识形而上形态、伦理道德形态、审美形态、宗教形态与科学理智形态,其中科学理智形态的情感稳定性最强,且为一切情感之源,在科学理智活动下“使人产生对大自然内在统一、和谐和秩序的敬畏感”。对大自然的敬畏能够进一步迁移到敬畏一切崇高的人和事物上[2]96,由此引发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动力,其对秩序尊崇的本质进而使人形成道德。因此,理性情感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相较于感性情感,它更具有稳定性与内源性,一旦形成对事物的科学认知,其产生的情感便不容易被改变,且能够按照形成的价值理念完善自我与评判他人及社会。
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崇高使命感责任感的时代新人,这是一种超越个体、突破眼前的精神层面的情感,需要克服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诱惑,这单独依靠感性情感教育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性存在者被称为人格,因为他们的本性就已经使他们凸显为目的本身,以及凸显不可以仅仅当作手段来使用的东西,所以就此而言限制着一切任性。”[28]407以理智情感为主的整体情感实质包含了明是非、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形成对事物价值判断的认知是实现人格健全与独立的关键,亦是实现个体性与社会性协调发展的主要路径。人格教育应注重情感的社会性、协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蔡元培在谈到中国人的人格修养时指出,道德不仅指向内在,处于特定历史阶段时,道德更指向外在。“包括对于家族的道德,对于社会的道德,对于国家的道德,对于人类的道德等。凡是人生义务中的要点,都是道德中最重要的部分。”[29]181人格教育需要将个人情感与集体情感相统一,感性情感与理性情感教育相结合,最终实现情感的内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