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曹 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相继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性发展规划,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路线图。在数字中国建设进程中,领导干部作为各项工作的指挥者和决策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把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作为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积极融入数字中国建设战略,加快建设数字治理生态和更加完善的数字治理体系,为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动力。
随着大数据、全媒体、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政务、智慧城市的日益普及,数字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更有人将数字资源比作“新石油”。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心中有“数”,注重提高数字素养和数字治理能力,将网络的最大变量转变为推进工作的最大增量,把数字资源打造成提升工作效能、建设数字中国的新引擎和加速器。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源于长期的思考和实践。早在2000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就作出建设“数字福建”的重要决策,开启了福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2003年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又提出建设“数字浙江”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对发展数字经济、电子政务、智慧社会等进行战略部署。2017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毫无疑问,数字中国建设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大数据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提升数字素养、运用大数据推进工作是广大干部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现实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大数据,不断提升数字素养,进一步增强学习大数据、利用大数据、管好大数据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心中有“数”,积极融入数字中国建设战略。
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国家治理、经济运行、社会治理等也在产生着深远影响,数字技术已逐步成为数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驱动力。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数字工作的领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其数字治理能力直接决定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如果领导干部数字治理能力强,可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将日常工作化繁为简,极大地提升工作效能;相反,领导干部数字治理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与技术优势,日常工作就会繁杂无章,再加之数据掌握不充分、信息获取不完备,有可能使作出的决策不同程度地出现“盲人摸象”“一叶障目”“坐井观天”等情况。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心中有“数”,重视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既要注重获取准确、权威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关联性分析等方法,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还要手中有“术”,善于凭借数字资源优势有效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这也是发挥数字资源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科学应对数字安全风险挑战、加快建成数字强国的必然要求。数字资源不但规模庞大、类型多样,而且增长快速,能够提供“全样本”的数据支撑,尤其当数字资源被越来越多国家认可为战略资源后,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科学界进行科技攻关和创新的热点,也是国家进行预测性优化决策、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关注点。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断强化数字安全意识,加大对数字资源的管控力度,为科学应对数字安全风险挑战奠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数字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在制定数字中国建设战略时,把数字安全贯穿顶层谋划、制度设计和技术创新等环节,做到顶层设计与强化底线思维相结合。数字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因具有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并与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等相互交融,使得它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非确定性,因此要将数字安全和数字发展一体规划、统筹推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数字安全观,不断增强数字素养与数据治理能力,全面加强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善于运用数字思维进行分析研判和精准预测,科学应对数字安全风险挑战,确保国家总体安全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加快建成数字强国注入数字动力。
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领导干部在享受数字资源便利的同时,由于对大数据知识学习不够、数字思维能力不强、发展规律把握不准、运用发掘不充分等原因,导致工作起来不同程度地存在心中无“数”情况。从现实情况看,当前领导干部心中无“数”的问题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获取能力不足,出现“数据不够用”现象。当前大数据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平台建设、资源开发、智能运用方面,对领导干部大数据获取能力培训不够,领导干部实际拥有的数据获取能力与数字经济转型升级和数字中国建设需要就会存在较大差距。在数据获取上,领导干部日常管理所需的大数据主要依靠相关工作部门及信息部门人员的收集,由于层级不同、岗位不同,这些部门报送的数据信息与领导干部作决策时所需要的综合数据信息也会存在差距。同时,对于来自第三方机构、互联网等渠道的外部数据,尚缺乏规范、合理、安全的获取方式。在数据内容上,日常工作中所获取的数字信息大多以部门单位或行业系统内部数据为主,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之间交流共享的信息也不多,以致于部分领导干部在作决策和开展工作时常常出现“数据不够用”情况。
数据分析质量不高,出现“数据不好用”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各地区、各单位的大数据应用快速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融合。特别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研究加快,大数据呈核聚变式增长,逐渐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一种战略资源。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社会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单位都积累起一定规模的数据资源,尽管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和数据标准管理在逐步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和数据服务管理也在不断提升,但由于领导干部的数字素养迥异、数据分析能力参差不齐、数据利用质量整体不高,不同程度出现“数据不好用”问题。
数据应用技术不新,出现“数据不会用”问题。当数字资源成为战略资源后,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关键在于应用。在建设数字中国实践中,既需要一支专业化、成体系的大数据分析人才队伍,会熟练利用专业分析工具开展数据综合分析,还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数字思维,习惯运用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决策,善于利用数据应用技术进行工作创新。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对数据应用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还不够精准,凭经验或依靠简单的数据分析进行决策多,主动运用数据分析技术指导决策少,“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现象较为严重;还有个别领导干部数字安全意识不强,在数据使用中没有高度的防范意识,致使本该保密的公共信息或个人信息泄露,给工作造成被动,给相关群体带来麻烦,这也是典型的“数据不会用”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数”,需要不断增强数字思维、数字认知、数字技能,摸清底数、弄懂路数、明确变数,提高数字治理能力,科学研判大数据,用好用足大数据,更好地发挥数字资源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提速增效功能。
摸清底数,全面掌握大数据,使政治站位和工作视野“站上来”。在数字中国背景下,大数据看似纷繁复杂,无从下手,实际上领导干部只要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摸清底数,分层分类收集数据,把握好大数据发展规律,就能使政治站位和工作视野“站上来”,在精准研判、高效治理中下好先手棋,在科学决策、化解风险中当好排头兵。一是掌握政府部门主动公开的数据。我国政府部门掌握着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等众多数据资源,按照政务公开原则每年都会公布大量数据,这些数据犹如埋藏在地表深处的石油、矿产等资源等待开发利用。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职能范围,建设文化、教育、科技、公共卫生等重要领域的数据资源库,推动公共数据高效利用,使治理与决策更加精准化、科学化。二是掌握互联网上的数据。领导干部要树立“挖掘数据、激活数据”意识,除了要学会二次利用互联网数据外,更重要的是学会鉴别分析无效数据和虚假数据,做到去伪存真,掌握有效数据。三是掌握基层调研来的数据。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2023年3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沉到一线去、扑到一线去,到群众中真心实意开展调查研究,勤看勤问勤记,在实践中把问题“透析”,把数据弄准,从社情民意和工作台账中提炼有用的数据信息,形成基层调研数据信息库,并与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印证比对、综合分析,找准问题症结,进行有效决策。
弄懂路数,科学研判大数据,让数字资源和工作方法“活起来”。“路数”是方式方法,关系工作的成败得失。领导干部只有弄懂路数,科学研判数字资源,才能借“数”发力,充分发挥数字优势,让数字资源和工作方法“活起来”,释放数字资源的聚合效益,使数字资源成为有效推进工作、维护安全稳定的加速器。一是拓展工作深度。领导干部要强化互联互通的大数据观念,从管理体制上消除“数据门槛”“数据壁垒”,避免“数据孤岛”“数据互博”,让数字资源活起来;也可以通过大数据使日常管理从现实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使各项工作永远在线不断线,避免出现管理盲区和治理盲点。二是增加解决问题精度。领导干部可以运用数据抓取技术从群众反映的众多问题中准确找到最关心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抓住问题关键、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使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和关切的热点问题得以妥善解决。三是加大工作监督力度。通过发挥数字资源的监测预警功能,进一步创新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打通“线上+线下”监督途径,实现监督环节公开化、监督流程数据化、监督平台立体化,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
明确变数,用好用足大数据,把机制优势和工作效能“显出来”。在建设数字中国进程中,各项工作常常会面临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如果对这些“变数”没有未雨绸缪,就不能化挑战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领导干部要深度融入数字中国战略中,抢抓机遇,明确变数,用好用足大数据,确保数字安全,把机制优势和工作效能“显出来”,使数字资源成为科学施策、有效提升工作效能的新利器。一是搭建“主动晒数据”工作机制。领导干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思考数字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与变革,以需求为导向,编制数据开放共享清单,通过权威的数据平台或全媒体形式主动向群众公布,进行数字资源共享,通过“主动晾数据”工作机制推动公共服务更加高效、透明、便民。二是搭建“科学用数据”工作机制。领导干部要养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习惯,把数字技术广泛运用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不断深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管理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使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化,通过“科学用数据”工作机制推动日常管理智能化。三是搭建“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工作机制。领导干部要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强化依法使用数字资源和保护数字安全的意识,研究制定数字领域的立法规划和技术标准指南,规避信息数据安全风险,使数字资源成为打通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痛点”“顽疾”的利器,从而使正能量始终充盈数字空间。
建设数字中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领导干部在建设数字中国中承担着重要的时代责任,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擘画的宏伟蓝图,养成心中有“数”的良好习惯,成为数字工作的行家里手,增强利用数字资源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为实现数字强国、做大做强做优我国数字经济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