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颂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在我国,自古就有着“医酒同源”“药酒同源”的说法,中国传统医学与酒有着长远、密切的联系。远在上古时期,先民和医家就发现了酒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方面所具有的显著作用。也正是基于人们对酒性味的认识、掌握与不断的开发研究、充分利用,现今酒依然在中医临床治病领域发挥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适时、适度饮酒可以缓解疲劳、舒活经络、调养身心,从中医药视角来看还能够发挥出积极的养生保健及疫病预防作用。酒与中医药携手,从悠久遥远的时空一路走来,至今依然焕发着光彩的魅力。
传统中医药文化与中国酒文化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同宗同源”的深刻联系。在中医缘起的诸多讨论中,“医巫同源”“医易同源”说法自古有之。上古时期,巫医们在治病时已知借助酒力使药物取得成效[1]。殷商时期,“医”作“毉”形,义旁为“巫”。周代,“毉”字的义旁演变为“酉”[2],自此也就出现了“醫”字。关于“醫”字的释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这样认为:“醫,治病工也。从殹从酉。殹,恶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故从酉。”随着人们对医学理论知识和诊疗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医”与“巫”之间的关系也渐行渐远,而“酒”在这个过程中却成为了愈发重要的一种医疗辅助手段(消毒杀菌麻醉)和中药溶剂。医与酒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逐渐形成了“医源于酒”或“医酒同源”的认识和说法。
酒具有较为广泛的医疗功用,很早就被古今中外的民众和医家发现并应用。在全世界范围内,酒至少在三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1)在饮用水卫生健康状况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时代,酒被掺在水中,用以保证人们免受细菌侵染之苦;(2)利用酒精消毒杀菌被广泛应用于普通民众日常护理和外科手术中;(3)通过低度酒精擦拭皮肤,可以起到通过物理方式降温退烧的作用。可见,自古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医与酒、药与酒、健康与酒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医药与酒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而且,用酒治病也是对医学保健事业的重要贡献[3],在中医药领域,酒被普遍认为是近乎天生的一种药物。自秦至明千余年,酒作为药物的功效主治被逐步发现,并被陆续增补于历代本草[4]。古本草对入药用酒的记载,始见于《名医别录》[5]。先秦时期,酒作为兴奋剂和麻醉剂使用[6]。酒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之后扁鹊还把酒作为麻醉剂。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已有用酒制药的记载。《五十二病方》中的用酒之方占比达11.6%[7-9]。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各药条目附方中收载有200 余个药酒方[10],其中酒的主要功用为用酒治病、以酒制药、以酒服药[11]。由此可见,酒不仅在我国民众的日常生活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独特的作用。
“医酒同源”,一方面体现了中医药与酒的结合早在上古时期的行医过程中就已“形影不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医药健康智慧对于酒的医学、养身保健特性的深度认可与广泛应用。除此之外,两者之间也相互影响。例如,人们在四时节气应用不同的酒(端午雄黄酒、重阳菊花酒和春节屠苏酒等),反映了传统中医药学对饮酒习俗的影响和促进[12]。可见,与传统中华优秀文化相互呼应的中医思维(整体观、天人合一等理念)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在一年四季的饮酒行为,即随着四时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饮酒行为,做到人与环境(自身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两者相生相伴、相互促进,共同演绎和呈现出更为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图谱。
酒在中医药中的应用范围可谓广泛。东汉的班固在其《汉书·食货志》中说:“酒,百药之长。”这是对酒医学药用价值最好的注解。据《黄帝内经》论述,酒可单独治病、可入方、可用于药物炮制[13]。目前,酒在中医药中的应用主要有:(1)制备药酒;(2)药材炮制;(3)以酒糊丸;(4)乙醇浸提;(5)临床应用[14]。在非医药领域,国内企业围绕酒与药、酒与养生等功能进行着较多的开发和利用。例如,酒类生产企业的产品开发、市场宣传过程中,对酒养生保健功效的关注与强调就反映出酒与中医药之间存在着的天然关系;保健酒企业的产品开发更是将酒与中医药之间的密切联系推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接下来,文章将从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和中医养生重点讨论中医药对酒的认识以及酒在中医药的应用。
对于很多国内民众来讲,无论是否服用过以酒为引的中药,大多都对“酒是药引子”并不陌生。中药的药引,起到将某些药物药力引向特定经络脏腑或病变部位的“向导”作用[15-16]。对此,清代医学家尤在泾在其《医学读书记》中曾有这样的经典论述:“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常见的药引有生姜、大枣、黄酒、葱白、冰糖、食醋、灯芯草和蜂蜜等。酒作药引,或以酒为溶剂煎药,或以酒为溶媒剂制药为丸,或以酒冲服药物[17],其中的酒制法就是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之一,这时,酒变成了传统中药炮制中的重要辅料,也同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药引子”。
中药须经炮制才能入药。常见的炮制方法包括修制(簸、筛、刮、刷等)、水制(洗、泡、淋、润等)、火制(炒、炙、煅,煨等)等。酒、醋、蜂蜜、黑豆水、食盐水、姜汁、羊脂油等是中药炮制所需的常规类液体辅料。用酒炮制药物,作用有三:(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2)增强药性;(3)减轻或消除副作用[18-19]。黄酒是我国最为古老的酒种,米酒(醪糟)也被认为是酒的初始种类之一。作为中药炮制辅料之一的酒,传统采用的就是黄酒[20],并随着酿酒原料的更替和酿酒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就以酒为辅料进行药材炮制来说,在中医的不同历史时期,入药所用的酒种大致历史沿革为:(1)明代以前,基本为酒精度较低的粮食酿造酒;(2)元代开始,引入蒸馏酒;(3)明代,有了米酒、烧酒入药的记载;(4)自唐宋起,各医家均强调入药佐使以糯米酒为正[21]。之后,随着酒类品种的增加,更多的酒成为了中药炮制的辅料,也包括现在的白酒。当然,也有不少中药材仍沿用古法炮制。例如,樟树帮炮制中药材依照古法使用米酒(糯米酒)[22]。根据中医相关理论,部分中药药材经过酒的炮制之后,再加入炒、炖、蒸等工序,最终可以缓和相关中药材的药性或让中药材更好地发挥活血通络等作用。
《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按照国家药典委员会2021 年公布的《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草案):酒炙法中,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黄酒,每100 公斤待炮炙品用10~20 公斤黄酒。可见,对于需要用酒作为辅料来炮制的中药材,使用的主要是黄酒,其他的酒种起到补充作用。
中药的传统剂型包括:丸、散、膏、丹、汤、胶、酒、露等。在现今的中医方剂学中,“药酒”被称为“酒剂”,主要作用于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23]。酒剂在古时被人们称之为“酒醴”。殷商时期,已出现“酒剂”。元代,“酒剂”已体现出完整的现代内涵。民国时期,“酒剂”正式作为剂型名称出现[24]。《神农百草经》也强调要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25],其中论述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酒的作用和药物的功效使药酒具有双重作用[26]。根据给药方式不同,药酒可分为口服和外用两种,主要以临床治病为目的[27]。与作为食品的保健酒不同,作为中药制剂的药酒须获得批文,而且只允许出现在药品流通渠道。目前,国内的药酒大多以非处方药(OTC)的形式在各类药房进行销售。
《中国药典》中所收载的中药药酒,均用白酒制备[28]。在《中国药典》中的“酒剂”部分做出了这样的说明和规定:“酒剂系指饮片用蒸馏酒提取调配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生产内服酒剂应当以谷类酒为原料”[29]。除此之外,在中成药生产领域,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要求的乙醇还作为药用辅料被广泛使用,充当溶剂、抑菌剂等。剂型为流浸膏剂、酊剂、醑剂的中成药均含有酒精。含有酒精的常见口服中成药有藿香正气水、复方甘草口服溶液、远志酊、姜酊、感冒止咳糖浆、人生蜂王浆等。许多外用的中药搽剂、气雾剂、喷雾剂中通常也含有酒精,例如正骨水、麝香舒活搽剂、麝香祛痛气雾剂、云南白药气雾剂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酒在中药炮制和中药制剂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明显的差异:(1)酒种使用方面,部分中药材的炮制工序中主要使用黄酒作为辅料,药酒的生产将白酒作为主要原材料;(2)酒的使用量方面,部分中药材炮制所使用酒的数量要遵照中药材与酒的特定比例,药酒生产所需要酒的数量与之相比却要大得多;(3)同具备杀菌消毒功效的医用酒精相类似,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酒”或“酒精”,药用乙醇被广泛应用于中成药相关剂型的生产领域,充当了辅料的角色。
《黄帝内经》认为,酒是“水谷之精、熟谷之液”,活血通络,还有通过小便排泄出来的特性[30]。酒本身就具有药用价值,具体表现在温通血脉、鼓舞阳气、宣散药力、祛风散寒等[27]。因此,自古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酒本身就具有舒活经络等功效,因此在身体状况允许和适量饮用的前提下,饮酒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长期以来普通民众所遵循的饮酒理念。《神农本草经》将药物与食物同时收录,被认为是“药食同源”的根据之一[31]。“药食同源”是一种养生思想,包括中医学中的食养、食疗和药膳等[32]。药食同源,体现了食物的保健和治疗功能[33],并在传统中医药学影响下成为食疗食养的指导思想[34],也由此催生出了我国传统丰富的食疗药膳饮食文化。此外,药食同源物质经常与酒搭配使用[35],酒与药食两用中药材之间的融合,正是中医养生文化理念的写照。即使在今天,“中药泡酒”依然是国内部分民众在寻求养生保健之道过程中的普遍做法之一。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通俗地将这类产品称为“药酒”。这类“药酒”可分为中药酒剂、保健酒和药食同源酒[36]。其中,中药酒剂属于药品,保健酒属于食品,药食同源酒属于药膳。人参酒、枸杞酒、大枣酒等是常见的药食同源发酵酒[37]。饮酒的同时,还能够摄取、吸收对身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或对治疗疾病产生效果的药物,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国内各种酒的生产企业也深谙此道,借助人们认可与遵循“药食同源”这一养生理念,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品牌宣传方面大展拳脚。
药食两用的物质,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被称为“食药物质”。目前,国家卫健委会定期提出修订或增补食药物质目录。枸杞、桑椹、山药、大枣等是值得重点研究和开发的常用药食两用中药[38]。在国内,不少酒类生产企业将“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作为重要生产原料,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特色产品。例如,“宁夏红”利用宁夏中卫的枸杞开发的枸杞果酒,汾酒竹叶青的配料表中包括砂仁、紫檀、当归、陈皮、公丁香等中药材,贵州茅台集团旗下的养生酒“茅台不老酒”中也有龙眼肉、枸杞、山楂、白芷等药食两用物质。山药、枸杞、淫羊霍、黄芪、当归等药食两用的道地药材,是国内保健酒龙头企业中国劲酒的重要生产原料。黄酒与中医养生文化的渊源不可谓不深。《本草纲目》中采用黄酒浸泡中草药制造药酒的配方数量就达65则[39]。国内黄酒龙头企业之一会稽山公司认为,要做大黄酒的市场蛋糕,就要深入挖掘黄酒与中医养生之间的关系,营造黄酒养生消费场景文化[40]。酿造原料在发酵或老熟过程中所产生的酚类化合物、多肽、风味物质,成为饮料酒的功能健康因子来源[41],这也是很多国内酒企在宣传饮料酒的健康养生属性时重点强调的内容。可以说,无论是对于药食同源中药材的应用,还是对于酒本身健康因子的挖掘和宣传,国内酒类企业都是站在了“中医养生文化”这一理念的巨人肩膀上。
当然,饮酒本身也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东晋时期的《养生要集》中有言:“酒者,既益人,亦能损人。”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许多中医药典籍在阐明酒的药性的同时,也强调了适度饮酒的重要性。小酌怡情,大饮伤身。酗酒等不健康的饮酒行为会引发更多的问题。滥饮酒和酒依赖属于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42]。1992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16 字的健康生活方式提议: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原卫生部于2008 年印发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中,也将“少饮酒,不酗酒”列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之一。因此,只有适度饮酒,才会有益健康。在自身身体状况、饮食习惯、社交场合等各方面之间找到平衡,做到“适量、适度”更为重要。而这恰恰与中医历来所倡导的整体观念理论(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和养生保健理论不谋而合。
酒与中医药中医药文化和中国酒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酒为百药之长”,酒是一种天然的“药物”,可帮助人们舒筋活络、缓解疲劳,也是国内民众在日常养生保健过程中经常选购的商品之一。酒在中医药领域还有更多的应用,可作为中药炮制的液体辅料之一,可作为药酒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可作为中成药相关剂型的药用辅料。传统中医理论在肯定酒的功用的同时,也强调人们要合理适度的饮用酒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酒与中医药自古结缘,至今不衰,两者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深厚的渊源和深度的关联。弘扬中医药文化与发展中国酒文化,需要携手并进,相得益彰,存在着异曲同工的奇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