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与重塑策略

2023-07-31 10:40杨志玲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智能

○杨志玲 苏 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AI)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教育也概莫能外。在新的形势下,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一种必然。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的运行规则,包括教育方式、教育形态、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等,还预示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处在智能时代的教师职业身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铸魂育人的教师,如何在知识建构、教学管理、立德树人等方面充分发挥专业素养,寻求专业发展空间,重塑自身角色,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职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发挥人工与智能的各自优势,实现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和重塑,树立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新理念,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面临的职业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多样态人机融合和无处不在的智能教育突破了传统知识生产的单一性,拓展了知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出特有的高效性。这一切给教师的知识传播带来冲击,使教师的职业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一)人工智能对教学方式的挑战

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教育教学领域并将教育教学视为一种技能性的知识生产活动,使知识生产与技术应用的界限变得模糊,凸显智能教育的应用性和跨学科的融合性。一方面,作为辅助教学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在在线课堂、智能技术分析、专业知识存储和动态采集学生数据等方面体现出高效性,推动了虚实融合的智能学习环境、智能技术素养、智能判断分析等数字终端的实践应用,创新了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在智能教育环境下,基于大数据支撑的智能软件精准推送教学方案、数字化教育资源,加之智能机器交互、智能教学App 等广泛运用和普及,使得教师与智能辅助教学产生新的空间,学生的学习偏好、学习需求得以满足,计算机支持的按需学习、合作学习、自适应学习、个性化学习等成为学习新常态。学生的学习活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一切显然不同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从讲台前“一对多”的授课转向利用智能环境、电子设备和多媒体屏幕,实现讲授式教学与人机协同、单向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融合,从而在重塑教学的理念和范式方面呈现独特的优势。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师也面临智能信息技术复杂运用的困扰,无疑构成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又一挑战。

(二)人工智能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人才培养的承载者,更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导者和创造者。与之相关的教师专业素养是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的关键。它综合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教育理念、道德品格、知识构成、技能创新、信息素养、学科研究、终身学习等。教师专业素养又与不同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变革的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精准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目标要求对教师专业素养构成挑战,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基于此,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结构水平,实现从低阶的传统课堂教学向高阶的智能技术教学转变,构建智能教育体系成为一种必然。这一切势必要求教师对专业发展作出调整与优化,以学生的真正需求为导向,创新以新兴技术为依托的教育模式,提升智能化水平。具体而言,教师要在原有专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借助外部技术,积极培育跨界融合能力,实现对自身知识的改造和创新,尤其着眼于教师个性发展与价值定位,完善专业知识架构,具备“塑造智能伦理与价值规范、提高学生个性化、智能化学习水平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性素养”[1]。

(三)人工智能对教师传统地位的挑战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活动,是教与学的有机融合。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高效传授学科知识,对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供给者和控制者,占据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习惯于以千篇一律的知识居高临下地开展“独白式讲授”,完全不顾及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和自主学习的需要;学生则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习惯于依赖教师,受制于教师。这致使课堂教学的效益不佳,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无从谈起。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教师的教学方式、专业发展和教学环境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到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网络课程、虚拟课堂、翻转课堂、虚拟情境甚至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使优质的学习资源日益丰富,教师不再是知识形成的唯一来源。原本以“教”为核心的教学方案和知识传授模式不能满足智能时代知识开放融合的需要,无法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在智能时代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不需要面对面交流,因为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可以使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获取丰富的学习内容,在网络世界中自主探究知识,甚至代替教师答疑解惑、知识训练等。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使教师的知识权威主体身份面临被消解的危险。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和发展的规划,加快智能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实现,凸显“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势。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人机协同和智能技术在复杂多样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显现其独特优势。例如,教育教学方式日益智能化,知识传播的方式更加便捷,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以及自适应学习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深刻转变,并由此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新形态。这一切改变了教育的环境,挑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并引发教师角色的颠覆性变化,倒逼着教师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模式的同时,转换角色身份,重塑身份属性,关注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如此才能适应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

(一)从知识传播者向资源发掘者和选择者转变

长期以来,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知识身份是教师职业的权威所在,因为教师走上讲台的首要条件是占有和掌握知识,或者说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成为教师。在传统教育教学中,作为知识传授者,教师具有调动学科资源的权力,享有绝对的话语权威。“在传统知识教学中,高校教师对课堂知识的占有性和对教材内容解读的主导性、知识传播通道的定向性、课堂教学环境的封闭性,构成了维系教师专业知识权威的活动时间和空间。”[2]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知识储存和更新速度远远滞后于时代发展,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时代。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一切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随着教师的知识传授逐渐迁移到机器,人工智能将协同教师多元发展,人机共存成为教学的新形态,甚至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教师一时成为学界争议的话题,预示着教师的单纯知识传播角色发生改变,即从知识传授者向资源发掘者和选择者转变。因为人工智能作为跨界技术,涉及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其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虽然加大了学习者资源利用的难度,但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凭据。面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海量知识,教师要突破既有的资源构成范式,围绕教学目的挖掘教学资源,探求学科知识;同时在良莠不齐的浩瀚资源里,推荐优秀的学习资源,检索、提炼、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方便学生自主选课和个性化学习。另外,建设优秀教学资源库,开发数字化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有助于改变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局面。

(二)从教学掌控者向学习协同者和引导者转变

教师角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各种关系及其支撑条件对教师行为的影响,或者说教师形象的产生和功能发挥受到多因素的制约,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拘囿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应用和受众群体的教育水平,传统的班级制教学模式基本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均由教师制定和独立完成,教师发挥着管理和掌控课堂角色的作用,扮演的是家长式的讲解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管理,服从于“黑板+粉笔”的授课模式。人工智能时代,面对人类的创造性和机器的技术性结合,学生通过发挥个人潜能,随时随地借助于智能平台完成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走出传统的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模式,引导并有效介入学生的智能学习过程,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成为学生智能学习的协同者和合作者。同时,由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其在智能知识获取、学习策略、学业进展、目标达成等方面有着不同,也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设计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实现教师、学生与机器之间的协同发展。总之,通过创设虚拟的智慧环境,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教师的教学管理者角色向学习协同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转变。

(三)从课堂讲授者向情感维护者和疏导者转变

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元素。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室这一物理空间中展开,智能化时代下的教学基于人机交互的智慧融通关系,在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中同时展开。对于智能时代教与学的关系而言,随着智能和教育越来越近,传统的师生关系由于机器的存在而发生转向,“师—生”关系调整为“师—机—生”关系[3]。具体来说,作为模拟人的知识生产的智能,其知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模拟人独有的运算和感知,看起来如同人表现出的行为,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和人的思维有相近性。但另一方面,我们应看到,人工智能并非像人一样能“思考”,具有和人一样的情感需求。众所周知,情感是人最基本的属性,情绪、情感是学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教师的爱是教育的灵魂。面对冰冷的机器,无论是答疑辅导、小组讨论还是交流互动,以网络为支撑的教学活动会疏远人际交往,师生关系借助网络工具而会显得陌生。例如,学生长时间处于程序化的学习环境,只追求工具的理性和海量数据加工,却忽略了非理性的情感沟通,那么就会出现心理焦虑和成长困惑,产生情绪波动和情感不适[4]。为此,智能教育时代,教师不仅应帮助学生选择学习资源、设计学习策略,还应专注于学生的情感维护、心理疏导和思想价值引领,关注个体受挫折后的情绪波动,积极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尤其在网络课程中,加强网络课程的情感设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维护、调节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同时规范科技活动,加强科技伦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意识和科技德性,守好科技伦理的底线,成为铸魂育人的向导。

三、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重塑策略

人机共生的智能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强化技能、接受教育的方式和机会更多,其日常学习行为与海量的智能数据密切关联,教师作为知识权威者和传授者的角色受到严峻挑战。无论是教学的协同者和引导者、资源发掘者和选择者,还是学生情感的维护者和疏导者,都表征了教师角色身份的全新定位。厘清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和重塑路径,指导学生如何加强信息的利用和处理能力,就成为教师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强化智能素养培育,提高智能化胜任力

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智能素养。智能素养是人工智能环境下教师胜任人机合作、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在具备基本专业素养的同时,还需主动适应智能化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人机协同的优势,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赋能教学,构建人机结合的思维模式,丰富和延展新的素养,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知识智能,提升自身的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总的来说,教师智能素养主要包括智能技术和人机协同素养、创新能力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

首先,加强智能技术和人机协同素养训练。智能技术和人机协同素养是基础,它反映了智能与教师的协同思维模式以及资源的有效整合情况,体现教师对智能技术辅助教学的娴熟把握。对教师而言,要熟练掌握机器运作原理,熟悉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以及对新兴智能专业知识及其使用有基本的判断力。建立技术研究团队,强化数据应用素养培育,对智能数据的筛选、采集和匹配以及整合应用形成较强的选择力。

其次,具备创新能力素养。创新能力素养是指教师在课程知识建构过程中,积极使用智能教育平台,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使传统教育教学走向智能学习的新教学形态。它反映教师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和水平,促进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创新能力素养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创造力。例如,在课堂教学环节,利用人工智能的原理和评估功能,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预评估,帮助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和作业训练,课后对教学内容和效果进行反馈等。整个教学过程无疑是运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创新性。

第三,人文素养体现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态度、价值引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人工智能是科技成果,没有情感态度。而技术走得越快,人文关怀就越要跟上。这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在智能教学活动中积极投入情感,给予学生精神的鼓励和心灵的慰藉,做学生思想的交流者、伴学者,实现人工智能与育人的协同融合,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目的。

(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智能技术赋能教师个人发展的功能

首先,智能时代是学习方式变革的时代。信息化智能时代,随着智能化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教学服务的高效运用,基于知识生产的学习生态、学习策略、学习空间、学习目标等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应适应学习方式变革,完善知识结构,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发挥“人”“机”各自的优势,在教学能力的提升上把握时代带来的机遇,借助现有智能资源和各种智能设备,开阔研究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开展教育教学实证研究,实现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转换和自我提升。

其次,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知识的建构者和终身学习的示范者。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加速知识更新的速度,知识不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教师不应满足于传统知识传递者角色,而应正确审视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主动学习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智能化教学模式,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新知识,基于智慧环境共享新知识,不断拓展已有的知识空间,并能有效将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为学生提供研究方法、工具与资源服务,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和终身学习的示范者。

第三,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增强智能技术赋能教师个人发展的功能。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发展需求日益迫切,提升教师自我工作的效能感更加强烈。为此,教师应利用智能化共享平台和智能工具,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模式、信息数据智能反馈、智能研修、协作交流等方面提升教学水平,具备相应的数字技术胜任能力,形成完备的专业发展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在这方面,例如借助智能工具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精准分析学习兴趣、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等举措,融智能元素于教学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形成以发展学生素养和提升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三)明确角色功能,提高对人工智能的全面认识

面对信息化时代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通过工具技术,以特有的结构形态与人融合为一体,形成人机协同的共存模式,于是有人提出每个人都是“机器人”。确实,在智能工具的权威性面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知识身份遭受冲击,某种程度上,个人价值显得微乎其微。例如,学生没有教师的指导也可以广泛地获取知识,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因为机器的加入而变得复杂。虽然教师的教学方法、育人方式、学习指导和身份等发生改变,但应看到,教育活动不是类似工厂的产品生产,无论智能工具如何先进,教师的价值创造、理想信念都不变。这无疑需要教师明确自身角色功能,理性看待人工智能的存在。

首先,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工具存在,具有“物”的非感性特征。今天的智能技术虽然替代教师完成很多工作,但它缺乏人性关怀,不能进行价值判断,只是辅助使用者进行学习的资源工具。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角色认知,在知识传授、课堂教学、立德树人、师生关系乃至家校关系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营造多元、大爱、包容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技术时代的人性温情,而不能用对待智能机器的方式处理师生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加强情感塑造,开发有温度的情感教育资源,做学生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者,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诉求,疏导心理问题。

其次,以个性化教育教学规避工具化技术的过度运用。人要适应社会发展,离不开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技术的发展给人带来的是标准化、工具化效果,这与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需求和自由发展相背离。为此,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要正视技术运用的本质存在,使智能技术为我所用,而非过度运用,不要盲目信任人工智能技术而被技术左右,乃至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成为技术的傀儡[5]。具体来说,既要坚持“以人为本”,秉持人文关怀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又要借助智能技术,促成学生的个性发展,做教育实践的创新者、开发者,实现智能技术与教育活动价值的有机统一[6]。

汹涌而来的智能技术给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带来深刻变革,对教师智能教育教学和跨界发展能力提供了高要求,教师职业身份和角色定位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切要求教师及时转换角色,重塑身份属性,同时理性看待智能时代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侵袭,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教学优势,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现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