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梅清

2023-07-30 09:36薛金炜
书画艺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册页黄山古人

清初山水画坛,高手林立,流派纷纭。若论影响力之大小,梅清除影响了青年石涛之外,其一时沾溉,或不出宣城。但若论画境之僻奥特异,精灵古怪,远离常规,远出尘世,令人惊愕赞叹,无法忘怀,则梅清无让焉。

当年初见梅清,猜测此公,定是深山畸人,心在白云,不交凡客,但吟幽情。后来读其生平大略,居然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宣城望族,喜游历,喜交友,喜唱和宴集,是有能量、有热心、有威望的宣城画派之首。想来也是,梅清若不是家中插架万卷的世家子弟,又如何能够自小读书习画,做好成为大画家的充分准备?若不是到处访奇探胜,又如何能对比出黄山的天下独绝,画出黄山的绝妙幻影?

而更出意外的是,梅清20岁逢甲申之变,他不应该如渐江、髡残、程邃、杨文聪、恽寿平等人一样,参加抗清斗争吗?或者如朱耷、傅山、龚贤、戴本孝、查士标等更多的文人画家一样,始终与新政权疏离,以遗民身份终世吗 ?可是梅清没有,他几年之后,就加入了追求功名的人群,连续参加科考,坚持了十几年,直到四十五歲第四次落榜,才心灰意懒,慨叹:“瞿山老风尘,三年一行役,浮名走天下,纷纷复何益。誓归南山南,吾自适吾适。”从此转移人生主题,一心完成其精彩的艺术使命。

因为此一段经历,梅清的形象是否没有那么完美那么纯粹了?但是作为复杂的人,一个充满矛盾纠结和多重选择,经历失败挫折又找到了转机和新生的人,却是更加丰富真实了。也许正是前面的不纯粹,熏染世尘太重,才使他的后期,更加珍惜山川烟云之供养,更加沉醉于三十六峰的仙境。

梅清常用的闲章,有“我法”“古人在我”“不薄今人爱古人”等,这些作为观念,被石涛完全继承了下来。其实可以说,凡有创造力的画家,在骨子里都具备这种精神。董其昌说,学古人“妙在能合,神在能离”,学古必须弃其样貌,取其精髓,然后自成笔墨,不为古人神气所压,不为古人畦径所拘。董其昌之后的清初好手,谁人不是如此!在这些高手这里,变古是崇古的完成,崇古是“成我”的前提。但梅清的奇异在于,他在古人那里,看到了其他人都看不到的东西。或者更准确地说,他画上呈现出来的,已经不是古人的精髓,而是古人之迹在他古怪精灵的心里“神遇迹化”一番之后的新事物。所谓“古人在我”,正是如此这般地由古人变成了我,古法变成了我法。而梅清最终所成之“我”,也与其他高手,拉开了最大的距离。

人们皆知同以画黄山著称的渐江,是学倪瓒而成功的画家。在渐江心里,倪瓒是作为一个体系而存在的。在梅清的心里,古人则往往是作为碎片而存在,作为梦影而存在。尽管渐江与黄山的关系,绝不输梅清;渐江笔下的黄山,也同样是新奇独特的创造。但渐江的黄山有其固定的高冷,梅清的黄山,则有其灵奇百变的不确定。这里无涉谁的创造力更大,谁与大自然的关系更密切?而只是关于传统以何种因素出现的问题。传统在渐江那里的模式,可能也正是大多数画家的模式。也许只有在受到梅清深刻影响的石涛那里,变体百千,也难以明确指认传统的来源。

梅清眼里的黄山,其实也与传统一样,具有飘忽多变的性质,难于一以贯之地以一种画法包揽尽净。他在大自然中,也看到了其他人都看不到的东西。他画中那些悬浮的奇山,尖峭如剑林的远峰,匪夷所思的僻景,游移着的幻境,都是他另具心眼的取材,在他心里“神遇迹化”一番之后的梦影,与其他哪怕再杰出的画家,似都有仙凡之别。这里的“凡”不是平凡,而是在人间。梅清之境,更多是不似人间。所以欣赏梅清,好似一趟仙游之旅,画中的虚幻和空灵之感,是其他画家那里没有的。

还是来欣赏一下梅清的画作吧。

1 .《宣城胜览图》册页二十四开,梅清57岁时为即将离任的宣城县令邓性而作。

梅清《画册小引》曰:“盖闻欧阳公、苏文忠皆擅高世之才,兼存康济之志。其于天下可爱可慕之物,举无足以动其心者,独于山水登临之胜,情不能忘,岂其中有所系哉!夫诚有其所托也。水之澄清类其洁,山之嶙峋类其高,空明变化,起伏逶迤,千折百出,而无以穷其奇,类其学术神智之无方。触目而偶得焉,无意而悦解焉,乐而好之,固其所也。……”然后赞美一番县令邓公,“他一日,以图册属余曰:‘予之不能忘情者,宣之山水,时时在念。君其为我图之,以当少文之卧游。”实是介绍了作画缘起。

这套册页是中年梅清的一次精心创作。所画皆宣城实景,画法应该比较“写实”,所以随景多变,各显新意。此页画敬亭西之第一峰,以一种生硬的荷叶皴画峰,以墨色全染,留白云映带之,雄峻其形,秀润其气,生拙其貌,雅致其韵,令人颇觉新奇。

2 .《松石图》是梅清6 1岁所作301.5cm×120.8cm的巨轴,以浓重的巨石衬托势如虬龙的古松,顶天立地,撑满巨幅画面,别无他物点缀。画上题诗曰:“意中霜干势氤氲,汉色秦声出五云。一自岱宗亲见得,始知封爵迥难群。癸亥九月 宛陵 梅清。”

大画气势强悍,而用笔粗豪,迥异册页。这显示了梅清雄强的另一面,其画松作品在当时即为许多诗人士子所推重。施闰章赠以诗曰:

朱亥壮士挥铁椎,丈夫豪气亦如此。

何妨纵笔走蛟螭,大笑山颠与水涯。

3.《黄山图》册页八开,梅清作于68岁。这一年他二上黄山,作品大多画黄山题材,艺术上已臻圆满,许多册页都入佳境,写景自然而奇异,造境疏野苍邃,笔墨灵动泼辣,时时有出人意外之奇。

此页画天都峰,题诗有“海上云都供吐纳,天南山尽列儿孙。峰抽千仞皆成筍,路入重霄独有猿”之句。画右奇峰忽起,盘旋而上,上不见顶。远峰数重,愈远愈淡,至于虚无。下有低小林莽,对比出峰之高大。墨线游走,如信手拈来,若不经意,而巨峰扑面而来,又如此直截了当,呈露无遗。轻松与力度,突兀与缥缈,相辅相成,天衣无缝!

4. 《黄山图》册页十开之二,此页当是梅清笔酣墨放、挥洒得意之作,题诗曰:“我爱梅华老道人,挥毫落纸尽如神。持将海上千年酒,醉向江南四季春。”画悬瀑与溪流的淡墨细线,与画林壑的浓墨重线,几乎塞满画幅,画得苍郁满眼。活泼与厚重两种线对比强烈,映衬得山中一派疏放之气,满纸喧哗的溪声,又满纸野色苍然,

5.《黄山图》册页十开之十,此页画千峰积雪,天空和松溪之水,都以淡墨调花青渲染,率意而有墨韵之美。画坡、画松、画峰,都用笔战掣,造型清奇。画景一一合常理,其境却如在世外,令人称异。

题诗之外,梅清自注:“仿马遥父笔意。”这也是让有的论者认为梅清南宗北宗都学,从而超越南北宗的地方。其实,梅清虽广学古人而趣味自有倾向。他凡学北宗,皆改造成南宗笔墨,凡学南宗,则都改造成他梅家笔墨。梅清是很典型的文人画家,所以还是终归于南宗的趣味。

6.《黄山图》册页十六开之一,亦梅清68岁所作。此页自题:“黄山之游,从新安則入荡口,从仙源则入松谷,松谷上云门,幽深万状,愈进愈奇矣。”

小小册页而有全景之概。但觉松溪遍地,流石满溪,松林满岸,重叠无尽,直至远天。远景则松岭连绵起伏,峭峰插天。

此是梅清画黄山的一种繁体,松林造型和山石勾皴,都极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手法,奠定了梅清画黄山的一种主要风貌。

7. 《黄山图》册页十六开之五,此页题曰:“百步云梯,从后海至前海必由之路,一线直上,三面皆空,经过许久,至今心怖。”

此页是梅清画黄山的一种简体,简到极致,几不成画。画下部云遮雾罩,细线勾云,淡染数笔而已。石壁斜上,即百步云梯,不见其顶。石壁亦淡墨枯笔,虚擦几下而已,知其只是中远景,并非扑面而来的近景。近顶,有二三攀登者,若有若无。近下的山腰有一人落后,脚下略见石阶。这几个虚淡的点景,是画中仅有的细节,不细看几乎不能发现,此外连一棵树一个点苔也无。天外峭峰林立,亦有斜上之势,似与云梯保持统一走向。此外是半幅空白。

正是由于这样的简,传达出梅清游百步云梯“一线直上,三面皆空,经过许久,至今心怖”的强烈感受,多加一点即俗,多加一点,即是套路敷衍!真画家,其真如此。

8.《黄山图》册页十六开之七,题曰:“浮丘峰如海上三神山,可望不可即。戏以缥缈笔图之,非必实有是景也。”

此页也是梅清画黄山的极简一路。黄山多奇峰,画奇峰最好是摒弃一切,独呈其奇,所以梅清简体,多是画峰。凡莲花、莲蕊、云门、浮丘,皆各呈其奇,亦各尽其简。

此图题跋云:“以缥缈笔图之,非必实有是景也。”其实峰是实在的峰,但此外空无所有的“景”,则不易见到。这是梅清自有缥缈之思,借助其想象力而得之的奇画。

此图在另一册页里,画得更加虚淡,淡墨细线数笔之外,几乎无画,可谓缥缈之至了。如此缥缈之笔,赏原迹可以拍案称绝,却是如不可翻译的好诗一样,是不可印刷的极致之画。

9.《黄山图》册页十六开之 十一,题曰:

旷绝光明顶,天南四望空。

谁知孤啸处,身在万山中。

呼吸风雷过,巑岏日月通。

仙踪如可接,何必梦崆峒。

此幅画山皆斜出,峰峰欲飞,侧锋皴擦,极率尔快意之致。山间云岚浮动,一片虚灵,而山林中淡点红叶,使这虚灵被笼罩在温和的暖意中,在梅清画中为少见。

10.《仿古山水图》册页十二开之八,此册梅清绘于71岁,极晚年之作。

此页题:“吴仲圭笔意,瞿山仿之。”逸笔草草,画一江两岸,近岸平岡上三重松林,点缀屋宇;远岸用笔更为简率,淡墨之线画连岡群松,更见恣肆放逸。全图一气呵成,极酣畅尽意。

吴镇用笔厚重,点叶喜用重墨圆点。此画用线未必似吴镇,也许画松针用了圆点,故云。

11.《仿古山水图》册页十二开之十一,此页题:“仿松雪翁笔意 瞿山。”其实看不出一点与赵孟頫的关系。

老松特写,画巨根拔地而起,即扭身倒挂,枝叶张扬,而用笔多转折,显其苍老。当时人多推崇梅清画松,与众不同,似游戏笔墨,而能神完气足。其实不仅画松如此,这正是梅清笔墨的特色。

12.《黄山图》册页十二开之六,此册亦梅清71岁的作品。此页题:“盖隺松乃后海中小景也,其径极险,《黄山志》亦未图其景,故特表之。”

此景当是有石如鹤,而有老松盖其上。如此俗巧之题,居然画得虚其大半,空灵若无,于是鹤石、老松虽实,令人不觉其俗,反见逼仄奇创之巧。立意构图,俱见匠心。

13.《黄山图》册页十二开之九,此页题曰:“鸣玄泉,有石梁横其前,泉声淙淙,依稀丝竹,实奇观也 瞿山。”

我多年前第一次游黄山,闻有此泉,即往寻之,却一点不觉可赏;即使赏之,也不觉可入画。而此泉却是梅清极感兴趣,一画再画的小景,在梅清的黄山作品中,别具奇趣。所以,即使山有此奇,未必能成奇画,还得有奇人的奇特眼光,来发现并付出开创性努力。

14.《仿古山水图》 册页十二开之五、之十,梅清仿古册页,其实是一批探索性的变古作品。他夸张王蒙的解索皴到了奇谲缠绕的极致;画吴镇更是一眼未必看出是学谁,但是梅花道人厚劲泼辣,气足力沉的特点,还是以另一种面目表现出来了,并加上简约和内含。这些对文人画前辈的改造还不是最过分的。梅清更能把李成、范宽、郭熙、马远等等或繁密或刚硬的宋代巨子,改造成为细线精纯、笔意疏野、皴擦互应、刚柔相济的南宗,比起唐寅柔化李唐的坚重,显得更为指挥如意,得心应手。经过梅清如此一“仿”,北派纷纷化为南宗,成为他个人的泯灭南北的工程。

15. 《黄山图》册页十二开之一,此册是梅清71岁的精心细笔之作。

此页题诗之后跋曰:“黄山三十六峰,唯天都、莲花二峰最高,而文殊台则黄海之中央也。予写铺海图,必以此三峰并列焉。”

写天都、莲花、文殊台等,群峰肃立,精勾细染,云雾缥缈,全用留白,如此又是一种意境。梅清对黄山感受丰富,层出不穷,所以画法也因感而起,因感而变,意境也层出不穷。

16.《黄山图》册页十二开之十,题曰:“黄帝栖真处,遗台旧迹荒。何年采仙药,大冶火重光 炼丹台。”

“炼丹台”是梅清册页中少见的泼以重墨的作品,数层云雾中一峰突起,不露真形;浓墨平台上白屋孤置,群松显隐,气象幽邃,深不可测。这是表达黄山云深雾重时的感受,分外真切。

梅清与石涛都画黄山的温泉汤池,石涛所画,一派人世间趣味,把群裸沐浴熱闹戏谑的场面展现了出来。梅清的同题作品,则只见一派虚静朦胧,温泉给他的新异体验,只在题跋中有所涉及。他是不愿意破坏这奇异山间的宁静气氛?是不愿意消解山水画那种特有的基本底色?反正结果是,他与石涛各成佳作,毫不相似。

梅清最晚年的作品,时见淡墨枯笔,纤瘦寥落,气氛清寒,而意味悠然,但觉画家毫不着力,暗移溪山。也有画风依然疏朗清痩,而特显平中见奇的风貌。所谓平,是画中景物平常,心境平和,不见波澜;所谓奇,是坡陀溪山,天然妥贴,景物勾连,极具分寸感,点划贯气,形成富于生机的旋律,丝毫挪移不得。这是人画俱老,抵达极境的状态。梅清完成了他奇特而圆满的艺术之旅。

专家学者们,欣赏了梅清之后,往往要加一句保留语以示全面:“古人作品属于传统范畴,与现代中国画审美形态,还是有一定距离。”古人如梅清,再怎么不同凡响,好像终逃不出“传统范畴”的如来巨掌。古人确实有清晰的整体形态可辨,但是谁能说明白,现代中国画的审美形态,是个怎样的形态?其实中国画的现代形态,正在艺术家们的努力创造之中,还没有成为完成态。这个现代形态,谁成谁败,谁是代表人物?它离古人到底有多少距离?有多少共同和不同?都不能在完全形成之前空说。此时此刻,梅清这样的前贤,应该是值得参考的资源。

(作者:薛金炜,江苏省小学美术教材副主编)

本专题责任编辑:石俊玲

猜你喜欢
册页黄山古人
册页·即兴
天台册页(组诗)
黄山日落
延庆巨变册页
好玩的古人
王来文作品
《登江阴黄山要塞》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黄山冬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