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23-07-30 02:02何晓云刘照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腰椎针灸

何晓云,刘照勇,刘 启

(1. 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8000;2.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多发病种之一,是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引起的综合征,是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的常见病因[1]。本病常见诱因主要包括长期慢性劳损和腰部外伤,患者主要表现为腰痛、臀部疼痛及腰腿疼痛等,且疼痛常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2]。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针对病情严重(如严重马尾神经受损或严重腰椎管狭窄等)需给予手术治疗[3],除此之外,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可缓解或治愈。保守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康复干预两大类,虽短期疗效尚可,但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加上部分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4]。针灸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疗法,其通过直接作用在人体腧穴上,借助经络传导,调理脏腑气血,发挥治病效果。温针灸同时具备针刺和艾灸双重作用,既能发挥针刺调理脏腑功能功效,又能通过艾灸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已被证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5-6]。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复杂,部分患者单纯针刺治疗效果有限。笔者探讨了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参考《实用骨科学》[7]:腰部有慢性劳损或者外部创伤史;主要表现为腰痛症状,疼痛常向身体一侧下肢及远端放射,活动后疼痛会加重;脊柱活动受限,脊柱侧凸畸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神经分布区内肌力下降,感觉出现异常;腰部CT或MRI见明显突出部位。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辨证属寒湿证者:腰腿冷痛,转侧受限,静卧不得缓,受冷或在阴雨天寒时疼痛加剧,肢体凉,舌淡,舌苔白,脉濡缓或沉紧。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寒湿证型;②病程在6个月以上;③年龄>18岁,④不具备手术治疗指征,且均同意采用保守治疗,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伴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骨折、骨结核、脊柱外伤、脊柱肿瘤、感染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精神病者;伴马尾神经麻痹、直肠膀胱症状或肌肉瘫痪者;哺乳期或妊娠期者;针刺部位皮肤破溃或出现感染者;不耐受针刺治疗者。

1.4一般资料 参照上述标准入选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进行研究,研究设计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要求。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27~67(51.5±3.7)岁;病程(1.6±0.4)年(7个月~4年);突出部位:L5~S119例,L3~414例,L4~512例。对照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25~67(51.8±3.5)岁;病程(1.7±0.4)年(8个月~4年);突出部位:L5~S118例,L3~416例,L4~511例。2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取穴:双取病变椎间盘节段上下相邻腰部夹脊穴、肾俞、脾俞、大肠俞,左取风市、环跳、阳陵泉、足临泣、绝骨、太冲。针具选规格为0.30 mm×40 mm和0.35 mm×75 mm的华佗牌一次性毫针。患者取右侧卧位,夹脊穴、大肠俞、肾俞、风市、绝骨、阳陵泉直刺1.2寸;脾俞穴沿足太阳经循行向下斜刺约1.0寸;环跳直刺约2.5寸;太冲、足临泣直刺约0.5~1.0寸。进针得气后,缓慢进行捻转提插以增强针感;选取肾俞、环跳、大肠俞、绝骨、阳陵泉、风市穴,针柄上插上长度约1寸的艾柱,点燃,燃尽后更换另一柱。留针30 min后起针,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温针灸治疗基础上进行穴位贴敷,药方:榆树皮、川附片各30 g,透骨草、骨碎补各20 g,大茴香、威灵仙各15 g,细辛10 g。先将以上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制作成厚0.5 cm、宽2 cm的药饼。取腰阳关、委中穴及阿是穴,清洁穴周皮肤,将药饼贴敷于所选穴位上,覆盖胶布加固,每次贴敷4~6 h,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2组腰腿疼痛症状全部消失后,指导患者训练腰部肌力量,注意避风避寒,避免负重。

1.6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腰部冷痛、转侧受限、受冷及遇阴雨疼痛加剧、肢体凉症状评分,每项症状分无、轻、中、重4个级别,腰部冷痛分值0~6分,其余各项分值0~3分。②腰腿疼痛评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腰腿疼痛程度,该量表将疼痛程度以代表0~10数字的标尺进行图像化,患者根据自身感觉记录相应的数字即可,数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③腰椎功能:使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量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价。JOA量表包括临床体征(6分)、日常活动受限(14分)及主观症状(9分)3个维度,总分29分,分数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好。ODI量表包括疼痛、行走、站、生活自理等10个维度,总分50分,分数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差。④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和JOA评分改善率评定。痊愈:腰腿疼痛等不适症状均消失,腰椎功能正常,JOA评分改善率≥75%,直腿抬高≥70°;显效:腰腿疼痛等不适症状有明显缓解,腰椎功能基本恢复正常,JOA评分改善率≥50%但不足75%,直腿抬高≥50°;好转:腰腿疼痛等不适症状有所减轻,腰椎恢复部分功能,JOA评分改善率≥30%但不足50%;无效:腰腿疼痛等不适症状无任何改善,JOA评分改善率不足30%。JOA评分改善率=[(治疗后JOA评分-治疗前JOA评分)/(29分-治疗前JOA评分)]×100%;痊愈+显效+好转=总有效。⑤治疗安全性:监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基本生命体征指标,记录2组针刺及观察组贴敷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7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2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组治疗后腰部冷痛、转侧受限、受冷及遇阴雨疼痛加剧、肢体凉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22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分)

2.3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治疗前后基本生命体征均未出现异常。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皮肤红肿2例,对照组出现皮肤瘙痒和皮肤红肿各1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4%(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未影响治疗进程。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L5~S1和L4~5两个节段,其在各年龄阶段人群中均有发病,但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要群体[10-11]。目前临床公认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学说主要有腰椎间盘退变学说、机械性压迫学说、无菌性炎症学说及急性损伤学说等[12]。本病以腰痛为主要表现,且疼痛常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或伴腰腿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症状多在劳累、久坐、久站后加重,若症状长期不得缓解,易引起肌肉萎缩、二便异常甚至终生残疾。临床认为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同时存在椎间盘变性和膨出、纤维环破裂以及髓核突出的良性病理变化过程,80%~90%的患者在疾病早期经保守治疗均能够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因此保守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法[13-14]。但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较高,若经常使用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易刺激患者消化道,引起胃肠道不适反应,糖皮质激素亦引起肥胖、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而常规的牵引和康复运动锻炼也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探索更加有效且安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内因主要责之陈伤积累、跌扑闪挫、经络受损等,外因主要责之感受风寒、瘀血凝滞、经络痹阻等[15-16]。中医对本病的辨证分型较多,寒湿型为常见证型之一,病因病机主要为风寒湿邪侵犯腰部,寒主收引,阻碍气机运行,导致感寒加重,湿邪黏滞重着,致病情迁延难愈。对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以驱寒散湿、温经通络为主要法则。温针灸是运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疾病的方法,针刺能疏通经脉,纠正机体阴阳失衡[17],艾灸具有活血行气、散寒止痛之功,将针刺和艾灸联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有助于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促进炎性物质吸收,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减轻神经根受压程度[6,18]。夹脊穴处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二脉重叠区域内,在该穴上施针能够通调二脉经气,调理脏腑功能,调和气血运行。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夹脊穴能够调节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递质、血管舒缩因子等表达,降低疼痛介质水平,具有显著的镇痛效应[19-20]。肾俞有通利腰脊、强腰补肾之功;脾俞有健脾化湿之功,且脾主四肢肌肉,故针刺该穴能有效治疗肢体疼痛、麻木等症;大肠俞有调理肠腑、通利腰脊之功;风市穴属足少阳胆经,有疏通经络、祛风化湿之功;环跳穴属足少阳胆经,有通经络、利腰腿、祛风湿之功;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有舒筋活络、通利关节之功;绝骨属足少阳胆经,有通经活络、益肾壮骨之功;太冲属足厥阴肝经,有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诸穴相互配伍,辅以艾柱热灸,共奏驱寒散湿、温经通络、行气止痛之功。穴位贴敷所用的药物处方中,榆树皮消肿镇痛;川附片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透骨草、骨碎骨祛风除湿散寒,擅治一切风湿疼痛挛缩之证;大茴香温阳散寒、理气止痛;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细辛祛风散寒止痛。诸药相互配伍,共奏温阳散寒、除湿止痛之功。取腰阳关、委中穴及阿是穴为贴敷穴位,其中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是治疗腰部疼痛的常用穴位,有舒筋通络止痛之功;腰阳关有补肾壮腰、驱寒除湿及舒筋活络之功;阿是穴位于病灶附近,是治疗痛症的敏感点,选择阿是穴穴位贴敷符合中医“以痛为腧”的治疗原则。中药、穴位双重作用,再联合温针灸治疗,能够更大限度地缓解患者腰腿疼痛症状,阻止病情继续发展。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JOA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2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且轻微。提示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温针灸治疗效果更好,腰腿疼痛、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且治疗安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腰椎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