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达,陈卫蓉,左 娟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湖南 长沙 410007)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PCS)是由盆腔静脉充盈、淤血导致的一组以慢性盆腔痛、下腹痛、性交痛、痛经、白带过多等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研究表明[2-3],PCS占慢性盆腔痛的30%,但由于PCS临床症状多样性、阳性体征少、缺乏客观诊断指标,为PCS诊断带来一定挑战。由于PCS是生理、解剖、内分泌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发病机制不明,临床采用药物、手术治疗效果均不肯定,对患者身心健康及家庭关系造成不良影响[4]。中医学认为PCS可归属“妇人腹痛”“经行腹痛”等范畴,肝郁气滞、血行不畅、经脉瘀阻是该病的病机,故治疗上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要治则[5]。少腹逐瘀汤源自《医林改错》,其功效为活血化瘀、温经消肿止痛[6];阿是穴与经络脏腑存在客观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经脉气血的运行,调节经脉功能和脏腑气血[7];刺络拔罐具有祛瘀生新的作用[8]。本研究经方活用,对少腹逐瘀汤进行加减,取其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根据PCS临床特点取阿是穴,联合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PCS患者,获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诊断标准
1.1.1PCS诊断标准 PCS诊断以《实用妇产科学》[9]及《妇产科综合征》[10]为依据。①症状:可见下腹部疼痛、痛经、低位腰痛、淤血性乳房痛、外阴肿胀或坠痛、直肠坠痛、性交痛、白带多、或月经量改变等。②体征:腹部可有压痛,压痛点不恒定;妇科查体可见子宫颈肥大、质软、色紫蓝,子宫体增大,附件区触诊界限不清、压痛不明显。③辅助检查:彩超显示盆腔静脉增粗或迂曲扩张,可呈“蜂窝状”或“串珠样”改变,盆腔静脉暗带内径大于5 mm;或盆腔CT提示子宫及卵巢周围静脉曲张;或腹腔镜提示子宫肥大,淤血与双侧附件呈紫蓝色,卵巢静脉呈蚯蚓状迂曲扩张。上述症状+体征+至少1项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1.1.2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学》[11]及《妇科疑难病现代中医诊断与治疗》[12]中PCS中气滞血瘀证辨证标准。症见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经前乳房胀痛,可伴痛经、外阴肿胀或坠痛、直肠坠痛、性交痛、白带多、或月经量改变,舌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涩。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PCS疾病诊断及气滞血瘀辨证标准者;②年龄20~45岁;③有性生活史者;④患者知情并签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①合并盆腔肿瘤、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肺、肾及造血系统功能障碍者;③近1个月采用其他药物或非药物治疗者;④合并严重脑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者;⑤晕针、晕血者;⑥过敏体质、对中药排斥或过敏者。
1.4脱落标准 ①依从性差者,不能遵医嘱完成治疗者;②自动退出或采用其他措施治疗者;③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或其他疾病必须终止实验者。
1.5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治疗的120例气滞血瘀型PC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脱落6例)、研究组(60例,脱落3例)。对照组年龄23~45(33.2±5.1)岁;病程(1.93±0.64)年(6个月~5年)。研究组年龄21~45(32.8±4.7)岁;病程(2.06±0.73)年(7个月~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6治疗方法
1.6.1对照组 予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①组方:当归15 g,赤芍15 g,川芎10 g,乳香10 g,没药10 g,延胡索10 g,生蒲黄10 g,五灵脂6 g,肉桂3 g,干姜3 g。伴寒凝者加小茴香10 g,重用肉桂及干姜;肝郁者加郁金10 g、柴胡10 g;气虚者加黄芪30 g、党参20 g;痰湿甚者加法半夏9 g、白芥子9 g。上药均为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中药房颗粒制剂,每天1剂,分早晚2次冲服。疗程12周。
1.6.2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予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①取穴:腰髂疼痛、下腹痛、痛经均取疼痛中心部位为阿是穴,性交痛、白带过多者取次髎穴为阿是穴。②操作:患者取仰卧或俯卧舒适体位,明确阿是穴并标记后,局部碘伏消毒,采用三棱针在阿是穴及其周围快速浅刺15次,范围大小约2 cm×2 cm,然后进行拔罐,每个穴位放血量约5 mL,前6周1周2次、后6周1周1次。注意事项:根据患者临床疼痛部位,可选1~3个阿是穴,但最多3个,具体运用时以患者耐受为度;术前与患者沟通,减轻患者恐惧心理;针刺时手法宜快、轻,进针深度3~5 mm,并观察患者表情变化;拔罐后留罐过程中观察放血量,放血量约5 mL时即停止;刺络拔罐后局部再次碘伏消毒,无菌纱布包扎。
1.7观察指标 ①主要症状评分:对2组患者腰髂疼痛、下腹痛(胀痛、刺痛及坠痛)、痛经、性交痛、白带过多主要症状进行评分,按病情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度,分别计为0,2,4,6分,分别在治疗前后月经第1天进行评价。②VAS评分: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2组患者总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分值范围0~10分,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10分为重度。③盆腔静脉血流速度及静脉暗带内径: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盆腔检查,检查时间在月经干净后5 d。④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取2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4 mL,采用淄博恒拓HT-100C全自动血流变仪进行检测,取血时间为月经干净后5 d。⑤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3]及结合盆腔彩色多普勒制订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盆腔彩色多普勒提示盆腔静脉血流正常,内迂曲管状暗区消失;显效:临床症状评分减少≥70%,盆腔彩色多普勒提示静脉血流基本正常,内迂曲管状暗区缩小或最宽处内径缩小;有效:临床症状评分减少30%~69%,盆腔彩色多普勒提示盆腔静脉血流较前改善,内迂曲管状暗区缩小;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恶化。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⑥安全评估: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⑦复发情况:治疗后12周对2组进行复发评估,随访VAS评分较治疗前程度提高1个等级即复发,如轻度疼痛转为中度疼痛即复发。
2.1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腰髂疼痛、下腹痛(胀痛、刺痛及坠痛)、痛经、性交痛、白带过多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气滞血瘀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
2.2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盆腔静脉血流速度及静脉暗带内径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静脉暗带内径均低于治疗前,盆腔静脉血流速度均快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气滞血瘀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盆腔静脉血流速度及静脉暗带内径比较
2.3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气滞血瘀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2.42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研究组为96.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气滞血瘀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2.52组安全评估比较 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2.62组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后随访12周,对照组复发22例(40.7%),研究组复发10例(17.5%),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PCS病因复杂,好发于育龄期经产妇,91%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中有明显盆腔静脉淤血;其发病率高,约占妇科门诊的10%;停药后复发率高,引起患者生理功能及精神心理障碍,对患者身心造成不同影响[4,14]。由于盆腔静脉走行在疏松的结缔组织之间,加之自身管壁薄、弹性差、中小静脉无瓣膜结构等特征,容易扩张、淤血,形成静脉曲张;而分布于盆腔静脉血管周围的筋膜外鞘及脂肪组织可减轻其扩张、淤血症状[15]。因此,盆腔静脉曲张、淤血为PCS病理基础,而通过改善盆腔静脉曲张及淤血状态成为PCS临床治疗的方向。研究表明[18],盆腔静脉内径扩张是PCS重要特征之一,超过0.5 cm即可诊断为PCS;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其内径宽度变窄,并且盆腔静脉内径与病程呈正相关;而超声检查能够特异性分级诊断PCS,对于评价PCS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PCS临床特点,中医认为PCS与肝相关。《黄帝内经》曰:“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济阴纲目·卷之六·求子门·治血虚不孕》曰:“女子气多郁也多……郁多则容易导致血液滞塞……产生各种疾病。”提示肝郁气滞、血行不畅、经脉瘀阻是该病的病机。本研究经方活用,对少腹逐瘀汤去小茴香、减肉桂及干姜用量化裁,方中当归、赤芍入肝,为君药,活血化瘀;乳香、没药、延胡索、蒲黄、五灵脂入肝,为臣药,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肉桂、干姜为佐使药,小剂量,取其性温,温通血脉,加强理气活血之功。同时伴寒凝者重用肉桂、干姜,加小茴香,加强温经散寒之功;肝郁者加郁金、柴胡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益气以助血液运行;痰湿甚者加法半夏、白芥子,化痰以助血行。诸药配伍,共奏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本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有效改善了PCS患者的腰髂、下腹、性交疼痛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血液黏滞度及盆腔静脉曲张、淤血程度,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2%,与郭华林[19]报道基本一致。相关研究也证实少腹逐瘀汤具有显著抗炎、镇痛及活血化瘀的作用,在治疗盆腔疾病方面疗效显著[20-21]。故少腹逐瘀汤可作为临床治疗PCS的有效方案。
阿是穴在病理上体现人体某处病理状态,按压阿是穴患者出现主观疼痛或缓解[22]。刺络拔罐是一种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清热透邪、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23]。本研究中采用的阿是穴刺络拔罐,具有针对性强、穴位作用强等特点,通过局部强烈刺激、调节经络脏腑之气血、沟通内外,使邪去正安,机体恢复阴平阳秘。在术前宜加强医患之间沟通,减轻患者恐惧心理,有助于患者配合;操作过程中取穴宜慎重(若阿是穴不明确者可辨证取之,不可墨守成规),针刺深度适中、手法轻快,拔罐放血量适中,并密切观察患者表情变化,防止不良事件发生;术后消毒包扎,防止感染。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的研究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盆腔静脉曲张及淤血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事件,但在随访12周中,对照组复发率高于研究组。提示阿是穴刺络拔罐有助于PCS的治疗,安全性高,复发率较低。
综上所述,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PCS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盆腔静脉血管结构及功能相关。但是,2组在随访12周中,复发率均偏高,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负重、久站、久坐、便秘或仰卧睡眠等均容易导致盆腔静脉扩张、淤血,在以后研究中加强设计,进一步分析。同时,PCS患者病程长,病因复杂,病机不明,采用中医药治疗宜明确辨证,采用合适中医综合治疗;服用中药汤剂可采用颗粒制剂,有助于患者长期服用,提高用药依从性;阿是穴刺络拔罐祛瘀生新作用明显,操作要注重安全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