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悦
摘 要:玉米田间管理是玉米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田间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田间管理包括苗期、穗期和花粒期3个阶段。种植户应结合玉米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田间管理措施,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的田间管理需求,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文章主要论述了玉米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提出了各阶段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植;苗期管理;穗期管理;花粒期管理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2-007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苗期是玉米生长的前期阶段,该时期的主要田间管理工作就是促进根部生长,但是该时期的地上部分生长比较缓慢,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能够保证苗全和苗齐,促进玉米的高产和稳产。穗期是玉米的营养生长时期和生殖生长时期,该时期的主要田间管理工作是提高玉米抗逆性,确保玉米秸秆粗壮,提高玉米结实率。花粒期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是穗粒数和粒数、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主要田间管理工作是保证玉米正常抽穗、开花和授精,提高玉米结实率,防止玉米植株早衰,增加玉米粒重。
1 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
1.1 玉米苗期生长特点
玉米苗期是玉米生根的重要时期,并且根部生长速度快,该时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玉米根部向下扎根,满足地上部位和地下部位生长的营养需求。
1.1.1 温度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地表温度为20~24 ℃时有利于幼苗根部生长,如果温度过低,会导致幼苗根部停止生长,导致幼苗的吸收能力下降,极易出现弱苗和病苗。
1.1.2 水分
玉米苗期對水分需求量少,该时期的玉米叶片小,蒸腾量低,如果遇到干旱少雨天气要及时灌溉。
1.1.3 养分
玉米苗期对养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在正常条件下,对氮肥的用量约占整个生育周期用量的7%,磷肥约占3%,钾肥约占7%。种植户要及时观察苗期幼苗的生长情况,发现叶片干枯和生长缓慢时要及时补充肥料,并且合理搭配肥料,满足玉米苗期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
1.2 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1.2.1 查苗和补苗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机械设备播种深度不一,玉米播种之后可能会出现缺苗的问题,不仅影响出苗率,也会浪费资源。在玉米出苗之后,种植户要定期观察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可以选择移栽补种,但是要带土移栽。针对缺苗数量比较多的田块,可以进行同1个品种的补种工作。在播种之前要做好催芽处理,否则会影响玉米后期的正常生长。同时,控制好移栽和播种时间,应选择阴天移栽,并及时灌溉[1]。
1.2.2 间苗和定苗
植株过多田间会出现拥挤现象,导致玉米植株的通风透光性差,种植户要控制好间苗和定苗的时间,发现弱苗之后及时拔除,保留健壮的秧苗,选择在晴天下午或者阴天间苗,确保玉米幼苗均匀生长。另外,在玉米幼苗5~6片叶时做好定苗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植株的通风透光性,同时可以降低后期玉米发生倒伏的概率,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1.2.3 管理弱苗
如果玉米苗期出现弱苗,种植户要及时处理,种植户可以采取追施速效肥的方式促进弱苗生长,并且做好苗期的土壤管理工作,为弱苗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2]。
1.2.4 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打破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透气性,为根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中耕的过程中,应配合处理杂草,避免杂草和玉米苗争夺养分和水分。当前的杂草处理方式包括人工除草和化学药剂除草,在玉米出苗后,可以选择使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 mL/hm2,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1.2.5 科学施肥
由于玉米苗期的叶片较小,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土壤中的养分能满足玉米根部的生长。但土壤肥力不足以及底肥施入不足的田块,在苗期应坚持采用科学的施肥措施。氮肥、磷肥和钾肥是玉米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肥料,种植户要结合当地的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搭配三者之间的比例,通过施肥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种植户要定期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发现白化或者发黄的症状要及时补充有机肥料或者锌肥。为了提高施肥效果,应选择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利用沟施或者穴施的方法,施肥深度控制在5 cm左右,确保肥料和玉米幼苗有一定的距离,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同时,避免出现烧苗现象。
1.2.6 病虫害防治
玉米苗期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要坚持科学的防治原则。玉米粗缩病和矮花叶病毒病是玉米苗期常见的病害之一,灰飞虱和蚜虫是主要传播媒介之一,种植户要做好传播媒介的灭杀工作,在害虫出现的高发期,选择适合的杀虫药剂喷洒,可以采用20%病毒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续用药2~3次,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另外,在发现患病玉米植株后要及时拔除,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同时,分析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且观察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坚持尽早发现、尽早除害原则,及时使用杀虫剂。如果发生蚜虫和螟虫等,可以选择普通杀虫剂灭杀,若效果不显著,可以选择辛硫磷或者乙酰甲胺磷等,将其按照一定比例制成毒饵和毒土,均匀撒在玉米苗根部,灭杀效果显著。还可以选择药液灌地的方式,做好药剂的稀释工作。针对地下害虫,采用毒饵诱杀的方式防治效果显著,选择一定浓度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和水稀释,加入麦麸和豆粕,制成毒饵后均匀撒在土壤中[3]。
2 玉米穗期的田间管理
2.1 玉米穗期生长特点
玉米穗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做好该时期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雌穗和雄穗的生长,同时还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保证玉米穗大、粒多,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
2.2 玉米穗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2.2.1 科学追肥
结合玉米的生长情况控制好追肥量和追肥时间,玉米穗期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比玉米苗期大,种植户要注意观察秧苗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缺肥症状要及时补充,最好选择在大喇叭口期追肥,于玉米抽雄前10~15 d施用速效氮肥,并且结合玉米生长情况配合施用碳酸氢铵600~750 kg/hm2、尿素225~300 kg/hm2。还可以采用人工施肥或者机械施肥的方式,施肥完成之后用土覆盖,防止肥料流失。
2.2.2 灌溉和排水
玉米穗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做好该时期的灌溉工作非常关键。可以在施肥过程中配合浇水,能提高肥料和水资源的利用率。一旦该时期出现高温伏旱天气,会导致花粉败育,影响果穗花数和粒数,影响玉米抽雄。
出现旱情之后要及时灌溉,可以采取喷灌或沟灌的方式,但是要严格控制好灌溉量,水分太多会影响土壤呼吸。虽然玉米穗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但是土壤湿度过大会影响玉米根部生长,应将土壤持水量控制在70%~80%,玉米田内积水过多时要及时排除。
2.2.3 中耕培土
在玉米穗期采取中耕培土措施,提高水肥利用率。在玉米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要坚持科学中耕,深度为6~8 cm。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破坏玉米根部,会增加倒伏率。
2.2.4 防倒伏
受玉米品种和栽培密度等因素的影响,玉米在穗期很容易出现倒伏,应加强该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选择中耕培土措施和适当增施有机肥,促进玉米根部生长。同时,做好肥料管理工作,促进玉米植株粗壮,增强玉米的抗氧化能力。
此外,还可以选择化学调控剂,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了解玉米品种和玉米的种植密度,选择适合的化学调控抑制剂和延缓剂,便于控制玉米的生长高度。一旦发生玉米倒伏要及时补救,可以不扶直处理,待雨过天晴之后玉米能够自然生长,强行扶直会伤害玉米根部,也增加了二次倒伏概率。尽快清理茎秆折断的玉米植株,避免茎秆腐烂影响其他植株生长[4]。
2.2.5 病虫害防治
玉米穗期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其中比较严重的包括以下几种。纹枯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在发现患病的叶片之后要及时清理干净,防止扩散和蔓延。可以选择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将药液对准患病部位喷雾即可。防治细菌型茎腐病时,选择50%菌毒清水剂600倍液,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顶腐病时,可以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褐斑病时,可以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并且严格控制好用药时间和用药次数。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类型的虫害,出现害虫后可以选择白僵菌制剂等生物药剂,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药剂撒在玉米喇叭口内。选择药剂喷雾防治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幼虫时期防治,可以使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也可以选择释放赤眼蜂,控制好释放密度,或使用性诱剂和杀虫灯诱杀成虫。防治玉米螟虫时,选择灭幼脲3号1 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以使用10%阿维·高氯1 000倍液防治。防治红蜘蛛时,要做好田间杂草和田埂杂草的清理工作,破坏红蜘蛛的生长环境,同时选择药剂配合防治,可以选择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避免虫害的扩散和蔓延。
3 玉米花粒期的田間管理
3.1 玉米花粒期的生长特点
玉米花粒期的平均温度应控制在25~26 ℃,温度太低或者太高都会影响玉米正常受精。玉米籽粒形成阶段和灌浆成熟期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工作很关键,有助于增强籽粒中的淀粉酶活性。玉米花粒期要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有助于籽粒灌浆。玉米花粒期是对水分需求量比较大和比较敏感的时期,该时期缺水会导致千粒重和穗粒重减少,而水分过多也会影响玉米根部的生长,极易造成玉米倒伏以及出现病虫害。
3.2 玉米花粒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3.2.1 追施花粒肥
如果在玉米后期阶段出现缺肥现象,应及时补充花粒肥,防止玉米叶片早衰,能降低玉米空秆率,增加粒重。在施入花粒肥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坚持尽早施肥原则。二是结合玉米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三是花粒期的追肥难度较大,在施肥过程中可以配合喷洒叶面肥料,1~2次即可,可以选择磷酸二氢钾和尿素,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土壤肥力较好,玉米的生长状态良好,并且前期没有出现脱肥现象,不需要使用花粒肥,否则会造成玉米贪青晚熟。
3.2.2 浇灌开花水
玉米花粒期对水分需求量较大,第1次施入花粒肥后,要结合玉米生长情况科学灌溉,确保土壤中的持水量在70%~80%。一旦出现土壤缺水,会严重影响抽出花丝,导致花粉活力下降,影响玉米受精,导致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3.2.3 人工辅助授粉
采用自然授粉或者人工授粉的方式,能够提高玉米的结实率。有些玉米品种的抽雄分枝较少,可以选择人工授粉方式,能够提高授粉率。控制好人工授粉时间和授粉次数,时间选择9:00以后进行,2~3次即可。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减少缺粒和秃顶的问题,增加玉米穗粒数。相关实践研究表明,通过人工授粉能够帮助玉米增产4.5%以上。
3.2.4 人工去雄
人工去雄可以减少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养分消耗,让养分更好地向雌穗中转运,并且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玉米植株的覆盖率。通过人工去雄的方式还可以将一部分害虫带出玉米田外,减少害虫的危害,帮助玉米增产1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好玉米的去雄时间,选择在雄穗刚抽出并且没有散粉之前进行,过早会影响叶片的正常生长,过晚会影响去雄的效果[5]。
3.2.5 防止玉米倒伏
玉米在生长后期会出现倒伏,导致玉米产量和质量下降,应采取以下措施。选择科学的中耕培土方式,增强玉米根部抗倒伏能力;在追肥过程中,选择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叶面,能够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4 结束语
玉米整个生长阶段包括苗期、穗期和花粒期,种植户要结合玉米各个生长阶段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为玉米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推动我国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分泉.玉米苗期管理技术[J].河北农业,2019(6):18-19.
[2]蔡海峰.高产玉米苗期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2017(3):52.
[3]张磊,胡秀松.夏玉米穗期管理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6(5):65-67.
[4]杨青云.夏玉米穗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J].农家参谋,2016(7):36-37.
[5]焦雄飞.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5):134-135.
(编辑:郭志阳)
作者简介:饶 悦(1987—),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