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攀 张杰瑶
[摘 要]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2010—2022年的1774篇国内外城市收缩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研究趋势比较。研究发现:1.国际城市收缩研究较为成熟,近5年发文量剧增,已形成合作关系紧密的作者、机构网络。国内发文量于2019年爆发式增长,但缺少与国外机构的合作交流,作者数量较少,合作关系较为单一。2.根据“界定识别-特征机制-规划应对”的发展脉络分析城市收缩的热点领域及主题谱系发现,国际热点集中于治理应对、土地利用、人文生态等方面,国内热点集中于测度识别、分布格局等方面。3.从研究趋势看,国外研究多集中于规划应对领域,其研究维度多元、学科交叉性较强,研究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变为城市建设与人文关怀。国内城市收缩研究发展较晚,以识别测度、空间演化为主要研究方向,但近来年关于规划应对的研究开始出现。
[关键词]城市收缩;CiteSpace;发展脉络;规划应对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3)02-0018-10
From identification to response: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thematic spectrum of urban shrinkage research
GONG Pan, ZHANG Jie-yao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the CiteSpace literature metrology software, this study visually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research trends of 1774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apers on urban shrinkage from 2010 to 2022.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city shrinkage is relatively mature,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nd a network of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with close cooperation has been formed. The number of domestic publications increased explosively in 2019, but there was a lack of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foreign institutions; the number of authors is small, and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is relatively monotonous. 2.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definition identification - feature mechanism - planning response”, the hot fields and topic genealogy of urban shrinkage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hotspots focus on governance response, land use, human ecology, etc., while the domestic hotspots focus on measurement ident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trends, most foreign studies focus on the field of planning and response, which has multiple research dimensions and strong interdisciplinary, and its research focus has changed from economic growth to urban construction and humanistic care. Research on urban shrinkage in China developed relatively late, with identification measurement and spatial evolut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but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on planning response began to emerge.
Key words: urban shrinkage; CiteSpace;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planning response
一、引言
在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的多重压力下,人口流失、产业衰退的收缩型城市如何发展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點。《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明确指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2022年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要“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随着交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大大加强,各类资源也会逐步流向一些发展前景利好的城市,一些比较优势差的城市面临城市收缩的困境。城市收缩是当前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给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带来新的冲击与挑战。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城镇化率为66.9%,过去10余年里,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9个百分点。在全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部分地区出现了资源流失、城市收缩现象,如东北老工业基地、黄河中上游能源城市等,且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和经济转型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解决城市收缩问题有助于防范和化解城市发展风险,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助推城市化发展成功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城市收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普遍的现象。东亚、欧洲和北美等经济发达国家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遭遇收缩的冲击。例如,底特律由于汽车制造企业迁往发展中国家,经济衰退、资源外流;澳大利亚由于矿业城镇的就业流失,向外移民。国外理论界城市收缩的研究体系已经建立,研究内容较为深入与多元。虽然国内学术界也对城市收缩展开了广泛讨论与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总体看,国内城市收缩研究主要集中在识别测度及空间演化方面,应对收缩的政策与实践手段相关研究较少。通过国内外文献的综合比较和分析,可为国际城市收缩研究提供“中国经验”,也可为中国开展城市收缩与治理的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借鉴。基于此,本文以2010年1月1日—2022年10月1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城市收缩主题论文作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领域的发文量、作者、关键词、机构共现词网络进行梳理,而后对城市收缩研究的发展脉络与主题谱系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城市收缩研究的热点领域,为我国正确识别和认识城市收缩、制定收缩响应措施提供参考。
二、方法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并根据文献间的共现程度和合作关系挖掘相关领域的文献特征。图谱圆形节点代表相关领域的发文量,节点越大发文量越多。节点颜色采取色谱图模式,从灰色到红色的变化代表节点出现时间的远近。不同领域间的合作关系用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连线颜色代表合作年份。
本文选用CiteSpace6.1.R3软件对城市收缩领域的文献集合进行计量,得到城市收缩研究领域的作者、关键词、机构等图谱内容,清晰展示发文数量、合作关系、研究热点等情况,实现城市收缩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二)数据收集
在WoS高级检索中使用“主题=shrinking city”or“主题=urban shrinkage”,“文献类型=article”,扣除其他领域文献资料,共得到城市收缩相关英文文献1390篇。在CNKI高级检索中使用“关键词=城市收缩”或“关键词=收缩城市”,共得到城市收缩相关文献384篇。将符合条件的国际、国内文献共1774篇分别导入CiteSpace中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
三、城市收缩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一)时间特征与发文量统计
国际城市收缩相关研究起步于1991年,但初期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较少。直至2010年,国际城市收缩发文量开始大幅度上升,此后如表1所示,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发文数量于2019—2020年增长速度最快,2019年发文173篇,2020年发文216篇,国际城市收缩研究热潮初现规模。国内城市收缩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013年,此时城市收缩研究多借鉴西方老工业城市的经验与启示。国内城市收缩正式研究始于2015年,多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产业衰退型和资源枯竭型城市为研究对象。直至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首次提出“收缩型城市”这一概念,中国城市收缩发文数量开始井喷式增长。
在 CiteSpace 软件中,将Node Types选项选择为“Author”,作者节点显现的阈值设置为5,得到国际、国内作者合作共现图谱(见图1、图2)。2010年1月—2022年9月,国际发表论文在10篇及以上的学者共有11位,国内发表论文在10篇以上的学者共有2位。根据图1中节点连线可以看出,国际学术界学者的合作频繁,整体发展态势较好。根据图谱节点大小可以看出,安内·格特哈泽(Haase A)节点最大,发文18篇,发文次数最多;其次为安内·格特哈泽(Haase A),发表13篇论文。二者与Li X、达格玛·哈泽(Haase D)、麦克斯韦·哈特(Hartt M)等共同构成国际城市收缩研究的中坚力量。受制于城市发展进度,国内在交流合作、学者数量、发文数量等方面和国际还有一定差距。由图2可以看出,龙瀛节点最大,发文15篇,吴康次之,二者与张明斗、周恺、李郇等成为构建中国城市收缩研究体系的重要力量。
在文献引用方面,引用数最多的文献为Rink.D等于2014年发表的Conceptualizing Urban Shrinkage,被引次数达166次。此文构建了涵盖城市收缩原因、影响、响应等的多元化城市收缩模型,模型可用于解释不同环境、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城市收缩。龙瀛等撰写的《中国收缩城市及其研究框架》被引270次,文章从深度测度、典型城市研究、规划手段以及研究网络四个方面提出城市收缩研究框架。
(二)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直接概括,反映文章的内容与研究方向,以及城市收缩研究领域的热点。在 CiteSpace软件中将Node Types选项选择为“Keywords”,阈值设置为33,得到国际城市收缩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3)。将阈值设置为9,得到国内城市收缩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图3、图4显示,各个关键词联系密切,研究领域关联度较强。
国际城市收缩研究方面,除去城市(city)、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y)、城市化(urbanization)以及人口减少(decline)、增长(growth)、改变(challenge)、人口(population)等词汇,国际城市收缩研究得到15个共现词。据此可将关键词分为三类,分别为研究方向、空间分布以及研究内容。研究方向包括模式(pattern)、模型(model)、影響(impact)、策略(strategy)、政策(policy)、力度变化(dynamics)、管理方法(governance),空间分布包括美国(united states)、德国(Germany)、欧洲城市(European city),研究内容包括土地使用(land use)、社会(community)、蔓延(sprawl)、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根据共现关键词可以看出,国际城市收缩研究理论多元化,研究体系已经形成。2010年及以前,国际城市收缩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收缩与城市化;2010—2017年,城市收缩研究逐渐深化,出现了策略(strategy)、模型(model)、治理(governance)、土地(land)等关键词。国际城市收缩研究在其发展进程中,相关理论逐渐深化,由研究城市收缩的原因、影响转变为研究城市收缩的对策、规划。研究体系呈多样化发展态势,研究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变为城市建设与人文关怀。
国内城市收缩研究方面,在16个关键词中,排除城市收缩、收缩、中国等关键词后,人口收缩出现30次,频次最高,其余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影响因素、规划策略、精明收缩、东北地区、城镇化、空间格局等。据此可将关键词分为两类,分别是研究方向、空间分布。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影响因素、规划策略、动因机制等,空间分布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以及城市群。根据节点颜色和节点间连线可以发现,东北地区仍是国内城市收缩研究热点,共现情况与我国收缩型城市的地区分布基本吻合。尽管近年来影响因素与规划策略共现次数增加,但中国城市收缩研究现阶段仍以测度识别为主,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措施暂未占据研究主流。
(三)研究机构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中将Node Types选项选择为“Institution”。将机构节点显示的阈值设置为10,通过对2010—2022年的国际文献分析,可以得到国际城市收缩研究发文机构的共现图(见图5);将机构节点显示的阈值设置为5,通过对2013—2022年的国内文献分析,可得到城市收缩研究国内发文机构的共现图(见图6)。对发文机构共线图谱进行统计整理,得到国际、国内研究机构发文量的信息。
根据图5可知,国际城市收缩发文数在10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共13个。中国科学院发文数最多,12年间共发表54篇文章。图谱节点红色区域集中于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说明近几年中国城市收缩研究发文量占比大、发展迅速。同时,北京师范大学发文量占据国际研究领域发文量第三。由此可见,中国已然成为城市收缩研究的主力军。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Helmholtz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UFZ),位居第二,共发表35篇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得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等机构有较多的发文数,证明美国和德国仍是城市收缩研究的核心地域。根据图6可知,国内发文量较多的机构包括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等,表明我国高校已对此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从发文机构的分布情况来看,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主要研究机构的区域分布特征与我国收缩型城市的地区分布基本吻合,我国东北收缩型城市占比较大,出现城市收缩现象较早。
从机构合作的情况来看,国际研究机构合作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国内机构合作较多,但缺少与国外机构的沟通交流,12年间仅与多伦多大学等部分机构进行合作。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的合作互动多,与各个研究机构皆有不同程度的互动。总体而言,根据不同年份图谱节点连线及颜色可知,发文较多的14个机构合作总体交流较少,但合作趋势逐渐加强。国内研究机构合作方面,国内部分机构已建立了合作关系,且形成固定合作关系的机构大部分为北京、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科研院校,而分布较为集中的东北区域内的院校合作较少。因此,一方面,东北地区等相近区域的相关院校应加强交流合作,东北地区地理和人文环境较为接近,合作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整合科研力量。另一方面,应加强不同地域的交流合作,不同区域内合作会完善城市收缩知识体系,利于构建城市收缩的理论框架。
四、城市收缩国外研究热点与主题谱系
根据国际城市收缩研究關键词突现(见图7)可知,国际城市收缩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识别测度阶段。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欧洲诸多城市在工业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人口减少、城市规模缩减等现象,这些区域逐步成为城市收缩研究的发源地。时至今日,收缩城市研究也多聚集于美国锈带、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及日本。第二阶段主要研究收缩城市的规划应对等。学术界通过借鉴比较不同国家城市收缩的经验教训,探索城市收缩的作用机制及应对策略。第三阶段多倾向于人文生态等多元领域的沟通交流。收缩城市分布较为分散,各地城市收缩研究多元化,地域特色突出。同时,经济学与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跨学科交流,形成了学科交叉的研究趋势。
(一)城市收缩的概念阐释及识别标准
1988年,H?u?ermann等基于对鲁尔地区的研究首次正式提出“城市收缩”的概念,指出城市收缩是“城市去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减少、经济衰退的过程”[1]。随着城市收缩的研究逐渐深入,收缩城市世界研究网络(SCIRN)将城市收缩定义为“人口规模在1万以上的人口密集城区,面临人口流失超过两年且经历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2]。而Martinez-Fernandez等认为收缩城市是人口持续呈现减少,同时伴随就业下降、经济低迷、社会问题等结构性危机症状的城市区域[3]。同时,西方学者更倾向于“多理论”理解城市收缩。例如,用“城市发展阶段”“生命周期理论”“竞争地域分工”“资本循环理论”等理论从原因、影响、机制论述城市收缩[4-6]。直至今日,学术界在城市收缩的内涵、界定方法上暂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与标准。对待城市收缩的态度则分两种。多数西方学者认为城市收缩是一种消极概念。认为收缩的城市在经历人口流失、经济萧条、住房市场收缩等问题,以此证明城市收缩是城市衰退的另一种表现[7-8]。部分学者认为城市收缩是中性的概念。Cunningham-Sabot等指出城市收缩仅是一种城市过程[9];Maxwell发现繁荣的收缩城市,提出收缩是一种处于繁荣和衰败之间的状态,以此探讨繁荣收缩城市的可能性[10]。尽管不同学者对城市收缩的概念界定和态度倾向有不同的思考和见解,但本质都是在城市收缩的维度下谋求城市新的发展。
城市收缩的识别标准受其概念界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城市收缩的识别标准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城市收缩是狭义上的人口问题,如收缩城市国际研究网络(SCIRN)等提出的定义;另一派认为城市收缩是广义上的综合概念,需要多维度综合测度。由于人口数据不仅易获得,更是城市收缩的核心概念,学术界研究城市收缩多从人口流失出发。尽管人口界定是主流方法,但不同学者对人口流失的门槛设定各不相同。譬如,Oswalt等将10%及以上人口损失的城市定义为收缩城市[11],Joseph等则将收缩城市的人口流失量定为25%[12]。但是单纯使用人口识别城市收缩具有一定缺陷。一方面,单纯在时间上使用人口轨迹理解城市收缩,阻碍了对城市收缩的综合理解和对其他方面的解释[2];另一方面,从Matthias提出的哈雷、莱比锡等城市案例可以看出,统计上很难观察到人口数据的差异是质量变化的结果还是统计口径或政策变动的结果[13]。除去人口流失这一核心变量,使用经济指数测度城市收缩会部分弥补用人口测度的不足。还有部分学者借助夜间灯光等遥感数据识别人口和经济指标来弥补量化标准的问题[14-16],也有学者应用城市住宅物业价值作为关键指标反映城市发展活力和收缩风险[16]。广义的城市收缩是一种多维概念,包含经济状况、社会结构、投资环境等维度[17]。不同学者构建了不同的综合模型以反映城市收缩的强度及趋势,多指标综合测度研究城市收缩,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方面进行时间、空间上的测度[18-20]。
(二)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及表现特征
城市收缩的原因大多是复杂的,是各种宏观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全球化、去工业化、全球金融危机等是导致城市收缩的全球性因素,人口老龄化、自然灾害、武装冲突等亦是部分城市收缩的重要因素。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城市收缩是自然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导致的人口结构变化,美国是制造业衰退和“第二代后工业转型”经济变化引发的城市收缩,后社会主义和后福特主义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高失业率、结构调整问题主要出现在部分苏联解体后的东欧国家[4,21-22]。
城市收缩的成因影响城市收缩的形态。城市收缩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圈饼型城市”和“穿孔型城市”[23]两种。以美国为例,发展较早的中心城区受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影响面临收缩问题,从而形成了“圈饼型城市”。与以美国铁锈地帶为代表的“圈饼型城市”不同,以欧洲老工业区为代表的城市表现为“穿孔型城市”,人口流失发生在城市的各个地区,废弃建筑与正在使用的建筑高度混合。
地区产生的城市收缩现象与各地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但城市收缩造成的影响明显具有趋同性。首先,人口流失直接带来投资减少。人口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人口的流失会引起投资的减少。更为重要的是,要素资源外流和投资倾向影响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导致穷者愈穷、富者愈富[24]。其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与中国学者偏向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不同,国外学者偏好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思考,如图7中土地利用出现92次,土地的使用在国际城市收缩研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25]。收缩城市大多存在土地和房屋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尤其过剩住房空置和房屋贬值问题突出,同时收缩城市的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下降,设施相关功能减弱。再次,对政府行为产生负面影响。收缩城市的居民和企业流失导致当地税基减少,产生的空置废弃房产和公共设施造成政府的建筑维护和行政管理压力,给政府财政收支带来挑战。
由于城市收缩的原因、影响、动力机制不同,在地区发展特色的影响下,城市收缩的理论具有偏向性。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地区更加倾向于研究经济发展、房产与住房市场的收缩,北美城市收缩相关研究侧重于城市贫困的集中、城市下阶级人民的增长、种族隔离与移民等问题,而人口收缩问题严重的日本等国家主要以低生育率和老龄化作为其研究主题[21-28]。
(三)收缩城市的规划布局与更新策略
国外对于收缩城市的空置用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通过提升生活品质及改善城市环境逐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具体而言,首先,学者们倡导理论与实践上联合,加强不同机构与地区间交流,建立完备的城市收缩研究体系,完善研究维度,通过跨地域联合交流发现研究盲点[23,29]。其次,加强国家执行机构的协作,强化公共政策在处理城市收缩问题上的作用。由于西方国家城市发展和规划处置执行机构权力分散,政府与机构很难直接干预城市发展,通过机构联合制定更有力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减少区域竞争,可以更好地解决收缩问题[30]。尽管这一举措多出现于社会主义国家,但对于西方国家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除政策的制定外,城市更新也是减少城市收缩负面影响的主要途径。其一,通过城市复兴策略改善城市经济形势、开发闲置资源、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具体而言,采取促进投资等激励政策复兴中心城镇,将经济动力再次注入城市中,从而实现城市振兴[16]。政策制定者将土地许可权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出售给投资者,用以开发废弃空间与资源,以达到城市闲置用地开发再利用的目的[31]。通过培育新型经济力量带动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32]。其二,通过基础设施再规划、弹性与协作式规划、土地银行等方式实现城市精明收缩。Popper等将精明收缩定义为“为更少的人,更少的建筑,更少的土地进行规划”[33]。精明收缩强调顺应城市发展现状,不是过分追求发展城市,而是提高现有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无论对城市收缩抱有复兴态度还是精明收缩的态度,本质上都是在探索克服城市衰败的可能,以及运用积极的措施来促进城市的新发展。
五、城市收缩国内研究热点与主题谱系
根据国内城市收缩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可知(见图8),国内城市收缩研究多集中于内涵界定与类型识别方面。近几年呈现一定程度的规划应对研究倾向,国内城市收缩研究理论框架系统性逐渐增强。我国城市收缩的研究起步较晚,于2015年开始相关研究,学术界多集中于国外收缩城市的经验总结、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景观影响的探讨,直至2019年才开启城市收缩研究的新纪元。根据图8,可将国内城市收缩相关研究归纳为内涵界定与类型识别、空间分布与演进特征、作用机制与应对策略三个方面。
(一)城市收缩的内涵界定与类型识别
由图8可知,关键词中“人口收缩”出现30次,除“城市收缩”外,“人口收缩”出现频次最高。因为城市收缩的内涵有不同的界定标准,所以城市收缩类型的划分也随着研究视角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结论。依据人口流失的空间分布划分,城市收缩类型可以分为全局型、局部型、圈饼型、穿孔型、边缘型五个类别;依据收缩要素划分,可以分为人口收缩、经济收缩、空间收缩三个类别;依据收缩动因划分,可以分为资源枯竭型收缩、产业变迁型收缩、偏远地区收缩、虹吸效应型收缩、行政区划调整导致的收缩五个类别。尽管收缩类别不一,但划分收缩城市类型的最终目的统一服务于收缩城市的识别归纳。
在收缩型城市识别过程中,多数学者将人口流失视为城市收缩的量化标准,其界定标准多参照西方已有成果,如收缩城市研究网络(SCIRN)提出的定义[34-36]。除参照国外提出的城市收缩指标外,部分中国学者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界定标准。大致归纳为两种:一是根据政府统计年鉴的人口数值,或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总就业人口中的全部或部分指标数值变动确认收缩[37-39];二是基于国情设定年限和人口流失门槛划定收缩[40]。尽管基于人口变化研究的城市收缩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其存在行政边界与实体边界不匹配、统计数据不准确等缺陷。虽然遥感影像或夜光影像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研究的人口和地域问题,提供了更为精准、实时更新的人口数据,成为人口视角的重要数据源[41-42]。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采用人口指标进行收缩型城市的识别难以全面揭示收缩的本质。单纯关注人口数字增减的表象,会忽略人口流失现象下掩盖的城市结构转型、发展效率降低的问题,会忽视不同地域、阶段收缩城市的差异[43]。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城市收缩是多维度概念,在不同要素的作用范围、表现形式、动力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是不同要素相互影响下耦合形成的多元系统。因此,从人口、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城市收缩的程度,并分维度对收缩程度与阶段进行分析和判断逐渐成为主流[44-46]。
(二)城市收缩的空间分布与演进特征
根据不同的识别标准,使用不同的数据源,学者们对收缩型城市的空间分布与演进特征进行了研究。
宫攀等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得出,我国收缩城市数量从“六普”期间的62个增加到“七普”期间的111个[37]。刘再起等从三个维度测算中国2013—2018年城市收缩程度。从人口收缩维度来看,识别出91个人口收缩型城市,占城市总数的31.1%;从经济维度看,处于收缩状态的城市有32个,占比为10.9%;从空间维度看,收缩城市共有14个,占比为4.7%,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40]。东北地区为代表的老工业城市等产业转型城市为城市收缩的核心研究地域。由图8可知,“东北地区”出现20次,证明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收缩研究的前沿阵地。截至2020年,东北三省近80%的城市的常住人口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缩减,东北地区整体收缩率高达44.12%[47]。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经济双维度城市收缩共计15个,占全国双维度收缩城市总量的71.43%[47]。随着城市收缩领域研究的深入,我国城市收缩研究体系逐渐完善,研究视角逐步从以东北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和产业衰退型城市转向一些中小城市及其他类型的收缩城市,如城市群的研究、依附型收缩等。如图8显示,“城市群”出现6次,已然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话题,城市群成为我国城市收缩研究的重点。路昌等采取客观熵值法和主观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使用多指标构建的功能评价体系,研究得出三大城市群共计40个收缩城市,占城市总量的29.20%[48]。长江经济带所辖的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52个出现了人口增长率为负,即47.27%的城市出现了收缩现象[49]。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收缩型城市33个,占比75%,收缩已经成为成渝地區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50]。
(三)城市收缩的作用机制及应对策略
城市发展既受整体大环境的统领,又受各自地区环境差异的影响,加之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研究视角下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论,因此城市收缩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分散。尽管如此,由图8可知,2020年“影响机制”开始成为新的研究热潮。总体来看,城市收缩的动因大致分为政治、经济、自然三种因素。政治因素方面,国家主导的区域政策占据了关键位置。在我国政府职能广泛,政府的政策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要位置,行政区划、扶持政策、户籍制度等都会影响资源流向,从而导致部分城市收缩[51]。经济因素是贯穿城市收缩研究始终的重要变量。宏观方面,受经济全球化和去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影响,收缩城市普遍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提高,人口流出迅速等。微观方面,根据推拉理论的基本思想,经济发展水平以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作用于城市发展。当两个相邻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时,经济发达的城市会对经济衰退的城市产生吸引力,引发城市间人口等资源流动,从而形成收缩城市。自然因素方面,资源枯竭是首要考虑的方面,如甘肃玉门、黑龙江双鸭山等地[47]。地形、气候等因素会对城市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影响逐渐减弱。
城市收缩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利用层面与生产力层面的联系和作用。城市收缩对住房和土地利用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收缩城市出现了建筑密度低、土地利用率低、房屋空置等问题[52-53]。同时,城市收缩会对生产力产生消极影响[54]。城市收缩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城市创新能力,加速高素质劳动力等资源的流失,从而损害城市生产率和地区经济发展。此外,收缩城市经济下行压力大,人口流失严重,财政韧性较差,容易爆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55]。
现有研究围绕城市收缩的负外部效应提出了三大方面的解决措施。首先,重视资源流失问题。重新梳理资源禀赋,承认原增长动力无法带动城市发展,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寻找新的经济点。政府及相关组织机构应严格管控城市无序扩张,引导生产要素集中分布,限制规模,提高生产要素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55]。尤其重视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转变土地利用模式[52]。其次,把握城市收缩区域关联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特性,提出中国特色的化解负外部效应的举措。收缩城市积极接受城市群辐射,深化城市优势互补[56]。产生城市债务问题的收缩城市推行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区流转[55]。最后,重视人口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驱动作用。通过科学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吸引高素质劳动力流入,从而带动人口升级;加强教育投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养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和新型技术工人;注重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政府在进行城区规划改造时,着力解决由资源使用和老旧工业生产引发的环境问题,建设宜居型城市,房地产企业主动调整住宅市场定位,对接新的住房需求[57]。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2010—2022年城市收缩研究历程,对城市收缩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以探讨城市收缩领域文献发文量、作者合作、关键词及研究热点的演进,概述城市收缩研究的发展脉络及主题谱系,总体呈现“界定识别-特征机制-应对策略”的研究演进特征。将城市收缩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不仅利于中国学术界构建城市收缩理论体系,更可为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提供重要的“中国经验”。
本文通过对1774篇相关文献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在发文情况上,从文献的增长趋势与全球文献占比可以得出,国际城市收缩研究在学者数量、交流合作等方面已有较高的水平。中国城市收缩研究发展迅速,但缺乏与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2.在研究热点上,国际城市收缩研究体系成熟,研究重点已由城市收缩的识别界定、原因、影响转变为规划与对策。而中国城市收缩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收缩城市的界定识别,影响因素及政策措施研究暂未占据研究主流。3.在研究趋势上,城市收缩研究逐渐深化与多元化。国际城市收缩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维度逐渐多元,从对城市收缩定性研究,逐渐向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发展。国内城市收缩研究内容及理论框架系统性逐渐增强,研究方向日益多元,但中国城市收缩研究与国外研究还有一定差距,还有较大空间可以借鉴学习,以完善本国城市收缩研究体系。
基于以上结论,为中国城市收缩研究提供以下相应建议:首先,国际城市收缩的研究维度较为多元,我国应积极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研究机构的交流。其次,因地制宜进行研究讨论,以完善城市收缩治理体系研究。借鉴国外收缩城市对于土地、多方机构关系处理、人文生态等方面的处理措施,构建城市收缩治理体系。同时,推进中国城市收缩研究从经济学迈入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管理学等多视角的综合性研究。其中,以“人”的感受和利益关系为出发点,重视人口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驱动作用,即以“人”对生活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中國城市收缩研究。最后,认真识别城市收缩概念的界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理论支撑。结合中国语境深化理论研究,立足现实发展阶段,建构与中国特色的制度、文化和社会背景相匹配的理论方法体系,保持本土特色。
政府对土地再开发规划与国土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并且政府政策的侧重点与目标往往会带动这一学术领域的发展,因此重视政府在城市收缩研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未对政府应对城市收缩的政府报告、规划实践等内容进行总结整理,因此研究内容不完全,对中国城市收缩理论体系的概括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城市收缩的政府作用,更加准确地分析中国城市收缩研究的趋势及未来重点。
[参考文献]
H?U?ERMANN H,SIEBEL W. Die schrumpfende stadt und die stadtsoziologie[M]// Friedrichs J. Soziologische Stadtforschung:K?lner Zietschrift für Soziologie und Sozialpsychologie. Wiesbaden: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1988:78-94.
HOLLANDER J B,PALLAGST K,SCHWARZ T. Planning shrinking cities[J]. Progress in Planning,2009,72(4):223-232.
MARTINEZ-FERNANDEZ C,WEYMAN T,FOL S,et al. Shrinking cities in Australia,Japan,Europe and the USA:from a global process to local policy responses[J]. Progress in Planning,2016,105(4):1-48.
BONTJE M.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shrinking cities in East Germany:the case of Leipzig[J]. Geojournal,2004,61(1):13 - 21.
HAASE D,HAASE A,KABISCH N,et al. Actors and factors in landuse simulation:the challenge of urban shrinkage[J]. Environment Modelling & Software,2012,35:92 - 103.
HARVEY D. Space of Global Capitalism: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M]. New York:Verso Press,2006
HUI F,GUOLEI Z,HONGRI S,et al. Life satisfaction and migration intention of residents in shrinking cities:case of Yichun City in China[J].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22,148(1),5021062.
FRANCIS T,Beauregard R A.Voices of Decline:The Postwar Fate of US Cities[M]. 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2013,320.
CUNNINGHAM-SABOT E,FOL S. Schrumpfende st?dte in westeuropa:fallstudien aus frankreich und grossbritannien[J]. Berliner Debatte Initial,2007,18(1):22-35.
MAXWELL H. The prevalence of prosperous shrinking cities[J].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2019,109(5):1651-1670.
]OSWALT P,RIENIETS T. Atlas of Shrinking Cities[M]. Ostfildern:Hatje Cantz Verlag,2006:2-11.
JOSEPH S,JONATHAN L. Greening the rust belt:a green infrastructure model for right sizing America's shrinking citi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2008,74(4):451-466.
MATTHIAS B. The limits of shrinkage:conceptual pitfalls and alternatives in the discussion of urban population lo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6,40(2):441-450.
ZHIDIAN J,WEIXIN Z,XIANGFENG M,et al. Identifying shrinking cities with NPP-VIIRS nightlight data in China[J].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20,146(4):04020034.
YANG Y,JIANGUO W,YING W,et al. Quantifyi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shrinking cities in urbanizing China:a novel approach based on time-series nighttime light data[J]. Cities,2021,118: 103346.
XIAONAN Q,WENHUA Y. JIANCHUN L,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urban shrinkage risk based on residential property values[J]. Habitat International,2020,106:102265.
Maja Ro?ak,Gert-Jan Hospers,Nol Reverda. Searching for social sustainability:the case of the shrinking city of Heerlen,the Netherlands[J]. Sustainability,2016,8(4):382.
WOLFF M,FOL S,ROTH H,et al. Is planning needed?Shrinking cities in the French urban system[J]. The Town Planning Review,2017,88(1):131-145.
MAXWELL H. The diversity of North American shrinking cities[J]. Urban Studies,2018,55(13):2946-2959.
RUILI W,CHENGXIN W,SHUAI Z,et al. A study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shrinkag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a case study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J]. PloS one,2021,16(10):1-19.
STEFANIE D,YUTA U,MARIANNE P,et al. A meta-analysis of shrinking cities in Europe and Japan:towards an integrative research agenda[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20,28(9):1693-1712.
LI X,Eddie C,Hui M,et al. Shrinking cities and towns:policy responses to the challenges,urban planning,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J].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21,147(4):02021002.
WIECHMANN T,PALLAGST K M. Urban shrinkage in Germany and the USA:a comparison of transformation patterns and local strateg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2,36(2):261-280.
AKSENOV K E. Trends in the accessibility of public space in the post-Soviet metropolis:shrinkage or expansion?[J]. Regional Research of Russia,2012,2(4):329-338.
NA J,CROOKS A,WENJING W,et al. Simulating urban shrinkage in Detroit via agent-based modeling[J]. Sustainability,2021,13(4):2283-2283.
FERNANDEZ B,HARTT M. Growing shrinking cities[J]. Regional Studies,2022,56(8):1308-1319.
HAASE A,NELLE A,MALLACH A. Representing urban shrinkage:the importance of discourse as a frame for understanding conditions and policy[J],Cities,2017,69:95–101.
KEIRO H,KIYONOBU K,MIHOKO M.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hrinkage discourse and policy response in Japan[J]. Cities,2017,69:124-132.
GRO?MANN K,BONTJE M,HAASE A,et al. Shrinking cities:not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genda[J]. Cities,2013,35:221–225.
HAASE A,ATHANASOPOULOU A,RINK D. Urban shrinkage as an emerging concern for European policymaking[J].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2016,23(1):103–107.
SCHINDLER S. Detroit after bankruptcy:a case of degrowth machine politics[J]. Urban Studies,2016,53(4):818–836.
LANG W,JIAYI D,XUN L. Identification of“growth”and“shrinkage”pattern and planning strategies for shrinking cities based on a spatial perspectiv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J].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20,146(4):05020020.
POPPER D E,POPPER F J. Small can be beautiful:coming to terms with decline[J].Planning,2002,68(7):20–23.
孟祥凤,马爽,项雯怡,等.基于百度慧眼的中国收缩城市分类研究[J].地理学报,2021(10):2477-2488.
戚伟,刘盛和,金凤君.东北三省人口流失的测算及演化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2017(12):1795-1804.
张明斗,肖航.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特征与作用机理[J].城市问题,2020(1):33-42.
宫攀,张槊,王文哲.人口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演变特征与时空格局: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22(3):1-15.
王家庭,袁春来,刘子杰.城市收缩对区域塌陷的影响: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城市问题,2021(3):57-66.
吴康,龙瀛,杨宇.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的局部收缩:格局、类型与影响因素识别[J].现代城市研究,2015(9):26-35.
刘再起,肖悦.中国收缩型城市的地理分布、形成原因及转型发展路径[J].税务与经济,2021(3):1-8.
宋小青,麻战洪,赵国松,等.城市空地:城市化热潮的冷思考[J].地理学报,2018(6):1033-1048.
徐惠孝,劉艳军.收缩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6):937-947.
吴康,戚伟.收缩型城市:认知误区、统计甄别与测算反思[J].地理研究,2021(1):213-229.
陈蕊.中国收缩型城市的综合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1(23):68-71.
张伟,单芬芬,郑财贵,等.我国城市收缩的多维度识别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9(3):32-40.
张帅,王成新,王敬,等.中国城市收缩的综合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8):72-82.
孙平军,王柯文.中国东北三省城市收缩的识别及其类型划分[J].地理学报,2021(6):1366-1379.
路昌,徐雪源,周美璇.中国三大城市群收缩城市“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23(3):76-88.
张明斗,王亚男.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异质性与机制分析: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J].江汉论坛,2021(5):32-40.
孙平军,刘菊,罗宁,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收缩城市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基于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46-56.
姜晓晖.空间不匹配带来城市收缩的三重逻辑:制度空间位移、政策空间悖论与行为空间失衡[J].人文地理,2021(6):87-95.
吴康,李耀川.收缩情景下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9(5):1121-1134.
张浩哲,杨庆媛.中国收缩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文地理,2021(3):108-116.
温佳楠,宋迎昌.城市收缩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20(4):68-74.
郭靖,倪鹏飞,彭旭辉.城市收缩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J].中国行政管理,2022(1):98-104.
陈肖飞,郜瑞瑞,韩腾腾,等.人口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0(6):37-46.
王洁,叶剑平.产业衰退型收缩城市人口与住宅市场分析:基于东莞市的数据分析[J].城市问题,2020(6):56-63.
[责任编辑 王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