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丁睿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需要新的模式和引擎,中国企业在全球数字化探索实践中如何打造出数字化商业模式下的中国范式?
近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以下简称:上合经贸平台)秘书长文继旭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数字智能时代,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和创新发展,不是简单的数字技术叠加和赋能,而是需要从能源、原材料到生产,从产品到交付及其过程中对应的各个应用场景的数字化,实现从产业体系、流转效率、调度效率和机制效率不同层级的全面协同和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需要产业国际协同创新。
行业委员会凝聚优秀企业家形成行业“数字组织”
传统NGO(非政府组织)形式与数字法人社群化相结合是组织企业家群体致力产业数字化国际协同的重要路径。文继旭表示,上合经贸平台在推动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产业数字化协同,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上合新生态探索实践中,采用了行业工作委员会的形式来凝聚优秀企业家群体。
文继旭介绍,行业工作委员会通过中国行业头部企业牵头,联合所属行业不少于35家上下游企业,其中包含上合国家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通过选举成立。由会员大会投票选举产生行业工作委员会管理机构,负责行业工作委员会日常管理。
同时,组成行业工作委员会的各成员单位再组成数字法人社群,他们首先是数据贡献者,通过整合这个数字社群中的“数字增量”来实现数据为纽带的项目组织化建设,形成行业“数字组织”。这是将企业家组织起来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企业主导产业数字化国际协同的探索和实践。
构建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参与的产业数字化国际协作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制造体系,庞大的市场和成熟的工业制造在产业数字化国际协同中发挥着放大产能、实现量产的重要作用。文继旭认为,中国企业应该主动发力,主导产业数字化国际协同创新生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传统NGO形式与数字法人社群,融合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建立相融共生的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关系,形成以央企为引领、地方国企为支撑、民企為先锋、外企为伙伴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文继旭说,行业上下游企业聚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集群,围绕具体项目,系统设计项目整体商业数字化模式,在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央企、国企、民企、外企进行合理分工,形成多种所有制资本进入退出机制,多种市场主体数字化协同创新关系等顶层方案,形成管资本与管资产,科研与转化,生产与贸易,国内与海外等资源禀赋和产业要素的不同分工,通过行业“数字组织”探索实现项目数据资产化、资产证券化,帮助多种所有制资本实现共赢,形成数字产业国际协同生态。
让中国制造带动商业模式数字化重构
“当中国制造成为一种优势资源对外输出,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产业数字化科技创新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共同分享产业数字化长期发展红利。”文继旭说,可以将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国家的资源型企业纳入产业数字化发展体系中,同时结合中国、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国家同全球其他国家不同资源禀赋换取投资。
文继旭认为,在实际探索过程中,在企业家们组建的“数字组织”基础上,通过产业链数字化价值再发掘,生态布局再设计,利用数字产业化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及产业链数字化重构,整合产业链上各企业“数字增量”实现数据为纽带的项目组织化建设,通过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协同形成“数据资产”,再推动产业与产业间数字化互联,形成产业互联网全球化、平台化和数据资产平台化。以此为基础,各行业的“数字组织”产业数字化国际协同开展数字金融和数字股权合作,实现数字金融和数字资产证券化。最终形成中国制造带动全球不同资源禀赋国家,以科技、研发、制造、资源等建立数字股权合作,以易货到数字结算的全球数字化新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