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强,赵 凤,陈洪凡,杜宜新,石妞妞,肖鸿勇,阴长发,李湘民,兰 波,杨迎青
(1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岛海关,山东青岛 266555;2中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555;3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昌 330200;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州 350012;5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昌 330046)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又称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并具有润肺、镇咳、祛痰、抑制肿瘤生长等药理功能,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蔬菜之王”[1-2]。近年来,国内芦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是世界上第一大芦笋种植国和生产国。然而,芦笋茎枯病的大发生严重影响了芦笋的产量与质量,大大制约了芦笋产业的健康发展[3-5]。芦笋茎枯病的病原菌为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6-8],是拟茎点霉属真菌病害。芦笋茎枯病是一种呈区域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俗称“芦笋癌症”[9-11]。湿热气候条件是茎枯病发生的必要条件,而欧美芦笋主产区均为冷凉气候,因此欧美国家基本不发生茎枯病[10-12]。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日本等亚洲芦笋种植国家茎枯病发生严重,在中国发生尤其严重。中国芦笋生产省份均普遍发生,且由于南方气候较北方更为湿热,茎枯病的发生也更重。发生较轻的田块造成笋株生长不良,降低产量与品质;发生较轻的田块造成大量病株提前枯死,全田毁灭[11-13]。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芦笋茎枯病及其病原菌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13-16]。叶琪玥[17]从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抗性生理和病害防治等5 个方面阐述了国内芦笋茎枯病的研究现状。余智城等[18]就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抗性生理和病害防治进行了综述。张岳平等[19]综述了芦笋重要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郑金龙等[20]综述了芦笋茎枯病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但是由于抗病育种一直以来未有大的突破,越来越多人开始将目光转移到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笔者着重从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3 个方面综述芦笋茎枯病菌综合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芦笋茎枯病的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病原菌为天门冬拟茎点霉,属腔孢纲球壳孢目拟茎点霉属[7-9]。在PDA培养基平板培养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最初呈乳白色至白色,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丝颜色逐渐加深为灰白色至淡绿色或深灰色。芦笋茎枯病菌子座深褐色至黑色,分生孢子器形成于子座中,单生或聚生,形态为扁球形至近三角形。分生孢子器初形成时为无色(透明状)到乳白色,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为黄褐色、褐色至黑色,孔口突出,孔口处壁厚,其上生有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为无色,较短。分生孢子主要有α型、β型(图1)以及中间型[21]。α型分生孢子呈长椭圆形至梭形,无色,单胞,各有1个油球着生于两端,大小为2.0~3.2µm×6.8~11.6µm[7,9]。β 型分生孢子为线形,大部分弯曲,也有直的,大多数β 型分生孢子的两端也各有一个油球,大小范围为17.5~35.0µm×0.75~1.8µm[9]。
图1 400倍镜下芦笋茎枯病菌分生孢子显微图像
茎枯病在芦笋的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发生,主要在茎秆、枝条以及拟叶上发生,尤其是在新出的嫩茎上最易发病。病原菌主要侵染为害主茎、侧枝、亚侧枝,不为害叶片。形成的病斑最初为针刺水渍状小点,随着侵染的深入逐渐扩展成梭形或不规则形褪绿斑,病斑中心部位稍凹陷。病斑边缘清晰,为褐色至红褐色,有水渍状晕圈,中央呈灰白色,侵染后期密生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子座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病斑深入髓部绕茎一周,受害茎枝枯死,变脆易折断[21]。
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芦笋茎秆上可产生慢性型和急性型2种类型的病斑。慢性型病斑一般在是气候干燥时出现,此时多为秋冬低温或夏季高温等较为极端的温度条件。急性型病斑一般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出现。2类病斑在发病初期的典型症状均为褪绿水渍状小点、小斑或短线(图2)。由于慢性型病斑多在低温或高温的较为极端温度下出现,其扩展速度较慢,病斑往往较小,最终形态为梭形或长椭圆形,中间部位凹陷,褐色至黑褐色,边缘清晰,局限于表皮部位,不深入髓部,病斑中心部位不形成黑色小点或只有稀疏几个黑色小点(病原菌的子座和分生孢子器)。急性型病斑多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出现,其扩展速度很快,病斑往往较大,最终的形态为梭形或长椭圆形,颜色为淡褐色至褐色,边缘不清晰,呈水渍状。发生严重时病斑常常连接成片或连接成长条形,其形状和大小差异性明显。伴随着侵染的深入,病斑中心部位逐渐出现凹陷,颜色为褐色至赤褐色,许多黑色小点(病菌的子座和分生孢子器)散生其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中心由最初的褐色至赤褐色慢慢变为黄褐色、浅褐色至灰白色,更多的黑色小点(病菌的子座和分生孢子器)散生其上,散生或者呈轮纹状排列。湿度大时病斑边缘处会长出灰白色绒状菌丝,而且病斑逐渐深入木质部和髓部,造成木质部和髓部的破坏,引起受害茎秆发病部位的中空,使其易折断。病斑扩展到连接在一起至绕茎一周时,可首先导致外围茎叶变黄干枯,直至全株干枯死亡。枝条、拟叶上病斑的形成过程与茎秆上相似,在侵染后期可形成小黑点(即为子座和分生孢子器)。病害大流行时,相邻植株间可迅速传播,短期内造成笋株的大面积枯黄,进而成片死亡,似火烧状[22]。
图2 芦笋茎枯病典型症状
田间地表或土内的病株残体上的病原菌均能越冬成活。病株残体存放的时间越短,病原菌致病率越高;反之,存放的时间越长,病原菌的致病率越低[23]。因此,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是减少初侵染源的关键。
芦笋茎枯病菌(P. asparagi)以分生孢子器在枯死的病株残体上越冬。该病的初发期为4 月中旬—5 月中旬,在此期间病株残体上不断释放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发病盛期为6 月上旬—9 月上旬,随着温度的升高,菌丝侵染和分生孢子释放加速,引起病斑连片或环绕茎部一周,造成该病的大面积发生。在1%鲜芦笋液中分生孢子的萌发率为73.9%~97.2%,在清水中则不萌发。雨露是分生孢子释放的前提条件,无水条件下不能释放[21]。
北方的冬季温度较低,芦笋地上茎在入冬后即枯死,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附着在病笋残株上越冬。在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相对较为适宜的春季,分生孢子器中释放的分生孢子遇水萌发并侵入笋株,引起初次侵染。南方的冬季较为温暖,北方设施栽培条件下的温度也较显著高于露天种植笋田。因此,这2 种条件下的笋田一年四季都有地上茎生长,使得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和传播更为容易,基本不存在病原菌基的越冬休眠和初次侵染,全年可引起多次侵染。芦笋茎枯病菌主要由芦笋种子或幼苗的移植携带传播,其次是通过交通工具或人工携带而造成远距离传播。一旦发病,笋株病斑上形成的分生孢子器释放分生孢子,然后通过风雨、气雾、流水、病健株接触、土壤内或病残株上的病原菌与健康笋株接触等方式传播到健康笋株,遇水萌发侵入引起再侵染,整个芦笋生长期内可形成多次侵染。在芦笋茎枯病的发病盛期,平均只需10 d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侵染周期[24]。
不同种植环境和耕作习惯下芦笋茎枯病的流行规律存在较大差异。易感病期、连续阴雨天气、适宜的温度(20~28℃)三者交汇时,容易引起芦笋茎枯病的大流行。在平均气温低于10℃的条件下,几乎不发生芦笋茎枯病;在平均气温达到15℃左右时,芦笋茎枯病菌侵入后7~10 d 即表现出典型症状;当平均气温达到26~28℃时,病原菌的潜育期为5~7 d;旬平均气温达到20~29℃时,芦笋茎枯病的发生进入盛发期。芦笋茎枯病发生的高峰期和严重程度与雨季的迟早、降雨量呈正相关。尤其是台风暴雨过后,常造成病害的大流行。温湿度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原菌侵入、病斑形成和分生孢子的释放和萌发均极为迅速。芦笋茎枯病菌分生孢子在25℃和饱和湿度条件下只需4 h就可萌发,仅需7 d就可完成侵染发病。老笋田、粘性土壤、田间严重积水、土壤湿度过大、偏施氮肥少施磷钾肥等因素,常造成病害的严重发生[22]。
3.1.1 清除根盘上病杆 芦笋根盘上的病株残体是导致翌年母茎发病的一个重要初侵染菌源,年前清除病株残体对控制翌年茎枯病的发生和流行起到重要作用[25]。梁训义等[26]的研究表明,对照区每株根盘上留存2 杆越冬病株的环境条件下,芦笋茎枯病的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00%和100;而处理区冬季清除根盘上病株残体的处理区,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7.8%和30.7。说明冬季清除根盘上的病株残体取出田外掩埋不仅可以有效减轻病情,而且可以在采收前期起到显著的保产作用。做到以上保护措施也不能完全控制病害的发生。4—6月的梅雨季或者7—8 月台风季来临时,中心病株上的芦笋茎枯病菌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器释放,迅速向四周传播和扩散,易造成病害的再次侵染,如若防控不及时极易引起全田严重发病,造成大幅减产[26]。
3.1.2 春季推迟留母茎 在3 年生以上的芦笋种植区,秋冬季笋株恢复生长良好的前提下,可以不留母茎,持续采笋至4 月下旬,在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之间,持续晴天时留母茎。此种植条件下由于留母茎时的温度较高,母茎长成快,受芦笋茎枯病菌侵染的概率大大降低。4月下旬开始留母茎比传统操作方式(3月下旬边采收边留母茎)的小区,平均病株率降低62.23%,平均病情指数降低68.42。此外,由于留母茎的推迟,小区的早期发病明显减轻,平均病株率和平均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26]。
这一防病技术的提出主要基于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生态学规律的研究。即若土壤中芦笋茎枯病菌菌丝体的存活比例和分生孢子生活力显著降低开始留母茎,则母茎的长成期长,一般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才能达到采笋高峰期,此时的日平均气温可以稳定在20℃以上[27]。若开始留母茎的时间推迟1 个月,达到第一次采笋高峰期只相差5~10 d,在6月上旬—8月中旬的采收高峰期完全可以保证较高的产量。除此之外,这一防病技术还能保证和控制好母茎3 个月的生长期限。在笋株母茎出现衰老易感病期之前及时割除母茎后,先采收4个月左右的光头笋后再养秋茎,可以很好地保障秋冬季笋株的健康和高产,避开8 月中旬左右的发病高峰期[26-27]。
3.1.3 根盘覆盖新沙 根盘覆土层土壤带菌常会侵染新生的幼嫩母茎。采用清笋秆晒盘结合覆盖新沙的防病技术,对减轻茎枯病的发病具有较好效果。覆盖新沙的处理,茎枯病的平均病株率比对照降低8.9%,平均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11.47,平均防效可达53.70%[25]。
3.2.1 壳聚糖诱导芦笋对茎枯病的抗性 秦力等[28]对接种茎枯病菌(P.asparagi)后的笋株在不同时期喷施壳聚糖,并比较了发病情况、叶片光合作用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喷施壳聚糖显著降低了芦笋茎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且完成芦笋茎枯病菌接种后立即喷施壳聚糖的效果最好,喷施壳聚糖显著提高了笋株体内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同时还可以显著缓解接种病原菌造成的拟叶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下降。表明壳聚糖能诱导笋株产生对茎枯病抗性,减轻病原菌对其造成的伤害[28]。
3.2.2 生防菌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 马利平等[29]开展了芽孢杆菌B96-II 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及机制的研究,芽孢杆菌B96-II 对芦笋茎枯病菌(P. asparagi)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9.62%,对孢子产生的抑制率为99.65%;对芦笋茎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93.10%。研究表明,B96-II 的拮抗蛋白对芦笋茎枯菌(P.asparagi)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可以有效激活和诱导芦笋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B96-II处理30 d后,相比清水对照,芦笋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了254.98%,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81.84%,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22.13%,多酚氧化酶活性力提高了146.67%,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提高了171.60%。
3.2.3 生物农药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 化学防治目前是茎枯病的主要防治手段。然而长时间使用单一化学药剂易造成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的抗药性逐年增强,使得常规杀菌剂的防治效果持续下降[30]。而且芦笋出口对农药残留的要求极其严格,亟需研发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杀菌剂用于防治芦笋茎枯病。这个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生物农药的研发和应用。生物农药由于具有中低毒、无污染等优点,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31-33]。
杨帅等[33]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茎叶喷雾的方法测定了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枯草芽孢杆菌等5种生物农药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菌活性,并测定了其对植株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和氨基寡糖素对芦笋茎枯病菌无直接抑菌活性。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1200、2400 g/hm2用量的1000 亿个孢子/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可抑制芦笋生长,因此1000亿个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使用剂量不能超过1200 g/hm2。2 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生物农药高剂量末次药后7 d的平均防效与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无显著差异,均对芦笋茎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香菇多糖水剂、1000亿个孢子/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等3种生物农药末次药后14 d的田间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枯草芽孢杆菌等5 种生物农药均可应用于芦笋茎枯病的绿色防控,其中香菇多糖和氨基寡糖素等2 种植物诱抗剂类的生物农药防治效果好、持效期较长,可在生产中重点推广应用。
3.3.1 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测定 通过室内抑菌圈测定法可以准确测定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的抑制效果,进而为杀菌剂的选择及施用浓度的确定提供依据[34]。滤纸条交叉法是测定2种药剂联合作用毒力的一种可靠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将滤纸条剪成80 mm×7 mm 的细条,浸入供试药液做成药条。用无菌水配制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6个分生孢子/mL),加入融化并冷却至40~50℃的PDA 培养基内,充分摇匀后倒入无菌培养皿制成含菌PDA 培养基平板。将制成的含菌PDA培养基平板置于无菌操作台凝固后,以十字交叉的方式将浸有2种不同杀菌剂的药条摆入平板,在26~28℃培养箱内培养48 h后分别测量每药条中部的抑菌带宽度,观察和记录药条交叉部位的抑菌带形状。每处理重复3次。根据抑菌带宽度以及药条交叉部位抑菌带形状绘制出抑菌图,进而确定杀菌剂的抑菌效果[35]。此外,通过测定毒力回归方程测定EC50值也是测定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抑制作用的重要方法,其大小的改变程度反映了植物对杀菌剂的抗药性[36-37]。
彭明生和冯晓案[34]利用抑菌圈试验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盐酸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最佳,其次是甲基托布津、苯来特、大富丹;烯哇醇的抑菌圈虽然较大,但在其抑菌圈内仍有小菌斑分布,说明其抑菌效果不彻底。杀菌剂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的测定结果与抑菌圈法测得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其中盐酸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对分生孢子的抑制率最高,其次是苯来特、大富丹和烯哇醇。林佩力等[35]对多菌灵、代森锰锌、粉锈宁、特灭哇等4 种杀菌剂通过系列组合进行两两配对,通过滤纸条交叉法分别测定了2 种药剂联合毒力作用。结果表明,特灭唑和代森锰锌对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有增效作用,多菌灵与特灭唑或代森锰锌混用以及粉锈宁与特灭唑或代森锰锌混用对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有相加作用,而多菌灵和粉锈宁混用对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没有联合毒力作用。康业斌[36]测定了多菌灵和百菌清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对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混用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得出的毒性回归方程测定了EC50值,认为多菌灵不能抑制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分生孢子萌发,但能显著抑制菌丝生长;百菌清既能抑制分生孢子萌发,又能抑制菌丝生长;2种药剂混合后,对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的毒力具有相加作用。
3.3.2 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 目前化学手段是防治芦笋茎枯病的主要技术方法。但多年来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在不同区域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致使市面上常用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38]。主要有2 类杀菌剂,一类是内吸性杀菌剂,它们具有高效内吸作用,常见的多菌灵属于这类杀菌剂;另一类是保护性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作用,常见的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代森锰锌就属于这类杀菌剂[39]。
孟凡等[37]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江西等6 省24 个菌株对多菌灵和代森锰锌2 种杀菌剂的抗药水平,结果表明,6 省来源芦笋茎枯病菌(P.asparagi)菌株对2 种杀菌剂的抗药性均存在明显差异。山东省来源菌株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最强,平均EC50值为1.10 mg/L,江西省、福建省来源菌株次之,平均EC50值分别为0.58、0.33 mg/L;采集于福建省的菌株对代森锰锌表现出抗药性最强,平均EC50值为34.53 mg/L,来自山东省和河北省的菌株次之,平均EC50值分别为15.88、14.19 mg/L。2 种杀菌剂相比较而言,多菌灵产生的抗药性更强,其抗药菌株数是7 个,抗性频率是29.17%,平均抗性水平是3.6575;而代森锰锌的抗性菌株数是4 个,抗性频率是16.67%,平均抗性水平是1.9017。在24 个供试菌株中,采集于山东省的菌株SD4 对代森锰锌和多菌灵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药性,抗性水平分别是3.01和10.44,表现出明显的多抗性。
3.3.3 杀菌剂防治效果的测定与农药筛选 当前,化学防治仍然是控制芦笋茎枯病的主要手段。市场上使用较多的杀菌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然而,长期使用单一杀菌剂极易造成芦笋茎枯病菌产生抗药性。目前已有报道称河北、江苏、福建和山东等地来源的菌株分别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市售常见杀菌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均大幅度提高,既增加了成本,也污染了商品笋,从而导致农药残留超标[37,40]。因此,开展新型杀菌剂筛选尤为重要。
柴文臣等[40]使用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咪鲜胺、百菌清、代森锰锌5种农药防治芦笋茎枯病,结果表明,5种农药的防治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氟环唑、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百菌清、森锰锌,其中,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的防效明显高于百菌清和代森锰锌。笔者所在团队比较了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唑醚菌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等6种杀菌剂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防效最好,对芦笋茎枯病防效为64.30%~74.85%;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次之,其防效分别为61.88%~72.66%和61.12%~71.23%;醚菌酯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防效为57.09%~67.38%。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防效较差,其防效分别为24.47%~35.00%和22.37%~29.84%[41]。说明芦笋茎枯病对常规杀菌剂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已产生较强抗药性,防治效果大大折扣。合理选择新型高效、低毒杀菌剂并交替使用可有效缓解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
天门冬拟茎点霉(P.asparagi)的侵染范围较狭窄,既不能侵染同科不同属的植物,也不能侵染同属不同种的天门冬(A. cochinchinensis)、羊齿天冬(A. filicinus)和文竹(A.setaceus)等植物。有学者通过人工针刺法接种证明,天门冬拟茎点霉对百合科、芜科植物有侵染现象,其中以苋科的皱果苋(Amaranthus viridis)和百合科黄花(Hemerocallis citrina)发病明显;对其他韭菜、葱、苋菜、繁穗苋等有侵染现象,但无致病作用;而对豆科、蓼科、菊科、茄科、大戟科、马齿苋科、藜科、石竹科、旋花科、伞形科、禾本科植物无任何侵染现象。因此在明确芦笋茎枯病菌寄主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充分挖掘同属不同种的天门冬(A. cochinchinensis)、羊齿天冬(A.filicinus)等近缘种质资源的抗病基因,从遗传育种角度寻求突破。
芦笋茎枯病菌的侵染循环目前已比较明确。病原菌从侵入到分生孢子器成熟释放新的分生孢子为一个侵染周期,在23~27℃之间时侵染周期为10~12 d,在17~20℃之间时侵染周期为15~20 d。笔者室内培养发现,芦笋茎枯病菌(Phomopsis asparagi)24 h 内产生芽管,24~36 h 后长出菌丝,菌丝继续生长,4 d 后侵入寄主组织,8 d 后开始形成产孢结构,12 d 后形成分生孢子器,16 d 后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分生孢子(α、β型孢子)。随着侵染过程的推进,其表观症状逐渐明显,相对发病面积逐渐增大。因此,在明确侵染循环的基础上,可以综合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消灭菌源、切断传播途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期以来,芦笋茎枯病的防治主要侧重于化学防治。长期依赖化学防治的一个负面影响是病原菌对常规杀菌剂的抗药性日益增强,导致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逐渐增加。芦笋田农药的过量使用,带来了2 个方面的问题:(1)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了大气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2)严重影响国内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农药的滥用造成鲜芦笋及其加工品的农药残留的严重超标,造成大众食用存在顾虑,影响芦笋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无高抗茎枯病的芦笋品种、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治措施发挥作用有限的情况下,应加大高效、低毒新型杀菌剂的研发力度,以替代传统杀菌剂,保障芦笋产业的健康发展。
培育抗茎枯病品种是芦笋产业突破茎枯病毁灭性损害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首选对策,所以应加强高抗芦笋茎枯病种质资源的研究,尽快选育出抗病性与园艺性状俱佳的优良品种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笔者认为,加强抗病品种选育和推广,要从2 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加强对现有品种的抗性鉴定。在明确不同品种对芦笋茎枯病抗性的基础上,在品种选择和栽培中侧重于引进抗(耐)病品种。笔者所在团队系统建立了芦笋茎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制定了行业标准(NY/T 3571—2020),并对已有芦笋品种对芦笋茎枯病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因此,在新增芦笋田块种植前,不妨将对茎枯病的抗病性作为选择种植品种的考虑要素之一。其次,是要加快抗病品种的选育。芦笋茎枯病寄主范围单一,可利用近缘种质资源进行遗传育种,充分挖掘和利用近缘种质资源的抗病基因。
生物防治是一个重要途径,目前部分学者对芦笋茎枯病有效防治的拮抗菌筛选已进行了一定研究。目前市场上已有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等生物农药,但其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加快对生防菌的选育和基因改良是生物防治的重点攻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