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分析

2023-07-29 12:19王欣睿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5期
关键词:猪只猪舍成活率

王欣睿

吉林省畜牧总站,吉林长春 130062

1 科学选择保育猪

保育猪饲养管理作为生猪养殖的关键环节,养殖人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育猪也被称为断奶猪,该阶段仔猪开始独立生活,因为仔猪不再接受母猪母乳喂养,其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差,而且保育猪的肠胃功能不佳,以至于保育猪养殖难度较大,死亡率比较高。因此,保育猪饲养员必须具备专业的饲养管理知识与技术,首先就是要做好保育猪的选择工作,应当选择健康而且强壮的仔猪作为保育猪,通常情况下,自繁自养的比较好。假如养殖场要从外引进保育猪,一定要从手续齐全、资质较好的猪场引进,保证对方的疫病防控工作比较好,从而保证保育猪的成活率比较高。养殖过程中,应当把体重或者特征较为一致的保育猪放到一起饲养管理,从而做到统一化;对猪舍与相关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菌,然后再让仔猪进栏,有效避免细菌病毒的滋生与传播,养殖人员可以选择阳光暴晒、喷洒药物、熏蒸等方式进行消毒。总而言之,要科学选择保育猪,从而达到较高的成活率。

2 保育猪的特点

2.1 生长发育速度比较快

由于保育猪处在断奶期,所以容易存在易怒、暴躁等问题,加之没有母乳继续提供营养,其抵抗能力会有所降低,可能会出现生病现象。同时,从母乳转化为饲料喂养,保育猪的肠胃消化功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该阶段饲养人员要对保育猪的肠胃疾病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过只要饲养人员对保育猪精心照料,在饲料喂养一段时间后,保育猪的生长发育速度会比较快。要想确保仔猪的健康生长,养殖场工作人员要给予保育猪生长情况高度关注,从而保证养殖场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2 保育猪对疾病很敏感

保育猪从出生至食用母乳能够从母体获取较好的免疫抗体,对各种细菌和病毒有较好的抵抗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当仔猪过了免疫期后,其抵抗能力会有所下降,由于保育猪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待进一步发育完善,所以会受到病毒和细菌的干扰,以至于对疾病很敏感。对此,养殖人员应当采取科学措施,有效提高保育猪的抗病能力,这是保育猪饲养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3 保育猪饲养管理目标

3.1 有效降低保育猪的应激反应

保育猪一般是刚出生后2~3周的仔猪,该阶段一般会把仔猪与母猪隔离起来,独自圈养。但如果远离母猪,则仔猪可能产生某些应激反应,如拉肚子、抗拒食物等。因此,饲养员必须做好对仔猪情绪的安抚工作,让保育猪顺利地度过与母猪的分离阶段。刚断奶的仔猪可能存在体型明显下降或生长速度较慢的状况,还可能较易发生病变,甚至有些仔猪应激反应比较大时可能出现僵猪,最严重的甚至还会死亡,所以养殖人员必须细心照顾,随时观察仔猪的饮食和身体状况,从而有效降低保育猪应激反应所造成的危害。

3.2 有效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

保育猪的快速生长能够缩短养殖户获取回报的时间,同时使养殖场的场地有较高的利用率,进而使养殖场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养殖场要想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必须做好饲养管理工作,选用优质饲料并进行科学的搭配,确保保育猪摄入的饲料能够为其提供充足且均衡的营养。同时,要为保育猪只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温湿度适宜、通风条件良好、圈舍干净卫生,从而促进保育猪的健康生长。此外,为了避免疾病导致保育猪的生长速度比较慢,所以养殖人员要做好猪只疾病防控工作,只有保证保育猪的健康才能进而提高其生长速度。

3.3 有效提高保育猪的成活率

保育猪的成活率关系着养殖场的效益,保育猪饲养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提高保育猪的成活率。对此,饲养人员应当掌握较多的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在保育猪饲养阶段做到科学喂养、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确保保育猪的健康生长。只有掌握相关饲喂管理技术,才能有效提高保育猪的成活率,使养殖场获取更好的效益。

4 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4.1 做好仔猪转栏与分群工作

最好在傍晚时把保育猪转栏或者分群,这样可保证仔猪情绪的稳定。饲养人员最好把同窝猪只大小、体重等相似的仔猪放到一起喂养,既能够让仔猪的情绪比较稳定,又能够有效减少发生疫病的概率,同时饲料管理起来比较统一。针对体质比较差的猪只,也应放到同一圈舍内饲养,以便于养殖管理人员可以更好观察仔猪的各种生长发育状况,养殖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饲喂工作,在疾病控制方面能够更为方便。对于体质较弱的仔猪可以适当推迟其断奶圈养的时间,将其与母猪放在一起饲养多些时间,使其体质更好,等到其体质较好后再转栏饲养。保育猪到新环境后在睡卧、吃食、饮水和排泄方面应有固定位置,饲养人员应当做好训练工作,便于猪仔区分功能区,使得圈舍能够保持整洁卫生。

4.2 加强保育猪生长环境管理

为了保证保育猪只健康生长,养殖场应当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只有保证保育猪所处环境卫生才能有效消灭细菌病毒的滋生与传播。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4.2.1 为了确保仔猪情绪稳定,断奶后最好不要立马更换环境,前期将仔猪放在产房进行饲养,而且最好不要更换饲养员。熟悉的人员、事物与环境能够使猪只情况更稳定。

4.2.2 仔猪断奶后要将其放置到保育舍来科学、专业的饲养。在这之前养殖人员要对保育舍开展全面的清理消毒,并进行通风,确保保育舍干净卫生;还要对饮水槽、食槽和排泄物处理设施进行严格的清理与检查,保证保育猪的生活环境舒适。

4.2.3 确保保育猪舍的温度适宜,保育猪免疫力与抵抗能力比较差,所以保育猪舍最好处于恒温状态,便于仔猪更好适应猪舍的温度。如果保育猪舍与之前圈舍温差太大,容易使保育猪只出现不适情况,甚至引发疾病。因此,养殖人员要做好保育猪舍的温度管理,初期要使温度保持在28~30 ℃,随后每周可降低1 ℃,直到温度为22~25 ℃,避免温度快速降低,否则会使保育猪患病概率上升。

4.2.4 保证保育猪舍的湿度合适,最好将圈舍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如果湿度太小,圈舍过于干燥容易出现粉尘增多或漂浮情况,导致仔猪患呼吸道疾病;如果湿度太大,容易导致仔猪出现腹泻或者皮肤病等,对仔猪生长非常不利。

4.2.5 确保保育猪养殖密度合理,饲养人员应当保证每头保育仔猪能够有0.3 m3以上的空间。如果养殖密度太大,则会使得保育猪的生存环境中空气质量比较差,环境恶劣不仅不利于仔猪的健康生长,还可能使猪群出现争斗或者互咬等现象。

4.3 科学搭配保育猪的饲料

保育猪饲料的科学合理搭配,可以使仔猪获取丰富且均衡的影响,有效提高仔猪生长速度,进而使养殖户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保育猪饲养管理中饲料科学合理搭配也是十分重要的技术。仔猪在不同的年龄段,其身体条件也有所差异,所以应当喂养不同的饲料,以便更好满足不同阶段仔猪对营养的需求。比如,仔猪刚断奶时肠胃消化功能比较差,饲养人员应当喂食营养较高、易于消化的饲料;仔猪长到8~9 kg时要适当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确保饲料更加适口,从而使仔猪有较好的食欲,这对仔猪健康生长尤为重要。除了营养充足外,还要科学搭配确保饲料营养均衡,以便仔猪在生长过程中更为健康。当然,考虑了饲料的营养与搭配,也要考虑成本,在仔猪体重为15 kg以上时,其体质比较好、肠胃消化功能更强,这时可以用粗饲料替换精细饲料,用膨化大豆或豆粕等来喂养仔猪,不但可以使仔猪获取充足的蛋白质,也能有效降低饲养成本。此外,如果仔猪饮水不足也会导致采食量下降,还不利于仔猪的消化吸收,所以要确保保育猪能够饮用足量清洁的水。

4.4 做好仔猪疾病的预防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是保育猪饲养管理不可缺少的技术,养殖业中许多疾病会传染,一旦养殖场中出现患病猪会导致大范围暴发,甚至有些疾病传播速度非常快,较多保育猪感染会严重损害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所以在保育猪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要重点做好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作为饲养管理的重点项目,疾病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由于保育猪处于刚断奶的阶段,抗病能力较差,比较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所以可以适当在保育猪饲料中添加有机酸等,从而使保育猪抗病能力和肠胃消化功能比较好,避免保育仔猪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减轻保育猪的应激反应,应当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者请专业人员使用有关中药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使保育仔猪能够健康生长,降低其患病率。为保证保育猪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养殖场应当定期为仔猪注射疫苗,特别是本地区比较容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科学合理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使猪只更加健康、强壮。因此,养殖场要了解猪只容易感染的疾病,并调查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在合适的时间组织保育猪群接种免疫疫苗。

5 小结

保育猪作为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养殖场必须加以重视,科学饲养,掌握相关知识与技术,确保保育猪生长环境良好、饲喂科学合理、减轻其应激反应,并且要做好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不断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为养殖场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猪只猪舍成活率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