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涉农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困境和出路探析

2023-07-29 05:31刘斌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三农农业农村

刘斌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1 新时代涉农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要依据

1.1 党和政府的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抓好人才、产业、组织、生态、文化五大方面的振兴。人才振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为了化解农村留不住人、缺乏人才、人口老龄化等严峻问题,既要大力培养一批在农村地区扎根的“田秀才”“土专家”与农业职业经理人,又要善于吸纳、留住和用好涉农高校的大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优势和技能优势,推动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创业就业,发挥应有的作用,厚植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2021年9月22 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从财税扶持政策、环境优化、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服务平台建设与金融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创业创新和顺利就业。

1.2 大学生的专业储备

农科大学生在高校就读的过程中,接受了系统化、完整化的涉农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初步具备较为丰富的农科知识背景和开展涉农行业必需的基本技能。因而,涉农高校大学生有责任走向面积广阔、发展水平不高的乡村地区,为自己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因而他们成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亟需的高素质人才,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并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农科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非常丰富,思想政治素质较高。而且,广大涉农高校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组织下,有计划地开展乡村振兴创业就业大赛等,增强了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与就业创业的实践能力。他们被视作我国高素质农业人力资本与乡村振兴人才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好地满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1.3 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

涉农高校大学生参与到三农领域中,是我国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能够让大学生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尽可能地释放现代农业科技的巨大力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涉农高校广大师生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特别是我国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的背景下推进乡村的全方位振兴,标志着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转移。事实上,乡村的全方位振兴,就是推动农村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渐进性过程[1]。在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的整个过程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高质量的涉农专业人才,全国范围内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了城镇地区的老龄化程度,严重缺乏新型职业农民。为了化解“三农”问题,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和大力支持广大高校师生,要为乡村的全貌振兴提供更多更可持续的智力服务。涉农高校要面向广大学生开展创业就业教育培训,持续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与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工作有机融合起来,引导广大高校学生增强服务三农、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意识,在乡村基层同样能够建功立业,助力农村区域提升增强人才文化程度,推动农村农业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2 新时代涉农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主要困境

2.1 学生未能树立深厚的“三农”情怀

从以山西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活动来看,只有17.54%的学生认为到乡村地区就业,“能够奉献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其中11.6%的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是因为“专业对口,便于展开工作”。从“下列哪些影响因素使你不乐意在乡村地区创业就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福利待遇与工资水平偏低”“社会舆论与家庭压力”“缺乏经验”“工作环境差”等多个选项的所占比例,均高于60%。它也意味着涉农高校学生对城市乡村在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把握。然而它也充分说明,尽管高校下大功夫开展“三农”情怀教育,然而绝大部分学生依旧未能树立奉献“三农”的“三农情怀”,尚未树立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创业就业观。

2.2 乡村缺乏健康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

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市场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不少工业企业向乡村兜售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破坏公平交易等问题持续出现,对涉农高校学生到乡村地区创业就业的意愿造成极大伤害。不少边远山区依旧缺乏可靠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在采集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产品物流运输等领域尚未形成或者加入相关体系。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到乡村地区创业就业。我国农村的创业就业环境受到外部气候条件的制约;市场管理者的能力、市场主体的参与意识等,仍然需要得到很大改善;市场秩序迄今为止不够良好。此外国内外经济形势也会强烈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因此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比较大。受到农业生产经营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较长等的制约,涉农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不强。

2.3 理论知识未能有效转化为创业就业实践能力

在我国高校涉农专业课程设置中,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未能全程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活动中。主要是因为涉农专业的专业知识传授与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活动,基本上采取了相互分离的模式。专业课教师鲜有关注和提升涉农学生的就业创业就业能力,实践能力主要是在创业就业指导与专业课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获得的。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主要由高校团委或者就业主管部门负责,但这些机构主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类竞赛活动,非常重视学生在参加各类创业比赛过程中的排名和成绩。因为大学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专业知识,所以教师侧重于动员大学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参加这些创业类活动。以促使本校在这类活动中取得更理想的排名和成绩。因为大一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参赛成绩通常情况下非常不理想。大四年级的学生更侧重于就业问题,参与这些活动的意愿不够强烈。因而,高校培养涉农专业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工作未能有机融入大学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们无法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创业就业实践能力。

2.4 融资问题影响创业就业活动

涉农高校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就业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但对涉农大学生而言却非常缺乏这种资金优势。很多涉农高校大学生所在的家庭一年下来收入不多,将孩子送到大学读书已消耗了这些家庭非常多的经费开支,无力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再加上不少涉农大学生刚走出校门,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创业中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撑。尽管政府部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获得设立了一定数量的财政补贴计划,但通常只面向入选相关要求、符合文件精神的企业。再加上金融信贷产品需要办理相对复杂的手续,不少涉农高校学生很难拿出所需要的抵押物进行抵质押贷款。这就导致涉农大学生通常会陷入融资难、融资贵、融资少的困境中。

3 新时代涉农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出路选择

3.1 增强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情怀

为了使广大学生牢固地树立服务乡村振兴的深厚情怀,首先要抓好基本国情教育,无论是在思政课教育还是在平时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都要向学生讲清楚,我国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大的后劲和潜力在农村,最深厚最广泛的基础也在农村。”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为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基础。特别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但也要让学生看到随着新时代背景乡村振兴取得的重大发展,推动高校学生逐步树立和增强服务乡村振兴、奉献三农的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中国梦”“三农情怀”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他们立志以自己的创业就业活动,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实践者与奋斗者,以自己的创业就业活动助力“三农”问题的解决,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

其次,要在创业就业指导与专业课实践的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使学生能够情牵“三农”、心系“三农”与行为“三农”更新学生的创业就业理念,形成“农村最需要人、基层最锻炼人、三农最成就人”的思想,在专业实践中塑造更强烈的“三农”情怀与价值观。最后,要选择和树立典型,尽可能发挥好大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党员干部的成功经验和引领功能。

3.2 大力优化乡村创业就业环境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塑造新发展格局,其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重中之重,以促进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双循环。政府部门要采取不断优化农村市场经济环境,吸引广大涉农高校学生到农村地区创业就业。针对很多涉农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创业就业的情况,党和政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和优化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的农产品供求信息采集传输机制、农产品物流运输等领域,使它们形成或者加入相关体系中,吸引大学生到乡村地区创业就业。

其次,要逐步完善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管理机制,优化市场管理制度,整顿农村市场秩序。大力打击城镇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兜售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等问题。顺应外部气候条件的变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等吸引和留住大学生,使他们在这些地方创业就业。再次,农村市场管理者要增强市场管理能力,推动形成良好健康的市场秩序;市场主体要强化公平竞争的意识等。要善于运用农业保险等金融产品,与政府部门的财政补贴等配合,为大学生开展三农就业创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这样一来,他们不再忧虑农业生产经营大规模的投资、较长的投资周期等,适当减轻他们的资金忧虑,逐步增强他们到乡村地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意愿。

3.3 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实践能力

涉农专业教师应结合当代农业农村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惯常采取的创业就业方法,对它们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结和完善;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创业就业手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还可以将体验式、启发式、探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培养自学能力;使他们将理论分析和创业就业实践结合起来。教师要推动学生真正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和学生交流互动,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化解创业就业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循序渐进地领悟破解各种障碍的策略,形成创造性地化解创业就业问题的意识。

3.4 积极化解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融资难题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动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城市农村发展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非常显著。农业发展的弱势地位未得到明显改变。为了使涉农高校大学生顺利开展创业就业活动,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向农业创业就业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优化该领域的资源配置,使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得到更多优质资源,助力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党和政府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鼓励扶持政策,地方政府要优化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为大学生创业设计多种可行性强的融资渠道。

以乡村旅游产业为例,地方政府可以结合本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旨在推动大学生从事乡村旅游创业就业的专门政策文件,以扶持资金激励机制为主要抓手;设立创业就业引导资金,为大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创业就业补助,并有效监管,保证全部资金均用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项目中。当然还要简化这些资金的审批流程,合理分配相关资金,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就业创业活动。地方政府要以更大的税收优惠力度,为大学生落实创业税费减免政策;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到相关部门备案,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相关部门要指导他们科学开展项目申报工作,交代他们准备完整的税收减免材料,让他们顺利开展农村创业就业活动。还要搭建一系列的融资服务平台,如设立创业风险补贴资金、创业基金、投资引导资金。并推动企业积极对接相关政府部门,引导大学生创业者建立与本地主要产业相符合的高新技术企业。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专家代表和书记校长的回信中指出,国内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农业高等教育继续仍应秉承立德树人,将强农兴农当作重中之重,培养更多爱农知农的新型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积极在乡村开展创业就业活动,能够助力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与此同时,它也需要广大涉农高校狠抓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牢固树立三农情怀,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实践能力;党和政府要积极科学指导,帮助大学生们化解他们创业就业中的各种困难与难题,共同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三农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