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芃
立足山东本土特色,山东广播电视台持续创作推出了一批文化‘两创精品,初步形成了高品质、好口碑、大流量、影响广的文化节目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了具体阐释和深入解读。这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中国化的新飞跃、新境界,对于我们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山东广播电视台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深耕人文沃土、立足山东特色,精心谋划文化传承发展各项工作,创新文化“两创”宣传,努力争当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台,推动中华文明不断走向当代、走向新生,不断展现永恒魅力、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本土特色,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山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儒家文化的诞生地,有着丰富的文化沃土可以深耕,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挖掘。近年来,山东广播电视台坚定文化自信,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山东丰厚文化资源中汲取养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2年,立足山东本土特色,山东广播电视台持续创作推出了一批文化“两创”精品,初步形成了高品质、好口碑、大流量、影响广的文化节目带。从《黄河文化大会》对黄河文化、《中国礼 中国乐》对礼乐文化、《戏宇宙》对戏曲文化、《城子崖》对海岱考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再到《大河之洲》《长山列岛》等纪录片对中华生态之美、自然之美的生动展现,部部都做到了专家认可、受众欢迎、反响强烈,形成了矩阵效应。今年年初,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大泰山》是践行文化“两创”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受到了业界、学界及受众的广泛好评。配合主题教育,山东广播电视台于6月25日开播的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百年》,以影像展现山东党组织百年奋斗史,拍摄制作历时近两年,撰写脚本50多万字,拍摄素材2000多分钟,是一部全面反映山东百年发展历程的影像“大传”。大语文公开课节目《超级语文课》第二季于5月6日收官,《光明日报》点赞节目“带来了对课堂提质增效的新思考”。大型戏曲文化创演节目《戏宇宙》第二季、大型黄河文化溯源节目《馆长来了》正在山东卫视热播。“苏小妹”系列短视频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字与当下热点相结合,全网播放量超6亿次。“数字人苏小妹”于2023年3月上线,目前已推出英语、法语、俄语等版本。在探索与实践中,山东广播电视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两创”之路,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坚持创新表达,发挥广电优势,
主动扛起文化传承的时代之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要做到守正创新,不仅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与当代文化、时代精神紧密结合、高度契合的内容资源,更要在表达形式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近年来,“文化+科技赋能+年轻态表达”模式正成为文化作品创新发展的最新路径。科技赋能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空间,年轻态的话语表达能够更好地拉近传统文化与年轻受众的距离,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高效传播、精准传播。
今年推出的大型戏曲创演节目《戏宇宙》第二季,创作思路焕然一新。节目坚持用传播力倒推内容生产,在主题提炼、创演人选择、创演作品形态、拍摄方法等方面全面升级。节目表现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节目开场以AR虚拟技术+CG制作延续和扩展了舞美设计中“梨园戏台上,浩瀚宇宙间”的概念。在舞台呈现方面,更是全面融合XR虚拟技术、动作捕捉技术、棚拍影视化等多种手段,让视听感受全面升级,通过科技赋能生动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节目于6月10日在山东卫视及新媒体平台开播,CSM媒介研究65城收视率持续走高,收视率位列同时段同类型节目第一位。节目全网话题总阅读量超3亿,全网短视频播放量超6500万。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发起,联合沿黄各省(区)广播电视台制作,同步推出的黄河文化溯源节目《馆长来了》注重年轻视角和年轻表达,跨越地域范畴,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述黄河文物与黄河文化的渊源。例如,在表达方式上,采用网言网语,将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上面的图案比喻为当时人们记录生活的“朋友圈”,将考古与时下流行的儿歌《挖啊挖啊挖》相结合,网感十足,引发年轻受众共鸣。在人物选择上,除馆长、学者等专业人士,还邀请多位B站UP主担任文化溯源人,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截至目前,节目共策划推出72个热点话题,总阅读量超4.3亿。
坚持人才为本,改革体制机制,
不斷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与繁荣,人才是关键,机制是保障。山东广播电视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进管理方式、生产模式、运营机制、思维理念变革,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一是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人才为本、人才至上,倡导全体员工立足学习成才、立足岗位成才、立足实战成才、立足转型成才,真正营造“凭本事吃饭、用成绩说话、靠贡献发展”的人才成长良好生态。打破平均主义,绩效工资分配进一步体现岗位差异,向一线岗位倾斜,向关键和紧缺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倾斜,大力营造尊贤重才的用人环境。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形成了多支国内一流的纪录片、文化节目生产创作团队。二是建立完善生产创作机制。持续保持对纪录片专题片、文化节目的生产创作投入,按照作品生产周期和创作规律,每年提前策划选题,并进行反复论证。对确定的重点选题,列出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台党委定期调度,主要领导靠上抓,多方协调地方党委政府,为一线创作人员排忧解难。目前已形成了从选题、策划、拍摄到剪辑、包装、宣推等完善的生产体系和推广体系。有团队、有资金、有领导、有组织,该体系确保了能够持续不断地推出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力作。三是建立完善新技术研发机制。围绕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瞄准前沿领域,组建元宇宙创新实验室,打造超写实虚拟数字人“海蓝”“岱青”及孪生数字人“苏小妹”,不断拓展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手段。
坚持高点定位、长线布局,
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今年下半年,山东广播电视台将从四个方面统筹推进文化“两创”、文化传承发展各项工作,坚持长线布局、久久为功,奋力谱写文化“两创”新篇章。
一是调动所有平台、渠道、方式、手段,全力以赴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作为主流媒体最核心、最首要的任务。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贯穿、体现、落实到所有节目形态当中,持续深化广播电视“头条”和网络视听“首页首屏首条”建设。抓好理论栏目和理论节目,不断提升《理响中国》《宣讲时间》节目效果,策划推出《跟总书记学方法》。
二是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真正做到移动优先、竖屏优先、小屏优先,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生存之道、必由之路。
三是统筹做好四条节目生产线。持续打造文化纪实类节目即纪录片生产线,这是山东广电的特色所在、实力所在、形象所在。具体包括展现历史之美的纪录片《派兵去山东》《百年胶济》,展现山河之美的纪录片《大河之洲(第二季)——从三江源到三角洲》《微山湖》《大道崂山》,展现人文之美的纪录片《礼出东方》系列(《大汶口》《发现北辛文化》《探源后李文化》)和当代题材纪录片《新沂蒙》《播“种”黄河口》等。持续打造文化综艺类节目生产线。目前,《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正在紧张策划中;新增的一档黄河文化综艺节目《行进中国·黄河篇》于7月9日在山东卫视播出;《国学小名士》第六季将升级为“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中国礼 中国乐》第二季以“文化自信自强”为指引,紧扣“新时代中华礼仪的研发及应用”主题,于7月上旬录制、8月初上线。持续打造短视频文化节目生产线,在《山东之美·手造》《诗画山东》《诗画七十二泉》、“苏小妹”系列短视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文化类爆款短视频策划生产,制作推出更多正能量、大流量、好口碑的优秀短视频作品。持续打造以“春晚”为代表的大型文艺晚会生产线,突出家国情怀,突出人民至上,不断提升文艺晚会制作水平,力争成为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四是在由传统广电媒体向全媒体转变的基础上,努力實现从单一发布型媒体向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综合运营服务平台转型,实现策划、设计、生产、营销、推广、服务全周期、全要素、全环节的新跃升,真正“走出去”,走向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山东广播电视台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用心用情用功创作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传播力影响力大的文化精品,力争当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