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芬芬
[摘 要]新时期,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高新技术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完善。但同时,高新技术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企业应重视并加强内部控制工作,以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4-0073-03
(一)资金为核心内容
高新技术企业属于资金需求大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要求较高。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管理涉及规划研究、开发及销售等活动,资金的流转过程比较复杂,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使用和筹集方式不同,因此,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中,资金的控制和管理是核心内容。
(二)人力资源管理为重点内容
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管理实践中,需要保证人才的充足和稳定。在发展过程中,为获得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激发员工的潜能,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同时,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保障人才的教育培训和福利待遇,为提升员工的创造性创建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技术创新为基础内容
相较于传统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的创新型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手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只有保持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有效发展。对技术创新的控制管理是企业管理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因此企业必须保证创新型技术的有效开发和应用。
(一)内控理念不完善
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但是内部控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推动作用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体现,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往往会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放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通过产品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内部信息沟通机制缺乏合理性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性,企业内部部门设置较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不足,信息沟通机制设置不合理,流程复杂,特别是研发部门与财务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这种情况极易造成“信息孤岛”问题,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三)研发活动风险控制不到位
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活动为技术和产品研发,而研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为研发人员,但是由于研发人员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导致研发活动风险控制不到位。具体表现在,在项目立项初期,对研发费用预算、项目申请书管理等工作不够重视,同时对研发资金的管理不够全面,对资金管理中的风险有所疏忽。
(一)管理层面
1.强化内控意识
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层应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履行内部控制职责,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增强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风险意识,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性。高新技术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加大对内部控制工作和制度的宣传力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相关知识和方法,使员工树立内部控制意识。企业要鼓励员工积极提出内控工作的问题和建议,对提出有价值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让员工能够积极参与内部控制,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够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要积极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提升预算执行刚性,合理设置预算调整权限,进而有效强化预算控制。
其次,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可以从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素质提升及组织结构管理等方面着手。
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应强调企业文化的健康性,提高员工的自觉性、使命感和归属感,让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同时,良好的企业文化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战略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评估机制,不断完善企业文化。
在员工素质提升方面,企业应定期培训员工,可以邀请专家或者业界优秀职业经理人举办讲座,对员工进行理论知识、实操技能的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在组织结构管理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应不断优化现有组织架构,在财务部门下设立监督机构,监督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在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衡关系。同时,为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可以优化董事会结构,引进外部独立董事,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3.健全内部信息沟通机制
在对外信息沟通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强对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研判,以便及时调整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例如,如果政策发生较大变动,企业应根据政策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业务流程,优化内部控制活动,提升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在内部信息沟通方面,应强化部门间信息沟通的主动性,定期召开研讨会、面谈会等,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以积极推进财务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业务、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使得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直接获取所需数据信息,促使内部控制数控化,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
4.完善监督机制
在内部监督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应健全内部监督机制。要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小组,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建立符合其发展和管理需求的内部监督制度,为日常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由于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范围广,分公司遍布全国,需要利用高效的传递方式来保证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对此,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项目会议、完善内部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发布最新的动态信息。
在外部监督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的形式,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详情和内控制度运行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出具改进建议督促整改,形成内部控制循环管理。
(二)业务层面
1.优化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应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根据行业特点优化和完善当前的风险评估机制,丰富风险预警系统内容,有效评价和分析各项工作,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因素。高新技术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管理风险较高,因此,企业应加强资金风险防控,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避免发生现金流不足的问题。
2.改进采购和付款制度内容
高新技术企业应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物料库存情况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应做好物资的仓储管理和后续付款工作。优化合同管理制度,及时跟进采购合同进度。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合同付款内容;合同签订后,相关人员应及时将合同信息录入ERP系统中,便于相关人员查阅并跟进合同实施进度。在采购活动中,应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采购人员和采购计划编制、物料管理人员应为不同人员,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的问题。同时,采购工作和付款工作、合同签订和合同内容谈判也应严格实行岗位分离制度。
(三)財务层面
1.规范研发费用核算管理
完善研发费用管理制度,规范研发费用核算工作。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开展项目预算工作,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情况,确保研发费用核算的准确性,规范研发费用的设置和使用。
科学设置研发费用核算科目,确保核算工作的精确性。在核算过程中,以目标利润为基础,明确研发费用分摊标准和规则,合理归集各项费用,以便实施成本核算和税务部门审查。同时,加强财务部门与研发部门的交流,避免财务部门对技术和产品研发费用归集混乱问题的发生;并定期组织召开研发活动汇报会议,财务人员应积极参加会议,及时深入地了解研发进程,以便在后续费用核算工作中准确地归集核算。
加强研发项目预算管理,加大研发活动成本控制力度。在项目开展前,应提前做好预算工作,尤其要重视大笔研发费用的使用,健全研发费用审批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进度调整预算。
加强费用单据和原始凭证的管理,单独管理研发费用,建立专门的研发费用账簿,每月核对和整理研发费用单据。编制年度研发费用核算报表,将其纳入年报,以便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
2.重视成本管控
为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和质量,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完善成本管理机制。要规范成本核算流程,明确成本费用归集和分摊的标准和规则,以提升成本核算的精确性和规范性。要合理分类产品,成本核算工作按照相应分类开展,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和质量。要完善成本管理工作机制,提升成本管理工作监督的有效性,对企业产品的研发、销售进行全过程成本管理,增强相关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提高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水平。
3.加大应收账款管理力度
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客户信用管理系统,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对所有客户从企业的性质、规模实力、资信情况及合作时间等方面综合评价。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应降低其授信额度,避免发生应收账款长期难以回收的问题。
加强ERP系统中的应收账款管理,合理设置销售人员使用权限,便于销售人员及时跟进客户回款情况。定期与客户对账,确保应收账款的准确性。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将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纳入员工考核,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降低企业应收账款风险。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可以抵押应收账款,提高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
(四)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1.建立绩效奖惩机制
为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高新技术企业应健全保障机制。完善追责机制,确保内部控制监督的有效性。对在工作中违反相关管理规定的员工,按照规定问责,与其表现与薪酬奖励挂钩。对于有特殊贡献的员工要给予奖励。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明确各岗位职责,根据岗位职责确定考核指标,将考核与员工利益挂钩,奖罚分明。
2.建立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系统
高新技术企业要建立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系统是一项全员性工作,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和配合。
在企业内部方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主体主要为企业董事会及各级管理层,评价对象为企业各级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系统应覆盖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各种风险问题,保障企业股东利益。同时,建立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系统,还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效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薄弱部位;并加强对关键环节、风险点的监控,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内部控制效果,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在企业外部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应做好外部评价工作。企业要在开展自我评价和审计的基础上,加强与外部机构的联系,从不同角度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结合内部和外部评价的结果,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参考,确保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
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在实践中,应以现有问题为导向,分析问题成因,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沟通联系,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章制度有效落实,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和经营能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赵凯.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20(12):255-256.
[2]蔡杉.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小企业,2020(12):155-156.
[3]费超倩.XQ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南昌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