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琴 胡子祥
(西南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2022年4月,我国正式发布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关于青年的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客观呈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貌和担当,“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关爱青年。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快速发展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应然之举。
需求是个体认知和接受的逻辑起点,是思想和行为的内生动力。教育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需求观可以从根本上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发展,为青年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青年成长发展需求是青年在向成熟方向变化的实践中形成的,因对外界事物的匮乏而同外部世界保持正面的、积极的、合理的依赖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青年成长发展需求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随着时代发展而螺旋式上升,但其基本内容始终围绕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断变化。立足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宏大历史背景,深刻研究和把握青年成长发展需求的演变规律,对新的征程上科学、有效地做好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启示。
建党百年来,中国发生着一次又一次激烈的社会变迁,形塑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长发展需求,使之镌刻上了社会历史的印记。根据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青年成长发展需求的演进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历史阶段。
1.革命型青年:索求救国真理,个人需求依循社会需求(1921-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反帝反封建伟大革命,可以称其为“革命型青年”,其成长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基本的生存需求。多数青年基本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极力希望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广大的青年群众正度着非人的奴隶生活,在饥饿、冷冻、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着”[3]。城市青年失业或在工厂遭受极大的压迫和剥削,农村耕地遭到严重破坏或侵占,青年农民成为无业游民,青年学生的校舍征为军用,被迫停课停学,“学生生活是苦到极点了,每天两餐稀饭尚不得一饱,因此饿瘦饿死等现象甚为普遍,甚至因受生活压迫而偷窃被打死等事亦常有所闻”[4]。二是探寻救亡图存的革命真理。经历过革命暴风洗礼和先进思想滋养的青年,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在建党初期,以毛泽东、邓中夏等为代表的国内先进青年和以邓小平、周恩来为代表的青年留学生一边学习马克思主义,一边践行科学真理,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5]。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许多青年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来到解放区接受党的教育和洗礼,迫切学习革命理论和本领。三是个人需求依循社会需求。广大青年自觉将个人需求融入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社会需求中,“在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反对卖国、独裁、内战,拥护独立、民主、和平的庄严工作”[6]。青年工人罢工游行,青年农民参军入伍,青年学生罢课示威,其他阶层的爱国青年英勇抗战、不屈不挠,通过集体反抗运动来表达诉求,广大青年在革命运动中起着先锋作用。
2.建设型青年:追求“又红又专”,以社会需求为目标(1949-197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把建设新中国作为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可以称其为“建设型青年”,其成长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朴素的物质需求。广大青年物质需求即能吃饱穿暖,他们的生活基本上处于贫困状态,农产品的供应满足不了广大青年的物质生活需要,“就人均消费情况看,1952年,人均粮食消费395.3斤,食用植物油4.2斤,猪肉11.8斤,棉布17.1尺”[7]。青年服装款式大同小异,男士以中山装、军旅装为主,女士多为翻领杉,颜色以蓝绿灰为主。青年的用品开支集中于生活必需品,类型大同小异,基本上遵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习惯。二是追求“又红又专”。广大青年立志在政治上做忠于工人阶级事业的儿女,在业务上做精通本行的专家,“《把一切献给党》《海鸥》等书成了青年热爱的读物,这些书在许多城市销售一空,供不应求”[8]。1957年,在上海郊区曙光农业社参加劳动的51名大学生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示“自觉地长期地坚持劳动锻炼和自我改造,培养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从本质上改造自己成为又红又专的科学工作者”[9]。仅从1957年12月到1958年1月,南开大学举办小组、班、年级及系关于“红”与“专”的辩论就有上千次[10]。三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小我”自愿服从“大我”。广大青年的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具有高度统一性,且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他们的行动口号是“像雷锋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11]。青年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支最活跃的力量,争先恐后参加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城市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建设等运动。“每年有近百万以至一百多万的中学毕业生下乡,五年以内有四百万至五百万中学毕业生去参加农业生产。”[12]
3.变革型青年:探求务实自我,个人需求兼顾社会需求(1978-201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广大青年从价值判断到行为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可以称其为“变革型青年”,主要由“60后”“70后”“80后”构成,其成长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多样的物质需求。广大青年更加注重提升生活质量,追求丰富、多样、时尚的物质生活,在穿戴上,从80年代追赶大众潮流,到90年代注重实用舒适,再到21世纪展现个人风格;在生活用品上,从80年代热衷手提录音机播放流行歌曲,到90年代青睐安装住宅电话、腰挂BP机,再到21世纪初追求新型信息化耐用品。此外,广大青年购房需求迫切,调查显示:29%的青年对“您目前最担心的个人生活问题是什么”的回答是没有固定住房,排最担心问题的第四位[13]。二是务实的精神需求。广大青年不再单纯学知识,而是会考虑市场需求、知识升值和利益回报,偏重应用型专业、课程学习,把薪资待遇作为就业择业的重要参考因素,发家致富成为一些青年普遍而实际的追求,“青年最突出的三大烦恼是挣钱少、住房难和就业难”[14]。三是突出个人需求,兼顾社会需求。以80年代“潘晓大讨论”“张华大讨论”为标志,广大青年开始反思自我、关注自我、表达自我,“青年毫不掩饰对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安逸生活、幸福家庭等的向往”[15]。广大青年将个人理想抱负融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参与、社会融入、公众表达需求逐渐凸显。“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中华儿女要为祖国、为社会、为四化做贡献”[16]是广大青年的共同心声,1998年青年奋力参与抗洪救灾,2008年青年热心参与奥运志愿服务和汶川抗震救灾等活动,以“参与”和“合作”的形式赢得了社会的认同。
4.强国型青年:寻求个性多元,个人需求适应社会需求(2012-202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将个人需求融入到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中,可以称其为“强国型”青年,主要由“90后”“00后”构成,其成长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高层次的物质需求。广大青年崇尚“我的青春我做主”“我选择,我喜欢”等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从发型设计到服装样式追求新潮、另类、个性。同时,青年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快速增长,他们关注全球气候、空气和水的质量,偏爱绿色节能环保产品,身体力行地践行低碳理念。腾讯2019年发布的《00后研究报告》显示,在19个一级价值观指标中,“00后”排名第一的价值观是:博爱/大自然。二是多元化的精神需求。青年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增强,国内外网红景点是青年旅行的打卡处,吃鸡、王者荣耀是青年喜爱的手游,中国玄幻剧、欧美科幻片、韩国肥皂剧、日本动漫是青年喜欢的文化消遣片,彰显“炫”“酷”风格的偶像明星和动漫人物深受青年追捧。青年对数字化、智能化文化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调查显示:“青年上网从事较多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学习、休闲娱乐和社交”[17],快手、抖音、bilibili、小红书等网红内容平台受到广大青年的关注。三是个人需求融入社会需求。广大青年自主意识增强,倾向以个人兴趣领域的知识深度、创新创业来表现自我。同时,他们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能够理性看待不同类型的全球事件并作出恰当的回应,“以‘小粉红’为代表的‘95后’公开表达自己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公开展示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公开赞扬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8]。中国成功抗疫的做法让广大青年倍感骄傲,“对于‘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后,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多大程度上感到自豪)’的问题中,99%的被访者表示‘非常自豪’或‘比较自豪’”[19]。
纵观中国青年成长发展需求的百年演进轨迹,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大致趋势:物质需求从满足生存走向享受生活、从单一同质化走向多样异质化,从以精神需求为主走向以物质和精神需求并重,从以社会需求为主走向以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兼顾,从崇高的革命理想走向务实的人生理想,这一演变轨迹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马克思以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为逻辑起点,深刻揭示了人的需要产生的深刻根源,“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的”[20]。青年成长发展需求深度联结个人内在需要的微观叙事和社会生活的宏观叙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有机统一,我们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深度挖掘青年成长发展需求的深层动因。
1.经济基础决定青年成长发展需求。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1],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也决定青年思想、意识的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处在破产失业、流离失所和饥饿死亡的边缘,这决定了青年成长发展需求是推翻“三座大山”、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全国农业和轻工业发展水平落后,消费品生产增长缓慢,解决温饱问题和满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个人、社会与国家之间最大限度地统合起来,“社会在得到国家政权支持的制度规则控制下,消除了内在的对抗性矛盾和冲突,获得了空前的整合度,个人地位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获得了统一”[22]。青年成长发展需求与社会需求达到高度的契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商品经济理念和市场经济法则不断激发和强化青年成长发展需求,使青年不再一味信奉权威,开始关注个人现实利益,追求感官享受。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处于一个上升的黄金期,2010年中国GDP首超日本位居世界第二,青年物质生活需求得到较好满足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注重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期待公平正义等。正如马克思所言:“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23]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青年心态更加理性、平和,注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致力于保护环境。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高新技术的推动下,青年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网络社交、政治参与、智能化文化服务、自我价值实现等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2.青年组织和青年政策引领青年成长发展需求。中国共青团作为有力的青年组织,动员、组织、引领广大青年,充分激发了青年将个人成长发展需求与国家、民族的要求统一起来的积极性。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和其他一些决议案,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正式成立,中国青年运动从此有了核心组织。中国共青团在一百年里为青年运动指明了方向,启发了广大青年的政治觉悟,“使原来不同阶级阶层的青年群体形成的力量分散、正负能量激荡的社会力量,在党领导的共青团的积极工作下发展为目标明确、方向一致、正能量充盈的‘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力量”[24]。党和国家建立和完善的青年政策,拓展了青年成长发展空间,引领青年成长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向青年灌输“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政治期待,提出在政治上要坚定“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5],在业务上要精益求精,做到“红”与“专”相统一。1977年,数以万计的青年因恢复高考政策而成功地改变了个人成长发展轨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增选出国留学生的通知》鼓励青年出国留学,青年群体出现“留学热”,青年成长发展需求趋向国际化。1993年,我国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广大青年学子成长发展需求呈现多元化。1999年,数百万青年因高校扩招政策改变了人生命运和轨迹,他们的成长发展需求层次和内容得到较大提升。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和重大时间节点上,围绕青年成长发展的基本要义、深层动力、价值旨归等作出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需求提供根本遵循。2017年,我国第一次专门针对青年出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对青年发展十个优先领域做了部署和安排,是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明确了青年成长发展需求融入社会需要的实现路径。
3.主流文化和青年文化浸润青年成长发展需求。青年是吸收和创造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反哺和滋养的对象。主流文化承载和体现社会主导价值取向,青年文化表现青年人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与思想行为习惯,二者共同影响和形塑青年群体的意识和观念,浸润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伴随着旧思想和旧传统的式微,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左翼文化运动的发展及其激进化[26],广大青年以拯救旧中国为己任,以激进化方式参与青年运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救亡图存文化代替了以反封建为主题的文化“启蒙”,广大青年成长发展需求统一于参与抗日民族运动的社会需要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弘扬整体利益、集体主义至上的主流文化占绝对优势,青年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与主流文化保持高度一致。广大青年深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文化影响,主动融入国家建设洪流,青年成长发展需求与社会需求高度统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中西方文化的首次碰撞给广大青年带来了迷茫和困惑,外来流行文化广受青年追捧,主流文化对青年的影响稍有减弱。尔后,青年文化回归主流文化,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图强、敢于竞争、注重现实的全新内容,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凸显个性化和功利化特征。21世纪网络文化成为青年文化的一种新形态,青年开始通过电脑终端在各种网络社交平台上传递和分享个人作品,并在信息传播和社交中追求自我认同感,青年成长发展需求范围拓宽到虚拟空间,趋向个性化、多元化。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起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由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广泛传播,强化了广大青年的历史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增强了青年民族自豪感,青年成长发展需求自觉融入社会需求中,广大青年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4.国际国内大势牵引青年成长发展需求。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7]172国际国内大势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大环境,牵引着青年成长发展需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青年成长发展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社会背景下,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始终与救国救民、改造旧中国的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初期,世界处于两大阵营的冷战和对抗中,中国推行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按照苏联模式进行严格的社会管理,青年较容易接纳并信服权威部门所宣传的理论与思想。至60年代,中苏友好关系破裂,严峻的国际形势堵塞了青年接受外来思想的可能,青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谷,帝国主义敌对势力加紧对中国青年施行“和平演变”战略,青年成长发展需求深受西方自由化倾向的影响。自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后,青年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开始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和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青年成长发展需求趋向多元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自此走向一个全面对外开放的历史时期,广大青年对国际规则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应用自如,获得更多走向世界舞台的机会,青年成长发展需求趋向国际化。同时,网络信息化开始快速发展,成为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青年不断走上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新时代青年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
5.个人经历制约青年成长发展需求。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7]135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当社会环境及周围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时,人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青年个人生活学习经历制约着他们成长发展需求。革命型青年出生和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连绵不断,各种反抗运动频繁发生,幼年时期受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政治事件的影响,成年后面对国家的危难以及切身的遭遇,能敏锐意识到自己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成长发展需求具有强烈的革命色彩。建设型青年,一部分“生在旧社会,长于新中国”,新旧两个时代的鲜明对比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部分“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就接受“又红又专”教化,对党和国家有着深厚的情感,忠于党和国家,极度崇拜领袖,因此,他们的成长发展需求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变革型青年中的“60后”“70后”,幼年时期受各种错误理论和消极事件的负面影响,成年后遭遇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经济利益最大化思想的冲击,他们会不断审视内心深处的创伤,反思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他们享受恢复高考的红利和经济建设的物质成果,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坚决拥护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变革型青年中的“80后”,作为出生和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是我国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直接受惠者,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直接受益者,“4+2+1”的家庭结构模式催生和助长了他们从小养尊处优、关注自我、特立独行的个性。强国型青年,出生和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移动和互联网大爆发的时代,被称为“数媒土著民”“鼠标一代”。广大青年见证了当代中国的伟大成就,也目睹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强大,他们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普遍较高,对子女教育更加开放、平等、宽容、国际化,他们对匮乏的物资生活基本上没有直观的感受,可以不受经济条件的束缚去追求高层次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中国青年成长发展需求的百年演进有其运演轨迹与内在逻辑,既体现了青年成长发展规律又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启示着新征程中的青年要与时代同行、共同前进,自觉将个人成长发展需求顺应、融入社会需求。
1.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应紧贴经济发展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28],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期以高质量发展为关键点和着眼点。青年作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需要不断更新思维才能与时代同步伐。一是要有创新意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是我国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仍存在卡脖子难题,创新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为此,青年要重视基础学科学习和研究,重视个人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养成,不唯书、不唯上,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出新设想,解决新问题,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二是有数字化思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正快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经济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青年应主动深度地拥抱数字化时代,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习能力,掌握数字基础知识,学习数字技术,提升数字技能,形成数字化的思维模式。三是要有绿色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见证者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应肩负绿色发展的使命,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积极参与绿色环保活动,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贯穿于日常行为中。
2.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应融入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党和国家对青年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青年成长发展的风向标,新时代青年应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使个人成长发展需求融入到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青年学生讲话、座谈中用的最频繁的关键词就是“理想信念”,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青年寄予的厚望和要求。理想信念是青年战胜风险挑战的力量之源,也是青年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的精神动力。新时代青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让理想信念在深入人民群众、开阔新天地的奋斗征途中不断升华。二是追求全面发展。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新要求,即“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不断成长为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堪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重任的有生力量”[29]。青年要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锤炼道德品质,增长知识技能,练就强健体魄,培养审美情趣,养成劳动习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赓续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新时代青年要有奋斗精神,他指出:“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30]青年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精神,夯实专业基础,掌握技术本领,提高人文素养,敢于迎难而上,勇于到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去接受历练,乐于在创新创业中去接受挑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服务祖国和人民。
3.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应符合社会主流文化价值取向。世界正进入动荡期,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趋激烈和隐蔽,青年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容易迷失方向,党和国家提倡的主流文化价值取向,对青年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新时代青年应顺应社会潮流,接受和认同社会主流文化。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31]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是青年成长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新时代青年要坚持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坚定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信念,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释和分析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时代课题,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二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全体中国人民价值追求最大公约数的高度凝结,为新时代青年确定和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基本理路,为青年明辨是非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它所包含的深层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成长发展。新征程中的青年要继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和践行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行为准则,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三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青年成长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青年要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高度,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学习、创新发展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好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去汲取道德养分。
4.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应着眼“两个大局”现实境遇。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正迎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这就需要青年以更高境界、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更高素质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一是勇于担当时代重任。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富有朝气和活力,理应走在时代最前列,引领时代潮流。青年要将个人成长发展需求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中来,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树立国际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32]世界正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任何一国都无法靠单打独斗去解决人类难题,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和全球合作。青年要在国际经贸规则变革中主动作为,学习和通晓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型人才。三是树立历史思维。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构成了中国的时代坐标和历史坐标。青年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加强对“四史”的学习,用历史眼光审视中国和世界,从历史中引出对现实的分析,透过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现象看本质,客观评估中国前进道路上的风险与挑战,坚定必胜信念,从现实中展开对未来的设想。四是提高应变能力。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全球疫情双重叠加,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青年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大势,主动地去适应风云变幻的环境,正确认识“危”和“机”,努力在危机中抓住先机,在变局中做好自己。
5.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应注重社会实践锻炼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培养、锻炼、改造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青年处于“拔节孕穗期”,看待问题还不够理性和成熟,再加之国内外环境变化莫测,给青年成长发展带来很大的诱惑,青年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明辨是非,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一是参加生产劳动。劳动教育是社会实践的基本方式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33],青年通过劳动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进与劳动人民的感情。青年参与生产劳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中去锻炼劳动能力,也可以融入创新创业大军中去提高劳动品质,还可以深入企业工厂中去增强劳动本领。二是参与社会考察。青年通过深入农村、企业、工厂等去体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坚定 “四个自信”。青年通过参观革命旧址、纪念馆、红色革命基地,理解中华民族是如何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认识中国红色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来之不易,传承红色基因。三是参加社会服务。青年通过社会服务巩固了书本知识,完善了知识结构,提高了道德品质修养,加深对国家、社会的了解。青年既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科普教育和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又可以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总之,青年通过实践能自觉地抵制低俗、庸俗文化,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升华个人成长发展需求层次,使个人成长发展需求统一于社会发展需求。
新的征程上,中国青年应遵循历史的脚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将个人成长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34]。时代发展是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变化的深层动因,每个时代都呼唤所需要的一代新人,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应与时代同频共振。时代发展变化赋予青年成长发展新特征、新需求,我们须从青年成长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层次考量和探究青年成长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全方位、立体式、准确理解和把握青年的成长发展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工作。